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美逾300場示威 反德州重劃選區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18 第616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美逾300場示威 反德州重劃選區
王毅赴印 美印關稅談判推遲
美中關係回暖?專家:短暫平靜
加嚴審查?從陸籍回復台灣身份增3條件 陸委會:不是想取得就能取得
打擊黑工!香港入境處和警方連串行動 警認定有犯罪集團介入
黎智英法庭上揮手 律師:恐已構成蔑視法庭罪
陸國務院報告:美式人權成政治籌碼
北京閱兵2度演練 新武器曝光

兩岸新聞
美逾300場示威 反德州重劃選區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民主派倡議人士及勞工團體十六日在美國各地舉行數百場集會活動,抗議川普政府大力推動德州重劃國會選區,以確保二○二六年期中選舉對共和黨有利。

在川普疾呼下,德州州議會共和黨人提案重新畫分國會選區,以協助共和黨在明年期中選舉增加五個聯邦眾議院席次。州長艾伯特正遵照川普指示辦理重劃選區,以使共和黨在期中選舉得利。

這種以不公平選區劃分操縱選舉,使投票結果有利於某方手法,稱為「傑利蠑螈(gerrymander)」。常見手段是,多數黨在選區重畫時,把支持反對黨的選民畫入少數幾個選區,或把反對黨選民打散分布到不同選區,都可降低對手當選席次。

路透報導,民主黨籍前聯邦眾議員歐洛克等人十六日在德州發表談話,呼籲民眾站出來反對重劃選區。德州數十位民主黨籍州議員已離開當地,讓州議會無法達到法定最低人數表決選區重劃案。

歐洛克告訴現場群眾,共和黨這麼做「是因為他們害怕,他們害怕今天在這裡看到的這股力量」。民主派組織Texas For All執行董事蒂格納說,全美四十四州及華盛頓特區同步舉辦三百多場活動,吸引數萬人共襄盛舉。

暫離德州的五十多名民主黨州議員中,許多人目前暫居伊利諾州。這些缺席的州議員面臨一天最低五百美元罰款,且德州共和黨人進一步通過發布逮捕令動議,要緝捕缺席表決的民主黨人。不過,逮捕令僅適用於德州境內,這些民主黨人可能在返回德州時才會被逮捕。

這批民主黨州議員希望阻止選區重劃案在德州特別會期進入表決。這個特別會期是與川普關係密切的德州州長艾伯特召開,已於十五日結束。艾伯特隨即宣布召開第二個特別會期。

為反制德州重劃選區,加州州長紐森也於十四日宣布有意重劃選區,以抵消德州此舉可能帶來的影響。

民主黨人士指出,重劃選區是配合美國人口普查十年進行一次,如今才過一半時間就意圖重劃選區,擺明是為共和黨提供支持以保住眾議院控制權。

紐森表示,加州預計十一月四日舉行一次特別投票,要求選民為接下來的兩次選舉設立臨時國會選區;之後劃定新選區的權力將交給一個獨立委員會。紐森表示,他這樣做是為了回應川普,他說川普曾致電德州州長,要求「給我找五個席次」。

   
王毅赴印 美印關稅談判推遲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外長王毅今日起應邀訪問印度,將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外長蘇傑生會見,預料將磋商印度總理莫迪本月底訪陸事宜。在美印貿易緊張升級之際,中印正開展多層次互動,與此同時,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已取消本月稍晚的訪印行程,為雙方達成貿易協議蒙上陰影。

王 毅十八至廿日將以大陸外長、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身分應邀訪問印度,期間將與多瓦爾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廿四次會晤,並與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雙邊會談。這是王毅三年多以來首次訪問印度,也是二○二○年中印邊境衝突後第二次舉行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

王毅此訪正值莫迪預計訪問大陸,參加八月卅一日至九月一日舉行的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之際。如果成行,這將是印度總理七年來首次訪陸。

近期中印雙方高層互動明顯增多,陸媒稱,雖然中印緊張關係稍早前已開始解凍,但美國總統川普對印度揮舞關稅大棒,加劇了這一轉變。本月早些時候,川普以印度持續進口俄羅斯石油,對印度商品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將於本月廿七日生效,這急速加劇美印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目前美對印度整體關稅稅率高達百分之五十,是美國對貿易伙伴徵收的最高關稅之一。

印度新德里電視台十六日援引消息稱,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已取消原定八月廿五日至廿九日的訪印行程,雙方重啟談判的具體時間尚未確定。這次訪問取消,意味前述懲罰性關稅很可能如期生效,也顯示兩國貿易協商再陷停滯。

