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明年最低工資漲幅3%起跳 關稅、電價等變數…將牽動調幅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08/18 第615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明年最低工資漲幅3%起跳 關稅、電價等變數…將牽動調幅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動部預計9月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參考主計總處最新預估的經濟成長率及通膨率,推估明年最低工資漲幅約落在3%至4%間,換算下來,月薪至少調至29,450元、時薪196元,分別較今年增加860元、6元。

不過,知情人士坦言,美國對台關稅及232調查結果、經濟部電價審議是否會調漲電價,是兩大變數。

勞動部依照慣例在每年第3季邀集勞資政學召開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討論隔年的最低工資。《最低工資法》自2024年起實施,取代原有的基本工資審議制度,專法也明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應參採指標,其他包括國內生產毛額及成本構成之分配比率、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勞工平均薪資年增率、最低生活費等十項為得參採指標。

勞動部將於9月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決定明年最低工資。參與最低工資審議人士表示,最低工資是為保障邊際勞工最低生活需求,面對物價上漲,最低工資勢必也要調漲,但最大變數是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措施,直到現在,對台最終稅率尚未出爐,加上還有232調查,不確定性仍高,這半個月還要持續觀察,才會比較確定。

知情人士坦言,第二個變數就是電價,台電未獲特別預算撥補1,000億元,今年9月召開電價審議會時,民生電價是否調整仍是未定之天,若台電為反映成本而調漲民生電價,而最低工資調得不夠高,恐將影響邊際勞工最低生活所需。

主計總處上周發布最新經濟預測,AI與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帶動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大幅成長,第2季也因美國對等關稅刺激的拉貨潮,上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4.45%,而今年CPI年增率則下修至1.76%。

依照往例,CPI將足額反映在最低工資調幅上,若再加上過去勞資共享經濟果實的默契,明年的最低工資調幅預計將落在3%至4%之間,但因經濟前景充滿較多不確定性,預料最低工資審議應會朝保守方向討論,預計至少會調3%,但是否能繼續維持過去幾年調幅超過4%的水準,就要看最低工資審議會上的勞資攻防。

若明年最低工資最少調升3%,估算月薪將從28,590元、增加860元來到29,450元,時薪將從190元、調高6元來到196元。

 
鮑爾周五演說解讀就業數據 降息風向球
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廿二日將在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時,全球經濟及金融圈緊盯他是否會釋出九月降息訊號。

市場預期,由於美國就業與通膨展望的不確定性仍高,鮑爾可能含糊闡釋降息前景,不會像去年那麼坦白,關注重點為他對勞動市場的評估。

今年的全球央行年會廿一至廿三日在懷俄明州的傑克森洞登場,主題為「勞動市場正在轉型:人口結構、生產力與總體經濟政策」,鮑爾預定台灣時間廿二日晚間十時發表演說。

專家預期,鮑爾的演說內容「可能為聯準會是否真的會在九月降息,提出決定性的答案」,但相較於他在去年明白表示聯準會準備降息、釋出的寬鬆訊號,今年的情勢大不相同,目前的通膨與就業市場展望高度不確定,因此鮑爾可能不會做出明確暗示。

然而,若鮑爾明確表示不樂見勞動市場進一步降溫,九月降息可望「一槌定音」。FedWatch工具顯示,目前市場預期九月降息一碼(○點二五個百分點)的機率為百分之九十二,但在九月決策會議前,還須觀察七月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率、八月就業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報告。經濟學者預料通膨率將進一步升高,對就業前景卻看法分歧。

彭博資訊經濟學家認為,鮑爾將評估目前勞動市場的情況與去年不同,重點在於移民政策調整,改變了就業市場的供需平衡,每月的就業增加人數不必像以往那樣多,加上許多決策官員仍擔憂關稅將在未來幾個月大幅推升通膨,因此預料鮑爾不會在演說中提到有關九月降息的議題,較可能說明聯準會的決策思維與關切重點。

