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25:0 大罷免 大失敗 人民對賴總統投不信任票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如果你是美食主義的信奉者,喜歡動手打理家中事物,並堅信生活值得用心去經營,歡迎加入【生活高手】行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07/27 第895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25:0 大罷免 大失敗 人民對賴總統投不信任票
記者周佑政、鄭□、蔡晉宇、張曼蘋聯合報

首波大罷免昨天投票,廿四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被否決,綠營力推的大罷免失敗,形同對賴清德總統及民進黨投下不信任票。

賴政府朝小野大施政壓力加大

昨天投票揭曉後,雖然下月廿三日還有第二波、七席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投票,但外界普遍預期國民黨將保住國會最大黨地位,加深賴政府面對朝小野大的施政壓力。

在大罷免投票前,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曾表示,至少會有六席藍營立委被罷免,宣稱大罷免一定會大成功,但如今面臨大失敗的窘境。

昨天各地天氣較預期穩定,投票率也比政壇預期的更高。除了雲林縣立委丁學忠和台東縣立委黃建賓的罷免投票率低於百分之五十,其他均高於百分之五十,顯著高於過去國內多個罷免投票,顯示國人對此次罷免案的關注。

昨天下午四時投票結束後展開計票,除了新北葉元之的開票過程中稍有拉鋸,其他選區都是不同意票一路領先同意票。中選會昨晚九時許公布罷免結果,廿四位國民黨立委及高虹安罷免案都被否決。

「必罷成功」 葉元之驚險過關

台北的王鴻薇、李彥秀、徐巧芯、新北葉元之、台中羅廷瑋、花蓮傅□萁、新竹鄭正鈐七名藍委的同意票數雖達罷免通過門檻,但因少於不同意票而遭否決。其中,葉元之的同意與不同意票數差距較小,僅以三五六○票之差驚險過關。選前葉元之被綠營與罷團視為「必罷成功」的對象,葉元之驚險過關,代表其他選區的選情遠比綠營早先預估的更樂觀。

八人不同意罷免票比當選票高

新北張智倫、基隆林沛祥、桃園的魯明哲、呂玉玲、邱若華、新竹鄭正鈐、台東黃建賓及高虹安八人的不同意罷免票,顯著高於他們當選時的得票,凸顯該區選民對大罷免的不認同,也間接肯定他們的表現。

八月廿三日還有七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投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要繼續反罷免,守住所有立委席次。

林右昌:接受結果續捍衛主權

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表示,虛心接受投票結果,執政黨會繼續維護民主、捍衛主權,也有責任更審慎地反思此次社會的反應,盡速調整步伐,努力回應人民的期待。被問到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秘書長等是否要請辭負責,內閣是否要改組?林右昌說,這是一場台灣民主史上從來沒有碰過的公民行動,史無前例,勿窄化成政黨對決,也不要扭曲為政黨之間的勝負。

 
TOP
專題
冷眼集/賴總統切割不扛責 漠視人民不信任投票
本報記者周佑政聯合報

大罷免、大失敗,府院黨將罷免輕描淡寫化約為「公民運動」,但民進黨傾全力支持大罷免,國人有目共睹,如今要公然「卸責」,社會各界也是歷歷在目,如今,原本明年地方選舉才是賴清德總統的「期中考」,賴清德這次親上火線,動用國家資源,並且賭上整個民進黨,最後全盤皆墨,期中考提前被當,賴清德的政治能量、領導威信均面臨了空前挑戰。

賴清德在去年總統大選僅以四成得票率當選總統,民進黨在國會席次也未過半,執政之路本來就遍佈荊棘。

然而,面對朝小野大的政治困境,執政黨不願謙卑與在野黨溝通合作,取而代之的是採取強力對抗路線,讓執政困局更陷險境,不論「協力」推動大罷免、放任「青鳥」攻擊政治立場不同者,或透過憲政手段杯葛國會三讀法案,都是一年多來政局紛擾的主因。

今年一月,民進黨立院黨團柯建銘登高一呼「雙罷」,要罷免立法院長韓國瑜及國民黨所有立委,府院黨雖然在第一時間「切割」,並未呼應柯建銘說法;可是,隨著大罷免「起風」,民進黨表面上稱大罷免是由罷團自主發動,但實際上民進黨早就不演了,近來,賴清德更是公開號令黨公職全力協助罷免活動。

一時之間,國家機器運轉,也隨著大罷免而起舞,司法檢調成為整肅國民黨反罷免的武器,中選會也努力將多數罷免集中在同一天投票,以帶動大罷免的力道。

不僅如此,賴清德更啟動「團結國家十講」,不知是以總統或民進黨主席的身分,到處挑動社會對立,撕裂國家團結。

然而,第一波的罷免結果揭曉,沒有任何立委或縣市首長被罷免,但不論賴總統、民進黨中央都開始切割,口徑一致地感謝公民團體,而大罷免的大失敗,彷彿與民進黨、賴總統扯不上關係,可是,過去半年多的時間,台灣卻在罷免浪潮下不斷空轉,這一切代價,難道府院黨都不用負起責任?

賴清德領軍支持大罷免期中考,如今失敗,人民投下不同意罷免票,正是對賴政府與民進黨投下不信任票,府院黨不扛責,那人民自然會繼續究責,若是沒有人下台,或是內閣改組,這一切將會反映在明年的地方選舉上。

 
TOP
在野促道歉 賴總統:不是某一方勝利 也非另一方失敗
記者鄭□、林銘翰、周佑政/台北報聯合報

大罷免全數不通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天呼籲賴清德總統向人民道歉,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要求賴總統道歉、卓內閣下台。在野發聲後,賴總統透過臉書表示,這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對於投票的結果,大家應該尊重接受。

蔡英文:請大家繼續支持賴總統

昨天投票結果揭曉後,前總統蔡英文在臉書發文標記賴總統並表示,「希望今天的投票之後,大家能夠繼續支持賴清德總統與執政團隊」。賴總統昨天沒有回應在野的訴求,也沒有回應蔡總統的送暖。

朱立倫昨天表示,感謝台灣人民發揮最成熟的民主,用選票證明台灣民主是偉大的,衷心期盼這場政治鬧劇到此為止,台灣不要再內耗、搞政治內鬥。他呼籲賴總統站出來,衷心向人民道歉,好好反省檢討,在全世界拚經濟、關稅貿易戰的時候,台灣要怎麼做才能共度難關,不要再政治惡鬥。

黃國昌:卓揆應下台、內閣改組

黃國昌表示,賴總統發動這場撕裂社會、製造仇恨的大惡罷,應該立即向人民道歉,真心認錯虛心檢討,誠實面對執政過錯,努力修補仇恨對立後的傷痕,停止用司法檢調追殺在野黨。黃國昌點名卓內閣倒行逆施、早已失去人民信任,嚴重違反行政中立、濫用行政資源助攻大惡罷,應立即下台、內閣全面改組;在大惡罷扮演關鍵角色的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更應知所進退,別再繼續禍亂國會。

賴總統昨天未公開露面,他只透過臉書表示,對於投票的結果,大家都應該尊重接受;不論是支持罷免,或者反對罷免,這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罷免與反罷免,都是人民在憲政制度下所擁有的正當權利;儘管社會上存在不同立場,台灣人民依然能透過合憲合法的方式表達意見、做出決定。

賴總統說,許多公民挺身而出,讓人民的公僕回到地方謙卑請託,讓被不合理刪凍的國家預算順利解凍,提醒了每一個政黨的政治人物都有對國家的忠誠義務,並且無時無刻接受人民的監督,也提醒執政者和民意代表,民主自由的憲政制度不是為了創造權力而存在,而是為了限制權力而奮戰。賴總統說,今天過後還有許多挑戰,但要向世界證明,台灣是一個有能力用憲政制度化解內部紛爭的國家,更是以民主精神團結彼此的國家。

賴總統:持續守護民主憲政體制

賴總統表示,他期待朝野政黨不分立場、社會各界不分彼此,持續守護我們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捍衛我們的國家。對於在野黨領袖表示內閣應總辭,賴總統在臉書提到,執政團隊的責任,是持續堅定沉著、為人民打拚,堅持國家利益,讓國家繼續前行。

蔡英文昨天透過臉書表示,公民朋友發起的民主運動,是台灣民主史上最重要、最值得記錄的一步。她表示,台灣面臨的內、外挑戰與威脅依然非常多,比起任何國家都更加困難,但愈是困難的時候,我們愈要團結。為了珍貴的民主、自由,為了確保國家能繼續穩健前進,她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賴總統與執政團隊。

 
TOP
柯建銘承認大罷免失敗:捍衛民主決心不變
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聯合報

罷免案全未通過,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昨晚在民進黨新竹市黨部,向支持者深深一鞠躬。柯建銘說,必須坦然承認失敗,並尊重選舉結果,但捍衛民主的決心不會改變。

「我們盡力了。」大罷免未通過後,柯建銘昨晚率領民進黨籍新竹市議員、新竹雙罷總部發言人林志潔、領銜人戴振博鞠躬致意,柯高舉拳頭喊「繼續加油」,支持者鼓掌喊話「我們還有八月廿三日」。柯建銘回「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

柯建銘說,必須承認失敗,也必須尊重這個結果,「失敗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捍衛民主的決心絕對不會改變。未來立法院議事攻防會有變動嗎?柯建銘說,捍衛民主的決心不會改變,在未來的立法院裡面繼續努力,不會打折扣,這是我們的決心,也是我們必須這樣做。

 
TOP
賴清德設防火牆 林右昌難逃替罪羊
記者蔡晉宇、周佑政、李人岳/台北聯合報

大罷免結果出爐,結果一席也沒罷掉,黨內出現檢討聲,認為黨主席賴清德下令全黨投入大罷免的路線偏誤,黨中央要有人負起政治責任,不能一句「這是公民團體自主發起的」,就輕輕帶過。不過,派系人士也說,賴清德在最後關頭刻意與大罷免保持距離,有達到防火牆效果,最先被究責的對象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黨秘書長林右昌,而撻伐林右昌其實就是劍指賴清德。

據了解,民進黨昨天緊盯投開票的整個過程,賴清德總統除了處理例行國政外,同樣十分關注罷免進展,但隨著結果開出後,府院黨陷入低氣壓,賴總統也與核心幕僚緊急開會,最後透過臉書發表近千字看法,定調尊重罷免結果。

據透露,民進黨內雖然早已定調大罷免是公民運動、民間自主發起,但過程中,民進黨積極協助罷團,原本黨內認為不能對結果感到樂觀,但至少應該能拉下幾個「爭議藍委」,對於這次大罷免、大失敗收場,黨內仍感到「意外」。

