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行善團建橋 感念工程師蘇鶴壽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3/03/06 第535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udn.com聯合新聞網
台南新聞 行善團建橋 感念工程師蘇鶴壽
陳揆訪蘭展 稱讚台灣蘭業
雲林新聞 善循環!希望義工團幫忙泥匠蓋新屋 曾是受難戶也加入回報
大決鬥! 蝦皮店到店鐵捲門對上請勿停車拒馬...竟然輸了
嘉義新聞 嘉縣首位女偵查佐、消防分隊長獲獎
喪夫扛家計 自強媽媽獲表揚
 
行善團建橋 感念工程師蘇鶴壽
記者謝進盛/台南報導聯合報
台南後壁區的薪壽橋昨天啟用,橋名為感念公路總局前工程師蘇鶴壽,蘇的胞姐以弟弟為榮。圖 /紫山德善團提供
台南後壁區竹新里1座逾54年無名橋,狹窄且鋼筋裸露,紫山德善團去年7月發動義工重建,昨天啟用,特別更名為薪壽橋,感念畢生投入公路建設的公路總局前工程師蘇鶴壽;紫山德善團讚賞,蘇鶴壽清廉正直,曾怒斥退回施工廠商送來的滿滿鈔票的水果籃,將橋取此名更具意義。

這座原本無名的橋梁,橫跨後壁區下茄苳大排,1968年興建,寬不到3公尺、長約20公尺,年代久遠且地處偏僻,一直未能獲得改善,居民認為通行時險象環生。

市議員張世賢去年接獲竹新里前里長莊瑞麟通報,先請後壁區公所先簡易修建紐澤西護欄,並洽請紫山德善團協助,結合公部門及由8000多名會員們認捐,以總經費約270萬元修建,去年7月17日動工,歷經半年多施工完成。

新橋寬6公尺、寬20公尺,橋面加厚,可承受50公噸,原本要命名為薪勝橋,為紀念去年7月過世的91歲紫山德善團總工程師蘇鶴壽,特別更名為薪壽橋。

蘇鶴壽的胞姐蘇銘秀昨由旁人攙扶出席通橋典禮,對於橋名以弟弟為名,她說,以蘇鶴壽一生風骨為榮。

據了解,曾為公路總局工程師的蘇鶴壽,20歲從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水利科畢業,退伍後適逢東西橫貫公路興築,考取公路總局,1955年12月參與第一測量隊,1960年中橫通車後,蘇鶴壽續留達見工務段,除建造光明橋,並借調至洛韶工務段,修築東段5座鋼梁橋;1970年他轉調至國道高速公路局服務,直到1999年退休。

紫山德善團執行長李紀達說,蘇鶴壽跟許多公路人一樣,默默扮演無名英雄,退休後加入行善團,持續鋪橋造路。

「他是許多公路人典範!」李紀達也說,蘇鶴壽對公路工程有強烈使命感,行事謹慎,曾訓誡工人「橋梁道路一鉚一釘關乎用路人安危」,個性更是耿直,曾有施工廠商送一籃水果,下方滿滿鈔票,蘇大怒斥責,要對方收回。

陳揆訪蘭展 稱讚台灣蘭業
記者修瑞瑩、謝進盛/台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天到台南參觀南台科技大學「H2創業家族圓夢宿舍」,對於結合宿舍與創業基地,他大為讚賞,另,陳建仁也到後壁參觀台灣蘭展,市府宣布爭取到2024年世界蘭花會議暨展覽、與2025年亞太蘭展主辦權,陳說,對台灣蘭業發展深具信心。

南台科大表示,圓夢宿舍獲教育部補助,改善工程總經費2597萬元,提供住宿外,也讓學生有一個相互激盪創意、產生未來創業構想的場地,例如宿舍的牆面就是霧面玻璃,走廊上討論時,可隨時在玻璃上書寫,還能展示各種資料。

陳建仁與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台南市長黃偉哲等人參觀圓夢宿舍,陳說,像是Yahoo、Google、Microsoft、臉書的創辦人,很多在年輕時候就是宿舍裡的同學,之後共同創業,相信南台科大宿舍未來定能夠協助學生產出好的成果。

陳建仁隨後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等人陪同,到後壁參觀2023年台灣蘭展,及開發出奈米植物染新科技的世茂農業生技公司。

農糧署表示,台灣蘭花外銷產值連年創新高,去年年產值達72.7億元,外銷金額更達到 62.1億元,8成以上外銷美國、日本、越南、荷蘭、韓國及加拿大等國。

善循環!希望義工團幫忙泥匠蓋新屋 曾是受難戶也加入回報
記者蔡維斌/雲林即時報導聯合報
雲林縣長張麗善見證古坑鄉民陳鐵入住新房。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古坑鄉貧困的陳鐵靠打零工為生,一家4口居住破落的矮房,遇雨家裡做大水,是古坑當地村子最低窪住戶,陳鐵雖是泥匠但無錢翻修老房,台灣希望義工隊出動百人為陳家蓋新房今天落成,雲林縣長張麗善親往祝賀,去年受災也曾被幫助蓋新房的鄰村吳麗雲也來幫忙回報義工團,充滿溫馨。

現年68歲的陳鐵是邊緣戶,家境貧困,1家四口妻子和兩兒子都患疾,全靠他打零工維生,4人擠在一座破舊低矮的老房子,屋頂到處破洞傾塌,且地勢低窪,遇風雨積水盈尺,搖搖欲墜,被前往救濟的斗六真武宮人員發現轉請台灣希望義工團協助蓋新房。