 
明年總預算案 本周拍板 歲入將終結連四年成長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本周將拍板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據悉,政院預計明(19)日將向賴清德總統報告,並於周四行政院會拍板,歲出規模約3兆元、歲入約2.7兆元,歲入將結束連四年成長。

分析原因,除因《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釋放財源給地方,也因國定假日增加、景氣不確定性,使歲入大宗的稅課收入受到影響,因此保守編列。

政院將拍板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賴總統先前已表示,國防預算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另外針對軍公教加薪,目前共有不加薪、加薪3%兩版本,因考量普發現金、美國關稅衝擊等變數,仍待政院做最終決定。

據悉,政院編列2026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初步編列歲入約2.7兆,歲出約3兆,估將舉債3,400億元填補差短。有別於往年,2026年歲入恐將結束連四年成長,較今年縮減編列。

歲入當中,明年編列證交稅預算數2,391億元,結束連兩年高度成長,轉為負成長9.2%。

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有兩大原因,除美國關稅政策造成景氣不確定性,明年國定假日增加,導致交易日減少也是原因之一。

因財劃法影響,中央政府預算遭到侵蝕,據悉,明年將舉債3,400億左右。

除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將舉債外,今年還有普發現金特別預算、年底國防特別預算待編列,政府財政能量將受到一定程度衝擊。

之所以須大量舉債,主因仍有許多政策須延續推動,包括AI新十大建設,就亟需預算支持,若不舉債支應,恐怕影響政務推動。

 
最低工資調漲 勞方:4%才能保障生活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勞資雙方將於9月最低工資審議會攻防,參與審議會的勞方代表認為,考量物價仍漲,明年最低工資調幅應至少4%以上,才能保障邊際勞工的基本生活所需。

勞方代表認為,在面臨未知的經濟情況,更要考慮到邊際勞工的生存需要,若從物價來觀察,今年1月至7月最低所得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06%,最低所得家庭的食物類CPI年增率,前七月更來到3.74%,勞方主張,明年最低工資調幅應至少達4%。

若以4%計算,最低工資月薪將從今年的28,590元、增加1,144元來到29,734元,時薪從190元、調至198元。

勞方代表指出,資方雇主要扛下經營壓力、但基層勞工承擔生存壓力,前次最低工資審議會暨諮詢會聯席會議就有委員建議,最低工資的調整應參酌「可支配所得最低20%家庭」的 CPI變動率與生活成本結構,才是真正照顧到邊際勞工。

