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9日 星期四

兩岸今起恢復10直航點 清明節前恢復小三通中轉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為您建立以簡馭繁的思考邏輯,解讀會計、財務、金融等趨勢走向,掌握財經專業脈動!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3/03/10 第809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兩岸今起恢復10直航點 清明節前恢復小三通中轉
記者陳政錄、記者鄭□、丘采薇/台聯合報
陸委會昨日宣布,自本月十日起,恢復開放包括大陸深圳、廣州在內的十個兩岸空運客運直航點,並預告將開放大陸十三個包機航點,以及在清明節前恢復「小三通」客運中轉。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盼在此恢復航點基礎上,逐步增加雙方善意和良性互動。

陸委會昨日會同交通部、衛福部舉行記者會,規畫開放十個定期航班航點,分別為深圳、廣州、南京、重慶、杭州、福州、青島、武漢、寧波、鄭州,十日起實施。

另對評估有需求但尚無條件恢復定期航班的航點,暫規畫得申請包機,包括瀋陽、無錫、海口、長沙、西安、濟南、合肥、南昌、天津、溫州、大連、桂林、徐州十三個航點。將由交通部近日公布執行細節後實施。

商務旅運台商區 優先開放

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還透露,政策上已確定將於清明節前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執行細節及配套作業於下周公布。

對於為何開放這十個航點,詹志宏說,這是在現行五航點持續執行及疫情風險可控下,依商務交流旅運優先、台商密集地區優先、航點區域逐步擴大、雙方業者營運量能及航班衡平等原則進行評估。

他說,總統蔡英文去年國慶講話,已指示邊境解封後,逐步恢復兩岸健康有序的交流,上述開放式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包括大陸提出的十六個航點建議,所以我方也展示出最大善意,希望在此基礎上,逐步增加雙方善意互動。

兩岸直航 每周二○九班次

根據規畫,恢復開放的十個航點後,兩岸每周直航航權班次為兩百零九班,我方一百一十班,陸方九十九班。相較陸方之前建議的十六個航點,我方未選航點為哈爾濱,改列包機航點為無錫、合肥、長沙、海口、西安、瀋陽,另暫只開放包機申請航點為天津、溫州、濟南、桂林、徐州、大連、南昌。

對於台灣宣布十日起恢復部分兩岸直航航點,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晚表示,大陸注意到,台灣陸委會九日公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畫,符合全面恢復兩岸空運、客運直航的需要。

國台辦:航點恢復有利交流

馬曉光指出,「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共同心聲。他並肯定,兩岸直航航點恢復,有利兩岸人員往來,促進交流交往。希望台灣方面順應民意,盡快推動兩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及「小三通」全面正常化,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總統府昨晚也表示,推動疫後健康有序的兩岸交流是既定政策,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是兩岸共同責任,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相關機關將持續就恢復各層面交流,包括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等進行評估及規畫。

 
TOP
專題
新聞眼/台海迎暖風 對兩岸當局都加分
本報記者羅印沖聯合報
上月初,中國大陸主動拋出期許優先恢復廣州等十六個兩岸直航點的訴求,陸委會昨天終於「接招」。這是繼金馬小三通「專案」後,蔡政府再出手推動兩岸恢復交流,試圖奪回兩岸關係主動權,同時也藉此「善意」,對沖蔡英文總統下月出訪可能形成的後座力。

蔡政府開放兩岸直航點的決定,除了有疫情放緩的客觀因素外,也與台灣政黨、民間團體和旅遊業者頻頻與對岸進行交流壓力有關。相形之下,手握「公權力」的蔡政府,反而有遭到「邊緣化」的疑慮。

比如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上月二度率團訪陸,與去年相比,今年陸方會見夏立言的層級明顯提高,包括將接任中共對台二把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另方面,大陸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上任以來,積極與台商、台生、宗教界、農漁民等多領域涉台人士互動,推動所謂兩岸「大交流」。

上述諸多交流中,幾乎都有共同訴求,即盡速恢復兩岸正常往來機制,包括兩岸直航航點、小三通全面恢復,以及兩岸遊客正常出入境等,一定程度形成了對蔡政府的壓力。

不過,陸委會昨天宣布開放兩岸直航點,其實也是蔡政府的既定方向。二月二日,蔡總統在出席台商春節活動時就強調,「推動疫後健康有序的交流,也是鞏固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令各界好奇的是,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政府衡量的關鍵為何?

