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中美黃岩島對峙 共軍稱驅離美艦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14 第615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中美黃岩島對峙 共軍稱驅離美艦
賓士執行長:大陸車市是「達爾文式」內捲 危害車企
陸外送平台「內捲」0元購 BBC:外送大戰沒有贏家
楊柳登陸台東 陸預測夜間再襲福建、廣東沿海 豪雨水氣籠罩
若毀大陸護照 國台辦:依法究責
對岸促客運直航 陸委會:依兩岸整體情勢評估
泰柬邊境停火後 大陸主場外交「瀾湄合作外長會」明雲南登場
陸企跨足醫療 攻兆元商機 華為組衛生軍團 美的建構生態系

兩岸新聞
中美黃岩島對峙 共軍稱驅離美艦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菲周一才在南海黃岩島(又稱民主礁)爆發衝突,導致大陸自家軍艦與海警船相撞意外後,解放軍南部戰區昨日通報,監視並驅離了「非法闖入黃岩島領海」的美軍驅逐艦「希金斯號」(USS Higgins,DDG 76)。這是美軍六年來首次在黃岩島海域採取軍事行動,南海緊張局勢陡然上升。

路透報導,希金斯號隸屬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透過聲明,主張該艦行動符合國際法保障的航行自由,此舉展示了美國正在捍衛其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的權利,「中國的任何反對言論都無法阻止我們」。

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新聞發言人何鐵城昨表示,八月十三日,美「希金斯」號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批准,非法闖入中國黃岩島領海」,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組織兵力,依法依規跟蹤監視、警告驅離。

何鐵城批評美軍行徑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安全,嚴重破壞南海和平穩定,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他稱解放軍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大陸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

希金斯號母港在日本橫須賀,該艦專屬臉書社群帳號本月八日曾發文,披露在菲律賓海域、南海海域,及太平洋西南方的珊瑚海(Coral Sea)執行任務的照片,距上次發文隔超過半年。

美艦上一次駛入黃岩島附近海域是二○一九年五月廿日,驅逐艦「普雷貝爾號」(USS Preble,DDG 88)駛入黃岩島十二浬,解放軍聲稱予以警告驅離。

日前,大陸海警船與解放軍軍艦才在該海域因追逐菲國巡邏艇罕見互撞。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引述華陽海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包毅楠稱,美軍「精心選擇這一時間點」旨在為菲律賓「撐腰」,為其挑釁行為做背書,進一步擾亂南海的和平穩定,並向外界表明,不承認大陸在黃岩島劃設的領海基線。

中國南海研究院區域國別研究所所長丁鐸說,美國試圖試探大陸在黃岩島領海基線發布後的管控能力。

共軍也有行動,海南清瀾海事局發布航警指十三日至十五日,「南海部分海域進行軍事訓練,禁止駛入」。

   
賓士執行長:大陸車市是「達爾文式」內捲 危害車企
台北13日電/中央社
德國賓士汽車執行長康林松11日接受德媒專訪時直指,中國車市有著「達爾文式」(指適者生存)的「內捲」競爭,而且參與的車企多達100餘家,這種降價促銷風氣正在危害所有參與者。

賓士(Mercedes-Benz)、BMW、福斯(Volkswagen)等德國汽車大廠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及獲利,都出現明顯衰退。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11日報導,康林松(OlaK□llenius)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賓士獲利下滑,與美國「對等關稅」、中國「內捲」、電動車轉型期過長有關。

根據報導,康林松針對中國車市「內捲」的現象表示,中國汽車市場的降價促銷風氣,正在危害所有參與其中的車廠。而中國車市有著「達爾文式」的激烈競爭,投入這場競爭的車企多達100餘家。

康林松表示,對賓士至關重要的高檔車型領域,中國民眾的消費熱情最近幾年「非常有限」,加上前述的現象,給賓士在中國車市造成了非常大的競爭壓力,所有的參與者都受到波及,中國人稱之為「內捲」。

在中國國產電動車大行其道下,目前賓士每月僅在中國市場售出約1000輛電動車,遠低於1年前的銷量。康林松對此表示,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是,賓士不想不惜一切代價搶奪中國市占率,因為透過大規模促銷維持高銷量的定價策略,是錯誤的。

