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一起來築夢】林毓瑜/青春加速度─理工男的賽車夢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18 第5988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一起來築夢】林毓瑜/青春加速度─理工男的賽車夢
【青春名人堂】海德薇/音樂的藥效
 
 
 
心情札記
 
【一起來築夢】林毓瑜/青春加速度─理工男的賽車夢
文/林毓瑜/聯合報
在車隊打工時的任彥儒。照片提供/「教授,我好想賽車」團隊

當理工資優生當起賽車手

刻意約在卡丁賽車場採訪,我一眼就認出任彥儒,因為他身著車隊衣服,側背大包包中自備安全帽、手套、換穿衣物與各種工具,非常有專業賽車手的架勢。彥儒全副武裝,因為我請他將我當成他社團招生目標,讓我理解卡丁車的魅力。

這個請求像一個摁到理工資優生按鈕的指令。體驗駕駛前,我們在車場外開始行前教育,他拿出iPad,從輪胎的摩擦力、車子的離心力與向心力原理,解釋卡丁車在不同天氣狀況、各種轉彎下,該採取什麼策略切入車道行駛……「這個車場的第一個車道轉彎幅度很大,你可以沿著車道,從最外切到最裡面,再快速切到外沿,最大化轉彎半徑,這樣速度會更快!」

簡直像在上物理課!跟我過往運動體驗前的簡報完全不同。彥儒有點臭屁地說,這份簡報可是他綜合賽車經驗、在賽車場帶人體驗、摸索車體結構,以及結合他對於物理與化學的理解,整理而出的精華。「這也是我們社課的特色。社員操作模擬器或駕駛卡丁車,如果能具備物理知識,會事半功倍。」

愛上賽車的初體驗

彥儒說起賽車就停不下來,我沒想到他接觸賽車才四年。「我從小到大一直很認真念書,將會考與學測當成一次又一次衝刺的目標。可是考上大學後,經常感到莫名的空虛,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什麼意義。」大一寒假,沒有平時的課業填滿空虛,他想起小時候曾沉迷於看體育台台灣大賽車節目,鼓起勇氣走進家附近的賽車場。「第一次駕駛卡丁車那種身體與車子合而為一、共同挑戰極限的刺激,讓我心無旁騖地盯著前方前進……下車後我就決定以後要當個賽車手。」他說這話時還忍不住握緊了拳頭。

立下決心後,彥儒很快發現,追夢要付出的代價非常高昂。除了維持原本的功課水準,為了當賽車手,他得鍛鍊體能、賺錢支付昂貴的練習費用。他解決訓練不足的方法是觀看大量國內外賽車影片,從物理甚至化學理論中思考策略,再透過實際練習,印證想法並逐一修正。這獨特的策略讓他大三首次參賽就分別得到預賽與預決賽的第一名,可惜決賽第三名衝線被罰秒,名次慘烈滑落。

夢想與現實的拉扯

儘管訪談時談到這次比賽懊悔連連,當時表現還是引起了車隊的注意,賽車場老闆詢問他是否願意擔任後勤人員與實習教練。彥儒認為這邀約能更快達到目標,在車廠打工既可籌措夢想基金,也能得到更多練習機會。可是旺季時,一天工時超過十小時是常有的事。半年下來,不但沒達到去車場工作的目的,就連功課與訓練的品質都下降了。唯一的收穫是「帶卡丁車體驗的經驗超豐富,帶過年紀最小的是四歲。」當班上其他人揪著夜唱、聯誼與聚會時,彥儒苦笑著說他「放棄了所有的大學生活與社交」。

辛苦打工之前,他曾試圖說服母親贊助賽車夢想,為此做了一份簡報說明理由,卻被母親質問,為何別人要支持他的夢想?他坦承,同樣的問題也在剛申請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時被質疑過。理工科的頭腦實事求是,確認錯誤就痛下決心修正。他思考後發現,「我賽車時很快樂,也想將這份喜悅分享給其他人,讓大學生也能沒有負擔地享受到賽車的樂趣。」

因築夢而成為大人

彥儒從自己艱辛的築夢經驗得到結論:絕大多數賽車手都是靠一次次的實際練習累積經驗,可是每一次經驗都意味著要花錢,「一般大學生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錢。」他申請到台積電築夢計畫後,逐步實踐推廣藍圖,用經費購買模擬器,「社團博覽會就吸引了一百多人體驗嘗試。賽車社團一成立就有二十幾個社員,平常社課有十幾個社員參加。」

彥儒一開始只是想圓自己的賽車夢,結果卻當起了校園的賽車推廣大使,在課業繁忙的大四創社、帶社課活動。除了讓社員參加卡丁賽車活動與模擬器比賽,他跟成大方程式賽車隊談社課合作、與相關大學社團的幹部交流、跟高雄賽車場談成大學生優惠價……彥儒想起過去半年做的一切,露出遠目的表情說:「我去所有跟賽車相關的社團研究潛在合作對象,一一發私訊介紹,經常被無視或洗臉,但當然也得到一些合作機會。」