百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義工,經幾天施工一棟約多30坪嶄新的房子今天落成交屋,雲林縣長張麗善見證善行,義工團理事長尤瑞豊說,全國個案很多,在各方善心人士、寺廟社團協助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光建材也花費80多萬元,不包內部廚房床椅等,能順利完工啟用,義工均為陳家感到喜悅,還煮紅湯圓慶祝。

張麗善除慶賀陳家入住新房也表示,縣府運用退稅資金中的1億元,分4年推動「除寒除餓」計畫,但有錢也也要有工,感謝希望義工團為雲林弱勢急難家庭蓋不少新房,目前初步調查雲林仍有約300戶困苦人家的房子亟待修繕或重建,期待「除寒除餓」計畫推行後,仍解決苦人家食宿安居問題。

建屋過程中來自古坑桂林的義工吳碧雲,去年家裡一場大火,奪走唯一棲身處所,幸得希望義工團重建家園,讓一家度過難關,為回報義工團愛心,她雖不懂木工水電,但也加入當「小工」行列幫忙打雜,就希望和她同樣遭遇的人,也能擁有棲身之家。

一家坐在光亮舒適客廳沙發的陳鐵頻頻感謝眾人關愛,讓他們擁有漂亮的新家。

大決鬥! 蝦皮店到店鐵捲門對上請勿停車拒馬...竟然輸了
記者黃于凡/雲林即時報導聯合報
蝦皮店到店西螺延平店今早鐵門半開,請勿停車拒馬屹立不搖撐住鐵捲門。圖/民眾提供
蝦皮店到店西螺延平店今早鐵門半開,請勿停車拒馬屹立不搖撐住鐵捲門,鐵捲門遭擠壓變形,留下超大門縫,引起路過民眾熱議,笑稱天兵店員出沒,沒想到鐵捲門和請勿停車拒馬的決鬥,是請勿停車拒馬贏了。

雲林今早有民眾路過西螺鎮延平路發現,蝦皮店到店西螺延平店鐵捲門沒關閉,走近一看才發現,鐵捲門底下壓著請勿停車拒馬,拒馬屹立不搖,鐵捲門遭擠壓變形,留下超大的縫隙,人都可以鑽進去了。

民眾笑說,鐵捲門和請勿停車拒馬的戰鬥,是後者贏了,沒想到鐵捲門這麼脆弱;天兵店員出沒,應該整個晚上都維持這樣,鐵門有放跟沒放一樣,不懂請勿停車拒馬為何出現在那裡。

嘉縣首位女偵查佐、消防分隊長獲獎
記者李宗祐/嘉義報導聯合報
嘉義縣長翁章梁(中)昨天婦女節活動,表揚10名傑出女性。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縣政府遴選10名表現亮眼女性,包括全縣首名女性偵查佐戴淑娟、首名女消防分隊長黃翊寧,昨天縣長翁章梁於婦女節活動表揚為傑出婦女,翁說,會持續推動婦女相關福利、落實保障女性的各項權益。

翁章梁表示,縣府一級主管的任一性別比例已達3分之1,目前8名女性一級主管,對縣政的推動不遺餘力,也期望透過10名傑出女性故事,傳達勇敢超越、無所畏懼的精神。

戴淑娟2014年迄今辦理竊盜、非法槍械、毒品、聚眾鬥毆等績效良好,2021年查緝非法槍械工作,更獲警政署評列特優單位、全國第1。

黃翊寧2011年出任嘉縣消防局大埔分隊長,之後調任番路分隊長,2013年8月康芮颱風率員參與竹崎鄉長青老人養護中心搶救,將受困長者疏散至安全處所。

中埔鄉衛生所醫事檢驗師許玲玲,工作32年,經歷公共衛生防疫工作包括1998年全國腸病毒、2003年SARS及近年的新冠肺炎,24小時守護,也帶著防護衣教警察如何穿著,也送過屍體到焚化爐焚化。

翁章梁昨天與縣府女性主管、傑出婦女,一起翻轉骨牌,以示翻轉性別歧視,破框而出;縣府也製匾贈送獲選的傑出女性,題辭各有不同,例如戴淑娟為「智勇雙全」、許玲玲「淑德仁心」、黃翊寧「惠澤消防」。其餘傑出婦女有黃馨儀、蕭燕月、吳金蒨、李宜蓉、翁麗珠、余秀華、吳敏華。

喪夫扛家計 自強媽媽獲表揚
記者林伯驊/嘉義報導聯合報
黃湞淯獲嘉義市婦女會選為「自強媽媽」,昨天接受表揚。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婦女會昨天辦婦女節表揚大會,其中60歲黃湞淯丈夫癌逝後,她為能照料孩子兼2份差,更利用早餐店工作磨練,考取餐飲證照、碩士學位,另名越南嫁來台的武玉雪鸞,丈夫癌症過世後挑起家計,自己竟也罹患腦瘤,開刀後仍積極加班,都獲「自強媽媽」殊榮。