最低工資調漲有助整體薪資上升,據主計總處調查,2024年未滿30歲青年平均年所得提高到55.9萬元創新高,主因經濟情勢穩健,加上最低工資調漲。

 
川普親商政策為美經濟與美股創造巨大長線優勢與潛力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摩根士丹利證券認為需觀察具體政策細節,包含川普政府給予企業多少時間移轉生產回美國、實務上是否可行,預期企業短期內可能會傾向購買在美國已有製造廠房的企業爭取豁免,長期則需建立多元世界(multipolar)、在地消費在地生產的供應鏈。彭博經濟研究也認為政策細節尚待釐清,包含100%關稅是否僅針對進口晶片或適用所有含半導體的產品,儘管美國製造的半導體或晶片可取得豁免,但仍需關注終端需求的潛在衝擊,看好專注發展AI且以企業客戶為主的半導體公司如輝達較具備韌性,類比及消費性電子半導體商承壓較重。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大而美法案》整體法案的影響,雖長期下美國債務規模可能持續攀升,但法案亦有助推動長期經濟成長,債務占GDP比重不一定會上升,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白宮副幕僚長Stephen Miller以及部分矽谷大老認為,未來美國很可能複製1990年代的情境,當時美國債務雖持續攀升,然因網路革命帶來的榮景讓經濟成長率高於債務成長率,最終債務佔GDP比重不增反減,對照現今,在AI革命之下,加上川普減稅與投資獎勵措施有望大規模推進AI趨勢,未來美國可望再次出現生產力推動的經濟成長,債務占GDP比重將可控,就個別產業看,預計半導體/機械/製造業等資本密集或高資本支出產業、國防/邊境安全、傳統能源、小型股將是主要受惠者,但乾淨能源將是主要受害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在川普政府積極推動親商政策下,對於嗅覺敏銳的企業(特別是製造商或出口商)而言將非常有利,首先,《大而美法案》減稅項目有望在秋季開始發酵並支撐消費支出,第二,《大而美法案》的投資獎勵也會刺激企業加碼投資美國,搭配「放鬆監管」措施,將加速企業赴美投資的審核流程,讓企業能更快回收投資成本,第三,川普政府陸續與多國談定貿易協議,其中包含美國商品出口至日本、韓國、歐洲、部分東南亞國家免關稅,這使美國企業具備獨特優勢,若再加上第四點的弱勢美元,將進一步提高美國商品出口競爭力,事實上,美國總川普近日便提及強勢美元雖好聽,但較弱的貨幣更有利美國製造商、出口商,故更可能希望看到美元貶值,綜合上述四點,再加上聯準會有望重新開啟降息週期以及美國仍是AI領頭羊,包含Grok 4、Gemini 2.5 pro、GPT-5等領先AI模型均在人類最後測驗(HLE)、ARC-AGI-2中展現出堅強實力,通用AI (AGI)的雛型正逐漸浮現,也讓科學界愈來愈期待未來兩年的AI發展並幫助推升生產力,長線來看,持續看好美國經濟與美股前景。

 
國際財經要聞
三星折疊機熱銷加持 上季出貨量年增38% 蠶食蘋果在美市占
編譯任君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最新資料顯示,三星電子上季在美國市場的智慧手機出貨市占率攀升,蠶食了美國市場龍頭蘋果的部分市占,反映折疊機的動能漸增。但蘋果不甘示弱,也摩拳擦掌準備發布折疊機。

Canalys數據顯示,三星在7月推出Galaxy Z Fold 7與Flip 7等兩款折疊新機前建立庫存下,第2季在美國市場的智慧手機出貨量比去年同期飆升38%至830萬支,出貨市占率年比暴增8個百分點到31%。

三星的Fold 7展開後可變成平板電腦,Z Flip 7外型有如傳統的翻蓋式手機,在社交媒體中引發關注,特別是耐用度測試。一位用戶在直播中連續彎折Z Fold 7超過2萬次,影片在社群媒體上被大量點閱及轉發,其中一個版本在YouTube上的觀看次數已破1,500萬次。

相較下,蘋果第2季的美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年比下滑11%到1,330萬支,出貨市占率陡降7個百分點至49%。

三星上季在美國的出貨市占率攀升,低階機型是大功臣,也顯示其產品種類和定價都比蘋果更多元。Canalys資深分析師比約霍夫德表示,三星的手機「價格從650美元至2,400美元不等,範圍很大,意味著能瞄準每個價位的受眾,且能在任何價位滿足他們」。

但分析師也提醒,出貨市占變化不是只有反映使用者偏好,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關稅引發產業混亂,促使智慧手機業者採取不同的策略,緩解關稅衝擊。

 
新興市場AI概念股表現出色 外資:漲勢超越科技七雄、看好台韓表現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花旗股票策略師指出,對人工智慧(AI)高度曝險的新興市場股票,今年來表現甚至贏過美股科技七雄,促使新興市場基金紛紛加碼押注AI概念股,並看好AI將帶旺未來十年表現。

彭博的新興市場股票指數,今年迄今表現出色,其中六檔個股,包括台積電、騰訊、阿里巴巴、三星電子、SK海力士、小米,貢獻了指數的37%漲幅。AI投資狂潮雖然集中在少數矽谷公司,但新興市場業者若能駕馭該科技、或供應關鍵零組件,也可受惠。舉例來說,AI伺服器就成為鴻海的主要成長引擎。

GIB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人德賽說,要投資新興市場,勢必會從企業盈餘角度,樂觀看待AI發展。

