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日自民黨10月4日改選黨魁 確定由百萬黨員投票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9/09 第598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日自民黨10月4日改選黨魁 確定由百萬黨員投票
韓日防長會談 允聯美抗北韓核威脅
尼泊爾青年示威高喊解禁社群媒體 警驅離釀19死
信任投票難過關 法總理貝胡將下台
迎本周重要通膨數據 那指收創新高、史指道指上揚
川普最高法院得利 美貿易委員會委員不得復職
耶路撒冷公車站爆槍響6死8傷 槍手遭擊斃
美要求投資卻不給合適簽證 韓企靠「公開秘密」解套

焦點新聞
日自民黨10月4日改選黨魁 確定由百萬黨員投票
記者雷光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本NHK報導,日本首相石破茂七日辭去自民黨總裁一職,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八日在黨部舉行會議討論新總裁選舉形式,確定將由上百萬黨員舉行「黨員投票」,與黨籍國會議員一起選出新總裁。目前暫定九月廿二日公告候選人,十月四日投開票。

森山表示,自民黨是扎根於地方的全國性政黨,與會人員認為,應廣泛聽取全國黨員聲音,因此決定舉行「全規型」黨員投票選出新總裁,而非僅由國會議員和地方黨部代表參加的簡略型方式。自民黨九日將召開黨總裁選舉管理委員會確定細節。

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也採用這種形式,全國超過一○五萬名黨員和支持者參與投票。目前暫定會由黨籍國會議員的二九五票(不含參眾兩院議長)加上黨員二九五票,共五百九十票來計算。上百萬黨員票計票後會按比率,換算成與議員一樣的二九五票,分配給各參選人。

若依照去年作法,如果無人在第一輪過半勝出,得票最多的前兩名將進入決選,由全體黨籍國會議員和四十七個地方黨部各一票選出。

自民黨前幹事長茂木敏充八日率先宣布參選。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八日也前往自民黨籍前首相岸田文雄的辦公室,表達希望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請求岸田支持。

黨內普遍寄予厚望的是去年總裁選舉首輪投票拿下第一的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及現任農林水產大臣的小泉進次郎,兩人都已展開活動尋求支持。

去年總裁選舉,小泉有高知名度但黨員票不足,在第一輪投票名列第三,未能進入決選。高市則在黨員間有高人氣,但去年在決選對決石破茂落敗。

六十四歲的高市二○二一年首次挑戰總裁選舉,背後有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支持,目前仍得到舊安倍派部分成員力挺。今年七月參院選舉,保守色彩強烈的參政黨吸走部分自民黨支持者,支持高市的議員因此認為,只有高市能奪回保守票源重振自民黨。

JNN八日公布下任首相人選民調顯示,高市早苗及小泉進次郎支持率都是百分之十九點三,並列第一,第三名是石破茂。多數受訪者認為石破不必辭職,自民黨支持者更有百分之七十三認為石破沒有必要辭。

   
韓日防長會談 允聯美抗北韓核威脅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國防部八日表示,南韓國防部長安圭伯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同意與美國保持密切合作,以因應北韓核武威脅,以及北韓與俄羅斯日益加深的軍事合作。

南韓國防部在聲明中指出,安圭伯與中谷元同意舉行更多防務會談,並重申致力實現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承諾。聲明同時提到,兩國還將在人工智慧、無人防衛系統、航太等尖端軍事技術領域加強合作。

韓聯社說,這是尖端科技合作首次被寫入韓日防長會談成果,這項合作若落實,有望推動雙邊安全合作邁上新層次。南韓國防部官員表示,尖端科技合作並非軍事技術合作,雙方將在可適用於國防領域的民間技術方面謀求合作。

這也是日本防衛大臣十年來首次正式訪問首爾,此行正值區域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之際。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俄國總統普亭日前高調赴北京,出席中國展示軍力的「九三閱兵」。