面對美國關稅重壓,莫迪十五日在新德里發表的獨立日演講中雖未點名川普,但譴責了「經濟自私主義」,他強調印度將保護農民、漁民及其他勞動者的利益,抵制任何有害政策,絕不會在利益問題上妥協。

美印此前經過五輪談判,在開放印度農業和乳製品市場及停止購買俄油等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但印媒早前報導,莫迪九月可能出席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並與川普會晤,磋商關稅問題。

   
美中關係回暖?專家:短暫平靜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時代雜誌十六日刊出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專文,以「為何現在美國與中國一團和氣?」為題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態度大轉變有三個原因:美中互有制衡武器、需要提振各自國內信心,以及希望秋季促成雙邊峰會。但甘思德認為,美中關係回暖預估不會太久,一旦北京「好運用完」、惹怒川普,美國對北京將重新轉趨強硬。

美中長期對立爭奪全球領導權,川普總統第二任初期對北京祭出高達百分之一四五關稅,關係一度緊張。然而近四個月來情勢逆轉,雙方五月在日內瓦達成關稅戰休兵九十天協議並持續延長,白宮還讚揚北京「合作與靈活」。同時,川普政府未關閉TikTok、拒絕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還允許輝達與超微先進晶片出口大陸,釋出連串善意。

甘思德指出,美國對金磚國家與部分傳統盟友採取強硬手段之際,對中國態度卻大轉彎,有三個原因。首先, 如今北京也握有制衡華府的武器。北京以報復關稅反擊川普,更利用在稀土礦物與磁鐵方面的全球主導地位作為籌碼。川普隨後放軟態度,降低關稅並重啟對話,北京因而相信已掌握「川普總是退縮」(TACO)公式。

其次,美中都希望提振國內經濟信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亟需鞏固財政、整合產業並避免出口遭遇更多外部障礙。美國雖經濟表現穩健,但民眾對出口市場流失、通膨、赤字與潛在衰退憂慮日增,川普同樣需要一劑定心丸。

第三,美中皆期盼促成秋季川習會。川普四月起便表達希望與習直接對話,推動能在美國國內包裝為「促進商機、打擊芬太尼」的協議。部分中國專家近幾周透露,習近平方面希望避免在外交場合受辱,因此在川普一再讓步下,中方可能想趁勢鞏固既有成果,甚至進一步要求在關稅、出口管制與台灣問題上獲得更多讓步。

然而,甘思德警告,美中之間短暫和氣只是因短期利益契合。雙方在經貿結構、台灣與其他主權爭議,以及對國際秩序競爭願景上,分歧極深,談判帶來的緩和無法持續太久。

甘思德指出,北京最終可能「好運用盡」,若在談判中讓步不足,或過度逼迫以期再逼川普退讓,恐觸發川普激烈抨擊與政策反彈。川普的不可預測性,意味美國對中策略隨時可能急轉直下。北京知道與川普的任何協議都不是永久的,只能把握當下「短暫的平靜」,同時準備迎接下一輪升級。

   
加嚴審查?從陸籍回復台灣身份增3條件 陸委會:不是想取得就能取得
記者陳宥菘/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內政部近日預告修正辦法,針對申請回復台灣地區人民身分者,新設應符合對台灣國防安全有重大貢獻等3條件。陸委會17日表示,「台灣籍」非常可貴,不是想取得就能取得,尤其曾經主動放棄台灣籍的人,政府核發身分許可,必須有足昭公信的理由。

內政部近日預告「在台原有戶籍大陸地區人民申請回復台灣地區人民身分許可辦法」修正草案,適用對象指在台灣原設有戶籍人民,因在大陸地區設戶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而喪失台灣身分者。該辦法的修正無需經立法院通過。

修正草案新增第3條,申請回復台灣地區人民身分者,應有具體事證認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一、對台灣國防安全、國際形象或社會安定有重大特殊貢獻。二、有助於台灣整體利益。三、基於人道考量。

針對新設這3個條件之考量,陸委會17日晚間透過書面表示,雖然法令用語是「回復」,但實質上就是「中國大陸籍」要申請取得「台灣籍」。

陸委會說,「台灣籍」非常可貴,不是想取得就能取得,尤其曾經主動放棄台灣籍的人,政府核發身分許可,必須有足昭公信的理由。這3個條件是把過去審查的標準加以明確化。

值得注意的是,修正草案也增訂3種得不予核發、撤銷與廢止許可的狀況,包括曾有或現有中共從事具有任何政治性目的宣傳;曾有或現有違背大陸政策或法令;有事實足認有危害國家利益之虞。