大陸當局現正召開「全國兩會」,今年又逢五年一度的「換屆年」,儘管大陸對台最高決策掌握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手上,但對岸時值由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強率領的新國務院團隊將上路之際,兩岸關係若能進一步緩和,民間交流更加全面,台海局勢迎來春風,對兩岸當局都是加分,蔡政府也能取得一定的主動權。

例如陸委會昨天雖然釋出開放直航點的善意,但也強調,開放陸客來台旅遊的關鍵點,仍在於中國大陸解除陸客來台自由行、團客禁令。言下之意,我方已把直航點增多,「陸客來台」這顆球,該由北京當局來處理了。

蔡政府藉由開放航點緩和兩岸關係,或許還有另一層考慮,即希望這股台海「暖流」有助於對沖蔡總統預計下月出訪過境美國所造成的後座力。

陸委會昨已「預告」,確定於「清明節前」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細節及配套下周公布。今年清明節是四月五日,正是蔡總統出訪的月份,如果兩岸關係的和緩能延續到四月,或許對台海穩定更有幫助。陸方雖然尚未「解禁」陸客來台,但對陸委會昨天的宣布,大陸國台辦卻隱約有正面肯定的味道,這是蔡政府執政以來兩岸當局罕見的一次交手。

 
TOP
兩岸恢復航點 府院籌備數月
記者丘采薇、蔡晉宇/台北報導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最近多次提到希望兩岸恢復交流,陸委會昨公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畫」,將於今天起開放十個定期航班航點,另開放十三個包機航點。據了解,恢復兩岸直航航點一直是府院規畫重要政策,已籌備數月,國安高層日前曾透露,三月將會恢復更多直航航點,希望藉此讓兩岸緊張關係緩和。

業者認為,若要活絡兩岸旅遊市場,除了開放更多兩岸直航航點,還得開放陸客來台。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昨也表示,恢復航點是延續兩岸從今年初以來互相釋出善意的表現,而包括陸生來台、陸客自由行等,可列入下一階段逐步有序的兩岸交流。

不過,黨政人士指出,開放陸客來台存在著「政治問題」,還得等一陣子;對岸在二○一九年八月以後,禁止大陸人士到台灣來自由行,陸方上個月開放廿個國家地區的旅遊,也沒包括台灣,因此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日前才喊話,希望對方應先去除政治因素。

今年二月,蔡總統出席「二○二三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時表示,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是兩岸共同的責任,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推動疫後健康有序的交流,也是鞏固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當時她也重申,我方溝通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願意和北京當局展開對話,一起尋求雙方可接受、而且促進區域和平及穩定的可行之道。

 
TOP
台商:恢復航點 疫情後兩岸最好的消息
記者陳政錄、林宸誼、葉文義/台北聯合報
陸委會宣布自十日起恢復開放十個大陸的兩岸空運客運航點,對此台商均形容,這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兩岸最好的一個消息,並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恢復兩岸觀光及商務人士往來,以提高航空公司復航意願。

深圳台協會長陳忠和指出,這是新冠疫情以來,兩岸最好的一個消息。在此之前,廣東的台商、台青須轉到北京、上海、成都、廈門等地返台,除了額外增加的時間,費用成本也高,真的是「勞民傷財」。

上海台協副會長蔡世明指出,現在航點增加十個,會減輕過去只有五個航點的壓力。「過去南京也要跑到上海來飛、杭州也要跑到上海來飛,這些都很尷尬」。

蔡世明呼籲,台灣現在國門開放後,唯獨對大陸還設限,希望除航點恢復、航班的增加外,政府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兩岸人員的流動,包括開放陸客來台。

大陸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吳家瑩表示,樂見蔡政府終於跨出這步,這對兩岸交流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政府並未同時進一步開放大陸觀光客或專業人士、商務人士來台,若客源不足,有可能導致航空公司不願復航。

 
TOP
綠委說「和阿共也要交朋友」
記者劉宛琳、程遠述、歐陽良盈、林聯合報
陸委會昨宣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採「十加十三」方案,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表示,行政院長陳建仁之前有承諾,十日前會有兩岸開放進度,她給予肯定,也呼籲政府讓兩岸飛航盡早恢復常態,並開放陸客來台。

國民黨發言人林家興表示,黨主席朱立倫多次呼籲盡速恢復小三通和增加兩岸直航航點,樂見民進黨政府跟進主張。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則認為,恢復交流作為仍太保守,應迅速評估開放其他航點,並開放自由行旅客、解除禁團令。

民進黨立委王美惠表示,隨著疫情緩和,「我們跟阿共也是要交朋友」,可以開放交流都是好事。

 
TOP
陸委會喊話 對岸先解來台禁令
特派記者賴錦宏、記者陳政錄/北京聯合報
陸委會昨宣布恢復深圳等十個大陸的兩岸直航點,大陸文旅部官員表達「正面看待」,並稱儘管這項開放措施不涉及兩岸旅遊重啟,但已讓疫後兩岸民間交流、交往重啟「見到曙光」。對於陸客來台自由行、團客觀光何時恢復,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表示,關鍵在大陸要先解除自己對團客、自由行來台方面的禁令。

儘管台灣目前僅同意增開直航航點,尚未恢復兩岸旅遊,但據了解,包括中青旅、中旅、國旅等多家大陸大型組團社,早前就已主動向台灣接團的地接旅行社洽詢赴台遊的新線路和新產品目錄。消息人士稱,大陸組團社的「動作非常積極」。

