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美台對等關稅衝擊 製造業成無薪假重災區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8/19 第61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美台對等關稅衝擊 製造業成無薪假重災區
記者李柏澔、歐芯萌/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國對等關稅上路,對國內產業的衝擊浮現。勞動部昨天最新減班休息(無薪假)的統計,共有一九一家公司、三九三四人。至於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的企業有七十三家、二三八八人,較八月初統計多了六五三人,突破兩千人大關;其中一家商品主要外銷美國的汽機車車燈業者首度實施,就一口氣通報四一二人放無薪假。

這是美國在八月七日宣布對台灣進口商品疊加百分之廿的對等關稅後,勞動部首次統計無薪假數據。其中製造業淪為「重災區」,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說,製造業實施家數為一四六家、人數三五九○人,在總實施人數中的占比超過九成,製造業無薪假人數是今年以來新高。

勞動部上一期(八月一日)公布整體無薪假實施家數為一九○家、三四四一人,昨天公布的最新統計增加一家、多了四九三人;若將受美國關稅政策衝擊而放無薪假的業者單獨計算,上一期共六十六家、一七三五人,最新統計則有七十三家、二三八八人,增加七家、六五三人。

勞動部先前評估,約有四點二萬勞工受到美國關稅衝擊,其中包含無薪假、失業、減薪等。觀察四月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以來,受影響勞工人數在六月中超過千人,昨最新統計則已超過兩千名勞工,未來勞動市場變化值得觀察。

此外,主計總處七月底公布六月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三六、月增○點○六個百分點,終止連兩個月下滑。主計總處周五(廿二日)將公布七月失業率,是否會反映關稅衝擊有待觀察。

黃琦雅表示,實施無薪假多以製造業為主,其中最多的是金屬機電工業,主因為這一期通報案件當中,首次通報人數較多。而美國關稅實施以後,對於各行各業多少都有衝擊。

黃琦雅說,最新統計有一家屬於其他運輸工具、零件製造業,通報四一二人實施減班休息;這家業者主要做汽機車車燈,產品以外銷美國為主,因為訂單減少而首度實施無薪假。此外,一家也屬於其他運輸工具、零件製造業,業者通報實施無薪假人數八十八人,原因也是訂單減少。

不過,黃琦雅指出,金屬機電工業中,也有業者提早終止無薪假,例如有一家機械設備製造業,業者原通報一六七人,但公司表達因陸續接獲訂單,因此提前終止實施無薪假。

 
關稅海嘯第一排 工具機大廠做4休3
記者宋健生、吳秉鍇/連線報導聯合報

關稅海嘯第一排,工具機大廠瀧澤科技昨證實自本周五起,每周五「鼓勵員工集中排休」(做四休三),預計實施三個月,後續再依訂單狀況做調整。公司表示,此舉並非無薪假,而是「為養精蓄銳、秣馬厲兵,為將來景氣回升做準備」。

美國對台灣課徵「百分之廿+N」的高額關稅,加上台幣升值不利出口,在雙重壓力下,製造業受到衝擊,近期陸續傳出無薪假與裁員風暴。

據了解,工具機業「做四休三」從美國總統川普掀起全球關稅戰之後就逐步發酵,現在已成為業內「不能說的祕密」,因為多數是未上市的廠家,相關資訊揭露較慢,而瀧澤科是掛牌公司,消息一出就受到矚目。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目前工具機廠商「做四休三」的情況愈來愈多,在美台對等關稅百分之廿、以及台幣匯率依舊強勢的衝擊下,台灣工具機廠接單普遍趨緩,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他預期如果情況無法獲得改善,廠商下一波勢必得採取精簡人力的措施。

瀧澤科成立於一九七一年,主要從事研發、製造車床及PCB鑽孔機之廠商,是受關稅衝擊最重的工具機產業之一。瀧澤科昨證實,面對全球經濟波動與匯率變化的挑戰,宣布啟動「營運效能優化專案」,旨在透過智慧化管理與人力資源的精準配置,鞏固企業競爭力,邁向永續發展。