嘉市婦女會共表揚5組「模範婆媳」、6名「愛心婦女」、9名「傑出女性」、3名「自強媽媽」,肯定展現女性堅韌不撓、勇於創新及熱心公益的精神。

60歲黃湞淯的丈夫罹癌後事業下滑、家中負債,1女兒、1兒子只好讓別人寄養,疑有發展遲緩,她做兩份工作,經濟足以負擔家計之後便接回小孩,親自照料,自己一度還因車禍後遺症開刀;不過她透過早餐店上班,奮力考取中西餐雙證照,之後更考上餐飲系碩士班,並拿到學位,現在假日常帶孩子到失親兒福利基金會做志工。

40歲武玉雪鸞的丈夫癌症過世時,兩個女兒僅就讀國中和國小,她經營家庭美髮撐家計,不料也發現腦瘤,開刀後奮力加班,幸好女兒貼心,常為她打氣「辛苦了」,成為最大安慰。

副市長陳淑慧昨天頒獎,表示特別感謝自強媽媽們,母代父職撐起家庭、做孩子的好榜樣,「所有的婦女都有著勇媽的精神,讓社會往更美好的方向前進」。

「準備上場到被冷凍」新竹棒球場發生什麼事?
世界棒球經典賽(WBC)3月即將登台開打,自停賽以來耗時半年改善的新竹棒球場,有望獲選熱身賽場地。未料,今年初卻風雲變色,新上任的高虹安市府團隊以球場缺失過多為由,放棄爭取熱身賽,宣告新竹棒球場持續「冷凍」,不能作任何賽事使用。接連爆出爭議,遭球迷全面「炎上」。但一連串質疑的背後,真相究竟為何?

以鼓樂為引的文化交流 十鼓擊樂團震撼越南
從台南高鐵站下車,短短十來分鐘的車程,旋即抵達十鼓仁糖文創園區。老煙囪高聳,晚間的燈打上「十鼓」的字樣,這個曾入圍世界建築節大獎的空間,是十鼓擊樂團的據點,也是對外開放的奇幻樂園。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普發現金 財部編逾1416億元預算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想告別爛英文?想讀懂英文新聞?【讀紐時學英文】週五發報,中英文逐段對照,讓你閱讀國際新聞還能學英文!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3/06 第555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普發現金 財部編逾1416億元預算
記者黃煜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針對全民普發現金六千元的疫後特別預算案,財政部昨指出,全民普發現金所需經費共編列一四一六億五一四一萬元,包括普發每人六千元共計一四一三億一四八一萬元,以及ATM設機銀行變更設計費等。

立法院今天舉行聯席會議,邀請主計長朱澤民、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等部會首長,報告「中央政府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案,財源籌措與普發現金預算編列情形」。

財政部書面報告,疫後特別預算案總經費三千八百億元,財源規畫為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一千八百億元,及舉借債務兩千億元,但等一一一年度總決算經審計部審定後,歲計賸餘可足額支應,疫後特別預算案實際執行結果無須舉債。

針對疫後特別預算案全民普發現金所需經費,財政部報告指出,根據今年一月卅一日全國人口數,並推估加計六個月內出生人口、外籍人士取得永久居留證,與取得居留許可的外國配偶人數等,依每人六千元計算,共計編列一四一三億一四八一萬元。

報告提到,為普發現金,避免民眾上網登錄壅塞,且提供多元管道領取,編列委託辦理發放交易手續費一億八七四○萬元;系統增修及ATM設機銀行與郵局變更設計費兩千六百萬元。至於網路服務費用、客服服務及行政廣宣費用,則編列一億二三二○萬元。

 
市場押寶:央行Q1不升息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將於3月23日召開今年首場理監事會,金融市場提前押寶,央行本季將與聯準會利率決策脫鉤,利率維持不變、終結連四漲;資深金融圈主管分析,央行若宣布利率凍漲,匯率將成為央行調控物價的利器,一旦通膨再升溫,央行可放手讓匯價升值、減輕輸入性通膨壓力。

資深券商主管說,央行是否升息,市場利率走勢最為敏感。央行3月3日標售364天期定存單,得標利率落於1.18%,較2月中旬的1.176%僅微幅上漲0.004個百分點、近乎文風不動,隱含金融市場研判央行3月不會提高利率,才願意用較低的利率水準搶標長達1年的央行定存單。

券商主管表示,出口可說是台灣經濟成長命脈,出口景氣低迷、較去年同期明顯衰退,若央行持續升息將進一步墊高企業籌資成本,不利經濟成長。若利率凍漲,新台幣匯率將機動上陣,因新台幣匯率升值,可抑制輸入性通膨壓力,當輸入性通膨不成疑慮時,央行便可放手讓新台幣匯率順勢貶值,以扶植國內出口競爭力。

在物價方面,根據央行出具的「2019~2022年主要經濟體CPI走勢」圖,2022年我國通膨率相對主要國家溫和、僅超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而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南韓CPI高於台灣,南韓卻已在2月23日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停下一年來的升息腳步,以避免經濟下滑風險。

金融圈主管說,「南韓1月出現創紀錄的貿易逆差,且2月23日也進一步下修今年經濟和通膨表現預測,可看出前景充滿疑慮,今年GDP和通膨升幅的最新預測分別是1.6%和3.5%。」

事實上,央行在最新的業務報告中也透露偏「鴿」訊息。央行強調,與美、歐等經濟體比較,台灣緊縮貨幣政策程度相對溫和,主因去年以來國內物價上漲,主要受進口原油及糧食成本上揚等供給面因素影響,政府持續以供給面措施,因應能源及食物價格波動,對物價穩定有很大幫助。

