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 星期四

【塗鴉趣5-5】史蒂芬寧郭/我的畫畫路:老去的爸媽,以及路上的同學們

家庭鮮活報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9/05 6165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家家有本經 【塗鴉趣5-5】史蒂芬寧郭/我的畫畫路:老去的爸媽,以及路上的同學們

  家家有本經
【塗鴉趣5-5】史蒂芬寧郭/我的畫畫路:老去的爸媽,以及路上的同學們
文□圖╱史蒂芬寧郭/聯合報
史蒂芬寧郭於清明節時進行水墨速寫。圖/史蒂芬寧郭提供

辭職畫畫,遍生波折

三十三歲那年,我離開和同事相處融洽的職場,跟老闆說要去畫畫;那陣子加入繪本教室,結交同好,和同學結伴參加比賽、去市集擺攤……然而當活動結束,獨自一人坐在桌前,我卻不知道要如何面對自己,想著:「都辭職來創作了,卻不知道要畫什麼。」原來畫畫可以這麼令人感到壓力與焦慮。

去年母親節,七十歲的媽媽跌倒大腿骨折,爸爸則在年底檢查出癌症,傷病的家人接連搬來與我同住,一周內有好幾天要去不同的診間報到,在開車往返與等候的空檔,我常常想著:「啊,我的創作生涯好像才開始就要結束了。」

爸爸術後從加護病房轉普通病房那天,正好是世界棒球十二強冠軍賽。回家路上我一邊開車,媽媽一邊用手機看直播,下車買個東西台灣突然奪冠了;隔天說給爸爸聽,他很高興,他的身體同樣贏了這場大手術。

本來以為創作生涯要結束了,但我把母女的餐桌對話做成小誌拿去市集販售,看到讀者翻閱時在我面前流下眼淚;後來跟朋友去獨立書店分享,在某次準備講稿的過程中,我突然想到──會不會正因為忙碌於家務,反而帶我脫離創作的焦慮循環?我以為的停滯,換個角度來看,其實是繞道往前?

山水畫課上高齡同學的灑脫

原來畫畫不只是畫畫,還有面對自己不想畫、或畫不出來的時刻,那些也都是畫畫的一部分。

今年春季,家人身體稍稍平穩,我一口氣報名了三個不同的畫畫課,其中最有感的,是星期四下午國父紀念館的山水創作。

王太田老師已經八十來歲,一室學生則大多七十起跳,上課常常是一面討論下筆,順便聊幾句身體病痛,可能因為父母正經歷老化轉變,我感覺自己終究也會老,這些事情都距離我不遠;看到大家面對傷病的態度半是無奈半是好笑,我想這會不會是一種歷練過世事才能長出的高齡chill?

甚至羨慕又盼望當我七十歲時,如果還能像一位同學那樣,願意每個星期遠從基隆過來上課,那會有多好?

我的其他畫畫課中,繪本教室同學多半年輕有為,無論是否科班畢業,總是不斷精進自己,到處上課報名工作坊;反觀水墨課同學則偏向淡然,一張畫得超棒的畫,可以像看完報紙一樣摺一摺收進書包。或許對後者來說,脫離奮鬥的青壯歲月,畫得再好終究是興趣,學習當然要認真,卻不期待作品可以帶來名利機會。

畫畫,是「開心每一天」的實踐

白髮蒼蒼的老師常說:「畫畫很快下筆,好的話當然高興,不好的話再改,改不好就算了。」「畫壞了沒怎樣,能把它調回來才是本事。」「畫畫這麼好玩,好壞不要去管它。」對像我這樣容易憂慮的人來說,聽了很療癒,若懷著這樣的心態,或許可以讓畫畫這條路走得更遠吧。

欣賞水墨的人漸漸少了,我其實是因為喜愛灣生畫家立石鐵臣,注意到他有日本畫的底子,才想著不妨來學山水畫。黑白水墨廉宜的器材、老師同學的高齡chill,在在鼓勵我別怕失敗,先畫再說。有時想到家人病況非常不安,就去大張的宣紙上塗鴉個十五分鐘,慢慢感覺心情舒展開來,像是回到小時候亂畫家裡牆壁的感覺,真開心!

雖然不曉得未來會如何,也不知道課堂會延續到何時,我但願能把同學老師對創作既認真又放鬆的態度帶回到我自己;想到我的繪本老師劉旭恭先生,時常在信件末尾祝福他人「開心每一天」,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是最難的事,並且每個人實踐的方法道路不同。對現階段的我而言,那好像就是畫畫路,一條把我和許多有趣同學連結起來的路。

●作者簡介

史蒂芬寧郭,喜歡畫畫跟做小誌,靈感來自生活。正面對父母年老課題,希望有一天可以用智慧和幽默面對,持續努力中。

|看更多塗鴉趣:

【塗鴉趣5-1】beat/當我們學了「不會畫畫」

【塗鴉趣5-2】黃大頭/喜歡的房子,畫起來!

【塗鴉趣5-3】林麗琪/因為自然,愛上畫畫的每一天

【塗鴉趣5-4】毛 奇/畫圖的理解


  訊息公告

那天我叫客戶「脫衣服」:講錯很尷尬的英文
有一次,我們接待一位外國客戶來辦公室開會。天氣有點冷,他穿著大衣進來,我們的同事熱情迎接,笑著說:"Please take off your clothes and make yourself comfortable."現場空氣,突然凝結了三秒。那位客戶嘴角抽了一下,禮貌地微笑,慢慢坐下來,沒說什麼。後來發現,原來take off your clothes是叫人脫光衣服,超尷尬。

漁電共生為何變雙殺?養殖戶憤慨努力被政府踐踏
7月上旬,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嘉南魚塭滿目瘡痍。颱風過境幾周前,農業部召開了一場閉門會議,將行之有年的漁電共生案場鋪排光電板規則推翻。一紙會議紀錄,讓「阿玉姊」手中正在跑行政流程、快走完最後一哩路的案場,極可能被迫退回重新設計,開工遙遙無期。諷刺的是,3年多來,因為法規不斷變動,地方審查無限上綱,她的案場至今仍被卡案,遲遲無法動工。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