相較於瀧澤科因應關稅戰鼓勵員工集中排休,上銀、和大等業者表示,目前美國關稅問題與客戶共同解決,休假情況正常。和大集團總裁沈國榮指出,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和大已陸續和客戶談妥調漲產品售價,至於高鋒銷往美國的產品比例很低,整體來看,兩家公司受影響程度不大,因此目前營運正常,尚無採取做四休三的規劃。

此外,工具機與機械族群近期積極投入無人機、機器人等領域,部分績優廠家指出,訂單需求更勝以往,目前沒有做四休三的問題。

 
關稅問題下 也有大廠老神在在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工具機廠在關稅問題下,雖有人做四休三,但也有大廠老神在在。上銀(2049)、和大等都表示,目前美國關稅問題與客戶共同解決,休假情況正常;和大甚至表示,美國關稅已由客戶承擔,正積極接單趕工,沒時間休假。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目前工具機廠商做四休三的情況愈來愈多,在對等關稅、新台幣匯率升值衝擊下,台灣工具機廠接單普遍趨緩,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他預期如果情況無法獲得改善,廠商下一波勢必得採取精簡人力的措施。

和大集團總裁沈國榮表示,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和大已陸續和客戶談妥調漲產品售價;高鋒銷往美國的產品比例很低。整體來看,兩家公司受影響程度不大,目前營運正常,尚無規劃做四休三。

此外工具機與機械族群近期積極投入無人機、機器人等領域,部分績優廠家指出,訂單需求更勝以往,目前沒有做四休三的問題。

業內指出,兼具軟硬整合實力,台灣可望成為全球機器人製造基地,台灣供應鏈業者包括和大、邦泰、上銀、盟立、新代、富田等大廠近期陸續獲國際級大廠邀請加入團隊,打造AI機器人製造大聯盟,都積極搶單。

國際大廠積極尋求製造夥伴,機器人零組件中的行星減速機、諧波減速機等,用作關節、軸部關鍵零組件,傳由和大集團獨家合作。

 
關稅海嘯 工具機廠周休三日 瀧澤科鼓勵員工每周五集中排休
記者吳秉鍇/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關稅海嘯第一排,工具機大廠瀧澤科技(6609)昨(18)日證實自本周五起,每周五「鼓勵員工集中排休」(做四休三),預計實施三個月,後續再依訂單狀況做調整。公司強調,此舉並非無薪假,而是「為養精蓄銳、秣馬厲兵,為將來景氣回升做準備」。

美國對台灣課徵「20%+N」的高額關稅,目前仍在持續談判中,加上台幣升值對出口不利,雙重壓力下,製造業受到衝擊,近期陸續傳出無薪假與裁員風暴。

勞動部昨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共有近4,000人實施減班休息,高達91%集中在製造業,半個月內淨增加近500人。受到美國關稅衝擊的人數達2,388人,較8月初統計增加653人。

據了解,工具機業「做四休三」從川普掀起全球關稅戰之後就逐步發酵,現在已成為業內「不能說的秘密」,因為多數是未上市的廠家,相關資訊揭露較慢,而瀧澤科是掛牌公司,消息一出就受到矚目。

瀧澤科昨日證實,面對全球經濟波動與匯率變化的挑戰,深耕台灣在地市場長達52年的瀧澤科技,宣布啟動「營運效能優化專案」,旨在透過智慧化管理與人力資源的精準配置,鞏固企業競爭力,邁向永續發展。

此專案重點措施之一,是推動「員工特休集中管理計畫」。公司考量到部分同仁因業務繁忙而無法充分利用特休假,為確保同仁能獲得完整的休息與充電,且讓生產工作能順暢及管理,公司鼓勵並統一安排部份員工於8月22日起每周五集中排休,預計實施三個月。

瀧澤科表示,此舉不僅能讓員工獲得更完善的休假保障,也能讓公司在管理上更具彈性,進而提升整體營運效能。

瀧澤科昨日回應,公司深信,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此項計畫是該公司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為確保企業體質更強健、為員工創造更優質工作環境的積極作為。未來,該公司將持續致力於優化管理,以卓越服務與產品,回饋廣大消費者與客戶。