政府平穩物價的供給面因應措施包括:油價採「油價平穩措施」及「亞鄰最低價」的雙緩漲機制;調降汽柴油等貨物稅;免徵進口黃豆、玉米及小麥等營業稅;減免小麥、牛肉、奶油、烘焙用奶粉等關稅;液化天然氣及桶裝瓦斯價格不調漲及民生用電費率維持穩定等。


延伸閱讀

央行是否升息 專家:通膨展望是關鍵

市場預期聯準會將溫和升息 外資搶進台股再買百億

 
與Fed脫鉤 金融圈:央行Q1不升息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央銀行將於廿三日舉行今年首場理監事會,金融市場提前押寶,預測央行本季將與聯準會利率決策脫鉤,利率維持不變、終結連四漲。

資深金融圈主管說,央行若宣布利率凍漲,匯率將成為央行調控物價的利器,一旦通膨再升溫,央行可放手讓匯價升值、減輕輸入性通膨壓力。

資深券商主管說,央行三日標售三六四天期定存單,得標利率百分之一點一八,較二月中旬的百分之一點一七六僅微幅上漲○點○○四個百分點,隱含金融市場研判央行三月不會提高利率,才願意用較低的利率水準搶標長達一年的央行定存單。

券商主管表示,出口景氣低迷,若央行持續升息將進一步墊高企業籌資成本,不利經濟成長。若利率凍漲,台幣匯率將機動上陣,因台幣匯率升值,可抑制輸入性通膨壓力;當輸入性通膨不成疑慮時,央行便可放手讓台幣匯率順勢貶值,以扶植國內出口競爭力。

物價方面,根據央行出具的「二○一九至二○二二年主要經濟體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走勢」圖,去年我國通膨率相對主要國家溫和、僅超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而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南韓CPI高於台灣,南韓已在二月廿三日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中止一年來的升息腳步,避免經濟下滑風險。

資深債券主管分析,央行貨幣政策具遞延性,是否升息要看通膨預期與通膨展望,而央行數度明言,台灣今年CPI年增率可望降至約百分之二,較其他主要國家相對溫和。

 
央行是否升息 專家:通膨展望是關鍵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通膨情勢嚴峻,金融市場依舊押寶我國中央銀行在3月23日理監事會議上,貼放利率將按兵不動;對此,資深債券主管分析,主因是央行貨幣政策具遞延性,是否升息要看通膨預期與通膨展望,而央行數度明言,台灣今年CPI年增率可望降至約2%,較其他主要國家相對溫和。

央行表示,台灣2022年CPI年增率為2.95%,為2009年來最高,主要受進口原油及糧食等原物料成本上揚等供給面因素影響,核心CPI年增率則為2.61%,也是2009年以來最高。

去年台灣CPI相較於2019年上升4.73%,仍遠低於美國的14.49%、英國的12.83%、歐元區的11.46%、南韓的7.87%等主要經濟體。

央行亦強調,今年1月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分別升為3.04%、2.98%,主因為今年農曆春節較前一年提前,採購需求及部分服務費循例加價時程提前所致。

 
國際財經要聞
矽谷進入效率新時代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報導,在美國科技巨擘營收下滑、反托辣斯監管當局伺機而動之際,矽谷的成長期正走向終點,進入「效率新時代」,人工智慧(AI)正是最熱門的投資題材。

科技巨擘都已停止成長,蘋果、惠普、戴爾、臉書母公司Meta及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等業者上季營收都大幅下滑,監管當局似乎反對所有提議的併購案,國會正在草擬新規要抑制網路巨擘的影響力,司法部持續對Google提出反托辣斯訴訟,創投投資與未上市科技公司的估值同步銳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表現不振。

對矽谷科技業者來說,唯一的可行策略似乎是裁員,Layoffs.fyi網站指出,科技業今年來已裁減超過12.2萬人。科技業執行長頓時似乎都在學習「收納」心法,只留住能安撫投資人的員工和計劃或至少支撐營業利益率。

這些發展都預示矽谷進入「效率新時代」。Meta執行長祖克柏宣布今年是「效率年」,在財報說明會提到「效率」超過90次。雲端軟體業者Salesforce執行長班紐夫也是位效率專家,四度提到須按下「超空間按鈕」(hyperspace button),加速朝利潤目標邁進。

矽谷突然偏好利潤和效率、而非成長的原因很明顯:企業運算客戶都想用更少資源完成更多事,戴爾、惠普、Pure儲存、Box、Workday及Snowflake財測都令人失望,因客戶更加審慎,也拉長批准購買產品的評估期。

同時,對ChatGPT、Bing Chat這類生成式AI的討論暴增,多數執行長都正考慮向ChatGPT開發者OpenAI取得技術授權,而微軟早已投資OpenAI,並把其技術納入Bing搜尋引擎。

瑞信分析師巴德里已把微軟列為他的美國軟體投資首選,主張微軟把OpenAI的技術套現,未來五年將使營收增添400億美員、每股營收增加超過2美元。他也在輝達看到類似機會,建議以這兩檔股票押注這個科技潮流。

不過,科技業者撙節成本,減少辦公室的租賃空間、取消收購或新建辦公室的計畫,也對美國商用不動產市場造成壓力。

 
美晶片法案 磁吸英企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 報導,在美國總統拜登推出一項530億美元的鼓勵本土研發計畫後,英國的晶片製造商上周便與白宮討論在美國的投資機會。