黨內非賴系多認為,推動大罷免高風險,無助執政黨施政,方向上根本錯誤。這些意見一度獲黨中央重視,但最後內外在環境加總下,賴清德仍拍板全黨投入,無可厚非,但打了敗仗後,終究要事後檢討。

柯建銘與林右昌並列兩大究責對象,民進黨人士表示,柯建銘身為大罷免的原始倡議者,現在失敗,綠營付出代價難以評估,柯難辭其咎,但跨派系共識並未要讓其總召位置不保,民進黨也還需要柯建銘,盼總召莫再走激進路線,拖累執政團隊。

民進黨人士指出,林右昌部分,黨內檢討的背後動機,夾雜政治性相對較強,一語道破就是「沒辦法檢討賴清德,只好衝著林右昌去了」。一位非賴系立委表示,基於兩大原因,現在並非劍指賴清德時機,但林右昌恐就難逃替罪羔羊。

首先,賴清德在最後關頭刻意與罷免保持距離,罷免失敗,賴只算輕傷;再者,明年縣市長提名在即,賴仍大權在握,讓派系不敢輕舉妄動。

至於反共護台聯盟召集人曹興誠,屬於側翼性質,非民進黨正規軍,黨內檢討多集中在未來「民進黨與民團的距離」得謹慎拿捏。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昨批民進黨因傲慢、背離初衷,不斷因為令社會側目的言行而削弱罷免志工創造的動能,「民進黨對不起你們」。

 
TOP
黨內人士:閣揆換人機會小 局部改組難免
記者黃婉婷、周佑政/台北報導聯合報
大罷免失敗,外界點名卓內閣總辭下台,民進黨湧現要求內閣局部改組的聲音,黨內人士認為,罷免在野黨立委並非對行政團隊的「信任投票」,因此行政院長換人的機會不大,但賴政府上任以來,經濟部長郭智輝、衛福部長邱泰源、教育部次長葉丙成等人,屢因言行惹議,行事風格就連民進黨內都不滿,部分改組恐是賴政府回應民意不得不的選擇。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晚表示,行政院依照憲法規定對立法院負責,作為憲政機關,行政院的責任就是守護憲法,也希望朝野政黨不分立場,一起守護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

民進黨人士表示,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是執政團隊「鐵三角」,卓揆受賴總統高度信任;在朝小野大下,卓內閣推動國政處處受在野黨掣肘,而執政高層對卓的表現仍肯定,但不可否認,行政團隊與立院民代的溝通確實沒有很順暢。

至於內閣是否應部分改組,綠營內部多認可行。民進黨人士指出,不少民進黨立委與支持者對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罷免前,針對核三公投辯論態度消極感到高度不滿,認為與民進黨長期「非核家園」政策牴觸,此外郭智輝先前「蒙古症」等失言也早讓黨內不滿。

黨內也有人點名衛福部長邱泰源時常對政務不在狀況內,比如年初發生急診壅塞時,還被賴清德點名要妥善處理,又或是爆料賴清德為醫院推淨零減碳「打電話罵環境部長彭□明」,都讓黨內直搖頭。

也有綠委表示,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處理涉洩漏性平案學生個資、次長張廖萬堅遭質疑花公帑攜妻赴帛琉公務行程,乃至近日台師大女足抽血爭議延燒,都讓民眾高度反彈;教育部長鄭英耀本身雖然沒有特別爭議,但他掌理教育部必須概括承受,鄭英耀是否適合繼續任官,必須嚴肅思考。

 
TOP
誰扛政治責任?林右昌:別簡化為政黨勝負
記者蔡晉宇、屈彥辰/台北報導聯合報
大罷免結果不如綠營預期,民進黨內該由誰負起政治責任?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昨晚表示,請不要將罷免行動窄化為政黨對決,也不能被簡化為政黨之間的勝負,而是偉大公民力量的展現,投票結果已經出來,民進黨虛心接受,也有責任更審慎地來反思此次社會的反應,盡速調整步伐,努力回應人民的期待。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不要錯誤解讀投票結果,認為民進黨團反共護台、捍衛民主秩序的路線會有所改變,民進黨團仍然會持續在國會捍衛立場。

本次罷免領銜人之一、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昨晚表示,罷免結果不如預期,主要原因是中共滲透台灣的程度遠大於想像。另外一個原因,是在藍大於綠的選區攻堅,所以當投票率高的情況下,志工的力量拚不過藍營基本盤的動員。

林右昌昨晚舉行記者會表示,罷免投票是史無前例的公民運動,不但是憲法保障人民表達意見的重要方式,也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所有政黨都能從這個過程中得到冷靜反思以及重新出發的機會;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會繼續維護民主,捍衛主權,也有責任更審慎地來反思此次社會的反應,盡速調整步伐,努力回應人民的期待。

對於這次大罷免,林右昌說,這場前所未見的公民行動是基於對國家的愛,對台灣的愛是因為反共護台而起,他要代表民進黨表達最高的敬意;在競爭過程,國民黨一直想把它扭曲為政黨間的惡鬥,但實際上本質並非如此,請不要這樣看待,這樣會對不起公民團體還有所有志工。

林右昌表示,這並非政黨對決的選舉,也不能被簡化為政黨之間的勝負,而是偉大公民力量的展現,投票結果已經出來,民進黨虛心接受。

 
TOP
韓國瑜籲朝野摒棄歧見 共同為台灣努力
記者唐筱恬、王燕華/連線報導聯合報
全台大罷免結果揭曉,立法院長韓國瑜昨晚在臉書上表示,謝謝大家這段時間保護民主的堅持與信任,謝謝選民的智慧和勇氣;希望風波過後,平息政治的攻訐,朝野真正摒棄歧見,共同正視台灣在國際競爭的衝擊,共同尋找解方一起努力。

韓國瑜表示,罷免投票結果已底定,面對無差別的罷免波瀾,衷心期盼這只能是民主歷程的一次意外,而不是常態,否則會是對台灣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最沉重的攻擊。

韓國瑜說,一年半前透過選舉,選民早就給出明智的抉擇,所以選出立法委員代議、契約四年,監督執政、制衡行政。身為院長,這一屆的委員不分黨派,每一位都是我的同仁,四年任期間少了任何一位都不樂見,都是辜負對自己選民的承諾與付託。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萁票數一路領先到最後,他強調「所有的傷口到此為止」,台灣人必須要團結,不能再撕裂。他向賴總統喊話,「這一年半,你想做的事都做到了,也都做完了」,但台灣現在面對全世界的經濟壓力、兩岸水火不容,希望賴清德總統趕快跟朝野開誠布公,沒有私心的坐下來談,怎麼讓台灣能夠在全世界動盪中,穩定的走下去。

 
TOP
話題
藍營展現大團結 4都市長關鍵功臣
記者鄭□、林麗玉、陳秋雲、葉德正聯合報
大罷免結果藍營成功展現團結力量,顯示國民黨祭出「愛國者行動」策略奏效,從黨中央到地方區域聯防,成功守住既有國會席次;其中,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等藍營縣市長積極顧盤,是抗惡罷的關鍵功臣。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天在投票結果出爐後表示,這不是任何一政黨的輸贏,是台灣人民的大勝利。

台北市長蔣萬安也表示:「我們無法控制外面的風雨,但可以永遠選擇同舟共濟」,「我們不能分裂,必須攜手面對接下來艱困的挑戰,包括能源政策、關稅變局、還是地緣政治」,蔣強調不能內耗,必須做好準備,正視迎面而來的灰犀牛。

新北市能守住五席立委,市長侯友宜功不可沒。他昨晚率五名藍委向選民致謝,喊話執政黨要正視這次選舉結果,「現在開始要放下對立、仇恨」。侯說,台灣之所以美麗,是因為能夠包容不同聲音與族群,大家願意攜手面對台灣所有挑戰,台灣就是因為這個力量才能走到現在,台灣身為自由民主國家,更有完整監督機制。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晚也在臉書發文指出:「人民用最堅定的選票宣告,台灣拒絕再被撕裂」,他也指出,接下來應持續彼此信任與團結,朝著共同的目標,大步向前。

全台輔選有功的台中市長盧秀燕昨低調未現身,僅透過國民黨中市黨部聲明,盼從政者不分黨派,輕政治重民生。

此次罷免戰役,罷團結合綠營針對卅一席國民黨立委發動無差別式罷免,遍地烽火,儘管最初「以罷制罷」戰術失敗,頹靡氣氛一度對藍營不利。

黨主席朱立倫六月啟動「愛國者行動」三部曲,以地方守護、區域聯防與全國大造勢分進合擊,整合藍營執政縣市能量,跨區支援協助;四都市長與立法院長韓國瑜等人,投票前每周末幾乎行程滿檔,相互輔選各區造勢活動,成為藍委最大支撐力量。

藍營諸侯與韓國瑜扮演「母雞護小雞」。盧秀燕坐鎮中部戰場,主攻民進黨忙大罷免不去救災,凸顯政黨鬥爭的惡狀;蔣萬安、侯友宜聚焦綠營無差別大罷免的動機與無正當性。

國會方面,藍委努力論述一年多來通過的民生法案,爭取中間選民與小草認同感;韓國瑜每場助選金句連連,強化監督制衡「一席都不能少」的必要性。朱立倫則將炮火鎖定賴政府應對關稅戰的無能與普發現金的不作為,藉打議題戰升高民眾的反綠情緒,轉化成具體投票行動。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昨表示,前總統馬英九對投票結果表示欣慰,台灣民眾在關鍵時刻展現智慧,拒絕撕裂台灣社會、違反台灣利益的「抗中」路線;這是台灣最真實、最強大的民意,反對仇恨政治,希望兩岸和平。

 
TOP
觀察站/中間選民 終結惡罷政治鬥爭
本報記者陳洛薇聯合報

大罷免結果揭曉,人民用不同意罷免票向賴清德總統說「不」,甚至給予七名藍營立委和新竹市長高虹安比上次當選還高的票數,讓他們撐過罷免難關,這顯示藍綠高度對決下,不只催出基本盤,更激發藍白在野合力抗綠的決心,此外,民進黨追殺在野意圖弱化國會的野心,連中間選民也憂慮,共同起身反罷免,守護監督制衡的力量。

這場史上規模最大無差別罷免行動,導致台灣社會陷入長達一年的對立與撕裂。賴總統宣稱要「用更大的民主解決民主的紛爭」,透過一次次選舉罷免「打掉雜質」,但口中所謂的民主,竟淪為操作仇恨政治、打壓異己的工具,令人不寒而慄,反而促成在野結合公民力量大團結,力阻賴政府實現一黨獨大。

賴總統不甘國會席次選輸,就動員全黨和罷團聯手罷免;但這次罷免票數與當選票數比較,新竹市長高虹安、立委鄭正鈐、基隆立委林沛祥的不同意罷免票,遠高於他們的當選票數。藍白合體抗惡罷,展現在野團結的實力,而新北張智倫、桃園魯明哲、邱若華、呂玉玲、台東黃建賓也獲得選民有力奧援,讓他們獲得比去年立委選舉更多的票數。

「尊重少數、服從多數」是最基本的民主常識,小學生都懂的道理,卻在這場罷免運動中被民粹與對立取代。罷免是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現在卻成了國家總動員的工具,在國家機器動員下,百工百業被迫表態,異議者被標籤為「雜質」,整體社會彷彿陷入一場去反對聲音、馴化異己的運動。這不僅是對民主價值的反動,更意圖弱化國會監督,對不同聲音人民的清算。

當民主制度成為打擊異己的武器時,所謂「更大的民主」就成了當權者手中盡情揮舞的鞭子;如果失去反對聲音與制衡力量,台灣只能一言堂,掌握權力的人姿意濫權,國家將變形為違憲的威權大怪獸。

賴總統要「打掉雜質」,難道把不同意見的人當成雜質,就是總統的治理哲學?難道要透過一場場選舉與罷免,把不同立場、不同聲音清除殆盡,就是他口中「更大的民主」?