推廣賽車進校園沒有標準程序與答案,同儕的反應也經常不如他預期的熱絡。念書只要認真就能有好成績,但社會運作並非彥儒所能掌握。說著一路以來的快樂與挫折,彥儒彷彿給自己打氣:「不是每個人都會愛上賽車,但是每個人下車時都是笑容。」

築夢過程讓他從只知道念書的理工科男提前成為大人。他從曾想休學當賽車手到決定升學,並考取原校晶片設計研究所,結合興趣與學術專業。「這樣就能邊念研究所,邊繼續推廣社務。」採訪結束前,我問支持彥儒的死黨、副社長李茗哲,參與築夢計畫的感想。他說:「談起夢想,好像都是文組人專屬。但理工科的我們也有自己的浪漫,與實現夢想的方式。」

一百萬夢想基金,由一百位青年神祕客投票決定!台積電築夢計畫十周年特別企畫「Off Track」互動展邀請你一起偏離航道,走進九組青年團隊築夢分享現場。您將可以擔任神祕客決定誰才能獲得最多獎金。9月5日到9月7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南向製菸工廠一樓東側。關注官方臉書「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立即報名成為神祕客!

【青春名人堂】海德薇/音樂的藥效
海德薇/聯合報
吹奏法國號必須全神貫注,氣流的速度、嘴唇的位置和舌尖的節奏都要恰到好處,這種專注不是壓力,而是一種難得的放空,就像冥想時對呼吸的察覺。每當我貼上法國號的吹嘴,深吸一口氣,讓耳朵被法國號的音色填滿,世界便慢慢靜了下來,那些原本纏繞心頭的雜音也一點一滴被抽離,讓我得以在人生困頓中暫時歇息。

法國號的聲音不像小號那麼耀眼,也不如長號那般渾厚,它總帶著一點距離感,一抹曖昧的憂傷,像鳴響於遠山之間的暮鼓晨鐘那般悠揚。我常覺得音樂懂人心的縫隙,猶如靠近內在的儀式,明明是聲音的藝術,卻能獲得深刻的平靜。我喜歡演奏音樂的自己——沒有面具、不需要討好誰,只是個單純想用樂聲與自己好好對話的人。

音樂的藥效也不只存在於獨奏中,當我回到管樂團,坐進熟悉的位置,周圍傳來長笛的清脆、低音號的穩重和小號的明亮時,感受又有所不同,我的聲音不再孤單,它與他人交錯、疊合、交融,在曲子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也與他人互相依靠。我們不說話卻默契十足,每個人的呼吸、每個進與退,都為了讓整首曲子成立,沒有誰重要,也沒有誰可以缺席,那是一種微妙的幸福。

這就是音樂的藥效,不只是療癒個人,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共鳴。在吹奏中,我與自己和好,也與外界重新連線。所以我需要音樂,需要固定的練團時間,好比有些人固定找心理醫生報到,或是向好友傾訴心事,演奏音樂也是紓壓、維持健康的一種方式。

當然我也曾在其他地方找到這股療癒的能量,或許是讀一本書,戳羊毛氈,烘焙蛋糕餅乾,將飛越腦海的千百個念頭斬斷,只專心在當下,不再擔心待辦事項清單上的未完成,多麼幸福?而演奏樂器又最為長效,且永遠有精采的曲目等著你探索,不會讓你無聊。

音樂雖無法治癒傷口,卻可以陪你走過它。一起試試看吧,口琴也好,直笛也罷,讓音樂撫慰你的疲憊。在每一次演奏裡與自己相遇,也與世界重新和好,經過一場溫柔的修復,靈魂重新歸位。

 
 
 
訊息公告
 
 
 
 
夜市裡的流動饗宴 和外國網紅一起尋找台灣感性
夜市裡,人們穿著短褲、拖鞋,慢悠悠地逛著一家家滿是生命力的攤位,美食與人情味交織其中,這種在日常中自然流露的無拘無束,正是最能展現台灣感性的場域。這一回,我們要跟著日本的大久保麻梨子、法國來的酷、越南的阮秋姮三位YouTuber的腳步,尋找台灣夜市裡蘊藏的真摯與溫度,發現夜市裡的感性肌理。

天天喝酒你可能血球變大顆,肝臟拉警報
60多歲陳先生,有天天喝酒的習慣,家人擔心他喝到肝臟出問題,拉著他接受健康檢查。當報告出來時,發現有輕微貧血,屬於紅血球過大的貧血,這種不健康的紅血球可能是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所致。進一步抽血檢查,血液中的維他命B12與葉酸都正常,代表這兩種營養,腸胃的吸收沒問題,但是肝臟可能已經生病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