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副刊學:AI時代的文學插畫家】鄭琬融/與AI共舞:專訪插畫家阿鄉與柳佳妘

聯副電子報
【EASY企管報】內容涵蓋領導統御、經營企畫、財務管理、行銷廣告、職場生涯,增加您在職場上所需的知識。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29 第856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人文薈萃 【副刊學:AI時代的文學插畫家】鄭琬融/與AI共舞:專訪插畫家阿鄉與柳佳妘
【當代散文】周芬伶/你見過黑色鳳尾蝶嗎(下)
【慢慢讀,詩】嚴忠政/生日明快

  人文薈萃

【副刊學:AI時代的文學插畫家】鄭琬融/與AI共舞:專訪插畫家阿鄉與柳佳妘
鄭琬融/聯合報
2025年阿鄉時不時在墨爾本市區的街頭噴畫,用台語跟澳洲人喊:「人客來喔!」(圖/阿鄉提供)

▋透過視覺去啟發大腦

蕭羽鄉(阿鄉)與柳佳妘前後擔任過《聯合報》的社內插畫師,在報社的視覺設計中心,兩人的工作除了以手繪繪製插畫,部分也需要AI一同進行繪圖。雖然兩位皆為插畫師,對自己的定位卻不大一樣。

阿鄉曾當過老師,也從事漫畫創作。在聯合報社擔任插畫師兩年後,目前位於澳洲做著與藝術無關的工作,按捺不住創作的她會在周末偶爾拉著推車到街邊替人畫圖。阿鄉自小就開始繪畫,畫功非常扎實,在她的個人網頁上,可以看見一張又一張精細的代針筆繪圖,以及漫畫手稿。阿鄉的繪畫,畫面感往往非常豐富、構圖帶有許多層次,以及幽默感和超現實的調性,我想任何人看了眼睛都會為之一亮。除了代針筆,她對不同媒材的表達也備感興趣,像現在她也進行噴槍塗鴉的創作。阿鄉認為藝術市集是一個很好接觸到更多創作者的方式,草率季是她第一次參與的活動,她帶著自己創作的《阿鄉八卦刊》到現場販售,也與不同的藝術家進行交流,認識更多不同類型的創作者思維對她來說很重要。談到插畫的想像,阿鄉是這麼說:「插畫是視覺的遊戲,是透過視覺去啟發大腦。第一關先吸引眼球,然後再進一步思考,眼球看到的畫面,它的內容是什麼。或者,也可以是純粹的視覺饗宴。」

柳佳妘為現任的報社插畫師,比起插畫師的身分,她更傾向將自己定位為設計師。在大學她念的是平面設計,從logo、排版、印刷到產品設計,各種不同的設計工作都難不倒她,也是位獲獎連連的設計師。比如她就曾以造型多變的〈面紙盒三十六計〉拿下2019年的「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但如何將這份設計師的直覺運用在插畫工作中呢?佳妘分享了一則報導2024花東強震的數位專題,在滾動頁面時,能看見佳妘手繪的天王星大樓逐漸歪斜,接下來出現的是救災人員衝入現場,而天王星大樓倒塌的畫面則以遠景呈現。插畫不再是固定不動的配圖,而是透過不同的分鏡,隨頁面有如動畫的播放,讓閱讀多了不同的趣味。我想這即是插畫師與設計師所能做到的不同境界,從繪圖前就考慮到使用者體驗、圖文排版、動態敘事,並依序規畫出整體的視覺節奏。這是佳妘除了插畫師的身分外,更具有的跨領域才能。