民意的抉擇已揭曉,大罷免結果就是一記警鐘。人民用手中的選票,終結這種將罷免做為鬥爭工具的仇恨政治,阻止失控的領導人帶領國家走向碎片化。這是一次民主試煉,台灣的選民用更高的智慧展現更成熟的民主,這正是賴總統該上的民主課。

 
TOP
新聞眼/民意怒吼:反對大罷免虛耗 支持民主要制衡
本報記者唐筱恬聯合報

史上首次無差別大罷免案結果揭曉,國會藍白大於綠版圖完全未被翻轉,顯示多數民意否決了賴政府利用罷免工具「選輸就翻桌」行為,更支持「民主需要制衡」的立場,要求賴總統應向民意低頭。

二○二四年總統大選後,賴總統為「雙少數總統」,僅獲四成民意且國會席次未過半,於是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年初發起「雙罷免」,揚言罷免立法院長韓國瑜與全數國民黨立委,對立委發動無差別式大罷免,欲達到翻轉席次政治圖謀目的。

不過昨日投票結果給予民進黨當頭棒喝。在罷團與民進黨耗盡一年之力下,國會藍綠白版圖仍無改變,國民黨與民眾黨、無黨籍立委仍擁有六十二席,大於民進黨立委五十一席。一場耗資人民納稅錢五億元的大罷免戰,不僅未改變國會任何現狀,仇恨式罷免還徒增社會對立,虛耗國家半年之久。

人民用選票向賴總統發出訊號,就是不同意執政黨一味指責立委亂刪預算,毀憲亂政的說法,不接受民團以「抹紅反共牌」打壓在野黨立委的作法,人民以「更大的民主」告訴總統,執政需要監督、預算必須審查刪減,也用選票否定民進黨選輸又想重選的好鬥心態。

未來立法院藍綠白生態,藍白合作共同監督執政黨將更為緊密,監督執政黨力道也會更加強烈。立法院今年下半年為預算會期,預料明年中央總預算,及未來送入立法院的預算法案,若賴政府仍不改強硬姿態,不願坐下來與在野黨好好溝通,實將提前跛腳難行。

更關鍵的是,當執政當局以舖天蓋地的資源,全力搏殺國民黨立委的這一役,仍然改變不了「少數政府」的結構,人民的不信任票,認同「當家不鬧事」的做法,在服從憲政體制的思維下,民進黨政府必須尊重國會決定,不能再藉青鳥、民團等側翼,破壞民主常軌和國家團結。

民意用選票大幅輾壓大罷免,不只落敗的民進黨感到意外,就連國民黨也出乎意料。人民告訴政黨的聲音,就是放下虛耗,面對國家難關,好好來做事,所以在野都要賴總統坐下來談,這是人民的期望,民進黨政府不要充耳不聞。

 
TOP
地方黨部幾乎團滅 藍營:激出沉默選民投票
記者葉德正、劉懿萱、張裕珍、朱冠聯合報
大罷免結果出爐,重挫綠營氣勢,大罷免期間,執政黨透過司法機關讓國民黨地方黨部幾乎團滅,但國家機器透過司法打壓、言論自由管制,到剷除異己的作為,不只激出藍營支持者危機感,更激起沉默民眾投票表態。

藍營地方人士指出,民進黨以司法介入後,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被羈押,國民黨新北黨部卅一人遭起訴,地方黨部幾乎團滅。加上京華城案,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至今仍被羈押,都讓民眾感受到司法成為執政黨打擊在野黨工具,反而激出民眾心中的不滿。

以新北市為例,地方黨部幹部遭收押、起訴,地方組織戰原本受到影響,但七月十九日的新北造勢場卻湧入逾二萬人,動員力道堪比地方大選規模,關鍵在於「侯友宜動起來了」。

近侯人士指出,這次罷免是無差別攻擊,從司法打壓、言論自由管制,到剷除異己的作為,確實天怒人怨,但沉默民眾仍占多數,激起民眾投票表態是侯友宜制定的目標,否則大罷免通過,未來民進黨如何惡搞都沒辦法制止。

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因罷免連署涉嫌偽造文書被羈押,包括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等都不惜冒著被綠營扣上違反集會遊行會的帽子,帶領支持者赴北檢抗議,都是被檢警調此次助攻大罷免的反抗。

昨天投票結果出爐,包括王鴻薇等藍營政治人物談到被羈押中的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時,也傷心哽咽落淚。

 
TOP
白營奏功…小草發威 成功助藍軍全過關
記者林銘翰、張曼蘋/台北報導聯合報

綠營發動罷免以大敗收場,新竹市長高虹安得以續命,藍白合成功催出危機意識,白營二○二六布局地方選舉也出現契機。

對於在野陣營來說,新竹市是全台唯一市長、立委雙罷選區,自然成為藍白必須守住的城池,未來不僅有利於高虹安爭取市長連任,民眾黨議員席次也有望再增加。

儘管高虹安目前處於停職狀態,但仍以市長身分出席各種公開活動。民眾黨今年三月啟動「人民要當家」全國宣講,高虹安便是新竹場次助講者之一。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當時在內部會議表示,全黨必須全力以赴對抗綠色威權,「新竹一定要守下來,我們不會被民進黨分化」。

這次雖然白委沒有面臨罷免危機,但白營全力助攻藍營反罷免,成為關鍵助力。隨著大罷免第三階段投票進入倒數,黃國昌七月初發出任內首封黨員信,喊話所有支持者出門投票「不同意罷免」,而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妻子也在選前黃金周站上反罷活動舞台,表態自己將會出門投下反對罷免一票,同時也將幫柯文哲申請公民投票權,「希望大家跟著我們投下反對罷免」。

柯文哲的投票權最後仍然遭最高行政法院駁回,民眾黨再順勢喊出「幫阿北投一票」,對賴政府的不滿及對司法不公的憤怒,已成功激起小草出門投票的動力;而小草的「助攻」,也被視為藍軍全數安全過關的一大助力。

民眾黨人士表示,高虹安雖然已經退黨,仍是民眾黨的夥伴,這次挺過罷免風波,不僅守住民眾黨根據地,也能讓先前因為柯文哲涉京華城等案感到失望而流失的小草,重新看到希望,進而重返民眾黨。

民眾黨人士分析,新竹市長罷免案順利守住,也代表民眾黨在二○二六年地方選舉更有底氣,預料黃國昌將有機會提前跟台中市長盧秀燕談整合,包括最重要的台南市長與高雄市長,「這兩區若藍白能提早談妥合作,白營在南部就有機會扎根」。

其次是嘉義市、新竹市部分,該人士認為,藍營有無機會禮讓,換取二○二八年在野全面執政?如果在今年罷免戰役後,兩黨持續釋出合作善意,那麼白營在二○二六年有機會可再攻下「嘉義市」一城。

 
TOP
觀察站/民眾黨一人政黨 走向集體政黨
本報記者林銘翰聯合報

二○二五年二月十九日,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上任,在不到半年的時間當中,率領全黨守住重要根據地,可預期其黨內地位將更加穩固,同時象徵民眾黨從過去的「一人政黨」逐漸走向「集體政黨」,而黃國昌的任期將持續到明年底,未來確定握有二○二六年縣市長選舉提名權。

二○二三年底,黃國昌放棄時代力量黨籍,宣布加入台灣民眾黨,隨後列入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二名,隔年當選後重返立法院。

事實上,黃國昌轉身投入民眾黨早已有跡可循,二○二二年縣市長及議員選舉期間,他就現身時任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造勢場合,由於當時仍然具備時代力量黨員身分,數度在時力內部及支持者之間引發不滿,而在黃國昌加入民眾黨初期,也有部分黨員抱持觀望態度。

黃國昌出任民眾黨團總召以來,透過在野合作推動多項改革法案,逐一落實競選期間提出的政見,獲得大部分黨員及支持者認同,而在民眾黨爆發政治獻金風暴、前主席柯文哲捲入京華城案過後,黃國昌也在風雨飄渺之際肩負重責,帶領這個第三大政黨走出新局。

柯文哲在今年元旦宣布請辭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兩周後宣布投入黨主席補選,當時他在臉書以「壯大台灣第三勢力,團結民眾堅定前行」為題發文,提及阿北多次叮囑「台灣民眾黨以一人政黨起家,但不能以一人政黨持續」,誓言在所剩的黨主席任期內為黨扛下重責。

儘管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柯文哲仍羈押禁見,然而民眾黨已進入「後柯文哲時代」,如今黃國昌率領全黨守住新竹市根據地,不僅是就任黨主席以來象徵性的一戰,也在實踐其過去所說「我們一起努力讓柯文哲主席回來時,為這個團隊感到驕傲」。

 
TOP
8月23日下波罷免投票 江啟臣籲用理性再次做出選擇
記者游振昇、黑中亮、郭政芬、江良聯合報
第一波罷免投票結果昨揭曉,台中市三名藍委罷免都不通過,下波罷免投票是8月23日合併公投舉行,台中原縣區有3名立委面對考驗,被提罷免的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表示,他相信人民、相信民主、相信台灣,人民已經做出選擇,相信台灣人民會用理性再次做出選擇。

江啟臣表示,昨天投票結果反映選民更期待民主有制衡、社會能和諧、國家要安定,不要再有仇恨對立,「台灣最美麗的風景真的是人」;國家正面臨嚴峻挑戰,希望投票結束後,社會能夠盡快修復、重回和諧,真正團結應對國內外各項挑戰。

第二波被提罷免的立委楊瓊瓔表示,恭喜三位藍委過關,代表他們在地方服務和立法院的成績,選民都有看到,加上台中市長盧秀燕的市政成績,最後階段盧投入輔選,這次罷免不通過,她並不意外。