據了解,瀧澤科成立於1971年,主要從事研發、製造車床及PCB鑽孔機,為受關稅衝擊最重的工具機產業之一。瀧澤科Q2本業獲利提升至0.29億元,但因台幣第2季強升,認列匯損,單季稅後淨損0.72億元,每股虧損0.99元,上半年每股虧損0.74元。


延伸閱讀

關稅問題下 也有大廠老神在在

關稅疊加 工具機淪為慘業 中高階產品恐被取代

 
9月降息預期升溫 三大債市維持淨流入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針對近期國際情勢,安聯投信表示,美國核心通膨升高,但商品價格漲幅溫和,使市場大幅提升9月降息預期,風險性資產也多數跟著水漲船高,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區間震盪,債市漲幅主要集中在風險性債券。

在經濟數據部分,安聯投信表示,服務價格上漲推動美國7月核心CPI創年初以來最大環比升幅,但商品價格漲幅相對溫和,使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大幅上升至九成,財長貝森特暗示聯準會應對下月降息兩碼持開放態度。

安聯投信表示,降息預期大幅走揚,風險債表現回升。根據利率期貨顯示,市場幾乎篤定聯準會9月會議將降息一碼以上。美國財長貝森特認為聯準會應從9月降息兩碼開始,累計至少降息六碼。

降息預期與弱勢美元使美股標普500指數再創新高,MSCI新興市場指數升至2021年以來最高水平,風險性債券也同步走揚。股債波動壓低,新興貨幣無明顯變動。投資級債小漲,資金流入仍在高位。

展望後市,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陳信逢表示,受到貿易關稅的進展、部分優異的企業財報以及AI投資熱情持續的支撐,投資人樂觀看待,有利美國股票部位與新興亞洲股市表現;其中台灣、中國強勁表現,特別是台灣受惠於AI熱潮;另外,考量美元走強及印度和巴西等主要新興市場因貿易關稅風險而表現不佳,降低部分新興市場主權債。總而言之,關稅貿易談判進入尾聲、第2季企業財報穩健,市場風險情緒回升,為全球股票與信用資產的持續走升創造有利條件。

在債市策略上,陳信逢表示,勞動市場出現鬆動訊號且川普企圖用新任FED主席接任人選來影響市場降息,短端利率出現下跌,反映部分降息預期,但長端利率下跌有限。另一方面,景氣衰退疑慮減緩,市場追逐風險資產,信用利差已反轉緊縮,收益率仍具吸引力,建議維持一定比重配置。

 
國際財經要聞
CNN:美恢復H20晶片銷中 北京不領情、中企仍瘋搶
華盛頓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CNN報導,華府取消出口管制,批准輝達降規版人工智慧H20晶片重返中國市場,然而中方反應冷淡,甚至稱該晶片構成國安風險。儘管如此,中國企業對這些晶片仍趨之若鶩。

美國數週前一改技術管制政策,解除H20晶片銷中禁令,之後北京稱H20晶片構成國安風險,甚至傳喚人工智慧(AI)晶片巨擘輝達(Nvidia)高層說明,並敦促中企避用這款晶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個不領情的態度反映北京致力半導體供應鏈自給自足的決心,以及中方對自家先進晶片產業快速取得進展抱持信心。

這種冷淡某種程度也可能是一種政治姿態。儘管中國在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但仍需依賴美國晶片和技術。

專家指出,中國科技巨擘華為已研發出效能堪比H20的晶片,甚至某些情況下效能更勝一籌。然而,中方仍希望取得更多先進AI處理器,它們受限於美國出口管制,仍禁銷中國。

北京一家科技產業集團高層項立剛(Xiang Ligang,音譯)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第一任期首次對華為實施技術限制的數年內,中國晶片技術突飛猛進,主要是因為華府擴大出口管制,挫敗感日益增加帶來的刺激。

他表示:「我們具備這個能力,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一旦中國被封鎖就無法運作了,或者中國將會完蛋。」