德賽說,台灣和南韓將是未來二到三年,新興市場故事的「主要推手」,而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印度、以及拉丁美洲與中東的部分地區,則因對AI資料和應用的曝險,出現不符比例的漲勢。他的基金趁近來回檔時,投資AI個股,預測未來幾年新興市場有三分之一報酬,將來自AI概念股。

AllSpring全球管理公司也樂觀看待新興國家的AI題材,預測這股趨勢將持續十到20年。

 
美國、印度貿易會談取消 顯示雙方緊張仍未好轉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印度媒體報導,美國貿易代表團已取消原訂下周前往印度進行貿易會談的行程,將另行改期,雙方仍在溝通中,顯示雙方貿易緊張仍未好轉。

路透、印度PTI與NDTV等媒體都報導,美國貿易代表團原訂8月25-29日前往印度進行貿易會談,現已取消改期,但新的會談日程尚未敲定。印度商工部及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並未立即對這項報導發表看法。

雙方取消會談的時機敏感,因為美國對印度課徵50%關稅措施將於27日生效。 美國原本對印度產品全面課徵25%關稅,但美國總統川普以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又額外加徵25%「懲罰性」關稅;50%的稅率是美國對所有貿易夥伴課徵的最高稅率,引發印度激烈反應。

印度政府回應表示受到不公平地針對,強調歐盟及美國本身都繼續與俄羅斯貿易。印度以美國為出口市場,對美出口額占20%,截至今年3月底止的去年度共對美出口865.1億美元產品。

觀察家指出,8月下旬的談判雖然延後,雙方仍將繼續談判,以降低關稅,但不確定期拖得愈久,將有更多企業開始出走。

美國的50%關稅勢將打擊印度總理莫迪推動的「印度製造」運動。企業人士表示,外資之前在擺脫「中國+1」策略後,正考慮「印度+1」策略,計劃從印度出走。印度最大製鞋業者Farida集團約60%的業務依賴美國市場,但美國50%的關稅已使該集團銷美新訂單全部停止,100億盧比的新廠計畫因而凍結。

彭博經濟學家預測,如果美國和印度未能達成貿易協議,印度長期經濟成長潛力可能降低1.5個百分點,影響包括信心下降,投資及出口減少,及打擊製造業。

 
傑克森洞年會本周登場 Fed主席鮑爾演說 市場盯降息訊號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2日將在傑克森洞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時,全球經濟及金融圈緊盯他是否會釋出9月降息訊號。市場預期,由於就業與通膨展望的不確定性仍高,他可能含糊闡釋降息前景,不會像去年那麼坦白,關注重點為他對勞動市場的評估。

今年的傑克森洞年會將在21-23日於懷俄明州登場,主題為「勞動市場正在轉型:人口結構、生產力與總體經濟政策」,鮑爾預定美東時間22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22日晚間10時)發表演說,會預先公布講稿,並將於堪薩斯聯準銀行的官方YouTube頻道串流直播。

專家預期,鮑爾的演說內容「可能為Fed是否真的會在9月降息,提出決定性的答案」,但相較於他在去年的傑克森洞明白表示Fed準備降息、釋出的寬鬆訊號,今年的情勢大不相同,目前的通膨與就業市場展望高度不確定,因此鮑爾可能不會做出明確暗示。

然而,若鮑爾明確表示不樂見勞動市場進一步降溫,9月降息可望「一槌定音」。FedWatch工具顯示,目前市場預期9月降息1碼的機率為92%,但在9月決策會議前,還須觀察7月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膨率、8月就業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報告。經濟學者預料通膨率將進一步升高,對就業前景卻看法分歧。

彭博資訊經濟學家認為,鮑爾將評估目前勞動市場的情況與去年不同,重點在於移民政策調整,改變了就業市場的供需平衡,每月的就業增加人數不必像以往那樣多,加上許多決策官員仍擔憂關稅將在未來幾個月大幅推升通膨,因此預料鮑爾不會在演說中提到有關9月降息的議題,較可能說明Fed的決策思維與關切重點。