楊瓊瓔說,第二波罷免投票只有7名立委,其中台中3人,南投2人,中部將是重點,綠營會集中火力和資源放在中部選情,中部5名立委壓力更大,她會加倍努力,也懇託支持者一定要出來投不同意票。

台中二選區立委顏寬恆表示,民眾對民進黨發起的全台大罷免並不買帳,他將繼續秉持民意,為民眾看緊荷包、監督政府的立場,全力應戰,8月23日的罷免投票,在野勢力會繼續團結,讓民進黨再輸一次。

被列入第二波罷免投票的南投立委馬文君、游顥表示,感謝台灣人民守護是非與公道,他們兩人會繼續努力,在823守住南投。

新竹縣立委林思銘對昨天投票結果雖鬆一口氣,但也坦言仍持續評估情勢、小心應對。他認為公民已經覺醒,對總統賴清德一黨獨大,對這場罷免是一場鬧劇,用選票告訴執政者要謙卑。

國民黨新北8連霸立委羅明才也面對第二波罷免戰役,黨內曾評估「脫隊風險高」,第二波壓力更大。隨著藍營守成士氣大振,讓他略鬆一口氣。

羅明才表示,這場「大惡罷」是撕裂社會、浪費民脂民膏的政治鬧劇,估算已花費超過12億元,呼籲民進黨應盡速推動財劃法改革,將新北市應得的374億元經費還給市民,並實現普發現金一萬元的承諾。

 
TOP
要聞
大罷免結果 王鴻薇、徐巧芯 謝票都落淚
記者楊正海、邱書昱/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台北市立委王鴻薇、徐巧芯在選前都被列入「最危險名單」,但昨天不同意票卻一路領先,兩人謝票時忍不住落淚。藍營人士指出,兩人監督政府、揭弊,帶來高仇恨值,一路走來壓力非常大,罷免案不通過,奠定兩人藍營女戰神地位。

回顧大罷免,王鴻薇選區北松山雖是深藍區,但中山區選民結構偏綠,綠營重兵集結,一度陷苦戰;台北市長蔣萬安選前甚至打出告急牌,十五度陪王鴻薇掃街,力催不同意票,最終北松山不同意票大幅領先,連中山區同意票都低於不同意票,罷免不通過。王鴻薇前年立委補選、去年立委選舉和這次大罷免,三年三戰全部過關,已獲選民認同。

王鴻薇昨自行宣布罷免案不通過,她哽咽說,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還在看守所,她覺得非常惋惜,但她沒有讓黃呂失望。她也說,感謝蔣萬安花了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幫忙輔選站台,回想一年多來台灣社會非常紛亂,國民黨被罷免的立委都順利過關,「我感動得快要哭了」。

自詡為「蜜獾」的徐巧芯,名言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對抗民進黨行事風格嗆辣引來高仇恨值,成為這次罷免團體及民進黨鎖定重要目標,甚至罷免領銜人就是罷團之首、聯電創辦人曹興誠。

不過,選前藍白大咖猛助攻,加上賴清德總統「雜質說」、災後失言,尤其曹興誠「職棒球員假球說」等,引發全國球迷憤怒,仇恨值轉向執政黨悶燒,激出支持者狂投不同意票。

一路領先守住信義、南松山藍營票倉,開票僅一個多小時,徐巧芯不減嗆辣風格直呼「賴清德到底準備開始好好做事了沒?要停止鬥爭了沒?」還稱被「大罷免,大成功」這句話騷擾了大半年,終於可以結束了,甚感欣慰。

談到藍營立委們都過關,徐巧芯也展現柔性一面,哽咽說:「我非常非常愛我立法院的同事們,很開心可以一起共事,這屆立法院黨團是史上最團結的。」

 
TOP
洪孟楷:剛出爐的新民意向惡罷說不
記者劉懿萱、葉德正、江婉儀、張策聯合報

新北藍委罷免案皆不通過,投票率55.43%。僅葉元之的同意罷免過25%門檻,其餘各選區不同意票高於同意票,還守住25%防線,展現在地經營實力。

新北立委第一選區涵蓋八里、淡水、林口、泰山、石門、三芝6個行政區,選舉人數達40萬5060人,罷免同意票門檻10萬1265人,是全國各選區之最。開票結果,洪孟楷同意罷免票9萬4808票,不同意罷免票12萬1592票,不同意比同意多2萬6784票。

洪孟楷面對罷免絲毫不敢輕忽,陸空戰反罷拿下漂亮的不同意票。他昨天喊話,剛出爐的新民意代表民眾對大惡罷無法接受,台灣需要恢復正常生活,民主需監督制衡。

張智倫:盼拚民生

林德福:人民勝利

中、永和被視為藍營優勢區,此次雙和罷團合流,加上綠營民代助攻,張智倫、林德福審慎應戰。開票結果,張智倫同意罷免6萬7131票,低於去年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崢7萬7763票;林德福8萬3862不同意票,挺過罷免考驗。雙和罷團表示,表態反對的選民數增多是警訊。

張智倫回應,希望賴總統聽到人民心聲,拚民生不要搞政治。林德福表示,這場罷免是「扭曲制度、操弄仇恨的產物」,人民最終用勇氣與理性守住家園。

廖先翔:沒有贏家

廖先翔去年以9萬2489票當選,罷免案讓綠營看到收復失土契機,結合罷團攻勢凌厲,廖空戰從冷處理到全面迎戰,透過組織凝聚支持者,反守為攻奠定勝基。廖先翔期待今天過後,賴清德總統接納不同聲音、團結國家,才是人民期待的國家領袖。

 
TOP
大罷免結果 葉元之守住板橋 牛煦庭戰出身價
記者李定宇、劉懿萱、葉德正、李成聯合報

大罷免案結果揭曉,原本被評估「最危險」的板橋東區國民黨立委葉元之,最終同意罷免票達六萬三三五七票、不同意票六萬六九一七票,以三五六○票驚險過關。葉說,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抹黑造謠,使這次罷免成為「一席保衛戰」,但他沒被打倒,「公道自在人心」。

另位焦點立委,則是桃園市第一選區牛煦庭。他口才便給,新科立委上任一年多,力主國定假日法制化、行政區劃立法等改革,不僅藍營大咖都印象深刻,也讓台大教授顏厥安大力稱讚。牛拿下逾十萬張不同意罷免票,不僅挺過罷免戰,更站穩政壇腳步。

此次罷團「大刪元」結合民進黨新北市黨部,動員強大。綠營並將罷免主軸鎖定國會改革爭議與葉元之助理方旭過世事件,與公民團體聯手發動攻勢讓葉的選戰形勢始終緊張。

葉元之初期冷處理,後期轉守為攻,強打綠色報復,他不斷在街頭掃街拜票、在社群直播,並指控有支持者遭罷免團體騷擾、甚至有人向他吐口水,苦情牌成功激起同情與團結效應。昨天開票後,葉元之票數始終拉不開,維持在兩千票左右,直到最後才稍微拉大差距。

卅四歲的牛煦庭是龜山子弟,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碩士,畢業後返台加入國民黨。兩屆議員轉戰立委成功,基層經營尚不穩固,首波罷免戰中,也被藍營列入「最危險」席次之一。但牛短短數月舉辦五十場以上反罷宣講,還向罷團領銜人下辯論戰帖,藍營大咖多次站台,讓牛的反罷聲量居高不下,挺過這關,也躍升藍營中生代明星戰將。

 
TOP
風城守住了 高虹安籲放下仇恨
記者黃羿馨、王駿杰、郭政芬/新竹聯合報
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昨拿下十二萬四三六○張不同意票,比二○二○年市長選舉得票九萬八一二一票還高,她昨晚六時四十五分現身,自行宣布罷免案不通過,支持者爆出歡呼。高虹安說,希望大家放下仇恨,重新擁抱、重新出發,一起為這座城市繼續打拚。

新竹市長選舉人數卅六萬三一一人,罷免案通過門檻九萬七十八張同意票,昨開票過程,不同意票一路領先,最後拿下同意罷免票數八萬六二九一票,不同意票十二萬四三六○票,未過罷免「雙門檻」,總投票率百分之五十八點八四。

高虹安昨晚換上白襯衫、藍長褲現身,也挺過罷免戰的國民黨立委鄭正鈐到場,在藍白議員陪同下發表感言。高虹安說,多數市民投下不同意罷免票,不只是對她的肯定,更是對市府團隊的信任、對市政改革的支持,更是對新竹市未來的堅持。

高虹安說,「這場罷免造成了撕裂與對立,仇恨的語言赤裸裸地在社會中蔓延」,這樣的惡罷、惡搞,不只勞民傷財,對新竹市有什麼貢獻?她看到相當大的傷害。

「讓我們放下仇恨,重新擁抱,重新出發。」高虹安說,這段日子社會有裂痕,人與人之間有對立,希望新竹市盡快回到正常節奏,大家一起為城市繼續努力打拚。

身為全台唯一的「市長」罷免案,地方政壇分析,綠營刻意操作罷免,加上藍白合作有成,這是高挺過罷免的關鍵,尤其新竹市是藍白合示範區,藍白「聯手保高」成功,高儼然成為竹市藍白合的象徵性共主,也成為二○二六連任的市長熱門人選。

藍營人士觀察,藍白屬性不同,在大罷免中加乘效益,藍營有組織實力,民眾黨地方執政優勢,高虹安、鄭正鈐多次合體聯防,展現「共同進退」態勢。

不過,高虹安挺過罷免危機,但並非安然下莊,她涉及立院助理案一審被判七年四個月,案件進入二審審理,明天再度開庭;旅美教授陳時奮告她誣告案,一審判十月徒刑,高上訴後,本月卅一日二審宣判,二審結果暫不影響市長職務,但將牽動高虹安的政治路。

 
TOP
台中3藍委「加倍努力拚民生」
記者陳敬丰、陳秋雲、趙容萱、黃寅聯合報
台中市第四、五、六選區國民黨立委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三個罷免案最終都未通過,三個選區「不同意罷免」票數皆高於25%門檻,明顯領先同意票,盧秀燕輔選成功守住藍營立委席次。另在新竹市,國民黨立委鄭正鈐這次贏得逾11萬張不同意罷免票,比去年當選的8.8萬票還多,面子裡子雙贏,台中、新竹都有藍白合作的影子。

黃健豪:重民生輕政治

三名藍委選後都呼籲社會放下仇恨、回歸理性對話。對於順利通過罷免案的試煉,黃健豪說,重民生、輕政治,才是台中市,甚至是全台灣民眾最重視的問題。這結果對賴清德總統和民進黨柯建銘總召也是警訊,告訴他們掌握這麼大的權利,應該要把心思放在怎麼樣福國利民,而不是整天在思考怎麼樣鬥爭。

