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異想天開的廢物】林逸欣/愛恨情仇,讓物自由


【EASY企管報】內容涵蓋領導統御、經營企畫、財務管理、行銷廣告、職場生涯,增加您在職場上所需的知識。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29 第5997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異想天開的廢物】林逸欣/愛恨情仇,讓物自由
茜文/去新加坡學切水果
人魯/保險業,是一門助人行業
 
 
 
心情札記
 
【異想天開的廢物】林逸欣/愛恨情仇,讓物自由
林逸欣(GC贈物網營運長)/聯合報
圖/tuenhua

有些東西,品質良好、外型精緻、功能正常——你說它是好物嗎?是的,但偏偏就是讓人愈看愈不順眼。因為,它是「前任送的」!

想把前男友送的東西都送人?

在「GC贈物網」的禮物池裡,不只一次看過這樣的分享:閃閃發光的手鍊、漂亮的飾品、香水、各種愛心形狀小物、絨毛玩偶……乍看之下宛如百貨公司情人節櫥窗展示,底下的介紹卻寫著:前任送的,想清一清。

這些物品沒有故障、沒有破損,很多都是高單價、極具紀念意義的禮物。然而,對擁有它們的人來說,背後承載的卻是情緒負擔。有位贈物者直言:「這條手鍊看起來還是很漂亮啦,但戴上去只會想到他,乾脆送人算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女孩,直接將與前男友有關的所有物品打包,一口氣上架,不只香水、面膜,連對方用過的行動電源都果斷清理。她直率地寫道:「最近剛失戀,想把前男友送的東西都送人,不介意再索取!」甚至將這份大禮包直接命名為「一堆齷齪(ak-tsak)品」。沒想到,物品刊登沒多久便迅速送出,留言區還變成另類療癒的天地。

有人留言:「你真的很善良,失戀了還想到東西可以送給需要的人,好可愛!」也有人幫忙抱不平:「無法與如此良善的你續緣,絕對是他的損失。」還有人表示:「雖然我們沒有見過面,但希望你可以好好過下去,下一個男人會更好。」有一位媽媽則寫下自己陪伴女兒走出情傷的心境,鼓勵她:「無論如何都要相信自己、愛自己!」

就當作幫前任積點陰德好了!

對贈物者來說,這些物品也許本來沾染著負面的情緒,但隨著物品的流動,引發的卻是正面的回應,情感、心意與祝福,匯集成滿滿的情緒價值,回流到贈物者手中。

在人生斷捨離的過程中,總有一些物品,不只是占據空間,更占據情緒。如果說送出老舊電器是為了省空間、減碳,那麼送出「前任的禮物」,或許是另一種心靈上的淨化與代謝吧!不少網友很有共鳴地寫道:「我也是這樣的人,眼不見為淨,心情自然變好。」「我無法丟掉,但可以送人。」並開玩笑表示「就當作幫前任積點陰德好了!」

過去我們或許會選擇憤怒地扔掉前任的禮物,但也有愈來愈多人選擇轉念:反正東西還很好,不如讓它重新開始一段「新關係」。對新主人來說,那只是一條漂亮的手鍊、一瓶好聞的香水、一個實用的行動電源,並不與任何人、事、物有所綁定;而對自己來說,與某人或某段回憶的象徵物脫鉤,給了自己整理生命經驗以及重新出發的機會。

「GC贈物網」上每一天都有人送出過去,迎向未來。不只是環保平台,更是某些人低調告別過去的一個出口。

SDGs 3:健康與福祉

你知道嗎?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3項「健康與福祉」不只是身體健康,也包含心理健康。透過釋出情感負擔過重的物品,讓物回到合適的歸屬、讓自己回到清爽的心境,也是一種自我照顧。如果你也有看了心煩卻捨不得丟的東西,不妨試著分享看看吧!讓物品自由,也讓自己自由。

茜文/去新加坡學切水果
文/茜文/聯合報
2023年夏天,我拿到了薦送新加坡做交換學生的機會。大約一周後,我發現有些習慣會從家裡越過十萬八千里,悄悄爬上身。例如,從前每天吃水果,不覺得自己對這些零嘴似的食物有特別喜愛,直至意識到自己竟呆呆望向學校福利社冰箱中的水果拼盤,才發現想念在未察覺的時刻已然開始。

鑒於從小的家庭教育是「水果就是要吃現切」,只好捨棄福利社「死期難查」的水果,踏上一周兩次的遠征。在夜間暑氣散盡後,穿上運動鞋、背著空書包散步半小時,到水果攤晃晃。

攤位上,叫不出名的熱帶水果堆成一座座小山,潦草的手寫告示牌插在其中,標示著google也查不出的山頭名號。第一次到攤位,除了興奮,還有不知從何下手的緊張。畢竟在台灣,我最熟悉的水果模樣,是瓷盤中早已切好的一片片,偏偏蹲踞在櫃台後方的老闆,是位蓄鬍的彪形大漢,一臉不耐地揮著扇子邊搧風邊拍去蚊蟲。