中谷元在為期兩天的訪問行程中,還將參訪國立首爾顯忠院以及南韓海軍第二艦隊。

南韓軍方表示,韓、美、日三國將自九月十五日起舉行年度防衛演習,以提升空中、海上與網路作戰能力,應對北韓的核武與飛彈威脅。這項演習緊接著上個月韓美兩軍舉行的大規模兵力動員演訓之後進行,該演訓旨在檢驗防衛應變能力,而北韓則批評此舉是美韓同盟「敵意」的證明。

南韓總統李在明自六月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於改善與北韓的關係,但他的善意迄今未獲回應。

上月,李在明曾在東京會晤日本首相石破茂,雙方同意加強安全與經濟合作。不過,石破茂已於七日宣布辭職,為日本帶來一段政策不確定期。

   
尼泊爾青年示威高喊解禁社群媒體 警驅離釀19死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街頭和國會大樓周邊八日爆發群眾示威,抗議者要求政府解除社群媒體禁令並正視貪腐問題,警方動用橡膠子彈、催淚瓦斯與高壓水砲驅散群眾。當地警方和官員說,衝突已造成至少十九人死亡、一百多人受傷。

尼國政府上周決定封鎖臉書等多個社群平台,引發年輕人強烈不滿。尼泊爾三千萬人口約有九成使用網路。該國官員解釋,封鎖是因為平台未依規註冊,且政府打擊濫用行為,包括利用假帳號散播仇恨言論、假新聞及詐騙。

數以千計年輕人走上加德滿都街頭,揮舞國旗,高舉「打擊貪腐而非封鎖社群平台」、「解禁社群媒體」、「青年反貪腐」等標語。抗議籌畫者說,這是Z世代的示威,反映年輕世代對政府普遍的不滿與對政策的憤怒。一名抗議者說,這是尼泊爾新世代的抗爭。

尼國國營電視台報導,警方為阻止群眾闖進國會,發射催淚瓦斯與橡膠子彈。一名抗議者告訴印度ANI新聞社,警方無差別開槍,子彈從他身旁擦過,身後的朋友手部中彈。

一名地方官員說,部分抗議者突破路障闖入國會園區,焚燒救護車,並向鎮暴警察投擲物品,還用機車將傷者送往醫院。

美聯社八日報導,當地氣氛依舊緊張,政府已宣布當晚國會周邊、政府秘書處、總統府和加德滿都幾個重要區域實施宵禁。

   
信任投票難過關 法總理貝胡將下台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法國總理貝胡八日預料輸掉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的信任投票,勢必讓法國進一步陷入政治不確定。貝胡已是法國一年來第三名總理,若下台,總統馬克宏很可能得又一次找總理,來帶領政府通過明年預算案。

美聯社和路透八日報導,國民議會五七七名議員中,已逾三百二十名極右派和左翼等陣營議員表態將投票反對貝胡政府。馬克宏的親歐中間派和其保守派盟友只有二百一十席,貝胡不可能過關。許多不同立場在野領袖都說將推翻貝胡;極左政黨「不屈法國」的梅蘭雄說,貝胡政府會垮,其他左、右翼人士也有類似看法。

這次信任投票預定當地八日下午舉行。法國政府若又垮台,恐加深其國內癱瘓,讓歐洲團結受挫。

七十四歲的貝胡是馬克宏連任後第四名總理。鑒於四名中間偏右總理都未能搞定國會,已拒絕解散國會的馬克宏接下來可能提名中間偏左人士或技術官僚。馬克宏要選誰或多快要選並無規定,期間貝胡可能暫當看守總理。

去年六月,極右派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大有斬獲,馬克宏隨後解散國民議會提前改選,希望強化對國會掌控,不料引火燒身,導致現代史上首度沒有任一主導的政治陣營掌控國會。馬克宏門生、時任總理艾塔爾去年九月下台,馬克宏讓保守派的巴尼耶接任,但同年十二月就遭倒閣,是現代最短命總理。

馬克宏對國會掌控弱化之際,法國的債務逐漸膨脹,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和生活成本危機期間,政府慷慨解囊。