羅廷瑋:聽多元聲音

羅廷瑋說,這段時間聽到許多支持與反對的多元聲音,都會化作更精進自己的動力,「保證我會更加努力」。眼前還有關稅、匯率、國際、物價通膨、高房價等問題,要團結讓台中更好,8月23日還有三名立委面臨罷免挑戰,要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一起為人民服務。

廖偉翔:照顧百工百業

廖偉翔感謝罷團有不同聲音,提醒可做得更好的地方,中華民國是包容、多元的國家,更重要是要團結一致,讓國家更好,盼投票結束後,所有仇恨、對立告個段落,也要輕政治、重民生,更加倍努力照顧百工百業。

鄭正鈐昨晚表示,這次大罷免的結果,成功展現藍白兩黨的團結與合作,也是民眾一起對長期在竹市呼風喚雨、卻未照顧地方財政需求的柯建銘說不,未來他會持續傾聽民意、踏實問政,替竹市爭取最大資源。

地方政壇分析,鄭正鈐即使爭議纏身,但民進黨整體的仇恨值仍超過鄭正鈐,罷鄭失敗,代表綠營雖催出基本盤,卻無法將中間選票最大化。這次票數還比去年當選時大幅成長,顯示藍白合的動員能量。

 
TOP
贏3萬多票 林沛祥:基隆再次拒惡罷
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聯合報
基隆市國民黨立委林沛祥罷免案投票結果,不同意9萬6296票,同意6萬5143票,林贏3萬1151票,還比他當選時多出4310票,罷免案未通過。林沛祥昨晚由市長謝國樑陪同宣布戰勝惡罷,林發表感言說,基隆人去年挺過市長罷免,今年再次拒絕惡罷。

基隆一年內連續舉行兩次罷免投票,謝國樑說,「僅僅9個月,民進黨惡罷基隆兩次,一次市長、一次立委,都是毫無正當理由的仇恨鬥爭,我特別感同身受,市民都疲憊也厭倦了,是他們失去民心的重要因素。」

林沛祥說,兩次罷免都讓市民無感,其次,基隆這次是藍白合示範區,共同對抗民進黨,獲得中間選民支持,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市民戰勝政治惡鬥」。

國民黨市議員韓世昱認為,林沛祥去年當選獲9萬1986票,從昨天投票結果來看,藍守住選民結構六四比的政治版圖基本盤外,還獲得中間選民支持,是這次大獲全勝關鍵。綠營人士則認為,同意票僅6萬5千多票,確實比綠基本盤還少1成,要深自檢討。

基隆昨天好天氣,投票率53.38%,開票過程不同意票一路領先,逐漸拉開差距,支持者聚集國民黨基隆市黨部,士氣高昂,最後結果比去年謝國樑罷免案多出1萬6千多票。林沛祥晚間與妻子登上吉普車謝票。

林沛祥說,感謝善良的基隆人,不管外面的風風雨雨、流言蜚語,這次投票結果,證明什麼樣的民意代表才值得被肯定,他說到感謝「惜情的基隆人」時一度哽咽。

林沛祥給謝國樑一個大擁抱後說,「特別感謝市長,基隆經過二次風雨,證明我們兩個人的方針是正確的。」中央和地方會持續密切合作爭取建設。謝國樑致詞,開票結果還給林沛祥公道,林一年多來非常辛苦、認真,對基隆有實際的貢獻。

罷團「基隆絕沛」領銜人陳青逸說,公民團體對人民的選擇充分尊重與接受,民主沒有一步到位的奇蹟,只有一步一步的累積,未來會持續監督林沛祥在國會的問政。

 
TOP
雲林、台東罷免皆未過!丁學忠:再贏一次 黃建賓:繼續上工
記者蔡維斌、陳雅玲、尤聰光、徐白聯合報
國民黨雲林縣第1選區立委丁學忠、台東縣立委黃建賓罷免案昨天投票,丁學忠獲不同意罷免票多出同意票1萬9833票,黃建賓也勝出1萬3766票,兩人的罷免案都未通過,支持者興奮歡呼。丁喊出「榮耀海線,我們又再贏一次了」;黃說,要為台東做的事還很多,「明天繼續上工」。

雲縣選委會統計,昨天投票率49.87%,同意罷免5萬7331票、不同意7萬7164票,罷免案未達門檻。去年立委選舉,丁學忠在第1選區11個鄉鎮只贏4鄉鎮,此次贏了9鄉鎮,僅深綠票倉水林鄉同意票比不同意多1千餘票、北港鎮多出200多票。丁學忠說,「這代表我認真在做,民眾都看在眼裡」。

丁學忠傍晚由立委張嘉郡陪同現身服務處,他說,感謝海線選民的支持及縣長張麗善、立委張嘉郡力挺,才有這樣的票數,他服務不分黨派,未來會持續全力以赴,替雲林打拚,全力爭取經費讓雲林快速發展。

張麗善說,「我們用選票守護優秀的立委丁學忠,相信丁會更加努力來回報支持者的期待」,人民透過選票明確傳達對民進黨政府的不滿,呼籲執政黨正視民意,停止政治鬥爭與打壓在野黨的行為,回歸政策本位,務實思考如何推出福國利民的政策。

民進黨前立委蘇治芬近期為罷團催票,但昨對投票結果不表示意見。

台東縣投票率49.62%,黃建賓獲不同意罷免3萬4889票,同意票僅2萬1123票,也未達罷免門檻,傍晚5時20分黃建賓在服務處自行宣布罷免案不通過,有姊弟情誼的台東縣長饒慶鈴給黃一個擁抱及恭賀,饒慶鈴感謝大家的支持。

黃建賓說,不論這次罷免案大家的選擇是什麼,但「我們都是台東這片土地的孩子,為了爭取公平權益,我們不分顏色,都是同一陣線的人」,這次勝利非屬個人,而是台東縣民。他也感謝原住民選民透過各種方式支持他,這次罷免案沒通過,不同意票也大幅勝出同意票,代表縣民沒被仇恨的政治鬥爭欺騙。

 
TOP
選民和諧理性 桃園反罷全壘打
記者陳俊智、朱冠諭、翁唯真、曾增聯合報
桃園市6區立委罷免案昨天投票,6區皆為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且同意票都未達選舉人數25%門檻,6藍委全數挺過罷免。桃園藍營主委黃敏恭觀察,桃園選民具「和諧理性」特質,罷免結果在意料之中,綠營主委黃傅淑香則強調,大罷免是公民行動,尊重結果。

桃一立委牛煦庭的同意罷免門檻8萬8517票,最後結果同意票8萬6734票未達標,不同意票多達10萬6637張,傳統被認為綠營優勢的蘆竹區,不同意票也多於同意票。牛煦庭感謝許多民進黨支持者沒有和極端主義站在一起,但也感嘆「這一場選舉沒有贏家」,大家要冷靜思考未來方向。

桃二立委涂權吉在大園、觀音、楊梅與新屋4區的不同意票超過同意票逾3.1萬多票,他認為,選區結構對雖藍營不利,但努力經營有成獲得民眾肯定,也有很多綠營支持者告訴他「雖然上次沒有投票給你,但是也不會去罷免你」。他也盼罷免落幕回歸朝野協商讓生活安定。

「我們需要社會更和諧,而不是要雙標治國。」桃三立委魯明哲拿到10萬5323張不同意票,也比他2024立委得票數要多。他期盼惡罷造成的社會撕裂,能夠盡快撫平。

桃四立委萬美玲拿下9萬7544張不同意票,7萬2626張同意票也未過門檻,她也說「桃園人選擇理性與和諧,拒絕仇恨與對立」,自己未來會持續在立法院為桃園爭取建設與守護教育。

桃五立委呂玉玲罷免案投票率56.11%為6區最高,不同意票遠超過同意票3.8萬張。呂表示,所有民眾都不希望仇恨跟對立,她會持續以民意為依歸,繼續推動福國利民政策,守護下一代,捍衛中華民國。

桃六立委邱若華同意罷免票6萬1635張、不同意票9萬2049張,也相差3萬票,她表示,每位公民朋友的聲音,她都聽到了,希望罷免案讓賴清德政府知道「人民的聲音是希望團結國家,不要對立、仇恨和撕裂」,台灣能回到和諧安定的日子。

 
TOP
傅�蜞m過關 林右昌10攻花蓮無效
記者王燕華/花蓮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蜞m被綠營列為大罷免首要目標,民進黨密接罷團,秘書長林右昌10度火攻,但花蓮原本就是藍營鐵票區,傅�蜞m地方實力深厚,最後關頭催出基本盤,以6萬5300票大勝同意的4萬8969票,成功過關。

挺過罷免,傅�蜞m開心大喊「敬愛的花蓮鄉親,我愛你們。」

傅�蜞m說,當舉國的壓力壓在花蓮的時候,花蓮人證明台灣還是有公道與公理,盼政治圍殺到此為止,今後全國團結一心,迎向更光明的明天。

罷免初期傅陣營一度採冷處理,一階發生戶所人員登門查對提議人身分的「查水表」一事,檢調很快動作,縣府民政處長明良臻因此事被搜索、羈押、起訴,之後請辭。

相隔1個月又發生退休老師葉春蓮向傅嗆聲被粗暴架走的「葉霸」事件,引爆網民怒火,傅□萁罕見出面道歉,各地罷團又以「罷免XXX,就是罷免傅�蜞m」號召,綠營「擒賊先擒王」呼聲不斷,以抹紅戰術當成罷免主旋律,對傅相當不利。

二階通過後,擅打陸戰、組織戰的傅陣營立即動起來,一方面透過縣議會黨團每天開記者會,窮追猛打關稅、綠電弊案等賴政府為人詬病的政策;傅也頻頻曝光,勤走市場拜票、車隊掃街,更接連大型宣講,找藍白政治人物力挺,將主軸拉回藍綠對決,穩住支持群眾。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最後關頭參戰,反罷方形勢一度危急,但罷團釋出童子賢「地震賑災款」論述直攻縣府,徐榛蔚、傅�蜞m夫妻相繼提告,配合縣議會黨團翻舊帳找出童子賢曾反對興建蘇花高的發言,讓向來對交通議題十分敏感的花蓮人有感,成功止血。

 
TOP
李彥秀突圍一路領先 「明天一起攜手同行」
記者林麗玉、洪子凱、林佳□/台北聯合報

國民黨台北市五席立委罷免案均不通過,大安立委羅智強、文山南中正立委賴士葆如預期過關,甚至連罷免門檻都未過,甚至選前被列為危險名單的內湖南港區立委李彥秀,昨天開票後也一路領先,最終不同意票甚至破了10萬票。