由IQE、Paragraf和PragmatIC半導體等微晶片公司組成的英國代表團,已與白宮和美國國會人員會面,美方與會人員還包括執行「晶片和科學法案」的官員。該法案的目的是促進美國的半導體製造,並降低對台灣的依賴。

在這幾家英國晶片製造商造訪美國之際,軟銀集團旗下的微晶片公司安謀(Arm) 決定目前不在倫敦證交所售股,轉而選擇在美國紐約上市。

該公司執行長哈斯上周五(3日)證實,將在華爾街上市,並表示該公司總部仍將設在英國,未來將考慮在倫敦二次上市。

目前許多企業都在質疑倫敦在英國脫歐後的投資魅力,考慮放棄在本地發售股票,轉而青睞在美國上市。

PragmatIC半導體的執行長懷特表示,在華盛頓的會談可能促使該公司申請在美國籌資,最終可能將業務轉移到海外。電訊報表示,懷特說,該公司在英國或美國上市的機率是「50-50」。

報導並指出,IQE的財務長普倫警告說,如果英國不迅速採取行動制定一項有意義的半導體戰略,很可能被拋在後面。他說,美國的規畫領先五年,並且正在實行這些計畫。

IQE的晶片技術被用於iPhone的臉部識別系統,這家在倫敦上市的公司表示,如果缺乏可靠的半導體戰略,可能會離開英國。IQE已在美國設廠。

 
滿足40%境內需求 歐加速乾淨能源布局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布魯塞爾當局已制定計畫,希望歐盟乾淨能源的產能足以滿足40%的境內需求,並在公共利益優先的情況下,允許會員國擱置部分環保考量,以順利推動關鍵計畫。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歐盟執委會的草案顯示表示,在太陽能、風電、熱幫浦、電池及電解器等五大關鍵產業,歐盟的產能需滿足至少40%的境內需求,以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歐盟為風電和熱幫浦產業設定的目標最高,兩者的比率均為85%。

這項計畫預定14日發布,是對美國在去年8月通膨削減法的直接回應。

美國的通膨削減法為乾淨能源科技,提供高達3,690億美元的稅負優惠與補貼,已引發歐盟當局擔心歐洲相關製造商將出走,並且迫使歐盟重新評估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例如歐盟太陽能產業超過90%進口仰賴中國大陸。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本周將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討論通膨削減法。

為了加速歐盟全境的乾淨能源部署,歐盟執委會的提案建議,某些產業計畫「對環境有負面衝擊」,但如果會員國當局認為「這些計畫帶來的公共利益高於負面影響」,將允許該國政府快速推動這些計畫。

歐盟的提案也定義了所謂「淨零韌性方案」,這項戰略計畫旨在強化歐盟一些產業的自主性,這些產業目前有80%仰賴第三國或未與歐盟簽訂貿易協議的國家。這類計畫也需符合一定的溫室氣體排放限制,並在所在地區提供就業及發展。

 
美企對陸投資 再加緊箍咒
編譯林奕榮/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拜登政府已接近完成一道行政命令,將限制美企對中國大陸特定領域的投資,包括有可能增強中國大陸軍事和情報能力的先進科技,預料將涵蓋特定類型的先進半導體、量子運算及人工智慧(AI),而且私募股權和創投投資也在規範內,以捍衛美國的科技優勢,勢必將使美中關係更加緊繃。

綜合彭博資訊、華爾街日報及美聯社的報導,美國正與盟邦共同研擬這項計畫,並已提交兩份報告給國會,說明設立這項外國投資計畫所需花費的資本。美國總統拜登準備在9日提出2024年度預算案時,向國會要求相關資金;預估2023年度的相關管理成本為1,000萬美元。

報導指出,美國官員發現,美國在中國大陸的投資常帶給中方一些無形好處,例如能幫助陸企快速壯大的管理與技術專業,這些限制意在涵蓋有明顯國安影響的投資計畫,例如AI和破譯密碼的技術。這項即將頒布的行政命令,將限制美方在國安應用領域先進科技的投資,例如能協助中國大陸提升軍事決策速度與準確性的次世代軍事能力。

政府提交給國會的報告顯示,這項計畫的廣泛準則主要針對特定類型的敏感軍民兩用科技,報告雖未明確指涉針對的科技與國家,但預料包含特定類型的先進半導體、量子運算及AI,並且涵蓋私募股權和創投投資。知情人士預期,這些新規其實主要針對美國在中國大陸的投資。

這份報告指出,這項計畫將聚焦於「避免美國的資本和專業,被以威脅我們國安的方式運用,同時不會對美國投資人和企業造成過多負擔」。這項計畫預料將在「近期」完成,將由美國財政部協同商務部共同管理與執行,仍待公共審議。

同時,財政部和商務部也正考慮建立新的監管體制,處理美國在國外可能造成國安風險的先進科技投資。拜登政府可能禁止一些投資,並且可能蒐集關於其他投資的資訊,以了解企業接下來的舉動。

知情人士說,拜登政府研擬這項行政命令已好幾個月,面臨的挑戰包括設定管制的範圍、以及哪些類型的美國投資人要遵守新規。美國也洽詢七大工業國(G7)盟友,爭取各國支持限制對中國大陸投資這個概念,G7可能會在5月召開一連串高層會議時表達支持。