法國公共債務的GDP占比增至百分之一一三點九,正急需整頓財政。貝胡說,需要做艱難決定,並為法國明年預算提出四百四十億歐元的巨額撙節開支計畫。

   
迎本周重要通膨數據 那指收創新高、史指道指上揚
財經組編輯張大仁/即時報導/世界日報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於歷史高位,投資人迎接數據密集的一周,其中包括兩項備受關注的通膨數據。

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收漲98.31點或0.45%至2萬1798.70點,盤中和收盤都創下新高。同時,史坦普500指數收漲13.65點或0.21%至6495.15點;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14.09點或0.25%至4萬5514.95點。

晶片製造商博通(Broadcom)和人工智慧寵兒輝達(Nvidia)領漲,博通上漲3.21%,輝達上漲0.77%,扭轉過去一個月的部分跌幅。亞馬遜和微軟也上漲。

「人工智慧支出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保持強勁勢頭,而且這不僅僅集中在『七巨頭』領域。」貝爾德私人財富管理公司(Baird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投資策略師梅菲爾德(Ross Mayfield)表示,「科技股的平均表現非常好。」「整體來看,科技股普遍走強。」

在5日弱於預期的就業數據後,投資人等待本周兩份重要的通膨報告,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美國經濟的健康狀況。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報告將於10日公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於11日公布。

8月就業報告表現平淡,激發了投資人的希望,認為聯準會幾乎肯定會在本月稍後的政策會議上調降基準利率。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交易數據,就業數據也提高了降息半個百分點的可能性。

梅菲爾德還表示,「我們正處於某種催化劑真空狀態。」並補充說,由於市場在季節性疲軟時期創下歷史新高,可能存在一些「下行趨勢」,「除非出現與關稅或貿易相關的意外事件,否則市場將處於等待CPI的模式。」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美股主管勒夫柯維茲(David Lefkowitz)表示,即使在飆升至新高之後,市場仍有可能進一步成長。他在最新報告中寫道:「近幾周來,美股創下一系列歷史新高,得益於第2季財報季優於預期、人工智慧相關公司業績強勁,以及聯準會9月降息的可能性較高。」

他也表示:「我們認為多頭市場仍將持續,預計史指將在2026年6月達到6800點。」他的目標價較5日收盤價上漲約5%。

摩根史坦利汽車研究分析師喬納斯表示,特斯拉為執行長馬斯克提出的薪酬計劃對特斯拉投資人來說是一筆「好買賣」,因為它緩解了人們對這位高管對公司長期承諾的擔憂。

特斯拉董事會正在請求投資人批准一項最新的馬斯克薪酬計劃,該計劃價值約9750億美元。喬納斯表示,近1兆美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考慮到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的潛在規模,與特斯拉的市場機會相比,這個數字相對較小。

他在7日的報告中指出,「在美國本土擴展實體人工智慧和先進人工智慧製造業務的前夕,相信馬斯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動力專注於特斯拉。同時,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近期繼任計劃。」

他補充說:「雖然最終效果如何還有待考證,但從表面上看,建議的薪酬方案將特斯拉少數股東的利益與馬斯克的利益相一致,將運營里程碑、獲利里程碑和價值創造里程碑(市值)結合起來,同時鞏固了對公司的長期承諾。」

喬納斯維持對該股的加碼評級和410美元目標價,但將特斯拉從「首選」名單中剔除。

特斯拉股價今年至今下跌約14.3%,但過去一季已回升9%。這家電動車製造商正日益轉型至機器人公司,馬斯克最近表示,特斯拉80%的價值未來將來自其人形機器人。

川普總統對下一任聯準會理事會成員的遴選將於10日進行關鍵投票。

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將審議米蘭的提名,以填補前任理事庫格勒於8月初空出的席位。

如果米蘭獲得委員會的認可,他可能會及時出席聯準會9月16至17日的會議並參與投票。身為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一直對聯準會持批評態度,預計將與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一起投票降低其基準利率。

羅斯資本合夥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歐哈拉(JC O'Hara)表示,縱然根據歷史趨勢,9月股市漲幅可能有限,但股市也可能不會大跌,「即使股市隱然向更具防禦性領域輪動,但尚未跌破任何實質的支撐水平。」「總體而言,我們預測本月會出現季節性逆風,但合理相信技術支撐仍完好如故。」

