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本周40家公司除息 台股700億資金活水來了 |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在上周五(8日)台積電ADR走跌、對等關稅採疊加方式計算等陰霾干擾中,投資人對今日行情瀰漫觀望氣氛,不過,市場專家指出,本周將有大立光(3008)、台新新光金等40家上市櫃公司將進行除息,逾700億元資金活水約在一個月內報到下,將可抵抗外來亂流。 根據統計,上市櫃公司在本周內將有40家公司除息,包括11日美時、藥華藥,12日台新新光金、全科,13日華南金、合庫金、台中銀、智擎 ... | 20%關稅利空不跌反漲 法人:AI股強勢不變 | 記者藍鈞達/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 美國對台灣祭出20%對等關稅,本應視為利空衝擊,但面對關稅衝擊,台股逆勢開高。野村投信表示,近期可積極作多強勢股,操作上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績優中大型權值股,包含AI概念股、台積電供應鏈、蘋果供應鏈、AI伺服器、水冷散熱設備及電源供應器等都有望受惠,PCB供應鏈、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機器人概念、軍工等亦可留意。 永豐金證券認為,從長線來看,過去數月已經表明,AI強勢股趨 ... | 大摩:預期TV產品價格跌幅收斂 面板雙虎 評等中立 | 記者徐牧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外資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於最新報告中表示,隨電視面板價格跌幅預期收斂,短期市場對面板類股態度將有所改善,其中主因品牌廠將為接下來的促銷活動採購面板,面板雙虎的群創(3481)、友達有望受惠,目前仍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分別為11.5元、12.5元。 隨時序進入消費旺季,將有多個促銷檔期,包括10月黃金周、中國大陸的雙11活動、及美國/歐洲 ... | 金融業操盤台股 由賣轉買…6月淨加碼600億元 |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6月銀行與壽險同步加碼台股,抵銷券商的調節力道,使單月金融三業合計淨加碼達600億元,終結連兩個月賣超格局,上半年累計轉為淨加碼401億元。法人認為,除息行情啟動、政策利多及匯市穩定,均推升市場投資信心回溫。 債市則不同調,6月金融三業合計減碼債券578億元,累計上半年淨減碼規模達3,197億元寫史上同期最大砍債紀錄,其中 ... | 關稅疊加衝擊 台股備戰 | 記者周克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積電(2330)將豁免美國半導體關稅,激勵台股上周攻上24,000點大關,然而美對台對等關稅採疊加方式計算,難免衝擊今(11)日投資人信心,多頭進入備戰狀態,不過,市場專家認為,在「四大指標」未出現前,大盤偏多架構不變。 台新投顧總經理江浩農、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美國本周起將陸續公布CPI、零售銷售等重要經濟指標,但在市場先前已消化 ... | 台積電本周董事會 三議題聚焦…預期第2季股利不低於5元 |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積電(2330)本周將在2奈米生產重鎮南科廠召開董事會,業界關注2奈米洩密案處理後續、美國廠投資,甚至又有傳言英特爾邀約入股案再次浮上檯面是否成真。 依往例,台積電在每年2月、5月、8月、11月的上旬都會召開董事會,討論股利、資本預算等議案,這次董事會傳12日召開,由於時間點逢美國半導體關稅與對等關稅敏感時刻,因此更受關注。 有民眾目擊 ... | |  | Meta AI眼鏡熱銷 法人看好瑞昱、台積電等供應鏈受惠 | 記者周克威/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Meta的AI眼鏡大熱賣,帶動長年虧損的Reality Labs營收上升,法人機構表示,AI眼鏡等AI裝置為Meta五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未來營運前景看好中,預期台積電(2330)、瑞昱(2379)等供應鏈的營運將受惠。 法人機構表示,市場依據目前銷售狀況預估,到2026年底前,智慧眼鏡年產量將達1,000萬副,優於先前預期,已達千萬等級規模。但Meta此次財報也顯示MR頭 ... | 興櫃新星業績 三連發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櫃買中心表示,配合興櫃公司陸續公布2025年上半年度財務報告,為利持續建構投資人與興櫃公司間良好溝通互動平台,櫃買中心特別規劃「興櫃公司業績說明會」,於8月19日下午2時,在櫃買中心11樓多功能資訊媒體區舉辦。 透過說明會興櫃公司除能向投資大眾說明公司營運狀況及整體產業發展、傳達企業理念與經營方針外,並提供投資大眾與公司及時交流溝通的機會,歡迎投資人踴躍到櫃買中心網站 ... | 重電業可望分享台積赴美商機 | 記者朱曼寧/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積電擬擴大赴美投資,重電業有望雨露均霑,法人指出,亞力(1514)、士電、華城等均有望再奪台積電變壓器訂單,而中興電以GIS產品跨入半導體公司,半導體晶圓大廠赴美擴大投資,有機會隨著半導體廠出貨至海外。 重電業者指出,半導體擴廠將帶動電力設備相關需求,而台積電向來對品質要求度高,在當地通常不容易找到符合需求的重電產品,而台廠具備品質認證、交期相對短等相對優勢,若擴 ... | 新應材、台特化 四檔夯 |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新應材(4749)與台特化(4772)隨著半導體景氣佳,以及需求增加帶來業績成長空間;權證發行商表示,市場氛圍樂觀可挑偏價外認購權證操作。 