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

【第605期】殭屍家人、失智家人、殺手家人,各式各樣的家人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8/15  第60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關於本期電影
好片推薦 《無名弒2》對壞人來說這部動作喜劇應該是恐怖片
《老爸歌單未完待續》失智帶給家人的痛苦和這當中展現的愛
《我和我的殭屍女兒》當親人變成另一個人,愛還能一樣嗎?
 
關於本期電影
本期介紹三部電影都和家人有關,《無名弒2》是商業娛樂片,但很建議要先看過第一集;日本的《老爸歌單未完待續》講的是幫助失智症爸爸的故事,相當感人但觀眾可能需要一些年紀或經歷;韓國的《我和我的殭屍女兒》則是走商業式的感人。後兩者本來就是小片,再加上鬼滅現象,場次可能相當少了。

 
《無名弒2》對壞人來說這部動作喜劇應該是恐怖片
《無名弒2》雖然是獨立的故事,但強烈建議要看過第一集《無名弒》〔Nobody〕,不然會看不出電影的樂趣在哪裡,看不到這系列最精華的特色。

第一集推出時,評價相當好,並不是因為故事有多特別或動作有多炫,而是角色的設計。而對角色的認識(不只是主角,還有他的家人也很重要)都是在第一集,第二集會直接運用這些,不會再前情提要或是再想辦法說明,如果沒看過第一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的話,《無名弒2》就只是一部普通的殺神渡假遇到壞人把壞人殺光光的電影。


但如果看過第一集,就會知道片中很多橋段的趣味在哪裡,比如那種「又來了」的感覺,如果沒有第一集的記憶,怎麼產生得出來呢?現在好幾個串流頻道可以找到第一集,建議先去看看,如果喜歡這些人物,再來看《無名弒2》,它是屬於那種知道第一集樂趣且還想看這些角色再來個外傳的那種續集。

除了承接前作的喜感之外,這次的新樂趣在於主角真的是想去度假的,但這些人度起假來真的是不太一樣。而最後的大戰也把場景放在遊樂園,以前我們會看到一些恐怖片,是在遊樂園中被恐怖反派追殺,在《無名弒2》,是主角群把遊樂園改造成死亡陷阱,壞蛋步入各種遊樂設施,以不同的方式一個一個慘死……

至於動作,主角雖然厲害,但也不是神級,多人圍攻還是會被打得很慘,遇到武功高手甚至會被打趴,但總是能靠夥伴或機智或手邊的東西逆轉。如果單單把動作拆出來看,其實還好,就是一般動作片水準,沒特別優,重點是,動作和這個主角的特質還有他的家庭結合在一起,這種搭配才有意思。所以這又帶到前面說的,要看第一集,要認識這些角色,不然《無名弒2》就是一部普通的動作片而已。


簡單來說,沒看第一集,就先去看第一集。看了喜歡之後,再來看第二集(不喜歡就不用了)。但相較之下,我覺得第二集沒有第一集吸引人,不過就像是給意猶未盡的觀眾還可以再看這個主角去燒人家的鈔票的機會,還是不錯的休閒娛樂。

P.S. 我成長過程都看莎朗史東〔Sharon Stone〕走性感路線,沒想到年紀大了,她還頗能演心理變態的反派。另外演警長的是湯姆漢克〔Tom Hanks〕的兒子柯林漢克〔Colin Hanks〕,真的有夠像臉窄版的爸爸。

 
《老爸歌單未完待續》失智帶給家人的痛苦和這當中展現的愛
《老爸歌單未完待續》是部頗真摯感人的家庭電影,講的是和失智父親相處的過程。所以會需要一點年紀或經歷才會有感,也許自己照顧過或有家人失智,或是身邊熟人有這類的遭遇,真正感受過失智不只是認不得人,可能還會有性情的改變,或因為記憶混亂造成的各種情緒、攻擊行為等等,還有處在不同時代用過往記憶來面對此時此刻的親人而讓親人也很難承受的種種,有體驗,一定會更有感。或是即使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現實,但是是屬於很有同理心也願意去了解這種疾病帶給病人與病人家屬的困擾,也可以試試看。

雖然這個題材聽起來有點悶,《老爸歌單未完待續》的調性還算輕鬆,且片中的父親是個開朗有趣的人,所以在發生失智之前的生活也不會讓觀眾覺得悶。電影沒有什麼拖泥帶水,講的生活細節都是和後面有關係的,沒多久父親就診斷出初期阿茲海默症,剛開始還可以幽默面對,兒子也發現愛唱歌的父親對歌曲的記憶似乎不會被疾病影響,因此開始透過唱歌來協助父親保有一部分的自己。在這個階段都還算是有趣的,也頗吸引觀眾想知道後續的發展會如何。