儘管如此,中國和訊網日前報導,在經濟疲弱及電動車當道下,賓士在中國車市價格面臨崩盤,甚至出現官方建議價折半的現象。

像是賓士入門的A系列(A-Class)新車,有經銷商報出人民幣12.56萬元(約新台幣52.2萬元)的低價,是官方建議最低售價為25.13萬元的5折價;車體稍大的C系列(C-Class)新車,也有經銷商報出18.28萬元,是官方建議最低售價為33.48萬元的55折價。

至於賓士旗下的電動車EQA,官方建議售價為32.2萬元,有經銷商卻報出了16.1萬元,相當於打5折;另一款電動車EQB的官方建議售價為35.2萬至42.8萬元,也有經銷商報出了17.6萬至25.1萬元,同樣是5折價,引發市場熱議。

   
陸外送平台「內捲」0元購 BBC:外送大戰沒有贏家
上海13日電/中央社
中國今年4月爆發的「外送大戰」引發熱議。BBC報導,這場外送平台的內捲式競爭沒有贏家,店家訂單爆量,利潤卻是負數;外送員炎炎夏日疲於奔命收入沒有增長。而被破壞的市場秩序,最終還是由消費者承擔。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12日報導,中國今年4月爆發「外送大戰」,6月末進入白熱化: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幾家外送平台巨頭發起低價競爭挑戰,以消費券補貼等形式吸引顧客。於是一杯本來要人民幣30至40元(約新台幣125元至166元)的奶茶,可以用0元搶購到,甚至10元以下成為新的奶茶平均價格。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彭建真直言,「近期三家平台的價格戰,是典型的低價『內捲式競爭』」。

這種「內捲」行為迅速引起官方注意。中國當局今年開始便不斷釋出要整治內捲的訊息,5月和7月更分別約談外送大戰打得正酣的幾家平台,要求其嚴格遵守「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然而,0元標價還是公然出現在各大外送平台上。

報導指出,這場外送大戰沒有贏家。以店家角度而言,一間位於上海的冰淇淋店合夥人小阿表示,每天訂單翻倍、忙碌程度翻倍,有些訂單利潤卻是負數,最終收入沒有任何變化。

然而,店家卻不得不加入戰局,若不參加外送大戰,會被平台限制流量,無法被用戶看見。且店家需要繳納高於平台支出的費用來配合活動,一般讓利比例為平台3、店家7,意味著若消費者使用減10元的折價券,其中7元由店家吸收。

小阿表示,外送大戰開始後,每一單收入都比之前少幾十塊錢。「一個顧客付款150元的單子,以前我們能到手110元,現在只有不到100。」

外送員則陷入以「命硬」去搶時間、跑更多單的賭局。外送員為賺錢,在炎炎夏日面對比以前多2、3倍的訂單,然而在北京跑外送的劉師傅卻發現,每一單的單價變低了,「收入水平其實沒什麼變化」。

另一位上海的外送員王師傅則表示,他們本就需要靠超速闖紅燈來維持效率,外送大戰打響後,逆向、闖紅燈的次數更多了。

至於消費者,雖然以便宜的價錢點到許多餐飲,卻根本吃不完,最終食物都進了垃圾桶。甚至時常出現「幽靈訂單」,即消費者用外送平台點了到店自取,卻根本沒來領,最後店家只能將飲料倒掉,有時一天甚至要倒掉數十杯。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院研究員劉誠表示,外送大戰期間倒奶茶是行業過度競爭的表現,為了占有市場,打壓價格和利潤,「雖然已經有兩次約談,但我覺得這個現象會愈演愈烈」。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彭建真指出,以「低於成本價銷售的行為是違反我國價格法及有關規定的」,中國上次出現0元購現象是在2020年,當時有5家社區團購平台發起0元購活動,後來它們都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處罰、強制停止低價競爭行為。

小阿表示,在外送大戰背景下,願意到店消費的顧客越來越少,實體經濟難做,線上經濟內捲,在外送生意上虧掉的錢只能透過把手伸向別的店家、薅別人的羊毛(榨取別人利益)「冤冤相報」來緩解。