目前美國對中國大陸科技業的投資沒有任何政府限制,這項舉措預料將遭遇美國企業反彈。

 
日韓貿易摩擦 可望化解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日本和南韓為二戰時期紛爭而出現貿易摩擦好幾年後,日本與南韓媒體報導,這兩個亞洲經濟體正接近簽署一項協議化解這項爭端,日本將解除出口重要電子產品原料到南韓時出口管制措施,並以兩項措施與南韓和解,象徵在南韓總統尹錫悅上任後,兩國關係改善。

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正計劃解除對南韓實施、三種用於重要電子產品化學品的管制措施,南韓也將收回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向日本提出的告訴。WTO於2020年同意針對這項貿易爭端進行仲裁。

報導指出,若南韓宣布可讓日方接受的二戰時期強徵勞工爭議的解方,有助促成日方解除出口限制、以及南韓撤告。

這項解方可能涉及兩項措施。日本共同社與韓聯社都報導,南韓計劃6日正式宣布和解強徵勞工爭議的措施,包括由政府支持的南韓委員會,補償國內的強徵工受害者,而非如南韓法院宣判、強制要求日本企業支付賠償。知情人士說,若南韓決定以基金會提供補償,日本政府也將允許日企提供「自願」捐助。

日經新聞報導,這個基金會將代表日本補償受害者,日本預料也將對這些受害者致歉,一如過去日本對戰時侵略亞洲所發表的聲明。如此一來,將能避開兩國的「地雷」,並為尹錫悅本月訪日的行程鋪路。

此外,韓國全國經紀人聯合會(FKI)和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連)也將共同成立「未來青年基金」,提供青年學子獎學金。南韓高階官員告訴韓聯社,這項和解的目標是要邁向未來,而非糾結於過去。

 
ECB升息2碼 箭在弦上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表示,由於歐元區核心通膨短期仍將居高不下,下周「非常、非常可能」再次升息2碼。專家指出,這番言論形同為本月決策定調。

拉加德接受西班牙媒體Vocento訪問表示,「我們非常可能將升息2碼」,「我們在上次的貨幣政策會議已暗示這個決定,我們近日看到的所有數據,正在證實我們非常、非常可能採取這樣的升息行動」。ECB預定16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

她警告,儘管整體通膨率將在未來幾個月下滑,但剔除食物和燃料價格的核心通膨率,仍可能持續高得令人不安,「短期之間,核心通膨率將居高不下」。

ECB去年7月來已整整升息3個百分點(12碼),目前主要再融資利率為3%,邊際放款利率為3.25%,存款利率為2.5%,現在拉加德又說本月「非常可能」再升2碼。不過,3月後的升息計畫就沒那麼確定。

拉加德在ECB官網5日刊登的一篇訪問中說:「我不能告訴你利率會升到多高,但我知道將比現在還高。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由於歐元區2月通膨率仍是ECB 2%目標的四倍多,核心通膨也達到創紀錄的5.6%,摩根士丹利、美銀全球研究公司、法國巴黎銀行及巴克萊銀行都已上修ECB的利率高峰預測,預估ECB的存款利率將在4%攀峰,比目前的2.5%高出6碼。

此外,ECB也將在下周公布利率決策後,發表新的經濟預測,但拉加德並未透露細節,「我預期今年經濟成長將比去年第4季的停滯略為好轉」,「ECB幕僚的預測並不包含2023年陷入衰退。我們預期今年全年經濟都將是正成長、經濟活動也增加,雖然確實仍有龐大的不確定性」。

 
要聞
金控投資帳上損失 少了五成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2022年第4季底,整體金控國內外投資帳上的未實現損失,從上季底的1.24兆元、大幅收斂至6,356億元,幾乎收復了泰半的投資虧損失土;法人認為,今年資本市場撥雲見日,金控帳上損益可望「黑翻紅」,未來若進一步實現股債資本利得,將有助提升金控獲利。

據統計,2022年底金控海外投資評價減損降到4,103億元、國內投資減損也縮減到2,253億元,合計國內外帳上未實現損失僅剩6,356億元,換言之,僅是一個季度,上兆元的帳上虧損,就「神奇」的少了一半。

光一個季度,全體金控就有超過6,000億元的帳上投資評價由虧轉盈、由黑翻紅,放眼過去台灣整體金控的投資表現,可說是前所未見。

為何金控帳上投資虧損、會驟減半數?金控旗下子壽險公司將債券重分類,是最大功臣。去年第4季包括國壽、中壽、台壽和新壽等四大金控子壽險都實施債券重分類。

一家金控主管說,壽險業將市值較低的債券,從需評價的綜合損益(OCI)改列成本(AC),當市值比成本還低時,自然推升帳面投資評價。

該主管說,第4季台股、美S&P500指數單季各上漲5%及7%,美、台10年公債殖利率各小幅走升5個基本點、及下跌37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美元對台幣貶值3.26%,這些多空因素夾雜不足以支撐金控單季虧損減半的大利多。

再以2022年第2季海外股債市崩跌最兇,當時金控海外投資評價減損達4,169億元、再對照2022年第4季海外投資評價回升4,953億元來看,顯示除股債市漲跌因素外,還有一個最大推力─債券重分類,正在影響這個數字。

法人說,2023年首季即便有美債價格仍緩跌的利空,但有台美股市續走揚、加上仍有部分金控旗下子壽險選在2023年元旦做債券重分類等兩大利多,仍有助2023年首季金控帳上投資的損益表現,仍有機會黑翻紅。