對於項立剛,美國政策急轉彎,凸顯出中國擁有完全國產的晶片供應鏈至關重要。他並指出:「對中國企業而言,如果我們希望確保晶片供應相對安全,意味我們可能只有依賴國產晶片此一選擇。」

另一方面,中國對H20晶片構成國安風險感到警惕,H20據稱擁有「追蹤定位」和「遠程關閉」等功能。部分美國國會議員呼籲輝達晶片應增加上述功能,但輝達否認在晶片中設置這些功能。

項立剛也說,中國認為美國並未公平競爭。他指出:「我們真正想要的,你們卻拒絕出售。你們認為已經過時的產品,還想傾銷並攻占我們的市場?你們真的以為我們這麼天真嗎?」

儘管北京有所顧慮,中國企業對這些晶片仍趨之若鶩。

股票研究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估算,若沒有川普的出口管制,輝達今年對中國的H20晶片出口量預計能達到150萬顆,約合230億美元營收。主要買家包括短影音平台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阿里巴巴及騰訊等中國科技巨頭。

鑽研中國晶片業的伯恩斯坦高級分析師林慶元(Qingyuan Lin,音譯)認為,H20對中國企業的主要吸引力在於,華為產能有限和輝達擁有成熟的生態系。

他強調,即使想利用中國製晶片完全取代H20的需求,市場仍是供不應求。伯恩斯坦預估,今年華為先進晶片出貨量約為70萬顆,遠低於中國市場需求。

不過,專家仍指出,中國半導體技術的進展速度不容小覷。林慶元表示,美國這些年持續緊縮的出口管制,使北京對追求晶片自足感到迫切,並且帶來契機。

他說道,華為在2023年發表旗艦款智慧手機,展示出美國官員認為難以生產的先進晶片後,晶片製造技術似乎停滯不前,但中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正持續穩步發展。

伯恩斯坦也預測,中國國產AI晶片的占比將從2023年的17%,到2027年飆升至55%,輝達和超微(AMD)等美國供應商的市占率則會從83%大幅萎縮至45%。

 
川普會歐洲領袖談俄烏戰爭 美股收盤近乎持平
紐約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投資人等待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歐洲多國領袖和美國總統川普會談的結果,並對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抱持希望,美股主要指數今天收盤近乎持平。

道瓊工業指數小跌34.30點或0.08%,收44911.82點。

標準普爾指數微跌0.65點或0.01%,收6449.15點。

那斯達克指數微漲6.79點或0.03%,收21629.77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小漲23.58點或0.41%,收5776.31點。

 
AI燒旺新興市場行情 專家點名台、韓將成核心驅動力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新興市場基金正轉向布局人工智慧(AI)熱潮,部分投資人預測,科技支出激增將在未來幾年推動此市場的投資報酬。更有專家點名台灣與南韓,將是新興市場接下來幾年的「核心驅動力」。

受到中國大陸AI開發商DeepSeek與亞洲半導體巨擘成功案例的鼓舞,包括思博瑞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和GIB等資產管理公司正擴大AI持股的比重。這項策略成效卓著,今年來推動彭博新興市場股票指數上漲的六大功臣全是AI概念股,包括台積電(2330)、騰訊、阿里巴巴、三星電子、SK海力士與小米,合計貢獻37%的指數漲幅。

AllSpring新興市場股票主管島田表示,「這個趨勢可能持續十到20年,AI對新興市場當地人口的影響將是變革性的」。該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6,110億美元。

儘管AI投資熱潮集中在少數矽谷企業,能駕馭此技術或供應關鍵元件的新興市場公司仍同步受惠。例如,AI伺服器已成為鴻海的主要成長動能。

GIB資產管理駐倫敦的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共同基金經理人德賽強調:「若你想投資新興市場,就必須從企業獲利角度對AI發展前景保持樂觀態度。」

德賽認為,台灣與南韓將是未來兩三年新興市場的「核心驅動力」,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印度、部分拉丁美洲與中東國家,則將因為AI數據與應用領域的布局,獲得「超額收益」。他管理的基金已經趁近期市場回調時加碼AI股票,並預測未來新興市場的報酬中,將有三分之一來自AI相關企業。