李彥秀罷免案被罷團稱作是最早發起的罷免案,也面臨去年選戰對手民進黨高嘉瑜、基進黨吳欣岱猛攻,沒了去年選舉泛綠分裂優勢,連市長蔣萬安也出來喊出告急牌,但李彥秀也是最早開始認知要熱戰,李回防選區固樁,並積極地方組織戰,最終大幅催出不同意票。

李彥秀感嘆,過去一年以來,台灣社會充斥著抹紅、抹黑、撕裂與仇恨,「希望一切紛擾都能結束,明天我們仍將攜手同行,一起面對更艱鉅的各項挑戰。」

羅智強:打掉賴清德妄想 是勝利的起步

羅智強則是處於首都深藍票倉大安區,「戰神」風格也引來罷團及綠營猛攻,仇恨值雖高,但羅智強正面迎擊,每天在街頭宣講、掃街未鬆懈。他指出,賴清德總統濫用罷免政治鬥爭,遭民意反噬跟唾棄,「現在打掉你的妄想,更是勝利的起步。」

賴士葆:不該撕裂台灣

賴士葆任立委逾20年,難逃今年大罷免浪潮,不過文山區選民結構以軍公教為主,加上當地國宅不少,是首都深藍鐵票倉,選前賴士葆找前總統馬英九、台大前校長管中閔等大咖輔選,綠營仍打不下這塊鐵板。賴士葆說,台灣美麗風景是善良人性,不該因賴清德、柯建銘大罷免撕裂台灣。

 
TOP
焦點新聞
名字消失!第三方平台訂機票頻出包
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聯合報

不少民眾自助旅遊會選擇方便比價的第三方訂票平台訂購機票,然而近期卻發生多起消費者透過第三方平台訂機票,卻因姓名出錯導致登機受阻、權益受損的案例。旅遊達人提醒,機票姓名要和護照上一模一樣,訂完後也務必確認電子機票顯示名稱,確保登機順利。

曾姓讀者向本報投訴,指透過第三方訂票平台訂機票,訂票過程中已仔細核對姓名,確保輸入無誤。然而,出票後,機票上的姓氏竟只顯示一個字母「T」,讓他被迫現場自費購買另一張機票,才得以順利出行。

另起案例則發生在一位擁有法文姓名的旅客身上。該旅客同樣透過第三方平台訂購機票,出票後卻發現機票上的中間名未完整顯示,幾經波折,平台總算修正機票資訊。然而,網路報到時,卻再次發現中間名錯誤。

該旅客表示,平台客服聲稱是航空公司系統問題,因字數限制導致中間名顯示不全,要求旅客自行聯繫航空公司處理;航空公司卻稱,從哪訂的機票就透過哪裡處理的回應,讓他感覺被踢皮球,無奈又苦惱。

資深航空公司地勤說,過往較常發生的姓名錯誤是First Name(名)、Last Name(姓)的順序寫錯、姓名拼錯、稱謂選擇錯誤(如Mr.、Ms.)等,多數可以透過支付手續費用後直接向訂票單位申請更改。不過部分國家因法律規定允許姓名變更,如冠夫姓等,若機票上姓名與護照不符,必須提供相關的法律證明文件,航空公司或平台才會受理。

旅遊達人傑西大叔說,台灣人常見的困擾可能是護照姓名欄位上會出現「,」或者用「–」來區分名字,甚至是不同拼音之間的空格,很多人會直覺地跟著輸入,但這在航空公司的訂票系統裡是絕對不允許的,任何標點符號,包括逗號、那一橫,或是空格,都會被視為無效字元。

他強調,不論跟誰買機票,購票後一定要拿電子機票跟護照進行核對,這樣要修改都還有時間轉圜,千萬別等到班機起飛當天才發現。

地勤提醒:拼音要跟護照相同

為了方便首次申請護照的民眾,外交部在「外文姓名中譯英系統」中提供至少四種不同的拼音選項,再加上中文名字的拼音,可能因地域性的發音習慣而產生不同的英文寫法,導致同一個中文字,可能出現不同拼音。

航空公司地勤強調,民眾在訂購國際機票時,務必以「護照上所登載的英文拼音」為唯一依據,切勿因為個人習慣或其他因素,自行更改使用不一樣的拼音系統,否則將無法順利報到登機。

旅遊達人傑西大叔也提到,有些原住民的族語姓名英文字母很長,若超過卅九個字也會有點麻煩。若民眾怕麻煩或擔心輸入錯誤,建議找合格旅行社協助開立機票。

 
TOP
假日輕急症中心計畫 台大:急診假日檢傷 不該丟給民眾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聯合報

為緩解醫院急診壅塞,健保署近期端出「假日輕急症中心」規畫,輕症患者假日應優先至假日輕急症中心,若直奔醫院急診,恐須多掏錢。不過台大醫院長吳明賢憂心,造成醫院急診壅塞的是「重症」且需等待住院的患者,並非是輕症,若調整大醫院的部分負擔,恐讓真正需要照顧的患者因價格不敢就醫。

為了舒緩醫院急診壓力,健保署近期提出「假日輕急症中心」構想,計畫仿效歐美,另設假日急診中心,以收治檢傷分類第四、第五類的輕症患者為主,預計年底試辦。至於收費部分,部分負擔推估會低於醫院現行的七五○元,但略高於診所一五○元,但如果輕症患者於假日,仍執意選擇醫院急診,醫院收取的部分負擔將會提高。

不過吳明賢說,目前輕症患者並非是急診壅塞主因,以台大醫院為例,在急診等候的病人,多為需要住院病床者,輕症病人即使至急診就醫,經醫師問診後,很快就會請回。

吳明賢還提到,若將檢傷責任丟給民眾,並不公平,因為判斷輕重症,對臨床醫師而言都是一大考驗,更何況是未經訓練的民眾,民眾根本沒有能力區分。

假設一位患者出現發燒,看似是輕症,但很可能也會衍生為重症,反之,也有民眾自認是重症,就醫後經診斷才知道其症狀其實是輕症,醫學具有不確定性,即使是相同診斷,嚴重程度也可能不同。

吳明賢說,健保署以價制量,立意良善,但最近一次醫療院所調漲部分負擔,讓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達到七五○元後,已讓就醫民眾減少,若要再調漲,可能會讓真正需要照顧,但經濟困難的患者,因害怕高價不敢就醫,最終會讓分級醫療的政策出現反效果。

不過,吳明賢也說,假日輕急症中心的概念正確,類似做法在流感大流行時,醫學中心就曾經執行過,在急診室設置類流感篩檢中心,因發燒、呼吸道症狀就醫民眾,由耳鼻喉科醫師、感染科醫師、家醫科醫師問診,若發現確診,盡快分流處置。他強調,若能在地點、人力、獎勵上給予最大的誘因,此政策才有機會成功。

公會:應獎勵急症診所假日開診

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慶明說,假日輕急症中心收費尚未定案,倘若價格提升,一定會有人受限於價格,而降低就醫意願。

健保署計算全台診所假日開診率約為兩成,周慶明認為,應排除非急症科別的診所,如復健科等,重新統計可處理急症的科別,如可診斷呼吸道感染的小兒科、耳鼻喉科、家醫科等,公會建議,健保署可給予處理急症的診所獎勵,提高假日開診率,同步設置假日輕急症中心,雙軌並行。

 
TOP
政治新聞
國民黨黨主席交棒?上月朱立倫密會盧秀燕
記者陳秋雲、陳敬丰、鄭□、林麗玉聯合報
國民黨驚險守成,下一役即將面臨黨主席改選。藍營接班梯隊成形,要為明年九合一選舉與二○二八大選做好準備。政壇勸進台中市長盧秀燕參選國民黨主席的聲浪增強,據了解,盧秀燕上月在大罷免期間,曾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台中密會,只有二人在場,可能已討論過黨主席議題。

朱立倫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自己非常期盼「順利交棒」,並點名黨內四位優秀的直轄市長,是未來競逐大位關鍵的基礎。

首波罷免投票結束後,傳出朱立倫十月任期屆滿後將交棒,不再參選黨主席。政壇人士指出,上月朱立倫與盧秀燕曾在台中密會,當時兩人除談論大罷免因應之道,朱也提到希望盧接黨主席,但討論詳情只有兩人知道。

外界關注盧秀燕曾表態考慮參選黨主席,據了解,盧仍未最後決定。台中重量級政壇人士說,盧另覓代理人選黨主席是可能選項,但親自參選也可行,畢竟賴清德總統也兼任民進黨主席,況且盧秀燕與前總統蔡英文同一天生日,在國民黨困難時刻,循「小英模式」救黨,未來代表藍營參選總統之路才穩固。

政壇觀察,盧秀燕反罷免後期砲火猛烈,左批賴清德總統下追殺令,右罵行政院長卓榮泰「帶頭造謠」、如中共宵小之輩,與以往「媽媽市長」笑臉、溫和作風截然不同,引起政界側目。此外,藍營人士指出,這次大罷免,蔣萬安在黨內的角色愈形重要。接下來黨主席選舉、二○二六、二○二八大選,蔣萬安都將扮演重要角色。

反罷免戰役告捷後,盧秀燕昨轉趨低調,昨上午投票時不僅未受訪,台中三藍委反罷告捷後,盧未現身,僅透過國民黨中市黨部主委顏文正代為念稿,提及市民勇敢投票,做出選擇,這是集結眾人之力,所有從政者必須恪守民意,尊重人民的選擇。

 
TOP
蔣萬安、張善政連任鋪坦途 侯友宜、盧秀燕交棒氣勢旺
記者林麗玉、陳俊智、陳秋雲、葉德聯合報

驚濤駭浪中,藍營遭罷立委全數守住,四都市長全力護盤,不僅在二○二六有助台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連任;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可望交棒給自己人,更帶旺二○二八聲勢。

蔣萬安 保五聲望提升

北市藍營人士分析,國民黨代主委、北市議長戴錫欽選前強調北市情況不佳將衝擊蔣萬安連任,把蔣和五名立委綁在一起,這次反罷免之役等同二○二六選戰暖身,也等於是提前為國民黨、蔣萬安的二○二六固樁。

「蔣萬安明年連任應該安了。」學者曲兆祥分析,這次反罷免之戰,對蔣萬安來說具指標意義,尤其北市五席立委被民進黨、罷團鎖定重點罷免,蔣成功保五,讓蔣萬安黨內地位、聲望提升,穩定「藍大於綠」的基本盤局,蔣面諫賴總統等同單挑,如果明年連任又過關,等同確立蔣萬安未來的儲君之位。

新北市是本次罷免重要指標區,五席被罷立委中的葉元之,更被視為全國最危險的藍委之一;廖先翔也因以揶揄語氣談論副總統蕭美琴捷克險遭撞事件,出現不利氛圍。近侯人士指出,侯友宜希望阻止綠營用少數民意翻盤,守住五席一直都是他訂下的防線,選前最後一天,他更四度冒雨同框葉元之,全力救援。