他感嘆,「市場真的很差,消費者、騎手、我們都沒錢。外送大戰不會一直持續,在這樣一場荒唐的鬧劇結束後,砍刀不還得對準消費者嗎?到底誰在從中受益?」。

   
楊柳登陸台東 陸預測夜間再襲福建、廣東沿海 豪雨水氣籠罩
記者謝守真/即時報導/聯合報
中度颱風楊柳來襲。大陸中央氣象台監測指出,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的中心已於13日13時前後在台灣台東縣太麻里鄉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每秒42公尺,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預計13日下午進入台灣海峽,並將於夜間至14日凌晨在福建廈門到廣東汕頭一帶沿海登陸。

據中國天氣網微博,大陸中央氣象台指出,從常年來看,登陸台灣的颱風強度往往較強。統計發現,1949年至2024年期間登陸台灣的颱風中,達到颱風級(大陸指表示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12至13級,或陣風13級及以上)以上強度的共有91個,占總數的68.9%,其中有15個超強颱風。此次的「楊柳」也是個「狠角色」。

大陸中央氣象台預計,「楊柳」將在13日下午進入台灣海峽,並將於今天夜間至明天凌晨在福建廈門到廣東汕頭一帶沿海登陸(25至33公尺/秒,10至12級);之後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中國天氣網提到,受「楊柳」影響,大陸華南、西南等地將現明顯風雨。13日下午至14日中午,廣東中東部、福建東部和南部、江西南部、湖南東南部、台灣大部份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南部、廣東東部和北部、江西南部、台灣東部和南部等地有大暴雨,廣東東部和福建東南部的局地有暴雨。

此外,大陸地區東海大部、台灣以東洋面、南海東北部、巴士海峽、台灣海峽北部、台灣本島北部及其沿海、福建北部沿海、廣東中東部沿海將有6至8級大風,台灣本島南部及其沿海、福建中南部沿海、台灣海峽中南部海域風力可達9至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和地區風力有11至12級,陣風13至14級。

大陸中央氣象台指出,「楊柳」登陸後將持續深入影響廣東、廣西、江西南部、湖南中南部、貴州、重慶南部等地,當地民眾需密切關注臨近預報預警訊息,提前做好颱風防禦的相關準備,加強防範城鄉澇、山洪、山體滑坡(土石流)等各類次生災害。

大陸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呂心艷稱,前期南方降水比較頻繁,持續的降水使土壤的水分飽和度較高,所以這次要特別關注楊柳帶來的強降水,與前期多次降水所形成的疊加效應,容易引發山洪、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以及城鄉積澇等次生災害。大陸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玲則指出,颱風一旦在台灣登陸,其核心結構就會受到嚴重破壞,登陸大陸時強度會明顯衰減。

   
若毀大陸護照 國台辦:依法究責
特派記者廖士鋒/北京報導/聯合報
內政部日前預告修正有關大陸人民來台定居的許可辦法,要求應附「喪失大陸地區戶籍及未申領持用或已放棄(註銷)大陸地區護照證明」,實務上包括截角大陸護照的做法,大陸國台辦昨日警告,對故意損毀大陸護照的有關組織和個人,「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但陸委會強調會根據法令行事。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說,修正公告是民進黨打壓迫害兩岸婚姻群體的「又一惡行」。她警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受到法律嚴格保護」,對故意損毀大陸護照的有關組織和個人,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她未具體回應陸方是否有放棄護照的「相關證明」。

陸委會昨回應以「中共護照」稱之,說我方會根據我方法令行事,未來要入籍台灣,如果已經有拿中共護照,就必須自行截角不再持用;不論是否曾持用中共護照,只要拿不到中共證明的,可用具結替代。

而對於花蓮陸配村長因被認定具大陸「國籍」遭解職,內政部長劉世芳就民眾黨擬推陸配李貞秀遞補不分區立委一事,稱「中華民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惹議,朱鳳蓮再說,這是民進黨打壓大陸配偶的「又一惡行」,並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部分」。

陸委會則說,民選公職人員禁止擁有雙重國籍,是所有「中華民國國民」都必須遵守的法律義務。法律不允許民選公職人員事實上擁有其他國籍,並向中華民國以外的國家或政權效忠。「這跟承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回事」。