▋供稿的藝術

無論是提供給專題或者是副刊的插圖,對畫面都要有一定的掌握。在與副刊合作時,阿鄉認為即使是描寫同一個主題的文章,如家庭,每個人對於畫面的想像卻可能很不一樣。她會先閱讀完文章,確定作者文字的氛圍後,才開始繪圖。比如今年二月鄧依涵在《聯合報》刊登的作品〈過年的地方〉,即由阿鄉所繪製。從中可以看見阿鄉典型的代針筆線條以及超現實的風格,車子的輪胎變成了時鐘,坐在車子裡的人物往後頭彩色的城市望去,開往一個貼滿不同春聯、照片、吉祥語的,過年的路徑。這呼應了〈過年的地方〉一文中鄧依涵回憶過年的方式:以前的過年都是父親煮飯,令人開心,但現在父親要離開台灣,到美國去含飴弄孫,她也得開始一種新的過年的方式了。車子變成時鐘,象徵著時間的轉變。在插圖的最底部,有著一輛飛機,也是文中的轉折之處。可以看出阿鄉在安排畫面上,仍帶有著細膩的觀察與用心。

佳妘則說道,新聞專題往往是以「視覺敘事為主軸」,但副刊卻不同,總是先有文章,再去想如何轉譯它。佳妘的插畫,總是會花費許多時間去構思如何呈現出不同的畫面。如四月孫維民在《聯合報》刊登的〈社區公園〉,作者在開頭描寫了公園群鳥的景致,藉由不同的鳥類作為隱喻,進而帶出了婦人與移工們(阿蒂與莎莎)的關係:婦人一邊向移工們釋出善意,希望對方採買自己的芭樂,但當她聽見她們對自己的雇主開起玩笑,卻又威嚇了她們,顯現出兩個族群之間充滿矛盾與拉扯。在作者的這層寓意下,佳妘製作插圖時並非直接畫出公園,而是採用了鳥類觀看的視角。值得一提的是,這張插圖是與AI(Midjourney)一同創作出來的。我問佳妘是否認為這樣的作品還會是屬於自己的,她告訴我,比起是否使用AI,她更在意這張圖像的構圖、出發的視角是不是自己所為。比方說這張〈社區公園〉,雖然鳥類與眼中的公園是AI生成,但構圖來自佳妘,配色也是由她進行後製(增強對比度,讓畫面更精細),這會讓她覺得,還是可以稱作是自己的作品。幾乎每一件與AI共創的作品,佳妘都會再依據她所想像的模樣進行後製,讓構圖的主導權依然保留在自己手上。

▋作一個Midjourney詠唱師

Midjourney是近年能夠快速生成圖像的繪畫AI,於2022年發布測試版,2024年推出正式的版本。兩位插畫師在這段期間,自然搭上這波與AI共創的繪圖風潮,AI也在他們的工作中漸漸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提供給副刊的插畫亦然。不過,作為一個插畫師,又是怎麼按照自己所想要的模樣,讓Midjourney能夠生成出合適的圖像呢?

在阿鄉的觀察裡,AI是不可測的,龐大的數據蒐集背後依舊展現出許多未知,她就有一次意外地將「共生機器」這個詞彙加入咒語(prompt,生成指令)獲得成果很棒的圖片,而後再替圖像加上人物,做成一張完整的插圖,並放在蕭詒徽〈魔王與奴隸〉這篇文章中。阿鄉將AI看作一個未知的、有趣的工具。比如引導時,需要的咒語與所生成的圖像不一定會有直接關聯。若是使用風格相關的詞彙,像是「賽博龐克」這個詞,生成出來的圖像可能很局限。這時候就需要「拆解風格」,從已知的詞彙中找未知的線索,一步步告訴它所要的物件、景象是什麼,才有可能得到與理想中接近的圖像──或是得到更有趣的結果。於是,尋找這些能夠接近理想圖像的關鍵字變得很重要。在詠唱之前,會獲得什麼其實並不是很能確定。能確定的是,她對於直接在AI中使用其他藝術家的作品表示否定,除了可能侵權、創作過程太扁平,相較起來也缺少了實際參與的實驗精神。