隨著AI在雲端運算與電動車等領域的應用加速,市場動能可望持續。今年初以來,新興市場科技股未來12個月的平均預估盈餘上調15%,遠高於整體新興市場股票的6%增幅。

 
1分鐘看世界/特斯拉搶救市況 傳被迫提供英國租車業40%折扣
本報訊經濟日報

為提振銷量並解決倉儲空間不足問題,據傳特斯拉被迫提供英國租車業者多達40%折扣,藉此降低顧客支付的每月租金。如今一輛Model 3每月租金最低252英鎊(341美元),不到去年的一半。特斯拉7月在英國銷量銳減60%,賣不到1,000輛。

歐盟/川普關稅衝擊 6月對美順差驟減

歐盟對美國出口額,6月年減10%至略高於400億歐元(468億美元),寫2023年底來新低,反映美國總統川普關稅的衝擊。歐盟對美貿易順差也從5月的184億歐元,驟減至6月的96億歐元。

丹麥/諾和諾德股價勁揚 減重藥Wegovy獲准治療肝炎

諾和諾德股價18日早盤大漲5%,因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已批准,該公司旗下熱門減重藥Wegovy可用於治療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肝炎。減重藥市場激烈競爭,諾和諾德年初至今股價已腰斬。

玻利維亞/總統大選 執政黨出局 兩右翼候選人進入決選

玻利維亞總統大選初步結果出爐,左翼執政黨MAS候選人卡斯蒂約僅拿下3.2%選票,結束該國近20年的左翼執政;中右翼參議員帕茲和右翼前總統吉洛卡10月19日將進行二輪決選。

澳洲/澳航疫情期間違法裁員 聯邦法院判罰5,864萬美元

澳洲聯邦法院18日下令,澳洲航空必須因疫情期間違法裁減1,800名地勤人員,支付9,000萬澳幣(5,864萬美元)罰款,創該國相關罰款新高,其中5,000萬澳幣付給原告運輸工人工會。

印度/商品與服務稅改革有進展 小型車、柴油車有望調降

莫迪政府日前宣布2017年來最大商品與服務稅(GST)改革提案。倘若通過,10月起小型汽油車和柴油車的GST,將由現行的28%調降至18%;排氣量較高的汽車,則可能適用40%的特別稅率。

泰國/上季GDP增幅 比預期高 出口及製造業好轉是主因

泰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去年同期成長2.8%,高於預估的2.5%,但低於第1季的3.2%。政府將全年預估成長率由1.3%-2.3%上修為1.8%-2.3%,主因出口及製造業好轉。

新加坡/藥品出口拖累 7月非石油外銷減幅擴大

星國政府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非石油出口年減4.6%,減幅大於預期,主要由藥品外銷拖累,對美國、印尼出口亦下降。當局已示警,受美國關稅前拉貨潮影響,下半年經濟成長恐放緩。

 
避開關稅最糟情境+Fed降息預期…全球股市衝高 兩大催化劑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市場避開了美國關稅的最糟情境,加上投資人預估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在即,激勵多國股市攻占歷來新高。台股18日創收盤新高,日本東證和日經225指數連兩天刷新紀錄,而中國大陸的上證指數也站上十年高點。

彭博分析師指出,MSCI台灣指數觸及新高,但漲勢能否持續,取決於是否有更多個股參與。倘若Fed再次降息,台灣央行有望跟進南韓下調利率,提供擴大漲勢的催化劑。

國際股市漲不停,美國標普500指數突破2月高點後,已續漲約5.3%。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國家股市,也從2月高點再升約3%。以本幣計價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距離2021年初的紀錄高點,也僅有2%之遙。德意志銀行說,儘管市場預料通膨將升,仍估計Fed未來12個月將降息超過一個百分點。以德銀分析師里德(Jim Reid)為首的團隊寫道,風險資產出現驚人漲勢,估值日益拉高。