新北藍委全守住,地方政界人士認為關鍵在藍白反綠惡罷的氛圍,加上市長侯友宜扮演桶箍角色,號召民代、社團等組織一起動員,連葉元之也守住,證明他扎實的基層實力與號召力,對於下一任新北市長,侯友宜勢必也有相當影響力。

盧秀燕 重啟藍白合2.0

台中市三名藍委挺過罷免戰,市長盧秀燕扮演關鍵角色。盧秀燕親自領軍,建立台中六藍委平台,合作對抗罷團與綠營,盧結合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重啟藍白合二點○,成功守住台中,政治動能更外溢到全台,有利於藍營二○二六台中交棒,也帶旺二○二八聲勢。

桃園六席藍委全面挺過罷免,藍營將桃園市長張善政視為「功臣」之一,張近月積極反罷免輔選,大小場無役不與,也強化市政建設與立委們的連結,讓喊出的「一席都不能少」口號,成功兌現。張善政「母雞護小雞」有成,不僅奠定明年二○二六年連任基礎,也墊高綠營挑戰難度。

張善政為守護六席自家立委,近月積極輔選反罷免,下班或假日時間都至少跑了兩、三場,每場都強調立委對市政大力協助、財政收支劃分法對桃園帶來的利多,企圖弱化罷免的正當性。

 
TOP
社會新聞
凌晨國道逆行 休旅車撞轎車2死
記者江良誠/南投報導聯合報

李姓男子疑似酒駕,昨天凌晨在國道三號逆向行駛五十五公里,與正常行駛的葉姓轎車駕駛對撞,兩人雙雙死亡。葉母質疑警方未即時攔截,痛哭「孩子連反應時間都沒有就死了」。

國道公路警察局第八公路警察大隊表示,昨日凌晨一點多接獲通報,有輛休旅車從嘉義竹崎交流道逆向上國道,巡邏車立即趕赴設點,先於交流道外側攔查,但李駕駛的休旅車未停,直接闖過。隨後警方聯繫工務段,於南雲交流道以工程車協助設置障礙,對方仍未配合指揮,繼續逆向行駛。

一點四十五分休旅車行駛至國道三號南下二四四點五公里處、南投竹山路段,撞上內側正常行駛的轎車。兩輛車高速對撞,嚴重變形,破碎的零件散落滿地,李當場被拋出車外,身體多處骨折,明顯無生命跡象,送醫後宣告不治;葉姓駕駛受困車內,經破壞器材搶救脫困,也無生命跡象,送醫仍不治。

警方表示,李姓休旅車駕駛六十歲,葉姓轎車駕駛三十五歲。車禍現場一片狼藉,國道南下車道一度封閉,清晨近三點才恢復單線通行。警方說明,葉姓駕駛與車主非同一人,初期難以確定身份,後來才經家屬確認。

葉姓死者家屬接獲噩耗趕抵殯儀館,母親哭訴「我兒子就這樣無辜被撞死。逆向車怎麼可以這麼囂張,開五十幾公里都沒人擋得住?」、「我兒子這麼年輕,他連反應時間都沒有,就這樣死了。」家屬質疑「警方明明設了兩次攔截,怎麼都沒擋下來?」

警方表示,深夜時段警力不足,已依程序調派巡邏車設點,並請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工務單位協助攔查,但逆向車多次閃避、不理指揮。警方補充,理論上若條件許可會封鎖內、中、外三線道,但受限人力與時間,當時僅能就近設點攔截。

南投地檢署檢察官會同法醫相驗,並針對李姓駕駛採集檢體,檢驗酒精與藥物反應。李是否涉及毒駕,待進一步釐清。

 
TOP
漏了徵收註記 古亭地政所國賠2125萬
記者林孟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古亭地政事務所辦理地籍資料電腦化作業時,漏未將台北市某筆土地作「徵收註記」,害四名地主廿年前購買土地後,被台北市政府提告,還得將土地移歸國有,地主們提國家賠償訴訟,台北地方法院判地政事務所共應賠償二一二五萬餘元,可上訴。

四名地主主張,古亭地政事務所一九九○年處理地籍資料電腦化建檔作業時,漏將土地建檔為「徵收註記」,導致他們誤信而購買土地並完成移轉登記,事後被台北市政府提告塗銷所有權登記,返還給原所有權人祭祀公業,另案又判決祭祀公業應返還土地給市府。

地主認為,二○二三年三月間,土地已經依判決結果移轉登記給北市府,他們因為古亭地政事務所的疏失受有損害,且土地為道路用地,應依台北市府以容積代金基金採購私有公共設施保留地投標須知,作為計算土地市價的依據,而以二○二三年公告現值的百分之卅來計算。

地主指出,又因古亭地政事務所登記錯誤,導致他們另案判決敗訴確定,也要請求賠償訴訟費用,四人分別請求三四五萬餘元至八九四萬餘元不等金額,共計二二七四萬餘元。

古亭地政事務所反駁,土地本就不得私有,登記效力及拘束力自始不存在,地主們買賣當下即受有損害,但直到去年才請求國家賠償,已罹於時效,並認為應以買賣當年度的土地價值作為損害計算的參考,而非二○二三年公告現值。

古亭地政事務所指出,地主們受損害是因為祭祀公業明知土地被公告徵收,且領取使用補償金完畢,卻仍移轉所有權,認為祭祀公業也應負連帶賠償責任。

台北地院認為,台北市政府辦理木柵七號道路拓寬用地工程,經行政院核准於一九七三年公告徵收土地,並提存徵收補償金八萬餘元,當時祭祀公業管理人也領取完畢,而土地登記簿記載「徵收註記」,但電子登記謄本卻無相關資訊,認定古亭地政事務所確實遺漏註記徵收情形。

法院指出,土地在二○二三年移轉給北市府前,仍是私人土地,認為應以該年度土地現值來計算損害,判決古亭地政事務所應賠償四名地主各三二二萬餘元至八三五萬餘元不等,共計二一二五萬餘元;至於地主請求訴訟費用無理由,未予准許。

 
TOP
經濟新聞
Q2經濟成長率有望上修 全年GDP也連帶調整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31日將發布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因美國對等關稅前提前拉貨潮持續,帶動今年上半年出口,出口動能強勁,預計主計總處5月底發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5.23%預測值,經實際統計後,有望上調第2季經濟成長率。

根據財政部出口統計,第2季出口金額達1,537.1億美元,較去年同季增390.6億美元,年增34.1%,其中以資通與視聽產品增264.6億美元,年增82.9%、電子零組件增118.1億美元,年增28.9%,出口值雙創歷年單季新高。

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出口金額2,832.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83.1億元,年增25.9%。整體表現優於主計總處5月預測值約75億美元,因此拉高第2季經濟成長表現,連動將修正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

主計總處今年5月底發布今年經濟預測,第1季、第2季分別為5.48%、5.23%,下半年成長率則遽降,第3、4季分別預測為0.8%、1.19%。整體來說,儘管關稅陰霾仍未散去,主計總處預測2025年經濟成長率僅微幅下修至3.10%,保3達陣,CPI也下修至1.88%,為近五年最低水準。主計總處分析,上半年拉貨效應強勁,出口優於預期,但關稅不確定性確實打擊投資、消費信心。

主計總處表示,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及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壓抑全球經貿動能,國際貨幣基金(IMF)4月將2025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預測由1月預測的3.2%大幅下修至1.7%。總體需求放緩將抑制部分產能過剩產業出口動能。

台灣則受惠於AI需求強勁。主計總處進一步表示,占我國商品出口比重近七成的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品,受惠於AI應用持續擴展,雲端服務業者及多數國家政府積極擴充算力,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強勁,加上相關組件供應與系統整合瓶頸已有效克服,可望帶動我國商品出口擴增,另客戶端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提前備貨效應,預估2025年上半年商品出口2,757億美元,年增22.55%,下半年動能則轉弱,出口2,420億美元,年減3.2%,全年出口5,177億美元,年增8.99%。財政部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出口實績表現優於主計總處預測。

 
TOP
籲執政黨謙卑 商總:願當和事佬溝通台電補貼案
記者陳儷方、鍾張涵、林海/台北報聯合報

大罷免投票結果出爐,立法院朝野立委人數維持現狀,經濟部為台電爭取的一千億元補貼,即使再度送案審查,恐怕也難獲支持,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執政者的態度很重要,不能堅持硬碰硬,應放下身段與在野黨溝通。

工商協進會則呼籲各界理性看待投票結果,避免政治對立長期化,影響治理效能與投資信心。

此次立委罷免名單廿四名全部是國民黨立委,廿四席沒有一席被罷免成功,等於國民黨在第一波大罷免混戰中獲得全勝。

許舒博表示,雖然國民黨此次大贏,也不見得就不能談,只要是與老百姓有關的政策,都可以談,但他勸執政黨真的要謙卑一點,「如果他們願意放下身段,工商界願當和事佬,為百姓謀求平穩物價的機會」。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地區,淹水、停電、沒通訊、屋頂被吹跑等災情,讓沿海居民苦不堪言。

許舒博說,賴清德總統雖然帶著官員下鄉,對災民的講話內容,人民難以接受,賴總統的「團結十講」,也只製造了仇恨值,無助團結。

許舒博說,經濟部長郭智輝確實有來找他,他告訴郭智輝,不要硬碰硬,執政黨的態度很重要,只要願意放下身段,工商團體企業界都願意當兩邊的和事佬,幫忙跟在野黨對話,為老百姓及產業謀求物價平穩的環境,但如果執政黨身段仍然倨傲,他們也犯不著吃力不討好。

大罷免結果出爐後,工商協進會也表達,盼望回歸政策與制度正軌,以社會整合與政策連續性為優先。

目前台灣正處於國際政經重大變局,美國對等關稅、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風險不斷升高,企業界尤其關注各項政策可預測性、法治穩定與行政效率。工商協進會表示,期盼朝野政黨可以同舟共濟,確保政府決策不中斷、經濟發展不受阻。

童子賢:尊重選擇

支持罷免藍委傅□萁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昨晚則表示,「我恭喜這是台灣民主制度的勝利,透過這場投票,公民社會更趨成熟」。針對花蓮,他尊重花蓮人的投票選擇。針對全國,他說,已經恢復平靜。

童子賢透露,自己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已經表達心聲。他認為,台灣執政黨與在野黨的對抗日益升溫,像球員彼此架拐子,連兩邊的群眾都互相扔杯子,一切情勢回到激烈的藍綠對決,這並非他所願,他一直期待「台灣有一種慢慢成熟的公民社會崛起」。

