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蘇益仁/早期失智防治 健康台灣下一道必考題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5/09/03 第337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蘇益仁/早期失智防治 健康台灣下一道必考題
蘇益仁
每年九月的全球失智症月,提醒各國正視這日益嚴峻的挑戰。美國衛院甚至稱其為另一「登月計畫」,顯示此病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級,對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而言,失智症正成為首要健康議題之一。

推估顯示,二○二四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失智人口已逾卅五萬人,以阿茲海默症占逾百分之五十六為最大宗。同年,每三位六十五歲以上失蹤者中,就有一人患有失智症。預計至二○四一年,失智人口將突破六十八萬,間接暗示約有六十八萬個家庭需承擔長期照護責任。這不僅造成醫療與健保財政壓力,更深刻衝擊家庭結構、勞動力與社會穩定。

失智症診斷困難,死亡率常被誤歸其他疾病,加上治療成效有限,使政策長期聚焦社福與長照,而非醫療。據統計,二○一四至二四年間,失智症死亡率增加百分之一六○,對比糖尿病同期下降二成六,顯示其公衛緊迫性快速上升。二○二四年失智症更攀升為全國第十一大死因,進入前十大死因只是時間問題。其影響橫跨醫療、家庭、經濟與社會制度,被形容為「黑洞疾病」並不為過,若不及早應對,台灣將面臨難以承受的失智海嘯。

失智症特性在病程長、不可逆,且尚無法根治。失智症直接成本涵蓋診斷、住院、藥物與長期照護等支出;間接成本則包括家庭照顧者退出職場、生產力下降等社會性損失。據衛福部與美國推估,台灣失智患者每年平均醫療支出約為非失智患者一點六七倍,急診與住院風險各高出一點三八倍。若每位患者每年照護支出為卅至五十萬元,未來數十萬患者將造成「千億級」長期財務壓力;單靠健保與長照難以承擔,失智症勢將成為財政黑洞。

面對失智症所帶來的複合性衝擊,美國於二○一一年通過國家阿茲海默症專案法;日本自二○一五年啟動「新橙色計畫」整合醫療與長照系統,二○一九年更通過國家失智症政策促進架構;澳洲則早於二○○六年即開始推動國家失智症行動框架,並於去年將失智症明確列入醫療核心戰略。面對失智症帶來的長期挑戰,必須跳脫僅以醫療為核心,轉而建構跨公共衛生、健保財政、社區照護的整合式策略。

因缺乏早期診斷工具與有效藥物,過去失智症常被視為「無解疾病」;預防藥物發展需要大量受試者、長時間觀察,門檻高、效果緩慢,但近年科學與臨床進展,正逐步打開防治契機。血液生物標記技術的進展為關鍵性變革,尤其像p-tau217這類指標,可在臨床症狀出現前十至十五年即偵測腦部病理變化,搭配MRI或PET影像,不僅提升早期診斷效率,也能針對無症狀的高風險族群進行預測與介入。

失智症正邁入「可預防、可早診、可延緩」的新階段,台灣應聚焦高風險族群的早期診斷與社區支持,從預防做起,減緩失智後的長照負擔;推動血液生物標記檢測應用、搭配健保給付試點計畫,同時評估經臨床驗證的保健產品做為輔助手段,納入國家預防策略。此外,應整合健保、長照與醫療資料,加速建置「全國失智登錄系統」。

失智症不再是無解之症,而是高齡社會下須面對的課題。提前部署不僅能延緩疾病衝擊、減輕家庭負擔,更能推動產業創新與公共健康系統升級,讓台灣在邁入超高齡社會之際,具備更強的醫療韌性與社會支撐力。

炎炎夏日想吃冰 降溫無負擔新選擇
每到夏季,氣溫動輒飆破35℃,這時來杯清涼的飲品最能解渴消暑!不過,含糖飲料不僅會讓人越喝越渴,還可能導致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尋找更健康的解渴選擇,而水果便是絕佳的替代品,不僅天然低脂,還富含纖維與多種維生素,成為夏季健康飲食的好夥伴。

享受下載收聽的樂趣!
新牛津美語字典每年都會選出「年度代表字」,來歡慶當年度最重要的字彙。2005年的代表字是「podcast」(播客)──這是一種可隨時下載收聽網路廣播的軟體。播客在2005年可說是相對新穎的一種現象。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