談到AI創作需要靠運氣,佳妘也有同感。由於Midjourney是一個西方發明的產物,數據也常常與西方的文化較有關係。這時,若副刊的文章出現較為在地性的元素,比方說雞蛋糕、白菜(副刊「新年說菜」系列)、稿紙(許子漢〈如果迷是一種生命啟蒙的等待〉),往往會遇到試了多次都生成不出來的情況。又或者,好不容易生成出來了,卻有其他地方出錯。這時候還是得靠手繪來將插圖完成。佳妘表示,AI的同質性很高,常以為大數據就是你需要的。雖然有個大方向的風格,但也因此無法做出更突破的變化,往往產出許多視覺的垃圾,看久了就很疲乏。尤其,佳妘觀察到,AI在思考簡潔的圖像時最容易暴露弱點。「它不知道怎麼留白,怎麼樣的比例才是好看的。」為了打破AI思考的局限,佳妘往往會採取提供不同風格的插圖給Midjourney參考的策略。如張曼娟六月刊登的文章〈新宿西口X出口〉,插圖中的格線,即是佳妘提供了剪紙與攝影的圖像,才有了不同質感的表現。

在與Midjourney合作的過程中,阿鄉坦承當然會擔心自己被取代,但她認為製造驚喜是很重要的,將AI作為助理是個不錯的選擇,能夠交代它處理一些大量而重複的事物之外,善用AI實驗出自己沒想到的元素,是一件很好玩、很有幫助的事。不過與佳妘不同的地方是,在阿鄉看來,若一件作品沒有自己畫到八、九成,就不能稱作是自己的。要不AI輔助自己完成作品,不然就是自己輔助AI完成內容。她傾向明確的比例分配,明白自己在過程中的身分為何。

另一方面,佳妘認為AI確實正在取代部分的插畫師,不過暫不擔心自己是否會被AI取代。她認為AI也促使了新的工作產生,比如AI的管理者,使得普羅大眾對於一般審美的標準提升。這或許也讓更多人願意開始正視繪圖、設計的品質。然而她亦指出目前的AI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如AI不理解「人類經驗」、「人類感受」是什麼,可是這些卻是創作的根源。擁有這些,反而才能讓圖像更具情感,讓觀者得到共鳴。也因此,儘管Midjourney越來越來流行,在她看來現階段還是需要人類的輔助。一如阿鄉所說,「插圖是視覺的遊戲」,AI詠唱師為了要製作出這場遊戲,還得需要人類的視覺策略才可以。


【當代散文】周芬伶/你見過黑色鳳尾蝶嗎(下)
周芬伶/聯合報
在南方的我確實是另一個人,當鬼月來臨,各社區搭起長長的帳篷,像百家宴般,大圓桌一個挨著一個,紅色的桌布上擺滿貢品,除了鮮花瓜果,就是一些超市零嘴︰乖乖、馬鈴薯片、巧克力餅、果凍……各式罐頭、金銀紙。那棟鬼屋聽說跳死好幾個人,因金融海嘯完工時建商破產,住戶很少,空屋很多,二十幾層建築總戶數近千,分四區呈田字排列,幾無公共空間,每個區塊只留一走道,中間成十字通道,通道因有人墜樓,加裝塑膠天篷,如今滿滿是大洞,這意謂著常有什麼掉下來,然陽光曬不進。聽說屋子裡整天是黑的。在這裡的大樓為怕陽光直射,陽台通常做得很大,裝了鐵窗之後弄小花園掛盆栽,這樣酷日照不進,以致房子白天都陰陰黑黑,我這棟也差不多,白天得點燈。熱時還是熱,但我這棟蓋得更早,以前面海,現在被鬼屋擋住。自從知道開窗就面對那棟鬼屋,我的心很毛,有幾天睡不好,問了仲介,他說︰「那是我小時候的事了,你那棟在中華路上,跟它是兩回事。」住高雄的學生說他有許多同事住鬼屋,房租還不便宜。

