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瀏覽PlanT的IG頁面,被簡介戳中笑點:「這裡有調酒/植物素材/跟兩個肝不好的調酒人」,短短幾句話就勾勒出PlanT團隊計畫的主題:萃取植物風味,成為調酒元素中的副材料,創作出一杯帶有草根香氣的調酒飲品。
植物素材×調酒?酒鬼之魂隱隱作祟
四月中,第九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的期中分享會,上台報告的是來自師大生命科學系的張拾墨,他帶來一盒五入玻璃瓶裝的液體,裡面是他與夥伴選定的五款台灣常見的野草植物,透過蒸餾或乾燥產製的濃縮液:大風草、穿心蓮、羅氏鹽膚木、小金英與台灣(紅)藜。樣品盒在觀眾席間傳覽,我看著土褐灰調、濃淡不一的液體,好奇地打開嗅聞,拾墨在台上分享它們的味道,譬如大風草淬鍊過後有一股洗澡水味(不是太確定拾墨同學是否喝過洗澡水,否則□□),而原住民飲食文化中被作為鹽使用的羅氏鹽膚木,用在調酒的素材意外帶出鹹味的平衡。可惜礙於會議廳內不能飲食,不然我真想偷偷倒一點在隨身水瓶裡試試它們的味道。
半個月後的PlanT系列講座,我的小心願被實現了。團隊與講師合作提供一款「雷公根調酒」:以威士忌為基酒,梅酒為香甜酒,副材料則使用「雷公根」茶包沖製。雷公根草味苦涼,搭配酒體梅香,彷彿西北陣雨後的舒朗之感。這是我第一次喝青草調酒,也稍微接近PlanT的核心:蒐集、萃取植物,並以調酒重新詮釋「台灣味」。
什麼是台灣味?植物的物種和文化雙重意涵
「一開始只是因為系上去山林野外做田野調查時,看到路邊的草我就會想要吃吃看。」自稱「神農氏」的拾墨,直率地回答計畫的起心動念。
上大學後因社團而接觸了調酒世界,發現調酒不僅講求技法,更傳達背後的文化、記憶,帶有創作的媒介。他與來自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的夥伴王珮姍,便將此結合,「『PlanT』的T代表的是Taste與Taiwan,『Plant』也象徵這是一項關於台灣植物的計畫。」最初他們想要蒐集「台灣百味」,建立資料庫。然而,通過築夢計畫的初審後,才更認真探討「什麼是台灣味」、「哪些植物可以代表台灣風味」。
在選擇要將哪些可以代表「台灣風味」的植物放進計畫中,兩位團員產生了衝突。自然科學背景的拾墨,重視植物是否為台灣原生物種,或是歸化、外來種?而人文訓練下,珮姍關注文化脈絡與族群認同:「要怎麼使用而不冒犯,也避免造成文化挪用,是一大挑戰。」他們請教教授後,逐漸整理出「自然本土」與「文化本土」兩軸線,將主題定錨在原民民俗植物、漢人青草茶與製香、客家植物三大面向。
「台灣是移民社會,是動態的過程,是不同族群帶著不同文化,來到這塊土地上發展認同與歸屬感。所以我們認為自己沒辦法,也沒有資格去定義什麼是『台灣味』,我們能做的是不斷去尋找、分享。」珮姍的補充也點出此計畫中相當重要的潛在議題:如何以風味認識腳下這片土地。
植物哪裡取材?大人的科展是容許試錯的浪漫
他們以常見的野草(/青草)為目標,但方向確立後,挑選植物仍不容易。「很多看起來可以吃的植物,其實都有點小毒。譬如某年春末夏初,恰是酸藤花季,我跟著系上學長上山田調,他知道我平時喜歡吃路邊的草,便從滿樹粉紅採了一片酸藤葉子給我嘗嘗。我看著葉子莖部隱隱流出些許乳汁,放入嘴裡咀嚼,微酸刺口,頗覺新鮮有趣。學長露出神祕莫測的微笑,說酸藤有毒,短時間吃多了可能會引起麻痺或腹痛喔……」歷經各個層面的考量與篩選,團隊才選定兼具自然與本土意涵,且安全無虞的植物。但若要穩定供應,不能再仰賴如神農氏般的隨手摘取,他們改向青草店採購乾燥處理過的植物,並透過蒸餾等設備自製萃取液。不過,這也面臨了選材限制,例如「月橘」(七里香)雖在路邊隨處可見,卻在青草店難尋,「有時候都很想潛進民宅摘幾片葉子。」拾墨笑說。如何在初衷與原料供應的現實間取得平衡,成了PlanT一大挑戰。
從路邊吃到的草出發,他們想透過調酒與人分享,問題卻不只在素材取得,怎麼將植物萃取出適合食用的風味,發想酒譜將其與背後故事進行結合,並將之推廣給更多人,也是團隊目前遇到的課題。參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讓發想有實踐機會,透過基金會媒合兩位業師,在品牌與技術上提供建議,其中一位具調酒背景,更協助他們試飲、微調配方。將濃縮液推廣出去是他們未來的目標,現階段他們將重點放在以自媒體分享植物特性,期待有一天能透過一杯調酒,讓品酒者深刻地讀出背後的故事。
PlanT一路走來,雖遇到各式意想不到的任務,但對仍在大學的拾墨與珮姍來說,這趟築夢之行是「不為了什麼,只是因為喜歡」的純粹,亦更像場「大人的科展」,是一次帶著實驗精神的旅程。
酒譜令人心動,路邊吃草門檻太高
三月初,他們與政大調酒社合作,將經典調酒「龍舌蘭日出」(Tequila Sunrise Twist)中的「紅石榴糖漿」原料,替換為自製「紅藜糖漿」,改變了這款調酒的明亮度。我問,還有其他植物濃縮液設計成的酒譜嗎?他們說這沒有一定公式,但會依植物的特性聯想,來搭配適合的基酒。珮姍推薦用羅氏鹽膚木萃取液搭配基酒琴酒,加上百香果糖漿、檸檬及氣泡水,羅氏鹽膚木獨有的鹹味平衡了水果的酸度,而琴酒中杜松子迷人的草本基調,也呼應了羅氏鹽膚木的植物調性;拾墨則首推穿心蓮苦精調酒,原因與風味無關,只為看品飲者被苦味逼到變形的表情,「我都會騙同學這很好喝啦。」他笑著說。
採訪結束、走出咖啡廳後,拾墨蹲在附近公園,指著不起眼的雜草對我說,這就是之前雷公根調酒中的雷公根。我想要效仿他的精神,吃吃看那是什麼味道,卻又瞄到一隻散步的狗,不知道牠有沒有在這邊解放?猶豫之間,成年人的種種包袱考量,終究是讓我錯過了在路邊吃野草的體驗。
一百萬夢想基金,由一百位青年神祕客投票決定!台積電築夢計畫十周年特別企畫「Off Track」互動展邀請你一起偏離航道,走進九組青年團隊築夢分享現場。您將可以擔任神祕客決定誰才能獲得最多獎金。9月5日到9月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南向製菸工廠一樓東側。關注官方臉書「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立即報名成為神祕客!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