但到了電影的後段,許多失智的問題浮現或加劇,父親開始有暴力的行為,也會有六親不認的時候,家人在照顧上都出現困境,更何況是還要幫他辦活動、出唱片。電影也不只聚焦在事情上,還有兒子的心情,因為他自己的性傾向,讓父子關係有些複雜,曾經談過的被忘記了,又聽到不同版本的說法,讓兒子一直也無法確定父親究竟怎麼看待他,這些都讓電影增加了更多的波折,雖然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但反而能呈現出各種情緒的起伏和糾結,最後加上兩位影帝級演員的精采演出,真的是會讓看電影容易哭的觀眾直接潰堤。


每個失智患者的狀況都不同,和家人的關係也不同,但都是對親情的一大考驗,尤其是在病人已經無法記得許多事,家人又有自己的人生時,對愛也是一大考驗,並非送到護理之家就是不孝,很多狀況或許讓專業人士來處理會更好,家人帶著感情很難客觀,而有些情況真的是頗棘手的。但也有人就是放不下而選擇自己照顧,沒有什麼正確答案,這部電影也讓沒有經歷過的人可以看到一些照顧失智患者家庭的不捨與掙扎,這只是冰山一角,但仍然是取得很不錯的一角。

總的來說,《老爸歌單未完待續》是部有生活化的細膩又不會細膩到悶的小品,對於這種年長者照顧負擔或是親情主題有興趣的話,快去找個場次來看吧(最近因為鬼滅太火紅了,很多電影的場次都被壓縮到)。

 
《我和我的殭屍女兒》當親人變成另一個人,愛還能一樣嗎?
《我和我的殭屍女兒》雖然是殭屍主題但並不恐怖,也不是打怪式的動作片,反而把它變成…溫情?這是個很有趣的切入角度,當女兒變成了六親不認的殭屍,爸爸會怎麼做?

我們生活上可能不會遇到殭屍,但失智症應該大家都不陌生,如果有一天家人得了失智症,性格大變(甚至有攻擊性),也認不得家人,只有片段的記憶,你會如何和這個家人相處?《我和我的殭屍女兒》的設定和這種情況其實很像,片中的人會變成殭屍也是因為疾病,且是破壞大腦的疾病。同樣的概念,套在殭屍上,感覺沒有那麼沉重,多了些玩殭屍特性的喜感。


主角在動物園工作,本來就知道如何訓練攻擊性很強的動物,如果殭屍也是剩下本能的動物,是否也可以訓練?因為觀眾在很多電影中都看過各種殭屍,也算是熟悉的動物,抓來訓練倒是新鮮。再加上主角返鄉和老友及母親重聚,也有些趣事,所以全片的大部分過程是偏向喜劇的。並沒有到一直狂拍大腿的程度,笑料沒那麼強那麼多,不過我覺得還算是可以笑,不笑也是輕鬆愉快看下去。

但《我和我的殭屍女兒》最後想要做的,還是個韓式狗血催淚的情境。我會覺得有點太刻意,一切太完美的催淚,且要加個很會哭的小朋友最後搞到哭天喊地。當然當下是真的會有感染力啦,可是和那種是真正靠舖陳和觀眾慢慢體會所產生的感動還是不太一樣,所以我會說有點韓式狗血(韓國小朋友真的超會哭到斷腸的),電影的劇情也很明顯是為了促成這個能夠狗血的情境而編。(就好像愛情片最後一定要追到機場剛好趕上,在那個時機講出感人台詞,在現實中最好都能這麼完美,但商業電影就很會用這種很設計的橋段來催觀眾的淚。)


我個人的感受是,真正的感動並不需要到偉大壯烈犧牲的程度,而是在許多小細節中,這會更真實。但商業片比較難做到這樣,通常會需要在某些容易造成旁人一起哭的情境下來表現,大部分的觀眾也更容易瞬間進入情緒,而不用靠自己去細心體會。而《我和我的殭屍女兒》是屬於商業片的這種模式。連最後的結果,也有點牽強,像是為了要有一個好收尾而設計。

當然,到了刻意催淚的時候,不小心還是會掉眼淚的,即使知道它是商業手法,還是十分有效果。所以重要的就是看你吃不吃這一套囉。本來就愛看商業娛樂電影的觀眾應該很OK,《我和我的殭屍女兒》就是部有笑有淚有創意的休閒電影;如果需要比較深度的刻劃而不是靠一些條件來營造氣氛的話,《我和我的殭屍女兒》可能就沒那麼適合。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