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研究員:滕學緯
近期,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掀起了一場由「魚雷球棒」(Torpedo Bat)引領的技術革命。這種新型球棒以其獨特的設計和顯著的性能提升,正在重新定義擊球的藝術。
2025年開季初期,紐約洋基隊在對戰密爾瓦基釀酒人隊的系列賽中,三場比賽共擊出15支全壘打,其中9支來自使用新型「魚雷球棒」(Torpedo Bat)的球員。這種外型類似保齡球瓶的新型球棒迅速引起棒球界的關注與討論。
創新源起:物理學家的跨界貢獻
「魚雷球棒」的誕生要歸功於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前物理學家亞倫·林哈特(Aaron Leanhardt)。他在結束學術生涯後,將科學知識應用於棒球領域,與紐約洋基隊合作,開發出這款革命性的球棒。
Leanhardt在洋基隊任職期間,觀察到傳統球棒的設計未能充分利用球員的擊球習慣,於是設計出魚雷球棒。這種球棒的最大直徑(甜蜜點)位置下移,靠近打者的雙手,使球棒外型類似保齡球瓶。這項設計旨在將甜蜜點移至大多數球員實際擊球的位置,從而提升擊球力量和表現。
技術特點:重新定義擊球甜蜜點
傳統球棒的設計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幾乎未曾改變,而魚雷球棒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常態。傳統球棒的質量主要集中在棒頭末端,而「魚雷球棒」則將質量重新分配,使最厚重的部分位於距離棒頭約6至7英寸的位置,使球棒的甜蜜點更接近球員的實際擊球區域。這種設計有助於提高擊球時的能量傳遞效率,增加擊球的距離和速度。此外,將甜蜜點位置下移,靠近打者的雙手,使擊球更穩定,提升擊球力量和表現。
儘管外型獨特,魚雷球棒的尺寸仍符合MLB規則對球棒長度和周長的規定,因此在比賽中是可以合法使用的。
圖1:魚雷球棒與傳統球棒比較
圖片來源:ESPN
實際應用與影響:從洋基隊到全聯盟
紐約洋基隊率先在比賽中使用「魚雷球棒」,並在2025賽季開幕系列賽中創下15支全壘打的紀錄,其中多位球員使用了這種新型球棒。這一成功引起了其他球隊和球員的關注,許多球員開始測試並在比賽中使用「魚雷球棒」。
自2025年賽季開始,越來越多的MLB球員開始使用魚雷球棒,包括:
紐約洋基隊:Anthony Volpe、Paul Goldschmidt、Cody Bellinger、Jazz Chisholm Jr.、Austin Wells
芝加哥小熊隊:Dansby Swanson、Nico Hoerner
辛辛那提紅人隊:Elly De La Cruz、Jose Trevino
明尼蘇達雙城隊:Ryan Jeffers
紐約大都會隊:Francisco Lindor
巴爾的摩金鶯隊:Adley Rutschman
坦帕灣光芒隊:Junior Caminero、Yandy Díaz
多倫多藍鳥隊:Davis Schneider
費城費城人隊:Alec Bohm
匹茲堡海盜隊:Oneil Cruz
密爾瓦基釀酒人隊:Oliver Dunn
堪薩斯市皇家:Kyle Isbel
西雅圖水手:Cal Raleigh
克里夫蘭守護者:Daniel Schneemann
聖路易紅雀:Willson Contreras
此外,一些球員也表達了對魚雷球棒的興趣,並已訂購或正在考慮使用。
圖2:紐約洋基球員 Paul Goldschmidt 使用魚雷球棒
圖片來源:The New Yorker
爭議與未來展望:創新與公平性的平衡
儘管「魚雷球棒」在提升擊球表現方面顯示出潛力,但也引發了一些爭議。部分投手和教練擔心這種設計可能給打者帶來不公平的優勢,打破了投打平衡,甚至呼籲禁止使用。然而,MLB官方確認這些球棒符合聯盟規定,並未違反任何規則。
魚雷球棒在台灣的應用
魚雷球棒的熱潮也蔓延至台灣。中華職棒(CPBL)台鋼雄鷹隊的洋砲魔鷹(Magallanes)已訂製魚雷球棒,可能成為台灣首位使用該球棒的球員。此外,統一獅隊的陳傑憲也表示對魚雷球棒感興趣,並計劃訂購。台中地區的球棒製造商也因應需求,業績大幅成長,單日接到500支訂單,顯示魚雷球棒在台灣的受歡迎程度。
總的來說,「魚雷球棒」的出現為棒球運動帶來了新的技術革新,許多球員和球隊正在評估其潛在的優勢和影響。隨著更多數據的積累和實踐經驗的增加,這種新型球棒的未來應用前景將更加明朗。
參考資料及圖片來源:
1.https://www.newyorker.com/sports/sporting-scene/the-launch-of-the-torpedo-bat
2.https://www.inconspicuous.info/p/the-torpedo-bat?utm_campaign=post&utm_medium=we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