新應材隨晶圓廠客戶3奈米製程(N3)月產能持續提升、N2自今年第4季開始量產,表面改質劑(Rinse)將持續成為今、明年主要營收成長動能。中長期而言,展望至2027年,隨KrF光阻劑驗證通過,2026/2027年皆有新品挹注,產品組合逐漸完善下,中長期成 ... | 市值型、高息ETF受青睞 |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台股第2季大幅動盪,高低落差逾5,000點。資金流向顯示,在市場大幅波動時,國人大買台股市值型ETF及台股高股息ETF;部分資金則流向貨幣型基金避險。 川普在第2季初公布對等關稅,台股加權指數暴跌到17,306點,之後又快速反彈到22,580點,高低落差高達5,274點,6月底收在 22,256點。在台股大起大落、加上前景不明時,不少投資人選擇趁機加碼。 境內基金觀測站統計,在國人第2季最愛的10檔 ... | 全新、宏捷科 押長天期 |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全新(2455)及宏捷科(8086)在2026年仍具業績成長性,因通過市場追捧的無人機太陽能電池認證,在市場需求暢旺帶動下,股價都相對有表現空間。 全新今年第2季營收7.14億元,季減10%,年減18.4%,主因來自因基板缺料影響,光電子營收低於預期。毛利率34.4%,受新台幣升值匯率影響約2至3個百分點、稼動率較低使固定成本攤提較高所致,單季每股純益0.2元。 ... | 富達:台股躍投資首選 關注資訊科技、金融服務及能源股 |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富達國際「亞太區投資者調查」顯示,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台灣投資人更趨審慎,但近一半仍維持原有投資,未來12個月計畫配置台股、美股及全球,產業最關注資訊科技、金融服務及能源股。 調查由富達國際委託YouGov於5月15-28日在六個亞太市場(澳洲、日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進行,共成功訪問6,525名年齡介於18-69歲人士。台灣 ... | 順達7月營收月減3.3% 衝 BBU 業務 | 記者林薏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電池模組廠順達(3211)昨(10)日公告7月合併營收達10.16億元,月減3.33%,年減1.09%。 順達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66.29億元,年減21.1%。 展望後市,順達總經理張崇興指出,在備援電池模組(BBU)業務帶頭成長之下,預估下半年整體的營收將會優於上半年。 順達原先預估,因IT業務價格競爭激烈,全年整體營收將年減10%,但受新台幣升值的不利因素影響,順達下修營收預估,預計今年營收將 ... | 印度基金雙引擎驅動 投資前景看好 可定期定額布局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印度股市短期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而走弱,但結構性風險有限。長期而言,印度強勁的內需動能與數位轉型趨勢可望持續支撐經濟成長,展望偏向樂觀,建議投資人可逢低或採定期定額方式布局印度基金。 投信法人表示,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印度PMI持續穩步上升,6月製造業PMI攀升至近14個月新高,顯示製造業景氣持續改善。通膨亦逐漸回落,為貨幣政策提供更多操 ... | 櫃買攜富時羅素 衝ETF業務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櫃買中心積極推廣指數業務,已於6月與國際指數機構富時羅素指數公司(FTSE International Limited)完成合作契約簽署,期待可以發揮雙方在指數編製方面的經驗及專業,合力打造櫃買市場的指數化商品生態系,滿足投資人對指數投資的多元化需求。 櫃買中心表示,富時羅素指數公司為臺灣證券市場第一檔ETF的指數編製先驅,本次與富時羅素指數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將再一次提升櫃買中心指數業務 ... | 全球市場觀測站/美科技股 錢景閃亮 |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美國對等關稅於8月7日正式生效,因多已預先公布,影響有限;川普宣布半導體關稅稅率100%,但在美國設廠企業例外,市場正向解讀此一政策,帶動科技股走高。債市則因美國就業數據疲弱、美債殖利率走低,投等債表現較佳。 上周美股指數呈現高檔震盪,由於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僅新增7.3萬名,低於分析師預期,同時5月、6月的新增就業數據亦大幅下修,引起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走弱的擔憂,美股轉 ... | |  | •今年夏天熱翻天!小心皮膚也撐不住 肌膚問題頻傳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夏天皮膚病較為常見的主要有4大類,包括: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黴菌或細菌感染,如足癬、股癬、汗斑,以及光敏感性皮膚炎、蚊蟲叮咬皮膚病。
•AI排擠新鮮人 招聘訊息減15% 社會新鮮人的競爭對手不再侷限於人類,還有人工智慧(AI)。生成式AI工具興起讓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在職涯起點更難站穩腳跟,1997年後出生的「Z世代」線上求職平台「Handshake」數據顯示,以往年輕畢業生可從事的初階職位招聘訊息減少15%,而每個開缺職位的申請人數激增30%。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