另,停航六百多天的「海峽號」月初恢復貨運直航,朱鳳蓮昨也喊話,「民進黨當局應充分考慮兩岸民眾及航運企業的訴求,儘快全面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但陸委會僅稱,「有關海運客運直航,政府會持續依兩岸旅運需求,以及兩岸整體情勢,綜合評估」,並未鬆口。

   
對岸促客運直航 陸委會:依兩岸整體情勢評估
記者陳政錄/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停航600多天的「海峽號」,於8月6日正式恢復貨運直航,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再促我「儘快全面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陸委會晚間對此表示,有關海運客運直航,政府會持續依兩岸旅運需求,以及兩岸整體情勢,綜合評估。

朱鳳蓮今天上午在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說,客貨兩用滾裝船「海峽號」自2011年11月首航以來,累計運送旅客近100萬人次、貨物3.8萬餘噸。「海峽號」重啟貨運直航,受到兩岸民眾的熱烈歡迎。

她並指,由於民進黨當局阻撓限制,兩岸民眾期盼已久的兩岸海上客運直航迄未恢復。兩岸間恢復正常海上客運航線在大陸方面不存在任何障礙。「民進黨當局應充分考慮兩岸民眾及航運企業的訴求,儘快全面恢復兩岸海上客運直航。」

對此,陸委會13日晚間書面回應表示,兩岸海運直航主要以載運貨物為主,未曾因疫情而停航,「海峽號」貨運業務係因貨源不足向航港局申請停航,並非政府予以限制。

陸委會接著說,有關海運客運直航,政府會持續依兩岸旅運需求,以及兩岸整體情勢,綜合評估。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5月陸委會在提交給立法院的業務報告,也罕見提及「恢復海上客運直航」。不過,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當時也解釋,此舉表示這是「陸委會正在考慮、考量的東西」,「如果完全不列就表示我們不想做,這是不對的」,但強調,政府目前仍覺得海上客運的客源「需求性不大」。

   
泰柬邊境停火後 大陸主場外交「瀾湄合作外長會」明雲南登場
記者廖士鋒/即時報導/聯合報
在泰國與柬埔寨邊境衝突停火之際,大陸與中南半島國家合作機制「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即將舉辦第十次外長會,中共外事辦主任兼外長王毅將在雲南主持,而會議期間還將舉行「中寮緬泰外長非正式會晤」。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13日宣布上述消息,這次外長會將在雲南省的安寧市舉行。

此前,泰國與柬埔寨爆發邊境衝突,雙方都有士兵傷亡,8月7日,柬埔寨與泰國代表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簽署停火協議,但目前局勢仍未徹底緩解。據柬華日報13日援引柬埔寨主流媒體《freshnews》報導稱,泰國軍隊正向柬泰邊境區域大規模調動部隊和重型武器裝備,其中包括大量坦克,是對柬埔寨採取新一輪軍事行動的前兆。泰國軍隊或將於8月13日夜間至14日早晨再次對柬埔寨發動新的軍事進攻。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7日晚間曾指出,「中方秉持公道公允立場,支持柬泰雙方加強溝通、妥處分歧,支持以『東協方式』推動政治解決,願繼續為柬泰和平解決邊境爭端發揮建設性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瀾湄合作成員有大陸、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等六方,2014年11月,時任大陸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七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提出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2016年首次峰會在海南三亞舉行,目前已舉行四次峰會,九次外長會、十一次高官會和十四次外交工作組會。這次將是大陸第五度主辦外長會,也是外長會第三度在雲南登場。

第九次外長會於去年8月在泰國清邁登場,當時王毅就下階段合作提出四項建議,包含「加大聯合打擊跨國犯罪活動力度」、「加快推進瀾湄互聯互通網路建設」,尤其是推動2021年底通車、目前終點是寮國永珍的中寮鐵路「向南延伸」等。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13日說明,今年瀾湄合作機制將邁入第10年。當前,瀾湄國家都處於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以及單邊霸權和保護主義抬頭,瀾湄各國需要加強團結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大陸希望通過此次瀾湄合作外長會,同湄公河國家梳理合作成果、總結成功經驗,謀劃機制未來發展,持續打造更加強韌的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更為緊密的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