鬼屋再過去是近百層大樓,它比101大樓矮,看來更巨大,聽說在屏東潮州也能看見,前幾年來住過一晚,玻璃帷幕外就是大海,晚上的夜景不輸許多大城市,這裡何時變得如此美麗?小時候母親帶孩子來逛大新百貨公司,坐電扶梯覺得高雄好進步,可街道還是舊舊的,樓房也不高,大新百貨好像也只三層樓,之後好一段時間高雄更破舊,愛河很臭,海港漂著油汙,腥味摻著臭油味,令人想吐。去找大新百貨,它已變成藥妝店,詫異的是以前覺得它很大,現在比一般屈臣氏還小,帶著落寞離去。經過二十年,偶爾路過高雄,都沒興趣逛,妹妹住左營,離市區有距離,大多在附近散步,或者直接回潮州。

那晚住85大樓的感覺過於美好,對自己說一定還要來住,晚上去逛一樓香材店,很有規模,看了很久買了幾樣小品,隔天退宿時在網上看到85大樓倒閉的新聞,真是驚嚇,我竟是倒閉前一夜住在這裡,之後它將成為更大的鬼屋,亞特蘭大的詛咒一再重複。而輾轉經年,我又回到這裡。

樓起樓塌,在毀滅中重燃希望,我想重造祖居,那裡供奉著祖先,還有從出生到年老的生命圖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圖形,以為自己這輩子會在台中終老,這次車禍受傷之後,我要回南,重回鳳尾蝶的身世,牠將自由翱翔於南方。住在高雄,回潮州只要三十分鐘,比住潮州郊區還方便,我家附近無屋釋出,整個鎮往外圍發展,曾經看過一些房子,價格很便宜,離家很遠,越看越沮喪,後來看到高雄這房子,隔天就簽約,後來才知自己無意中履約重回85大樓,如今是鬼城與新灣開發區。

得感謝這鬼月,大家無時無刻地拜好兄弟,我也在門口擺一桌,虔心祈求鬼朋友別來鬧我,也許傳聞是真的。中元時十字大街擺著滿滿大紅桌,那天整日暴雨,水淹到足踝,涉水走過十字街,泡在水中的供桌接近漂浮,但拜拜的人群立在水中聚集乍見如同水鬼。那些從鬼屋出來的人都是普通人家,男女老少人間煙火氣十足,他們難得打開大門,我看見裡面是有公共空間的,有小花園,只是光線很暗,錯誤的設計造成的災難,讓這原本迎向海邊陽光的大樓成為黑屋,這些還住在裡面的才是受難者。你看他們喃喃禱祝,焚香跪拜,不就是想以神之光芒對抗巨大的黑暗?當我涉水走過那一個個虔誠的臉孔,不再懼怕這鬼屋,跟人作朋友是湊熱鬧,跟鬼作朋友才是真謙卑。

而今只有夢。


【慢慢讀,詩】嚴忠政/生日明快
嚴忠政/聯合報
明快的日子

都有別人看不懂的意志

成為光的

要為萬物奔跑


你有不可饒恕的美

鏡子以牙還牙

你笑得更暴力

是爆米花,也有甜品味


提前劇透是祝福

全世界的閃電都停電了

你的燭光照常放映

皮膚沒有不連貫的敘述


你可以推卸痊癒

自顧自地傷悲,並享受

弱小的魅力

病貓或提前反轉的沙漏


  訊息公告
15%歐盟上班族 沒錢度假
歐洲工會聯合會(ETUC)新數據顯示,2023年歐盟地區約15%的勞工、相當於4200萬名受薪族無力負擔7天的度假花費。「假日貧窮」(holiday poverty)的現象逐年惡化,凸顯歐洲日益嚴峻的經濟不平等與社會結構挑戰。

2025米其林必比登名單揭曉!
台灣美食地圖再升級!米其林12日公布《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5》「必比登推介」完整名單,今年首次將新北市、新竹縣與新竹市納入評選,全台總共有144家餐廳入選,其中37家是新面孔,近六成是地道台灣味,從暖心牛肉麵、經典滷肉飯到驚喜創意蔬食全都上榜。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