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闕志克/台積電應幫台灣平息核安爭議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07/29 第33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闕志克/台積電應幫台灣平息核安爭議
闕志克
台灣社會有關核電的討論逐漸固化,趨向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核能供電穩定高效、價格低廉、碳排量近零、環境汙染程度低,且提高台灣戰時的能源自主性;美國在台協會對台灣在大敵壓境下卻不善用核電資源,也提出過強烈質疑。而反核的主要論點是,地震或海嘯可能造成類似福島事件的核汙染災難,以及台灣至今仍沒有可永久貯存高放射核廢料的設施。

許多國家長期使用核電,近年來核電安全已有長足進步;最有力的證據是,幾座先前因核汙染事件而關閉的核電廠都在整修後重新運轉。三哩島核電廠一號機組去年重啟,預計二○二八年恢復供電給微軟的資料中心;福島核災後,日本關閉境內所有核電廠,重作安全檢查與升級,到今年初已重啟了十四座,包括位於福島受災核電廠附近且使用同類型反應器的女川核電廠。

然而,即便外國核電廠可以安全運作,不代表台灣的核電廠也可以。今天台灣核安爭議的焦點,正是不相信台電營運核電廠足夠安全。要打破這個僵局,需要一個兼具工程實力和崇隆社會聲譽的機構,對台灣核電廠到底能否安全營運作完整評估,台積電應當仁不讓承擔起這個責任。

為什麼是台積電?因為台積電是台灣最大的用電戶,預計到了二○三○年將占全台總用電量十五點六%。如此高的比率,意味著台積電基於降低對全國民生與其他產業的衝擊,以及分散經營風險的考量,都應積極探索「自發自用」的發電方案。

AI資料中心的用電量比晶圓廠更高,所有雲端服務業者為了因應資料中心的能源需求,都紛紛投入核能。微軟和Meta決定與傳統核電廠商簽約,以取得他們未來幾十年的核電輸出。谷歌和亞馬遜則選擇投資建造小型模組化反應器新型核電廠。所以台灣已封存且從未啟用的核電廠,對台積電緩解未來能源需求的困境,應是很有潛力的選項。

台灣社會十分極化,缺乏說服整個社會所需的可信度權威,台積電可能是台灣唯一具有這種公信力的機構,因為它的市值占台灣股市的卅八點七%、年營收為台灣GDP的十一點五%、研發費用是全國科技預算的一點三倍、台灣每五十名新生兒就有一名來自台積電員工、它的董事長不但可進出白宮還能與美國總統面對面商談;最重要的是,它是台灣「矽盾」的核心。

核能其實純屬民生議題,只因反核恰好是執政黨的神主牌,所以即便台灣民意支持核電的比率接近七成,執政黨還是一意孤行全面廢核。類似的場景發生在二○二一年五月,當時政府因主權及其他因素考量,不願從中國區代理商進口BNT疫苗;然因情況緊急,台積電與鴻海慨然自掏腰包,以民間廠商名義進口,既替政府解套,也拯救了無數原本可能受到新冠肺炎傷害的性命。

今天,為了台灣的環保、免除在台八萬名員工及其家人「用肺發電」的風險,台積電就應義無反顧、運用其「無可挑剔的公信力」再拉台灣一把,針對核電廠究竟安不安全的問題向社會釋疑。以台積電獨步全球的半導體製程、科技實力與嚴謹程度,不管最後答案如何,相信各界應能坦然接受,也讓台灣得以一舉擺脫這個紛擾不斷的魔障。

(作者為清華大學合聘教授)

新「不可能的任務」:阿湯哥再戰不可能
這類電影不是為了合乎邏輯,而是提供一種純粹視覺上的瘋狂享受—這正是「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一大特色。阿湯哥對極限的執著,裡面肯定有點虛榮,說不定還有點瘋狂—誰知道呢?他是被什麼驅使著,逼自己不斷突破極限?這問題或許對觀眾來說沒那麼重要,重點是:這電影到底值不值得看?

買賣房屋要繳的潛藏費用超級多?2025房地合一稅制一次看
買賣房屋時,常被忽略的重要成本就是「稅費」。本篇將系統化整理房地產交易中,買方、持有期間與賣方所需負擔的稅金項目,並結合「房地合一稅 2.0」最新修法內容,幫助您提早規劃資金,降低交易風險。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