 
要聞
澳洲央行降息列車狂奔…國銀搶先鎖利 澳幣定存年利率衝10%
記者戴玉翔/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澳洲央行宣布今年來的第三度降息,利率降至兩年來最低水準,不過澳洲央行對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仍持謹慎態度,表示未來決策將取決於經濟數據,但市場仍預測澳洲在2026年3月前還會有兩次降息。為滿足民眾多元資金配置需求,不少銀行都推出澳幣定存專案,如□豐銀澳幣定存7天期享10%優惠,永豐銀澳幣定存7天期享年利率6.2%、合庫銀行推出1個月、3個月期年利率3.28%優惠等。

□豐銀針對卓越理財客戶及運籌理財One能戶推出澳幣優利定存,單筆最低承作金額達澳幣3萬元,即可享3個月期年利率6%優惠,每一客戶最高承作限額為澳幣100萬元,活動至9月30日止,另外,客戶以非定存承作幣別資金換匯後辦理專案,可享7天期年利率10%優惠,單筆最低承作金額為等值美金3萬元(含),每一客戶最高承作總限額為等值美金200萬元(含)。

永豐銀行推出換匯優利定存,民眾透過活動網頁、網路銀行、行動銀行、大戶APP、臨櫃申請等多元方式申辦,可享澳幣7天期年利率6.2%、14天期年利率3.6%、1個月期年利率2.6%、2個月期年利率2%優惠,起存額為澳幣100元以上。另外,民眾以新資金臨櫃申辦澳幣定存即享3個月期3.9%、6個月期3.7%的優惠年利率,單筆起存額為3萬澳幣,活動至12月31日截止。

合庫銀行表示,受惠於新台幣匯率升值,以新台幣兌澳幣的買入價位處於近一年來相對低點,針對民眾以新資金(含新臺幣結購及他行匯入)、外幣現鈔存入(限美金)、保單解約本金、基金贖回本息等方式承作澳幣定存,可享1萬澳幣1個月期、3個月期年利率3.28%;3000至1萬(不含)澳幣1個月期、3個月期年利率3.18%優惠,專案8月29日截止。

 
DDR4飆漲 預期下季還會兩位數漲價 南亞科有望轉盈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三大DRAM廠今年起陸續降載DDR4產能,DDR4產能在下半年出現明顯供給缺口,產品報價持續看漲。業界傳出,作風向來保守的南亞科(2408)8月價格平均調漲11%∼16%,預計第4季將再漲雙位數水準,南亞科單月轉虧為盈的目標有望提前達陣。

業界指出,三星、美光及SK海力士等全球三大DRAM廠因應DDR5及HBM未來商機,去年起開始陸續關閉DDR4產能,今年起通知客戶逐步減產訊息。今年消費性產品吹逆風,但DDR4卻出現現貨價及合約報價都同步大幅上漲的明亮前景。

原先就在DDR4市場的南亞科順勢搭上這波漲價商機,平常作風保守的公司更主動出擊、調漲合約報價。供應鏈透露,南亞科8月1日正式向客戶實施新價格,根據不同客戶別分別調漲11%∼16%不等。

由於DDR4整體市場需求仍大於全球產能,業界推估今年下半年這波DDR4的供給缺口已經達到10%∼15%,南亞科醞釀第4季再度上調DDR4的報價,估將可望達到雙位數水準。

業界進一步說,DRAM市場近兩年因中國大陸消費市場需求銳減,價格走跌,讓南亞科截至今年第2季為止繳出連九季虧損。但南亞科最新財報顯示,庫存金額仍高達300億元以上,因DDR4近期價格逐月上調,成為讓南亞科第3季獲利的主要關鍵。