童子賢說,他跳出來支持罷免就已經想過代價,這就是取捨,畢竟他長年以來都不是用藍綠在交朋友,他認同的,是台灣的民主制度。因此,期待七月廿六日投票結束後,大家回歸正常生活,畢竟球賽結束總是有勝有負,台灣民主最可貴的,就是不管誰選贏,輸的人都願意恭賀對方,這就是公民社會的成熟象徵。

 
TOP
台股短線壓力消失 專家:關稅才是關鍵
記者陳儷方/台北報導聯合報

廿六日大罷免投票結果完封,沒有任何一位現任立委遭到罷免,台股分析師表示,大罷免結果出爐後,對台股而言,算是短線壓抑因素消失,但不致於有實質明顯的影響,近期影響股市的關鍵,還是在對等關稅。

財富管理主管表示,這一年多來不論是釋憲,還是大法官難產,以及大罷免這些政治事件,都沒有影響到台灣資本市場,近期會影響台股就是關稅及新台幣匯率這兩件事。

美國將發函兩百個國家揭曉關稅稅率,稅率多寡將直接左右台股。分析師表示,稅率若是在百分之廿以下,可預期對台股是正向影響,若超過百分之廿,則是偏負向看法。

市場在大罷免投票前傳聞滿天飛,指稱有一鼓力量在撐住大盤,以免影響支持者投票意願,不過,分析師表示,市場傳聞沒有根據,美國對等關稅稅率才是影響台股的重要因素。

分析師指出,日本對等關稅降至百分之十五後,日股狂歡,帶漲其他亞股,如果台美談判小組也能談到漂亮的稅率,市場看好台股表現。

再看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變動,新台幣匯價有感止升回貶,上周表現為亞幣最弱。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說,以電子產業為主的台股,因新台幣升值帶來的匯率損失壓力頓減,出口商的匯損壓力雖可暫時鬆口氣,但壓力轉向股市資金行情退場。

過去一個月外資雖持續買進,但投信選擇調節,人工智慧(AI)強勢股連續向上後出現停頓,資金轉向傳產,法人資金雖看多指數,卻認為潛力股空間有限,中長期AI趨勢暫時續抱即可。

 
TOP
兩岸新聞
世界AI大會上海開幕 陸籲成立合作組織:幫助全球南方
特派記者陳宥菘/上海報導聯合報

二○二五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昨天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開幕,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致詞表示,當前人工智慧(AI)治理碎片化,要堅持統籌發展與安全,中方倡議成立「全球AI合作組織」,願幫助世界各國加強AI能力建設。官媒稱,初步考慮該組織總部設在上海。

新華社報導,李強表示,全球AI加速發展,正在賦能千行百業,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引擎,但亦有風險,包括對就業的影響,如何在發展與安全之間尋求平衡,亟需進一步凝聚共識。

李強指出,AI資源集中在少數國家及公司,「技術封鎖可能使AI成為少數玩家的遊戲」,要更加重視普及普惠,堅持開放共享、智慧平權,讓更多國家和群體從中受益。大陸願共享發展經驗和技術產品,幫助世界各國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加強AI建設,讓AI發展成果更能惠及全球。

李強還說,AI技術發展迅速,但也面臨高階運算晶片缺乏、人才交流受限等限制因素。重要的是要突破這些瓶頸,必須追求開放及協同創新。他並指,要更重視創新合作,大陸願同各國聯合進行技術攻關,加強開源開放力度。大陸積極參與推動多雙邊合作,願提供國際社會更多「中國方案」,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報導指,中國政府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慧合作組織。這是中方堅持踐行多邊主義、回應全球南方呼聲、助力彌合數字和智慧鴻溝、促進人工智慧向善普惠發展的實際行動。

當前,中美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技術競爭日益加劇,AI已成為關鍵戰場。大陸官方多次強調要「牢牢把握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主動權」。

昨天大會還發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動計畫」,共計十三點,包含共同把握AI機遇、積極推進優質資料供給、促進標準及規範共識、開展AI安全治理、加強AI能力建設國際合作等。其中提出,要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統一算力標準體系建設,鼓勵AI領先國家支援開發中國家加強AI創新等。

WAIC由大陸外交部等政府部門主辦,今年邁入第八屆。大會還設有論壇、展覽。今年有超過八百家企業參展,展示三千多種高科技產品,包含四十款大模型、五十款AI終端產品及六十款AI機器人,以及破百款「全球首發」「中國首秀」產品。例如,阿里巴巴昨天發布了首款自研AI眼鏡「誇克AI眼鏡」。

 
TOP
佛山病例數已破4千!屈公病肆虐廣東 港澳跟著拉警報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聯合報

夏季期間,由病媒蚊傳播的屈公病(陸稱基孔肯雅熱)疫情近期在廣東肆虐,港澳也面臨風險,其中,廣東佛山五區均出現病例,數量破四千,廣東省已號召全民參與「清積水滅蚊蟲」愛國衛生運動,下令要「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撲滅疫情」。

自七月下旬以來,屈公病從佛山順德等地陸續爆發,後蔓延至佛山全市,廣州、陽江、湛江等地也出現病例。據當地通報,截至二十四日,順德區已累計病例三六二七例,佛山全市破四千例。

香港、澳門兩地也面臨傳播風險,澳門衛生局二十五日公告,接獲兩例輸入性屈公病病例報告,列為今年第三、第四例「輸入性」病例,一人曾赴佛山順德,一人曾赴菲律賓。

香港方面,港府已跨部門召開會議,討論預防措施,專家坦言中港人流頻密,輸入無可避免,香港衛生專家袁國勇示警若疫情爆發,可能是「大規模」,還稱雖目前病例死亡率低,但港人無免疫力,不能輕視。

對於此輪疫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大陸既往沒有輸入性基孔肯雅熱引發大流行的案例,基礎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傳播會快於其他流行區域。但他強調,若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區應該仍處於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感染進一步增多、向周邊區域擴張。

屈公病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該病毒由蚊蟲傳播,症狀包括高熱、劇烈關節疼痛和長期疲乏。

 
TOP
國際新聞
加薩談判破裂 川普:哈瑪斯高層將被獵殺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路透廿五日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及川普同日似乎放棄和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談判停火,兩人異口同聲提到,愈來愈清楚哈瑪斯不想達成加薩停火協議。

內唐亞胡說,以色列正考慮替代選項,以實現帶遭關押在加薩的人質返家的目標,並終結哈瑪斯在加薩的統治。川普也認為,哈瑪斯高層如今將被獵殺,且哈瑪斯其實不想達成協議,「我覺得(哈瑪斯)他們找死」,這非常糟,「即將到一個你得了結此事的時候了」。

川普在飛往英國蘇格蘭前對媒體說,以色列人必須戰鬥且徹底清理,「你們(以色列人)得剷除(哈瑪斯)」,還說他始終認為,哈瑪斯不會想釋放手中倖存的人質,因為不想喪失他們的的籌碼和護身符。

哈瑪斯在卡達多哈的談判人員,長久以來聲稱是以方不想停戰,但過去一周以色列同意卡達與埃及調停人員提出的停火方案,哈瑪斯卻試圖討價還價,隨即被以色列拒絕。卡埃兩國廿五日也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目前仍和美國保持密切合作,以促成加薩全面停火的協議。

美以廿四日召回各自參與加薩停火談判的代表團。美國總統中東特使威科夫並指控哈瑪斯在談判時未展現誠意。他在社群媒體X寫道,「為了帶人質回家,現在我們將考慮替代選項,並試圖為加薩人民創造更穩定的環境」。

英國首相施凱爾、德國總理梅爾茨及法國總統馬克宏廿五日商討加薩情勢。

三人並在聯合聲明中表明,「結束加薩戰爭的時候到了,我們呼籲各方即刻達成停火協議,使這場衝突畫下句點」,尤其加薩正面臨的人道災難必須立刻終止,敦促以色列政府馬上解除對人道物資進入加薩的限制,並讓聯合國與人道援助組織展開行動,以因應加薩的飢荒危機,且以色列必須遵守國際人道法的義務。

前年十月七日以哈加薩戰爭爆發,至今未歇,專家與聯合國均警告當地發生飢荒。根據巴勒斯坦衛生官員及救護部門,以色列廿六日的空襲和開槍射擊,造成加薩至少廿五名巴人死亡,其中大多在以加邊境的北加薩茲金關卡,命喪於等候領取物資卡車上的食物。非政府組織世界中央廚房(WCK)廿五日說,正在中加薩的迪爾巴拉恢復有限的煮食活動,WCK的野戰廚房等每天正設法供餐六萬份。

 
TOP
川普:歐盟要用錢換更低的關稅 談成機率50%
記者陳熙文、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路透廿五日引述若干歐盟官員及外交人員報導,他們預料本周末(見報為上周)美歐將達成一項架構貿易協議,該協議很可能將包括美國對歐盟所有輸美商品徵百分之十五的基準關稅,以及很可能對歐盟輸美鋼鋁徵百分之五十的關稅。法新社同日也引述若干外交人士報導,考量中的美歐協議還涉及可能對關鍵產業的豁免。

美國總統川普廿五日表示,他預計廿七日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會面,川普說,雙方達成貿易協議的機會是一半一半;川普指出,如果談判成功,這將會是最大的貿易協議。

一位歐盟高官說,「我們接近(和美國達成)一項協議」。路透報導說,該協議會使歐洲企業近幾月來的不確定感畫下句點。

川普廿五日出訪蘇格蘭,預計訪問坦柏利和亞伯丁,並計畫於訪問期間與英國首相施凱爾會面,完善兩國先前達成的貿易協議。

至於媒體詢問鋼、鋁關稅上是否還有調整空間,川普表示沒有,指如果美國為英國做出退讓,那就要為其他國家退讓。

范德賴恩廿五日在社群網絡X平台上發文表示,「在與美國總統取得良好談話後,我們同意廿七日在蘇格蘭會面,討論跨大西洋貿易關係及如何讓關係保持堅實」。

川普說,美國與歐盟約有一半一半,甚至更小的機會達成貿易協議,並認為,歐盟必須要用錢交換更低的關稅。

川普表示,他先前對美日達成貿易協議沒有那麼樂觀,評估只有百分之廿五的機會,但日本一直回來談判;川普表示,日本向美國開放市場,他不知道歐盟會不會做出同樣的決定,但指出,歐盟非常希望能夠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並表示,多數的貿易協議已經完成,美國將向這些國家課徵特定關稅;美國接下來一周擬寄送更多的關稅通知函,可能課徵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或更少的關稅稅率。川普說,當關稅通知函寄出,代表協議已經達成,他們必須支付通知函上的數字。

另外,南亞國家巴基斯坦外長達爾廿五日指稱,美巴非常接近達成貿易協議,很可能就在幾天內。但達爾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會面後,美國國務院的聲明或魯比歐在社群媒體X的發文,均未提及達成協議的具體時程。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