針對此前因領用大陸身分證、定居證等緣由遭註銷台灣身分的李東憲、林金城、張立齊等人,是否能回復台灣身分?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這幾個例子都是個案,「等到他們如果真的要來申請的話再說」。

   
打擊黑工!香港入境處和警方連串行動 警認定有犯罪集團介入
香港特派員李春/即時報導/聯合報
香港入境處和香港警方連串行動,打擊非法勞工,這些被稱為「黑工」者,包括非法入境和合法入境但無香港工作簽證者,主要來自中國大陸,他們進入香港後,有人開網約車,或在餐廳做廚工、洗碗等,香港警方還認定有犯罪集團介入。

香港入境處繼續展開反非法勞工行動,星期六晚至星期天再拘捕19人,包括14名懷疑非法勞工及5名涉嫌聘用非法勞工的僱主。

香港入境處的行動,在六間餐館及深水□一個唐樓單位,拘捕14名懷疑黑工及5名涉嫌聘用黑工的僱主,當中有8名非華裔人士及6名大陸居民,一人持有不允許僱傭工作的擔保書,一人為非法入境者。

香港入境處稱,被捕人士大部分從事飲食業,包括侍應、廚工、洗碗等,涉案餐館則涵蓋高級西餐廳、點心店等。 另外,入境處亦在灣仔一間西餐廳拘捕一名從事洗碗工作的大陸女子,涉嫌非法入境及行使偽造身份證找工作。

香港入境處自星期五開始行動,到星期天下午搜查超過130個目標地點。被捕的5名僱主,包括餐廳業者及經理。入境處表示,會調查涉嫌聘用有關非法勞工的僱主,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香港警方則說,有犯罪集團早前招攬大陸司機到香港透過網約車載客取酬。警方進一步調查後,星期六日下午在落馬洲拘捕一名46歲本地女子及一名36歲大陸女子,涉嫌「串謀詐騙」及「協助及教唆違反逗留條件」,該名大陸女子亦涉嫌「洗黑錢」,相信兩人與該犯罪集團有關,她們現正被扣留調查。

香港警方說,早前接獲市民報案,指部分網約車司機行車時不熟悉路線,本地話不純正。警方以「非法載客取酬」、「在沒有第三者保險保障下駕駛」及「違反逗留條件」等罪名,拘捕兩名年齡分別為41歲及50歲的大陸男司機,已被起訴相關罪名。

警方其後於屯門及落馬洲,拘捕兩名本地男子及一名本地女子,年齡40至65歲,分別涉嫌「串謀詐騙」、「協助及教唆違反逗留條件」、「容許駕駛或使用汽車而作出租或酬載客用途」及「洗黑錢」,被捕人正被扣查。

香港警方說,集團預先為相關司機安排申領有效香港駕駛執照;司機以訪客身份入境後,使用由集團成員登記的私家車及網約車平台帳戶從事載客活動。交易完成後,集團以現金與司機分帳。集團分工明確,包括負責車輛登記、平台帳戶登記及平台收款帳戶持有人等職能。

   
黎智英法庭上揮手 律師:恐已構成蔑視法庭罪
大陸中心/即時報導/聯合報
香港特區高等法院15日起再次就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案件開庭,聽取結案陳詞。據香港大公報18日報導,黎智英當日被帶入法庭後,有旁聽人士向他揮手,黎智英也揮手回應。

對此,執業律師、香江聚賢法律專業人才委員會主任陳子遷批評,這樣「做騷」(作秀)的行為或已構成蔑視法庭。

大公報稱,當日開庭前,法庭保安以中文及英文向公眾人士宣讀:法官已下令,不論法官是否在場,或休庭期間,旁聽人士都要保持安靜,不得向與訟雙方發表意見、個人感受及祝福等,否則不得進入法庭。

對於黎智英當天向支持者揮手致意,陳子遷稱,法庭從來都不是供人作戲表演的舞台。在庭內或庭外作出不遵守法庭命令、大聲喧嘩、拍照、錄音等擾亂訴訟程序的行為,都有可能犯下「蔑視法庭罪」。

陳子遷表示,刑事「蔑視法庭罪」沒有法定的最高禁刑罰或罰款的定額。根據過往案例,向裁判官或司法人員作侮辱或恐嚇性舉動,最高可被判罰款港幣2,000元及監禁兩個月;侮辱法官或作出阻礙訴訟程序行為,最高可被判入獄兩年或罰款5,000元。

BBC中文網表示,今年77歲的黎智英於2020年8月被香港國安警察拘捕,同年12月遭起訴,成為《香港國安法》「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下被訴第一人,引起西方國家政府與人權倡議團體關注。一旦被判有罪,最高可被處以無期徒刑(終身監禁)。