南亞科公告7月合併營收達53.52億元,創下三年半以來單月新高,月增31.4%,年增94%。累計今年前七月合併營收超越去年同期水準,年增4%,為三年來同期新高。

法人認為,南亞科今年6月開始產能利用率恢復滿載,雖然三大DRAM廠仍持續供應DDR4,但南亞科報價較具市場優勢。


延伸閱讀

DDR4 報價逐季上漲 威剛、鈺創、創見跟著旺

 
壽險金控上季減碼台積電 資金轉進聯電 聚焦高殖利率的成熟製程題材
記者廖珮君、林勁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各金控揭露第2季台股大額交易名單,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與凱基金(2883)同步減碼台積電(2330)、台達電、智邦等股價處於高檔的大型電子股,一致加碼聯電(2303)。顯示壽險金控資金對大型電子龍頭股採獲利了結、降低集中度的保守操作,轉進低估值與高殖利率的成熟製程題材。

從數據觀察,富邦金大砍台積電3.36萬張居冠,凱基金同砍2.25萬張,國泰金同步調節8,756張,合計三大壽險金控賣出台積電張數近6.5萬張。

相對地,三家則同步進場聯電,國泰金大舉加碼26.5萬張居首,富邦金買進11.1萬張,凱基金則補進1,761張,合計近37.8萬張,資金明顯轉向。新光金(7月24日已併入台新金)持倉剔除約348億元債券部位後,估算持股台積電約5.5萬張,較上季幾乎無變動;目前持有台積電股債部位合計936億元。

新壽去年底持股台積電約3.73萬張,每股成本1,025元。國泰、南山、新光、凱基四家大型壽險公司至去年底持股台積電成本均價約在800元至1,025元之間。

法人分析,第2季台股波動大,內有台幣暴升匯損衝擊、外有關稅隱憂,壽險金控從高估值的AI龍頭撤出,轉進景氣循環與高息題材,以兼顧息收與成長。

電子股第2季跌深反彈11.8%,漲幅遠高於大盤7.5%。國泰金逢高獲利了結,轉布局AI中下游成長股;富邦金上季大減碼,本季回補加碼廣泛供應鏈;凱基金加碼核心電子股。

國泰金6月底持有科技股4,672億元,金額季增5.9%,低於同期電子股漲幅11.8%,整體仍以減碼為主,資金轉向AI測試設備(致茂、旺矽)與供應鏈(貿聯、廣達、日月光)聚焦中下游成長點。

富邦金減碼台積電、台達電、金像電、貿聯-KY等電子股,加碼PCB(欣興、華通)、IC設計(祥碩、矽力、聯發科)及伺服器鏈(鴻海、廣達、緯創、日月光、世界),操作最多元且分散,偏向「區間輪動」。

截至6月底,富邦金科技股持股水位3,318億元,季增24.8%,遠高於電子漲幅,顯示大舉加碼。

凱基金操作最為聚焦,減碼台積電,將台達電、智邦、國巨剔除大額交易名單,加碼聯電、鴻海、日月光、聯發科,專注半導體供應鏈。


延伸閱讀

台積電成為「護城河」 三家壽險金控第2季帳面收益增加311億元

 
機器人供應鏈 台系鏈軟硬體實力吸睛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指出,機器人需要龐大的產業供應鏈,台灣擁有堅實的軟硬體實力,穩居非紅供應鏈主導地位,獲得國際機器人大廠青睞,包括蘋果、特斯拉、輝達、Google、亞馬遜等,都找上台廠合作,未來一旦代工生態系建立,將成為台美AI產業合作的新篇章。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將在本月20日登場,上銀(2049)董事長卓文恆透露,這次上銀有重大突破,將首度展示結合諧波減速機、動力馬達及滾柱軸承的機器人關節模組產品,展現進軍機器人產業的決心與實力。

和大集團近年積極進軍機器人關鍵零組件領域,繼供應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關鍵零組件行星減速機之後,最近也接獲美國阿波羅人形機器人試樣單,預計年底陸續送樣進行測試。