該發言人強調,「應現任瀾湄合作共同主席國泰國提議,會議期間還將舉行中寮緬泰外長非正式會晤,就地區形勢和聯合打擊跨境犯罪等共同關心的議題深入交換意見」。

在今年3月17日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透露,今年將召開瀾湄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

至於「中寮緬泰外長非正式會晤」,也非首次舉行,去年8月在瀾湄合作第九次外長會期間,也曾舉行過這一會晤,由於緬甸動亂局勢,當時王毅表示「在緬甸問題上要堅守三條底線,即緬甸不能內亂內戰,不脫離東協大家庭軌道,不允許外部勢力肆意滲透干預」,同時大陸外交部釋出的會晤消息還顯示,四方一致同意加強合作、密切協同,加大打擊網賭電詐、毒品販運、人口販賣等跨境犯罪力度,共同維護地區和平安寧。

   
陸企跨足醫療 攻兆元商機 華為組衛生軍團 美的建構生態系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包括美的、華為等知名大陸企業紛紛入局醫療健康產業,美的集團正式成立醫療板塊,華為則組建醫療衛生軍團,在老齡化社會現實、陸官方「健康中國2030」政策號召下,陸企跨界進入醫療產業正成為熱潮,以追逐第二增長曲線,搶攻兆元商機。

醫療健康產業面向多,不論是傳統賽道的醫藥、醫材,還是中醫藥、美容、養老、保健、體重管理等,涉及人類健康預防、保健到康復等過程,充滿機會,也吸引眾多企業進入尋找營收增長的機會。

來自不同領域的巨頭依憑自身產業專業,在醫療產業中推出創新內容,華為3月宣布正式成立「醫療衛生軍團」,為繼煤礦、電力等後,華為第21個垂直行業軍團。整合華為在5G、雲計算、AI大模型(如盤古大模型)等領域的技術積累,重點構建AI輔助診斷解決方案體系,推動醫療大模型在臨床場景的應用;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也布局AI醫療,打造醫生AI助理。

家電巨頭美的以「5+2+X」(「5」代表旗下萬東醫療、庫卡醫療、美的生物醫療、瑞仕格醫療、美的樓宇科技等五大實體;「2」指旗下中央研究院與AI研究院兩大平台;「X」代表與高校、醫院的開放合作)戰略整合醫療影像、自動化、生物醫療等資源,構建完整生態,並明確深耕影像診斷設備。

另一家電巨頭海爾專攻醫用低溫存儲等高壁壘領域,通過「盈康一生」品牌整合旗下大健康資產。

房企萬科則探索「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服務;車企如奇瑞、上汽則從「行動健康終端」切入,針對駕駛員推出搭載AI健康管家的智能座艙;順豐則聚焦醫藥冷鏈物流等。

對於巨頭跨界入局,第一財經報導指出,原因與人口老齡化加速、慢病負擔加重、政策鼓勵等因素驅動社會資本進入健康服務領域有關。更重要的是,醫療健康產業具有長期增長的確定性,成為各行業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首選。

不過,跨界企業進入醫療健康產業仍有許多挑戰,像是面臨研發周期長、監管高門檻、專業要求嚴苛等挑戰。

單純依靠行業經驗難以長期立足,仍須結合臨床需求、強化技術研發、注重合規管理,才能構建可持續的競爭力。

大陸商務部相關單位曾發布《2024中國消費健康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大陸生命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人民幣6.83兆元增長至2023年的10.03兆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7%。

此外,大陸中消協《健康產業消費趨勢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大陸健康產業總收入規模達人民幣9兆元。

另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30年,健康產業規模將達人民幣16兆元。

   
非常刻薄的把戲-情緒勒索
你是否遇過朋友利用你的感覺來控制你的情況?如果遇過,你可能已經歷到「情緒勒索」這種負面行為。一般勒索是指有人知道你的秘密,而強迫你做某事。但情緒勒索有點不同,是利用你的恐懼感或罪惡感,來操控你做出順從他們要求的行為。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生物防治妙招
美國的畜牧業正受蟲害所苦,為了解決這個產業危機,當局政府正準備繁殖數十億隻蒼蠅,並將牠們從飛機上大量投放至墨西哥與德州南部,以對抗一種會啃食活體動物的致命害蟲——新世界螺旋蠅。這項聽起來像恐怖電影情節,實際上卻是最有用的生物防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