黎智英案經兩度押後在2023年12月開審,斷斷續續進行了近11個月。之後,黎智英作為證人接受控辯雙方與法官盤問,直到2025年3月才完成。雙方原訂8月14日開始結案陳詞,但因香港暴雨警告推遲一天,後又因黎智英身體不適,再度延至今(18)日。

美國總統川普14日接受福斯新聞電台(Fox News Radio)訪問時表示,即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不高興」,他仍將盡力協助黎智英。

對此,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不清楚」,但強調「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利用司法案件干涉中國內政、抹黑破壞香港法治」。

   
陸國務院報告:美式人權成政治籌碼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美持續在人權議題上角力,大陸國務院新聞辦昨日發表「二○二四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抨擊美國人權在權力與資本合謀下,被異化為政治秀場上的道具和權力賭場中的籌碼,背離了人權的核心價值。

大陸國新辦每年固定發布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在二○一九年以前稱為「美國侵犯人權紀事」,內容主要回應美國政府發布的國別人權報告。

報告稱,二○二四年原本是美國公民行使政治權利的關鍵一年,但在現實中,金錢操控政治,政治綁架司法,選舉規則壓制選民,政治暴力事件頻發。報告提到美國高通膨加劇貧富鴻溝,藥物濫用危害民眾健康;槍支暴力威脅生命安全,警察濫用暴力草菅人命,監獄囚犯遭受虐待;種族歧視言論肆意橫行;美國邊境地區人道主義危機持續惡化;移民政策與政治選舉深度捆綁等問題。又稱,美國長期奉行霸權主義,踐踏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侵犯他國人權,嚴重威脅全球和平、安全與發展。

此前,美國國務院本月十二日發布二○二四國別人權報告,其中針對以色列、俄羅斯等國的批評篇幅有所減少,對中國大陸的頁數更是不到過去的一半。報告並刪減有關外國政府貪腐、LGBTQ人權狀況等內容。

美國二○二四版人權報告提及大陸的部分主要在於,針對新疆維吾爾人及其他少數民族和宗教群體的種族滅絕與反人類罪行,並稱北京當局未採取充分措施或行動,來識別或懲處涉及人權侵害的官員。同時對言論自由和媒體自由的嚴重限制,包括無正當理由逮捕和起訴記者、律師、作家、部落客、異議人士,並限制網路自由;也提及大陸限制宗教自由;禁止獨立工會並系統性限制工人結社自由、童工問題等。

   
北京閱兵2度演練 新武器曝光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共當局於十六日晚間舉行九三閱兵第二次演練,除封鎖範圍擴大、動用四萬人參演外,還有多款閱兵武器曝光,涉及坦克、飛彈、無人作戰武器等,其中也包含多款新式武器。

央視昨晚釋出演練畫面,除了首次演練便有的徒步方隊,裝備方隊亦在此次演練中出現,其中包含裝甲陣列等。

十六日起,北京道路上有多輛軍方運輸車經過,車上載著相信是參與第二次演練的軍備。當晚「X」上開始有市民拍攝到的武器畫面流出,包含裝甲車、中型坦克、防空飛彈等,不過由於多數武器裝備都被嚴密包裹,加上有些屬於新款,確切型號不易辨認。

港媒星島日報指,其中有一款新型中型坦克引發關注,根據照片,該款相信重約四十噸,裝備一○五毫米主炮。其先進防禦系統疑動用「神盾」防空艦的概念,把四面相控陣雷達裝置坦克四周,提供三六○度偵測能力。還有疑似新款超大型無人水下潛航器,有著「AJX002」的白色噴漆,引起網上議論。

   
夜市裡的流動饗宴 和外國網紅一起尋找台灣感性
夜市裡,人們穿著短褲、拖鞋,慢悠悠地逛著一家家滿是生命力的攤位,美食與人情味交織其中,這種在日常中自然流露的無拘無束,正是最能展現台灣感性的場域。這一回,我們要跟著日本的大久保麻梨子、法國來的酷、越南的阮秋姮三位YouTuber的腳步,尋找台灣夜市裡蘊藏的真摯與溫度,發現夜市裡的感性肌理。

天天喝酒你可能血球變大顆,肝臟拉警報
60多歲陳先生,有天天喝酒的習慣,家人擔心他喝到肝臟出問題,拉著他接受健康檢查。當報告出來時,發現有輕微貧血,屬於紅血球過大的貧血,這種不健康的紅血球可能是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所致。進一步抽血檢查,血液中的維他命B12與葉酸都正常,代表這兩種營養,腸胃的吸收沒問題,但是肝臟可能已經生病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