 
散裝船業者預期下半年獲利看增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散裝船市場第2季艙位交投逐月轉熱,日租金也跟著上漲,國內的散裝船業者慧洋-KY(2637)、裕民(2606)、新興(2605)、中航(2612)及中小型的業者包括四維航(5608)、正德(2641)等,第2季獲利均優於首季,法人推估,下半年獲利也將比上半年好。

國內的散裝船業統計,從美國推動對等關稅後4月10日之後起算,市場對於大宗物資需求變動,中型船舶巴拿馬型最受市場青睞,運價反彈速度最快,漲幅達68%,大型船舶的海岬型漲幅也有42%,各家散裝船業者獲利比第1季好,未來還有中國大陸基礎建設需求及俄烏和平商機可期。

中、小型散裝船為主的業者四維航,是國內散裝船當中第2季獲利成長幅度最大的公司,稅後純益為2.17億元,擺脫第1季虧損窘境,較去年同期成長8.8倍,每股純益為0.56元;上半年也順利轉虧為盈,每股純益為0.09元。

國內的散裝船龍頭慧洋-KY日前公布7月獲利已經較6月急速回升,單7月的EPS為0.33元。裕民第2季的營運表現也看出散裝船市場愈來愈好,第2季的獲利雖低於去年同期,但已經較第1季增長,而且季增幅度達185.7%,每股純益0.77元,推升上半年每股純益為1.04元。

中航第2季本業受惠於海岬型運價上揚,再加上中航第2季出售舊的船舶獲利挹注,推升上半年的獲利較去年同期急速攀升,第2季稅後純益為3.63億元,年增98%,每股純益1.84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為6.02億元,年增93.5%,每股純益3.05元。

展望下半年散裝船市場,慧洋-KY、裕民及中航等業者都認為,中國大陸的西藏大壩基礎建設開跑,美國對等關稅逐步底定,大陸對於原物料的需求轉強,大西洋區鐵礦砂出口需求不錯,看好9-11月現貨價格有望持續上揚。

 
新聞中的法律/AI生成廣告須嚴格把關
周宇修經濟日報
生成式人工智慧(AI)橫空出世,被大量運用在行銷文案與圖文,為了避免落入不實廣告的範疇,業界在使用生成式AI進行廣告行銷時,建議應明確界定AI的介入程度和步驟,建立一套完善的審查機制,確保廣告內容真實性,尤其是涉及事實敘述部分,務必透過人工確認。

生成式AI技術快速發展,不只是個人使用在圖文創作,更有企業直接運用在行銷企劃之中,公平會也注意到此現象,近期開始分析生成式AI對台灣市場競爭可能產生的影響,其中「不實廣告」是企業主可能在行銷過程中使用生成式AI時,首先會遇到的風險。

過去製作行銷廣告的成本很高,需要聘請真人拍攝、攝影、後製等,相關內容只要涉及特定法規,例如金融商品、醫藥食品等,還需要經過法遵人員一一確認細節。然而,導入生成式AI工具後,只要由操作者提供資料再運算出相關文字、圖片或影片,就能以極低成本快速生成大量廣告內容。

當企業過度依賴以AI進行廣告文案撰寫或內容潤飾時,AI可能會為了符合其演算法或達到特定字數要求,而對原文內容進行調整,即使原始內容真實,AI也可能在潤飾過程中不小心改動關鍵資訊,導致最終廣告文案與實際情況產生落差,進而構成公平法中的不實廣告。

舉例來說,生成式AI可能會自行更改產品的成分敘述、誇大家電節能效果、或是變更房產廣告中屋況、地理位置等基礎事實,這類細微錯誤一旦發生,就可能被認定為不實廣告。

有些企業錯誤地認為AI工具能取代人力審查,或是在付費版本中下指令要求生成式AI不要使用某些詞彙就可以避免,但實務上發現,AI仍可能生成出錯誤內容,所以當AI生成行銷圖文後,企業若缺乏足夠人力進行細緻檢查和把關,很容易讓錯誤內容流向市場。