   
川普最高法院得利 美貿易委員會委員不得復職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8日在最高法院取得暫時性的勝利,一是最高法院允許在訴訟期間,川普撤職的民主黨籍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委員斯勞特(Rebecca Slaughter)不得復職;二是最高法院暫時推翻下級法院的禁令,允許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繼續在洛杉磯針對有非法移民嫌疑的民眾做盤查。

FTC肩負消費者保護與反壟斷任務,委員組成採跨黨派設計,在五名委員中不得有超過三人來自同一政黨;川普今年3月解雇斯勞特與另一名民主黨籍委員貝多亞(Alvaro Bedoya),被視為對監管機構獨立性的一大挑戰。

川普所做的開除命令是直接挑戰1935年最高法院「亨弗里執行人訴美國案」(Humphrey's Executor v. United States)的先例,該案曾確認總統不得無故解職FTC委員的限制;斯特勞和貝多亞皆對川普開除的命令提出挑戰,但貝多亞後來放棄訴訟。

盡管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日前做出裁定,指美國總統不得無故撤換FTC委員,並讓斯勞特恢復職務,然而最高法院8日裁定斯勞特在訴訟期間不得復職。

根據NBC報導,這項裁定雖然不代表最高法院最後會給予總統「無理由」(without cause)開除獨立監管機構成員的權力,但透露最高法院有可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據報導,斯勞特對此發出聲明表示,雖然最高法院決定不讓她復職,但她會對這件訴訟堅持到底。

另外,地區法院於7月裁定ICE在洛杉磯的逮捕行動不具有合理的懷疑,而是依照種族、口音和特定工作,在洗車場、公車站、停車場等地流動式地抓人,法院認定ICE的利用刻板印象來行動並不合憲。

不過,在川普政府日前提出緊急上訴、要求推翻地區法院的決定之下,最高法院8日以6比3的票數暫時解除下級法院的禁令,允許ICE繼續在洛杉磯進行相關盤查行動,被視為是川普政府近期的一大勝利。

   
耶路撒冷公車站爆槍響6死8傷 槍手遭擊斃
編譯羅方妤、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聯社報導,以色列耶路撒冷北部八日爆發槍擊事件,兩名槍手在當地一個繁忙十字路口,朝公車站一輛進站公車和等車人群開火,造成至少六人死亡、八人受傷。現場一名軍人和一個民眾開槍還擊,擊斃槍手。

這是耶路撒冷近年來傷亡最慘的槍擊案。槍案發生在耶路撒冷北部一個主要十字路口,這條路通往位於耶路撒冷東部的一個猶太人定居點。槍擊現場畫面顯示,在上午交通尖峰時段,數十個民眾從繁忙十字路口的公車站逃跑。於槍擊現場執勤的醫護人員表示,現場到處都是碎玻璃、受傷民眾,以及昏迷不醒躺在馬路上和公車站附近人行道的傷者。

以色列警方說,「兩名恐怖分子乘車抵達」,向公車站開火,一名軍人和一名平民還擊,制服槍手。

以色列媒體確認,死者為年齡在廿五歲至七十九歲之間的男子,和一名六十歲女子。當地醫院表示,其中兩名傷者情況嚴重。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和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立即趕到現場視察。內唐亞胡表示,加薩、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的「反恐戰爭」仍在持續。他說,「我們正與恐怖主義作戰。戰爭在耶路撒冷持續進行」。

他表示,以色列政府今年在約旦河西岸阻止了數百起襲擊,「但不幸的是,今天沒有成功」。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並未宣稱犯案,但發表聲明表示歡迎此次襲擊。

另一方面,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七日再度對哈瑪斯下最後通牒,敦促哈瑪斯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並釋放人質。哈瑪斯重申願就釋放所有人質進行談判,條件是「明確宣布戰爭結束」並要求以軍全面撤出加薩;以色列則尚未證實接受停火提案,但「認真考慮中」。