各國股市而言,印度股市18日表現亮眼,Nifty 50指數收漲1%,消費類股更強升2%以上,寫三個月來最大漲勢,主要是印度總理莫迪,宣布計劃調降消費稅,預定在10月將大多數商品的稅率簡化為兩種級距,分別為5%或18%,以降低日用品價格,緩和潛在的美國關稅衝擊、並提振消費。

HDFC證券研究主管瓦可說,外資仍持有大量印股的空頭部位,倘若空單出場,將有激烈反彈的空間。彭博數據顯示,外資8月迄今從印股淨撤出17億美元,7月也淨流出近30億美元。

但美國若陷入停滯性通膨,將成為全球隱憂。美國銀行(BofA)8月初訪調顯示,全球七成投資人說,預料未來12個月將出現停滯性通膨,即成長低於趨勢、通膨卻高於趨勢。倘若成真,即便只發生在美國,全球股市也將受創。

道富公司總經策略主管梅特卡夫說,1990年以來,美國製造業活動萎縮、且物價高於平均之時,全球市場平均下跌15%。

 
要聞
付費參與陸市場 輝達晶片恐漲價
記者林薏茹/台北報導聯合報

輝達為取得AI晶片銷陸許可,同意將銷售至中國大陸市場H20晶片營收的百分之十五上繳至美國政府。業界認為,輝達可能醞釀調漲H20晶片價格百分之十八以守穩毛利率。法人認為,此舉恐進一步壓縮鴻海旗下AI伺服器代工協力廠獲利空間。

深水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創辦人蒙斯特日前發表報告稱,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與美國總統川普的協議,開啟「付費參與」(pay-to-play)中國市場的全新模式。

 
六大公協會辦論壇 打造生技在地供應鏈要快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對全球祭出關稅與藥價新政,對台灣生技產業的影響程度受到關注。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理成昨(18)日表示,對台灣來說,短期出口恐受衝擊,而由於國內健保長期壓低藥價,未來國際藥廠退出台灣低價市場,將造成缺藥問題惡性循環;他呼籲台灣應更加強建立在地供應鏈,並打造為亞洲研發重要樞紐。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發起,邀請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公會、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等六大公協會昨天共同舉辦「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策略論壇」,為下周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會議的召開,先行向政府提出建言。

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正弘表示,要提升台灣生技醫藥產業國際地位,首先要先確保品質為本,台灣的GMP與PIC/S GMP都已達標,但必須持續提升,才能在國際市場建立信任;其次是讓我國的法規能國際化,衛福部醫藥品查驗中心與食藥署應定期召開專業會議,掌握國際趨勢,加速新藥與學名藥的審查,縮短與全球的差距。

蔡正弘提醒,我國健保政策長期壓低藥價,導致缺藥問題嚴重,進而影響國際價格談判,建議應擴大「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17-1條新藥條件,並重新思考差額負擔,讓新藥能有合理待遇。

製藥發展協會常務理事陳誼芬說,台灣的進口原料藥有五成來自中國大陸、三成來自印度,這兩國都被美國課予高關稅,要留意大陸、印度因為減產而減少供貨給台灣,擴大造成台灣缺藥風險。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理事長蔡政憲、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公會理事長李永川都表示,政府推動生技產業政策,建議應由產業界帶頭在國際市場衝刺,再由政府政策法規配合。李永川並強調,應鼓勵醫院「以醫助產」協助產業建立藥品及醫材提升整體水準。

蔡政憲指出,目前政府確實投入不少資源,但大多以醫院、法人與學校為主,產業參與有限,應在「選題、資源共享、成果轉化」各階段,讓產業與公部門並肩合作。

 
台幣探三月低點 收30.056元 成交額收斂至12億美元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喊出半導體晶片關稅「可能200%、300%」,加上美國與印度貿易會談取消,市場嚴陣以待,但昨(18)日台股開低走高,終場加權指數收在24,482點,創歷史新高,上漲148點。反觀新台幣匯率卻量縮走貶,股匯不同調,終場收30.056元、貶4.6分,改寫近三個月收盤新低價。