即便企業聲稱是使用生成式AI、非「人為」過失,也不會被主管機關或外界所接受,仍然要為這些行銷圖文負最終責任,甚至錯誤圖文還有可能侵犯版權、或是帶有歧視性內容,進而引發其他糾紛。

例如,保健食品的廣告文案只能依照該產品通過審核的範圍進行宣傳;同時,廣告詞句也必須遵守衛生福利部訂定的「食品及相關產品標示宣傳廣告涉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醫療效能認定準則」,因此在廣告上架前都需要法務人員逐字檢查潛在的違規詞彙,若企業因為運用AI就省略原有審查環節,恐面臨極大的風險。

另外,即使生成式AI產生的錯誤內容不一定構成不實廣告,但頻繁出現簡體字或錯字、內容有誤的圖文,也會讓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下降。特別是在強調專業性的產業,例如醫療服務業、法律服務業、科技及技術服務業等,若在行銷或專業文件上過度依賴AI生成且缺乏嚴謹審核,會對企業形象造成很大的傷害。(本文是謙眾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資深顧問周宇修口述,記者邱琮皓整理)

 
散裝航運出現「防衛性買盤」 慧洋、裕民等有望迎利多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俄烏停戰有譜,散裝市場出現「防衛性」買盤。雙普會結束,航商業界認為,川普會談「打滿分」、普丁未來以「公平基礎」繼續討論,業界推估,俄烏停火的日程可能不遠了,牽動散裝艙位開始出現防衛性買盤。

業界指出,若俄烏停火,散裝船會出現長期性的利多,而不少散裝運輸艙位的買主擔心,日租金在宣布停火後會漲太快,逼迫原本還在觀望的買盤開始進場租船,而出現所謂「防衛性買盤」,影響所及是需求增溫、日租金看漲。

俄烏戰爭停火有望,市場想像重建題材需求出籠,根據世界銀行預估,烏克蘭因為戰爭期近三年,重建需求將達到6,000億美元,先前碼頭受破壞等因素,初期受惠將以中小型船舶為主,緊接著就是中、大型的散裝船需求會出籠。

散裝船龍頭慧洋-KY(2637)旗下船舶涵蓋各種船型,會是市場需求出籠時的最大贏家;大型船舶為主的業者有裕民(2606)、新興(2605)、中航(2612),中小型的業者包括四維航(5608)、台航(2617)、及正德(2641),其中又以四維航、正德都有小型自配裝卸設備的船最受到市場青睞。

國內的散裝船業者指出,不管俄烏戰爭有沒有停火,現在的散裝船市場在中國大陸採擴大公共建設工程來刺激內需消費,隨著基礎建設加速開發下,散裝船市場需求緊俏;尤其,散裝船運能一直處於供需失衡,預估2025年及2026年散裝新船運力供給年增低於2%,下半年運價看俏。

散裝船近期開始反映中國大陸雅下工程的利多,這個計畫總投資預計達人民幣1.2兆元,將是全球最大的工程計畫,可保百年的水資源運用,中國大陸的擴大基礎建設,成為推動經濟成長引擎外,也是推升散裝船需求最大的動能。

裕民航運分析,2025年第2季主要乾散貨商品中,鐵礦石受益於巴西氣候好轉、澳洲礦商於年度結算前積極出貨,巴西及澳洲出口量年增3%。

穀物則因中國大陸致力提升自給率、進口需求趨緩,及烏克蘭出口放緩,導致貿易量年減達7%。

鋁土礦方面,受惠於中國大陸電動車與再生能源需求持續擴張,加深對進口依賴,第2季幾內亞出口鋁土礦達4,670萬噸,年增32%,有效提升海岬型船舶需求。西非幾內亞至大陸的貿易量持續成長,成為長水路貿易的重要驅動力。

在全球船舶供給方面,預期未來散裝船供給增幅有限,加上國際船舶環保法規日趨嚴格,將促使更多老舊船舶減速航行甚至提前拆解,壓縮市場有效運力,有利於運價走揚。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