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介手機第三次響,終於湊齊所有看客一起上樓,含我共五組人。那是間十三坪左右的小套房,玄關是長而窄的走廊,左邊第一個門打開就是烘洗機,「上個月才剛換的。」房仲對前面那組人說,向外敞開的門擋住其他所有人。才走一圈我就知道不合意,因此也懶得排隊等看唯一的廁所,乾脆在一旁回Email。相較之下有對夫妻特別積極,不但帶了測距儀現場丈量,還和房仲針對學區問題你來我往,氣場之強。沒多久房仲手機又響,門房催促預約下個時段的已經到了,我們又匆匆下樓,團進團出,前後不到十五分鐘,離開前我看見三組人在大廳裡面露不耐。
八里的預算還想住大安
租約快到期了,幾個月前開始我幾乎每個周末都在看房,有時還請假去看。原以為舊金山這種大城市,房源想必多得不得了,不會太難找吧?結果完全不是這樣。喜歡的太貴,預算內的不是離公司太遠,就是治安堪慮,偶爾有條件可以的,還得像這樣和一群人搶孤。
那這間我不太中意的房一個月多少呢?美金三千八,台幣十萬,不含網路水電其他有的沒的。一位很熟的朋友聽說了,罵我討債:「你看那些區當然很貴啊!可以看看A區B區,我這也可以考慮。」立刻傳了朋友公寓新租約報價的截圖,單房每月三千七,沒有折扣。他驚呼,去年租的時候才三千。我秒按一個火焰。
真的都看過了,但現在就是這麼貴啊。甚至抱著撿便宜的心態去舊金山灣另一岸的奧克蘭參觀了一輪,但連這種出了名複雜的地方一間套房都至少要兩千七。當時去看的連鎖公寓在Google上評價很好,但實際看房時大門玻璃被人砸破,用木板墊擋著,專員還愈描愈黑,不停強調收宅配有多安全(重複了三次真的不常被偷)。回家後仔細重看那些評論,點進去發現很多是假帳號。於是我徹底認清現實,連在奧克蘭都租不到像樣的,遑論舊金山──八里的預算還肖想住大安嗎?
說實話將就一點也就有了,貪愛為苦因,找房這種事難在放下,懂的都懂。舊金山不少老社區以獨棟的家庭房為主,兩三層高含前後院,一樓是車庫,每戶有獨立入口。因為省下了物業和公設的層層盤剝,法律又明文限制租金的漲幅,這類租處通常比較經濟,缺點是老舊,屋齡多半五六十年起跳,潛在問題多,特別考驗人品。新的公寓比較符合需求,但價格不美,單人房一個月加上各種雜費後上看四千,那些虛華的公設一年不知道會用幾次,更別說有些看著好好的,網路上卻貼滿物業公司的破事,苛扣押金的、偷漲管理費的、遇事神隱的,劇情堪比聊齋,人何寥落鬼何多。
最讓人不解的是那些天價房都光速租出去了,當真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有幾次看完房不大滿意,猶豫兩天後想妥協,房已經被下架了。我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賺得太少,才必須這樣反覆拿捏,只是連我在科技業工作都覺得吃力的話,一般家庭到底怎麼負擔得起?如果有孩子,至少也得兩房吧?一個月光房租五六千美金就沒了。
付房租不如付給自己
某天又看到一戶新的套房,去看了,是建築一樓穿堂改建的隔間,洗衣機放在車庫裡,得和樓上的房客共用,每月三千二,含水不含電。房東是一位六十幾歲的白人男性,退休後搬去北邊的酒鄉,靠兩三棟房子的租金過得頗滋潤,我不打算租他也不在意。聊了一陣後我忍不住抱怨現在房租太貴,他竟語重心長:「你要不買房算了。這棟當時買六十萬,現在至少值一百多萬吧。你還這麼年輕,付房租不如付給自己。」
才說完,兩條街外一棟公寓還真的有一戶要賣。我確實非常喜歡這一帶,群青日和,社區老得有韻味,難得還有新物件,屋齡才五年。反正都來了,那就看看。
原屋主品味極佳,裝潢以白色石材與雪色木造為主,好看又不俗。玄關停著高級公路車,桌上擺了LV大提包,衣櫃一打開,皮件、靴子、手錶都是一線精品;家庭照印在小禎畫布上,排成照片牆。我幾乎能看見一個成功人士的筆挺形象。這戶還是樓中樓,頂樓有私人天台,落地窗一打開,左邊是山、右邊是城市、前方是海,那天大氣純藍,遠方的金門大橋看上去就像海神社的鳥居。
房仲是個義大利人,也不推銷,就帶著我繞了一圈。我看得出他也是真心被這房美到,欣羨溢於言表。他說屋主是做裝潢的,室內設計和家具都自己一手包辦,平常住在外州,做生意的時候才來短住。「真的很棒吧。這種條件,稀有啊!才兩百萬。」他手指輕輕滑過精光閃爍的大理石中島。「石材還是從義大利進口的。我知道。」我點點頭,說是啊,真是很划算。他笑了,是吧是吧,真的很划算吧,連我都想買了。我也笑了。兩百萬美金,六千萬台幣。想起那房東說的,租金這麼貴,你還不如買房吧。差點就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