新台幣昨日以30.03元開盤後,受到美元指數反彈影響,走勢偏弱,午後匯價貶至30.05元上方,出口商盤中拋匯使得匯價一度由黑翻紅,但在外資午後偏向匯出,貶勢擴大,終場收在最低30.056元,連三個交易日收黑,總成交金額收斂至12.305億美元。

根據央行統計,昨日美元指數上漲0.15%,亞幣跌多於漲,日圓貶值0.31%成為最弱亞幣、新台幣貶值0.15%、星元貶0.02%,韓元則升值0.02% ,至於歐元也貶值0.01%。

匯銀人士表示,儘管川普宣布的半導體關稅對金融市場帶來較大影響,但在未明朗之前,匯市觀望氣氛濃厚,估本周新台幣匯價續於30元附近波動。

今年以來,新台幣仍升值9.07%,領先主要亞幣,台灣貿易競爭國韓、日,則分別升值6.28%及5.95%,台灣的貿易處境相對不利,另外今年以來星元升值5.92%,人民幣升值1.64%。

市場分析,美國公布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高於預期,推升美元需求,加上資金回流美元資產,導致非美貨幣普遍承壓。

短線來看,新台幣走勢將持續受美元指數與亞幣表現影響,若資金持續流入美元,台幣恐在 30 元之上震盪整理。

匯銀人士進一步表示,美國通膨疑慮仍存,勞動市場走疲,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2日將在傑克森洞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時,全球經濟及金融圈都在等他是否會釋出9月降息訊號,為後續操作提供更明確指引,目前市場大多預期聯準會應會在9月降息至少1碼,若經濟數據不樂觀,亦不排除降息2碼。同時市場也在關注台美關稅談判結果,以及美國半導體232條款,市場瀰漫濃厚的觀望氛圍,因此匯市應呈現區間整理,預估在29.8元至30.2元整理。

 
超額儲蓄明年衝5兆新高
記者歐芯萌、胡順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最新預估,今年超額儲蓄升至4.79兆,寫歷年新高,明年更將一舉突破5兆元大關,達5.1兆元,反映閒置資金仍多,為經濟發展添隱憂。

主計總處官員說明,主因是出口成長幅度超過投資成長,投資動能其實不算弱,後續還要再觀察。

主計總處預估,今年超額儲蓄將達4.79兆,創新高,較5月底預估的4.09兆元上修;今年超額儲蓄率則從上次預測的15.25%,提升至17.51%。另外,主計總處首度預估明年超額儲蓄,更將達5.1兆元,首次突破5兆元大關。

「超額儲蓄」意即儲蓄與投資的差額,以主計總處上周公布的2025年預測數4.79兆元為例,則是國民儲蓄毛額11.98兆元減掉國內投資毛額7.19兆元。

過去一般解讀多是,若儲蓄與投資約略相等,未消費的資金被政府與企業用來投資新廠房、新技術,充分運用;若儲蓄遠大於投資,代表財富閒置,較不利未來經濟發展。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經濟預測科長黃耀民表示,上修超額儲蓄主因出口變好,據牛津經濟研究院8月最新預測,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2.6%,較5月預測上修0.3個百分點,因此台灣經濟預測也上修。此外,近幾月AI產業帶動出口狀況,皆優於主計總處預期。

超額儲蓄持續衝高,是否反映投資動能不足、為經濟發展添隱憂?黃耀民說明,超額儲蓄上修主要是「出口成長力道實在太強」。他指出,事實上投資也是上修,投資動能不算弱,只是趕不上出口成長幅度。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分析,台灣民間選擇把錢存起來,最主要因素是未來不確定性高,國際市場面上,以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232條款、對等關稅20%等措施影響最深,雖然細節尚未確定,市場卻已高度關注,增加投資人觀望情緒。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則表示,央行過去發行過多貨幣,致資金沒有出路,房地產與股市是主要投資管道,如今房市冷卻,股市高檔震盪,加上川普關稅政策與美元資產風險,資金不敢出國投資,只能堆積在銀行。