川普發文說,「以色列已接受了我的條件。現在哈瑪斯也該接受了。我已警告哈瑪斯不接受的後果。這是我最後的警告,不會再有下一次!」

以色列時報指出,這並非川普第一次對哈瑪斯下最後通牒,他三月發文威脅哈瑪斯若不妥協將「付出慘痛代價」,當時也稱那是「最後警告」;上周川普也發文,要求哈瑪斯「立即釋放所有廿名人質」。

   
美要求投資卻不給合適簽證 韓企靠「公開秘密」解套
編譯周辰陽/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執法單位4日大舉突襲現代汽車和LG在喬治亞州埃拉貝爾市的電池工廠,逮捕約300名非法居留的南韓人。金融時報8日引述南韓企業高層和行業團體說法報導,韓企經常使用不適合的簽證,將員工派往美國建造數十億美元的先進製造工廠。

多位熟悉韓企在美國運作的知情人士表示,這是「公開的秘密」,即韓企及旗下承包商普遍以B-1簽證與電子旅行授權系統(ESTA)派遣人員;B-1簽證允許以商務目的入境美國,但不允許獲得報酬工作。

一位領先行業團體的高管表示,商界、南韓政府和外交官早已明瞭此事。該人士說:「我們非常擔心ICE(聯邦移民暨海關執法局)可能也會針對其他南韓設施,「因為他們採取相同的做法,也存在類似問題。」

一名南韓資深官員則坦言,韓企陷入「無解的困境」;因為歷屆美國政府一方面敦促他們投資數十億美元以振興美國工業,另一方面卻拒絕提供短期工作簽證。韓國貿易協會(KITA)貿易趨勢分析主管張相植(音)指出,美國政府「兩面三刀,一方面要求韓企加碼投資,另一方面即便明知這些工人對工程進展至關重要,仍將他們當作罪犯對待。」

儘管韓美自2012年起簽有自由貿易協定,卻並未享有針對特定國家的工作簽證方案。前述南韓官員表示,首爾過去二十年多次向美方爭取,卻始終遭到拒絕,部分原因在於相關簽證需經國會批准。

在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內,隨著南韓企業受到激勵措施吸引,承諾加大投資,簽證問題顯得更加突出。支援外國在美投資項目的諮詢公司Intralink南韓業務董事總經理克利夫(Jonathan Cleave)表示,韓企多次向拜登政府反映,但官方回覆僅是「雇用美國人」。

克利夫補充指出,實際上,美國當局,「尤其是喬治亞州」,往往對施工高峰期持可疑文件的韓籍工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默契上認為這樣才能確保項目如期完成。若領取政府補助的企業無法達成進度或本地就業承諾,將面臨沉重的「追索條款」。

參與建設埃拉貝爾電池廠的一名主管直言:「我們必須派人安裝新設備並監督施工,等工廠建成後就能僱用美國工人。但若美國希望我們雇用本地人,就應讓工廠盡快落成。」至於相關爭議,現代與LG均拒絕評論。

   
魚雷球棒:從物理實驗室到球場的革命性創新
2025年開季初期,紐約洋基隊在對戰密爾瓦基釀酒人隊的系列賽中,三場比賽共擊出15支全壘打,其中9支來自使用新型「魚雷球棒」的球員。這種外型類似保齡球瓶的新型球棒迅速引起棒球界的關注與討論。「魚雷球棒」的誕生要歸功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前物理學家亞倫·林哈特。他在結束學術生涯後,將科學知識應用於棒球領域,與紐約洋基隊合作,開發出這款革命性的球棒。

戰爭產生多少環境成本?研究:加薩清運需繞地球737圈
自2023年10月以來,哈瑪斯與以色列政府之間的衝突不斷,加薩戰爭已持續近兩年,加薩市滿是斷垣殘壁,雙方至今尚未達成停火協議。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光是清運加薩走廊的數百萬噸瓦礫,將產生超過9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且可能需要長達40年的作業時間。凸顯戰爭對環境造成的長期影響,不僅限於直接破壞,更包括災後重建的碳排放。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