幾經內心交戰,我捧著一顆好像紫色釋迦的水果,怯懦地問:「那個……不好意思請問……」「啊,台灣來的呀!」老闆臉色一變,突然和藹可親起來,彷彿被撥動了開關。後來我才知道,老闆喜歡聽鄧麗君和鳳飛飛的歌,加上新加坡年輕一輩多半中文較差,我一口的台灣腔中文才會讓他如此驚喜。

接下來的四個月裡,他教我認識了龍貢、人心果、蛇皮果,還有怎麼挑山竹、打們柚子、波羅蜜。他會在結帳時抹去零頭、多添點剛進的新鮮貨,對著我挑中的品項很驕傲地表示讚賞,甚至模仿我的說話方式,將「好」說得短促、尾音拉得又尖又高,換來我努力不失禮貌的微笑。

離開新加坡前的最後一次採購,我特別向他道謝,除了為長達一學期的水果特訓,也為那些額外的照顧。我跟他分享,自己從只會吃水果,到現在不只會挑揀,更習得一套從奇異果削到蟠桃的刀法。

「要回去啦?」他一臉詫異。「留在新加坡工作呀。」

「那你要聘我喔。」我打趣道。

「當然!」

當然這只是玩笑話,新加坡的工作簽證很難申請。但小小的水果攤,不只讓我一解思鄉之情,也深入了在地,於短短的交換生涯中,跨越了年齡與生活圈交上朋友。我想,自己應該是滿喜歡吃水果的。

人魯/保險業,是一門助人行業
文/人魯/聯合報
日前,連續在繽紛版拜讀了幾篇關於保險業的故事,字裡行間流露的溫情,讓我想起兩、三年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段插曲。

一位昔日的學生約我聚餐,剛見面還沒坐下來,他就淚如雨下,讓我驚訝不已,急忙詢問發生了什麼事。他一邊拭淚,一邊哽咽地說:「老師,我最近轉去當保險業務員了。」言下之意好像接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工作。聽完我不禁莞爾,心疼之餘也湧起一絲感慨。

這位同學早時順遂,從明星高中到頂尖大學都是資優生,研究所更以第一名考進,表現出色。然而或許過於一帆風順,初入職場的他顯然對各行各業的了解有限,也對「保險業務員」抱持刻板印象。

保險業在台灣發展初期,為了快速拓展市場,確實曾廣納了素質參差不齊的業務員,導致「拉保險」一詞帶有負面意涵。然而近些年來,保險業早已脫胎換骨,許多公私立大學皆設有相關系所,甚至成立博士班,其專業化程度不亞於一般人熟知的企管、行銷、資管、會計等領域。

平均月薪僅次於機師的「保險精算師」,考試門檻的難度甚至超過律師與會計師專技特考,多得分階段且花上多年才能考取完整執照,非一次就能通過。我的這位學生為了投身保險業而潸然淚下,顯然低估了這個行業的專業程度。

在我娓娓道來產業現況後,這位同學漸漸止住了淚水。我接著說,「其實,保險業最大的價值在於協助人們預防風險,避免陷入因病而貧、因禍致窮的困境,與心理諮商、社工、醫療護理、教育等領域一樣,都是『以人為本』的助人專業。想要加入這個行業,勢必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與磨練,才能建立信賴,進而贏得他人的尊重。」

說到這兒,這位同學終於破涕為笑,我們也得以安心地開始用餐。我鼓勵他好好發揮過去無懼考試的優點,努力取得多種證照藉此累積相關知識並提升技能,未來必能脫穎而出。

一段時間後,他特別寫信回報已取得三張證照,另還有些高階考試尚待累積足夠年資才能報考。他也坦誠如今業已逐步站穩腳步,並堅定了自己在這個行業繼續發展的決心。

讀著來信,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暖流。那位曾經淚眼汪汪並對行業未來感到迷惘的同學,顯然聽進去了我的建言而能穩健地朝著自己選擇的道路前行,將初時的苦澀轉化為踏實的步伐。

能陪他走過這段轉折,讓為師的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延伸閱讀:這個職業有祕密:保險業務員篇

小北/保單寫著我們的故事

小實/保單健診是一串人生跑馬燈

 
 
 
訊息公告
 
 
 
 
15%歐盟上班族 沒錢度假
歐洲工會聯合會(ETUC)新數據顯示,2023年歐盟地區約15%的勞工、相當於4200萬名受薪族無力負擔7天的度假花費。「假日貧窮」(holiday poverty)的現象逐年惡化,凸顯歐洲日益嚴峻的經濟不平等與社會結構挑戰。

2025米其林必比登名單揭曉!
台灣美食地圖再升級!米其林12日公布《台灣米其林指南 2025》「必比登推介」完整名單,今年首次將新北市、新竹縣與新竹市納入評選,全台總共有144家餐廳入選,其中37家是新面孔,近六成是地道台灣味,從暖心牛肉麵、經典滷肉飯到驚喜創意蔬食全都上榜。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