 
Meta AI眼鏡價格親民 可望激發買氣
記者陳昱翔、編譯易起宇/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外媒報導,Meta首款搭載螢幕的AI眼鏡即將問世,功能有望大進化,市場驚艷之餘,更讓人驚喜的是售價可望壓低到800美元起(約新台幣2.4萬元),比市場原先預期至少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便宜約二成,隨著價格更親民,有望激發市場買氣。

彭博分析,Meta相關新品價格可望低於1,000美元,雖然可能犧牲獲利,但也有望達到創造市場接受度的目的,藉此趕在其他對手也推出類似AI眼鏡之前,在市場上搶得先機。

在產品開發階段,Meta預期這款搭載螢幕的眼鏡售價至少要1,000美元,甚至有人認為可能要1,400美元。雖然比先前與雷朋或Oakley合作AI眼鏡售價約200美元至500美元仍貴上不少,但至少會讓想要嘗試擴增實境(AR)的熱衷人士覺得更容易取得。

除此之外,彭博認為,這款AI眼鏡有望被消費者視為是高階智慧手表、iPad、甚至是入門款筆電的替代品,讓這類產品更邁向主流產品。

業界指出,目前市面上的AI眼鏡大多是透過音訊來實現各種AI應用功能,但音訊能提供的資訊相對有限,而且也不如文字訊息詳細且具直覺性,Meta新款AI眼鏡搭載螢幕,顯然更加實用,而且價格也相對親民。

以宏達電(2498)與小米的AI眼鏡為例,二者雖然價格都低於2萬元以下,而且都支援AI功能,但都沒有抬頭顯示器(HUD)功能;換言之,Meta新款AI眼鏡雖然價格較高,但具備的功能也更豐富,因此品牌業者之間聚焦的客群略有不同。

 
「不會拖太久」 邢泰釗:加速偵辦台積洩密案
記者簡永祥/新竹報導聯合報
台積電二奈米洩密案正由台灣高等檢察署偵辦,檢察總長邢泰釗表示,基於偵查不公開,他不便針對此案做任何評論,不過任何涉及國家安全重要技術,若證據明確,會要求檢調及司法部門加速辦案。他說,檢方已鎖定並拘提三名工程師,「相信後續進展不會拖太久」。

邢泰釗昨出席新竹地檢署等單位共同舉辦「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紀錄片特映暨座談會,他受訪時說,違反營業祕密案件從提出到最後定案,通常得耗時長達半年,主因檢察機關對國安案件的偵查沒有系統性訓練。

他表示,營業祕密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自一一一年到今年六月,我國營業祕密法不起訴處分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關鍵在於廠商蒐證資料不夠充分;不過,在三成的起訴案件中,約百分之六十八點七判決有罪。

 
電電公會擬設海外科學園區 協助會員應戰關稅衝擊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疊加議題,電電公會理事長暨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18)日表示,美國目前對台灣課徵關稅20%加N,電電公會約3,006家會員,其中有25%會員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他說,電電公會除了協助會員因應衝擊,也規劃在海外建立「TEEMA科學園區」,協助會員廠商應戰,美國德州會是優先考量地區。

電電公會昨天舉行理監事會議,劉揚偉受訪,釋出以上訊息。

劉揚偉提到,美國對等關稅20%加N,對絕大多數的廠商都有影響,電電公會會員約25%受影響比較大,要跟政府密切合作,希望能夠把對中小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劉揚偉指出,面對關稅,區域製造是發展趨勢,電電公會會努力在重要的市場或是地區建置科學園區,讓中小型會員廠商能到電電公會設立的實體科學園區去投資設廠,分散生產據點,建立供應鏈韌性的生產。

劉揚偉說,電電公會擬在美國、墨西哥和其他開發中國家建立科學園區,爭取到該國家或鴻海集團能爭取到的最佳條件,提供給園區的會員廠商,德州會是優先考量。

電電公會秘書長林全能說,17大產品範疇中,重機電產品受影響較大,業者期望能透過降稅降低產業壓力,電電公會也會積極與政府合作,舉辦交流會議,提供相關支援配套措施,協助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