金管會是在上周五(3日)公布2022年第4季,15家金控集團國內外曝險情況,海外曝險額25.13兆元、國內曝險額40.53兆元,合計國內外曝險額65.66兆元,季增0.75%,前十大投資市場雖仍全盤皆墨,但帳上虧損已大幅縮減。

前十大投資市場中,帳上未實現虧損「縮最大」的竟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從2022年第3季底還虧了81.8億元,第4季底竟縮減到僅虧0.02億元,幾乎要「虧轉盈」了,意味著壽險業可能都將阿國債券、全轉列成本了。


延伸閱讀

金控海外曝險降低 六年首見

 
使用牌照稅 下月開徵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中市稅務局表示,今年度使用牌照稅將在4月開徵,繳納期間為4月1日至4月30日止,稅務局呼籲民眾務必在期限內繳納,如果超過繳費期限30日後仍未繳納,除加徵滯納金外,可能會被稅捐機關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

稅務局說明,使用牌照稅未在限繳期內繳納,依規定每逾三日,加徵1%滯納金,最高加徵至10%,滯納期滿將移送強制執行。

台中市稅務局表示,行政執行分署會先發傳繳通知書,通知納稅義務人繳納,如果納稅義務人仍不繳納,行政執行分署將會依欠繳狀況,進行一連串強制執行動作,例如:扣押存款或薪資,甚至是對納稅義務人所有的動產,以及不動產查封拍賣。

稅務局提醒,納稅義務人若因為搬家,或是工作、求學等需求要變更使用牌照稅繳款書的投遞地址,也要在使用牌照稅開徵前,向稅捐稽徵機關提出申請更改地址,以免收不到稅單。

 
員工健檢費用扣繳 三樣態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高雄國稅局表示,企業辦理員工健康檢查,支付醫療院所體檢的費用,依據醫療院所類型不同,在辦理扣繳申報方面可分為三種;另外,員工健檢費用,應依該項健康檢查是否為法令所規範,列報為「薪資支出」或「職工福利」項目下的員工醫療費。

官員表示,企業支付體檢費用給特約的醫療機構,可分為三種情形辦理扣繳憑單申報。第一類,企業合作醫療院所為公立醫院時,免辦理扣繳稅款,也免填報扣繳憑單。

第二類,企業合作對象若為私立財團法人醫院、社團法人醫院,也不必扣繳所得稅,但因對象為民間單位,因此企業須在給付年度隔年1月底前,向稽徵機關列單申報扣繳憑單,所得類別選擇「其他所得」 。

第三類,企業特約健檢醫療院所,是和一般醫院、醫事檢驗所、診所合作,官員表示,這些單位和政府、非營利團體不同,屬於《所得稅法》當中所規定的執行業務者。因此,雇主在給付執業單位的勞務報酬時,應在給付時依規定扣繳率扣繳稅款;後續也有列單申報的義務,應在隔年1月底前,向稽徵機關辦理扣繳憑單申報,所得類別選擇「執行業務所得」。

另外,官員指出,企業實施的員工健康檢查,有的是基於《勞工安全衛生法》所規定,有的則是公司另外提供的福利措施。而員工健康檢查費用,應依該項健康檢查是否為法令所規範,來做不同的稅務處理。

官員說,對在職勞工應施行「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對從事特別危害健康的作業者,定期施行「特定項目的健康檢查」,此兩類依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定,屬於企業負擔的健康檢查費用,免視為勞工薪資所得。

而雇主在雇用勞工時,施行的「體格檢查」,因為非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定,而是員工自公司支領或給付的其他健康檢查費用,屬於勞工職務取得的補助費,應併計為員工的薪資所得,公司除可列為薪資支出外,應注意在發放時,依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辦理扣繳。

 
金控海外曝險降低 六年首見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控海外市場大縮手。據金管會統計,2022年第4季底金控海外曝險額25兆1,283億元,較上季減3,101億元或1.2%,是2017年六年來首見,其中海外放款與投資同步驟降,顯示金控去年底對海外市場全面警戒。

金控總曝險額:投資淨額、放款淨值、存放及拆放金融同業這三者數字合計,前兩者數字會受原始投資、放款,及投資評價損益、放款呆帳準備率等四因素影響。

據統計顯示,2022年第4季底整體金控海外原始投資與放款,各季減3.47%及2.05%;而投資評價減損缺口縮小的腳步、卻追不上原始投資額驟降的速度,使投資淨額縮水,另外,放款提列呆帳準備金也較上季略增,也讓放款淨額進一步下滑。

去年底金控投資淨額19兆2,359億元、放款淨額3兆9,210.7億元、拆存1兆9,713.6億元,三大數字同步縮減,季減幅落在0.7至2%,使海外市場總曝險降到25兆2,183億元,季減1.2%,顯示金控對海外市場停止加碼、放款也縮手。

以前十大海外市場來看,原始放款與投資均同步衰退,原始投資餘額季減逾5%者包括陸、港、法國和日本等四大市場;放款提列呆帳率逾2%則是法國和日本,法國可能是因行庫踩歐洲聯貸案地雷,日本也是因有兩家行庫增提聯貸案呆帳所致。

2022年底海外投資曝險前十大市場,依序是美國、大陸、英國、法國、南韓、香港、日本、澳洲、加拿大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上季相較,香港與澳洲排名均後退,各被南韓與日本超車。

