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估算各縣市政府統籌分配稅款後,後續還有一般性補助款及計畫型補助款的分配結果尚未揭曉,中央將召集各縣市討論未來事權分配,攸關各地兩種補助款分配。北市府表示,統籌稅款、一般性補助款皆「法有明定」,不能與計畫型補助款混為一談,將在會議中表達「不該將三項財源互相抵銷」。台南市財政局表示,誰拿錢就由誰負擔很合理,但未充分討論只依公式分配,市庫將難以負擔。
北市府表示,行政院將一般性補助款的補助規定,一改以往公開透明的公式設算,變成標準不明的申請制,令地方政府有疑慮;主計總處稱「統籌稅款、一般性補助與計畫型補助款三者加總不減少即可」,未符合財劃法的規定與立法意旨。
北市府表示,行政院應依法行政,不該將三項財源互相抵銷,將在會議中表達意見,維護地方政府財源的穩定性與財政自主性。
新北市財政局長陳榮貴指出,中央修改補助辦法,導致如班班有冷氣電費、部分社福長照等計畫型補助,被中央從一般性補助款挪移使用,「一般性補助款就像是三餐飯錢,不能因為要把這些錢當作旅遊基金,就三餐餓肚子」。
針對討論事權分配,陳榮貴說,新北統籌分配稅款雖增加四一四億元,但必須拿出部分來填補前述被主計總處拿掉的補助。中央修改補助辦法,已發公文給各縣市,辦法是財劃法授權的行政規則,中央可自行修正,目前中央補助地方金額尚不確定,如修法後對地方有不公平,未來只能訴求再次修財劃法。
桃園市府表示,原本預計編列在計畫型補助款的計畫,如健保、TPASS等,已改由一般補助款核給,市府要分擔的比率也增加,到底明年一般性、計畫型補助款有多少?仍是未知數。
台中市財政局長游麗玲說,中央已表示明年部分補助款如學校電費等,將改由地方負擔;統籌稅款增加,補助款卻減少,等於沒增加,不符合修法原意,將向中央建議,不要減少一般性與計畫型補助款,讓地方財源實質增加。
游坦言,主計總處認為給地方的三筆錢加總沒比去年少就好,如此解釋並沒有悖離法規文字,只是與修法立意不同,將持續爭取,但地方能與中央談判的籌碼不多。
針對新版財劃法的公式出錯,高雄市長陳其邁昨表示,從立院修財劃法起就不斷反映公式問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他建議把帳全部攤開來看,老人人口結構、土地面積、汙染、城鄉差距有多少,大家公平、合理把帳算清楚。
台南市財政局長李建賢說,錢在中央就由中央負擔,錢在地方就由地方負擔,這樣很合理,但統籌分配稅款未充分討論,只依公式計算,台南市府明年度總預算有五十億元缺口,加上中央事權移轉須負擔超過二五三億元,而光是台南市廿一所國立高中職,若由市府接管需九十八億元,但統籌款只增加一七四億元,實在難以承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