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蓋房時,特意挑高廚房的天花板,爐灶則設計得偏低,是為外婆量身打造。外婆下廚像進戰場,大匙豬油下鍋,蒜頭隨意拍兩下,蒜皮連蒜頭、青菜一起炒,不到二十分鐘能變出五菜一湯。有時外公會坐在餐桌旁讀報,他耳朵很好,在果園裡能聽到幾里外的貓叫,但他沒有壓抑客家女性獨有、高亢而飽滿的嗓音,讓外婆的話語、唱山歌的聲音能在寬闊的廚房裡迴盪、繚繞。
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外公將我叫進廚房,那是他第一次請我幫忙,幫忙上網買書──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的《戰爭沒有女人的臉》,當年這是本絕版書,僅找到一本二手的,書封帶有歷史感,內頁泛黃留著水痕。
書到貨那天,他不急著拿,只是請我先讀。口述的戰爭場景充滿血腥與沉悶,試著讀它,僅是想試圖理解外公,好想知道,為什麼他願意每天讀兩份不同觀點、政治立場的報紙?為什麼他撕掉牆上的靜思語,換成戰局分析的剪報?為什麼呢?
2023年底外公檢查出癌末,只能管灌營養補充品的他不到一個月就瘦得幾乎穿不上褲子。病房的日光燈也透著跟家裡廚房一樣的藍光,半夜三更護理師進來打針,外公一隻手伸出被褥,護理師邊注射邊對我說:「你外公一定是個非常勤奮的人,這是一隻一生都奮力工作的手。」聽完,忍不住轉身看向窗外,眼淚也撲簌簌流下。
那本我沒看完的書,外公為我讀完了,他把它留在餐桌上,書被反覆翻摺得更舊了。除了這本書,廚房還放著一疊印滿法律條文的資料──我滿十九歲那年,父親欠下鉅款跑路,外公、外婆幾次接到討債人的電話,此後外公讓我改名,並囑咐舅舅照顧我;記得邀請法律顧問到家裡吃飯那晚,深夜,我下樓喝水,發現他一個人坐在廚房、他習慣的位子上,逐一翻著這疊條文,他在昏暗燈光下的身影,滿是無助和不捨。
●本文以外公的廚房為核心空間,由此展開家庭關係的圖景。作者善於捕捉外公小動作背後的深層涵意。作品由外公不壓抑外婆在廚房的話語權及唱山歌的高亢嗓音開筆,看似和後方的主旨脫鉤,其實是以廚房為軸心展開家庭與社會的連結,企圖為後方外公的開明作風先做鋪陳,其後才漸次展開對孫女的諸多啟蒙與排難解紛。在睿智冷靜中,穿插他因女婿欠下鉅款落跑時,在燈光下顯示出的無助和不捨身影,形象既立體且鮮明。
長年坐在燈下抽菸、小酌、閱讀的外公,其實僅是一位小二肄業的農民,一生靠閱讀成就思考的多元,不但想方設法為孫女披荊斬棘,還用吸納百川而成其通透的應世哲學,引導孫女探看世界。結尾「為我讀懂這個世界」一句,點明外公形象的精神意義,情感真摯動人。文章結構緊湊,令人印象深刻。──廖玉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