 
貨櫃長約價出爐 北美運價減幅比預期小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貨櫃長約價近期談判情況出爐,北美運價減幅並未如預期來的大,業內人士指出,這對貨櫃海運業而言是「意外之喜」,顯示運價跌不下去,近期現貨價連八跌後,在此利基帶動下,有望開始反彈。

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上周五(3日)指數為931.08點,周跌幅1.65%,為連八周下跌,不過跌幅較前一周的2.87%收斂,築底味道漸濃。

尤其,剛落幕(泛太平洋海事會議)新年度的合約價跌幅比市場預期少,業界認為運價止跌時間就在近期。

物流業者表示,目前運價已跌無可跌,如果市場需求還沒有回升,國際各大船公司傾向會使出洪荒之力擴大減班,減緩運價跌勢,在需求開始出籠後,運價有望火速反彈。

至於長約價格,業界人士分析,市場現在貨量減少,氣氛過度悲觀,日前舉行TPM年度大會,船貨雙方展開激烈攻防,業界傳出的訊息,美國線運價雖然重挫,然而航商在合約價格的部分卻無意讓步,僅比去年少三分之一。

業內人士說,雖然合約簽約時間由年約縮短為季約或是半年約,美國線長約跌幅比市場預期還小,對於全球航運業界來說是一大利多,對於國內的長榮、陽明及萬海今年營運展望出現加分效果。

 
銀行發股利 估僅彰銀成長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十家上市銀行股今年發股利恐只剩一家成長。根據各銀行內部預估,篤定股利較上年度增加的僅彰銀(2801),還在內部推演是否維持去年水準的有上海銀、王道銀兩家,其餘七家股利均縮水,即使是獲利高成長達近一倍的台企銀都可能略降。

金管會統計2022年銀行業稅前盈餘4,321億元,受惠升息創歷史新高,年增12.1%。十家上市銀行股中,有三家因財務投資評價損失或授信大舉提存呆帳等影響而衰退,其餘七家獲利均比去年同期有不錯的成長,其中以台企銀獲利突破百億元創該行新高,年增率近一倍,成長幅度最大。

儘管去年銀行業是金融三業中唯一獲利創高、表現亮眼的行業,但這不表示銀行業就完全免於股債波動衝擊,絕大多數銀行都有股債投資未實現損失導致帳上其他權益損失不少,這部分因為在盈餘分配時必須先提特別盈餘公積彌補,所以限縮股利配發。

根據各銀行評估,扣除三家去年獲利衰退、股利跟著減少不意外的銀行,其餘七家銀行股股利配發比起上年度也是減少多於增加。率先公布去年盈餘分派的台中銀與遠東銀,去年獲利都是雙位數成長,結果股利卻減少,已相當程度預告銀行股股利趨勢。

台企銀高層指出,台企銀去年獲利雖然大幅成長,但因其他權益損失仍不少,因此預估股利分配可能現金維持每股0.1元,股票股利有可能略微降一點。

高雄銀高層指出,因其他權益負值大過未分配盈餘,因此高雄銀今年若不動用資本公積就不能發股利,內部會再評估是否以資本公積發股息,但可能以單發股票股利機率較高,目前尚未定案。

上海商銀高層則表示,過去IFRS 9新會計公報開帳日利益放在特別盈餘公積,可以用來彌補未實現損失,讓其他權益負值從70多億元減低到約50億元上下,而去年獲利近150億元算微幅成長,雖然上海銀可不用先提三成法定盈餘,但也不合適為維持股息水準就把所有盈餘發掉,因此要再討論,內部尚未形成共識。

王道銀因去年底認列租賃子公司合併投資處分利益,使獲利高成長,但是有關股息水準是否維持,內部也還在綜合考量中。


延伸閱讀

九家銀行業者不動用資本公積 發股利

 
九家銀行業者不動用資本公積 發股利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不同於金控大多獲利衰退,銀行股是獲利成長但股利仍縮水,多家銀行以股利縮水的玉山金(2884)為標竿,認同銀行營運、業務擴張必須更注重淨值、資本適足率,以因應多變的大環境的思維,九家銀行股扛住投資評價損失而不動用資本公積發股利,比照玉山金,甚至改變過去現金、股票互搭慣例,改只發現金或股票股利,凸顯去年股債雙殺風暴及今年市場不確定性仍高之下,銀行股考量強化財務體質,即使獲利成長仍減發股利反是主流。

金控去年獲利腰斬,衍生發不出股利問題引廣大小股東關切,金管會因此開善門讓金控可自主決定動用資本公積、法定盈餘公積加發現金股息,只須注意財務指標並說明理由,不須金管會事前審核同意。但玉山金日前率先金控同業公布股利,則是不動用資本公積、保留盈餘等挹注股利,在獲利衰退下,董事會決議配發每股0.2元現金股息、0.4元股票股利,既創下金融海嘯來股利新低,也打破過去多年股票、現金平衡的股利政策,並立即宣布要辦理160億元現金增資。

一家銀行高層主管直言,玉山金這樣做是正確的,因為金融業財務體質穩健才能走得長遠,對照不少銀行獲利成長但股利也縮水,他認為這是負責的抉擇。

銀行業者指出,銀行本身經營型態偏保守,各項金融監理規範日趨嚴格,對於資本適足率、淨值等相關財務指標牽動業務運作相當敏感,若為了維持現金股息或總股利水準,而動用資本公積、保留盈餘,會影響淨值與資本適足率,對於銀行掌握升息利多擴大授信與各項業務,反而不利。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