對於兩岸旅遊重啟,詹志宏說,從各方面資訊來看,兩岸疫情仍有區別,不能忽視疫情隨時出現新的變化,且最近大陸正召開的「全國兩會」也是閉環管理,仍很謹慎。

他強調,兩岸能夠健康有序互動,交流逐步恢復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至於兩岸之間的人員往來,我方會滾動式來進行檢討、逐步放寬,「這是我們的一個趨勢。」

至於港澳人士來台自由行已於二月廿日恢復,詹志宏表示,非常歡迎港澳人士來台體會台灣民主、自由的社會環境。據主管機關統計,截至三月五日,已有五萬多名港澳人士申請來台旅遊。

 
TOP
旅行業:禁團令未解 難助觀光
記者周湘芸/台北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昨宣布,即日起恢復十個兩岸定期航點,另有十三個航點規畫開放申請包機。旅行業者批評,開放航點但未解除陸客禁團令,對觀光幫助不大,不能組團前往大陸,開放申請包機也沒用。交通部觀光局則說,歡迎大陸旅客來台觀光旅遊立場不變,將持續配合陸委會兩岸政策適時調整相關作為。

兩岸空運疫情前曾有六十一個航點,疫情以來僅剩北京、浦東、虹橋、廈門、成都等五航點。交通部表示,新增十個航點,雙方航權總數為每周二○九班,後續依航空公司營運量能及衡平考量下漸進開航,希望在清明假期可優先恢復旅運需求較高航點。

中華航空表示,兩岸航線目前每周廿六班,三月廿六日夏季班表將達每周四十五班,後續會依最新政策、營運規畫等作業安排航班,擬優先復飛廣州、深圳航點。長榮航空說,兩岸航線自三月廿六日夏季班表將達每周卅九班,後續評估市場需求後新增航點及航班數。

中華民國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蕭博仁說,開放兩岸航點與開放陸客應同步規畫,一個國家開放航點卻禁止旅行業接待陸客或赴大陸,十分不合理。旅行業歷經三年疫情好不容易撐過來,「從加護病房回到普通病房,現在難道又要回到加護病房?」觀光局規畫今年要有六百萬人次觀光客來台,其中有一百萬人次為陸客,再不開放恐難達目標。

 
TOP
金門縣爭取 盡快開放陸客自由行
記者陳政錄、蔡家蓁/連線報導聯合報
陸委會昨日宣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劃」,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並預告,政府政策已確定於清明節前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至於執行細節及配套作業,將於下周公布。

目前,小三通仍按「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常態化執行,旅客身分仍限制為金馬地區陸配與民眾,未開放台商經金馬中轉往返台灣。

金門縣長陳福海說,台籍旅客中轉後,將尋求管道向對岸爭取盡快開放陸客自由行與團體到金門旅遊,讓金廈泉小三通添加更多旅運人次。金門民眾認為,小三通開放中轉後,船班應該會從現在的每日一班大幅增加,往來廈門應該會更方便。

金門立委陳玉珍說,遲來的「開放客運中轉」,僅是解決台灣人民往來大陸的交通便利,恐無法帶來觀光財。唯有未來在開放大陸觀光客之際,金門也能納入開放名單,才可能帶給金門過往旅客如織景象,讓金門各行各業經濟能重返榮景。

金寧鄉代表李俊龍表示,國際旅遊已經都在開放了,大陸的疫情在這段時間以來也沒聽到有什麼重大的變化,希望能盡快回到疫情前,對金門人無論經濟上或文化交流都是好事。

對於擴大兩岸交通往來的影響,列席昨日陸委會記者會的疾管署疫政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從大陸官方數據來看,檢驗陽性率從去年十二月底到今年一月初,就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另鄰近國家如日本、南韓的大陸入境航班陽性率也已經下降,且目前開放主要仍是針對國人、台商,以及一些有條件的陸籍人士進來,因此評估對國內疫情應不會有太大影響。

 
TOP
話題
輕症20日起免隔離 中重症通報
記者鄒尚謙、許政榆、鄭□/台北報聯合報
國內自二○二○年一月十五日起將新冠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確診者必須強制隔離,歷經一一五九天,終於迎來三年多來最大規模的解封。指揮中心昨天宣布,三月廿日起,包含「0+n輕症免隔離」等七項措施上路,民眾染疫後,若無症狀或症狀緩解後,全程佩戴口罩即可安心外出。

自三月廿日起,指揮中心取消「輕症強制隔離」、「開立隔離通知書」、「同住家人、入境民眾0+7」、「輕症通報、確診數位證明」、「確診者簡訊、自主疫調回報」、「居家照護遠距諮詢」,並同步調整遺體處置感染管制建議。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天表示,台灣的確診者隔離從十四天、十天、七天、五天,到最後免隔離,歷經一一五九天,解除輕症強制隔離對社區必有風險,但若短期內沒看到新的變異株,不會走回頭路。新冠肺炎最快五月降至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指揮中心解編或降級原預計五月,亦可能提早。

指揮中心指出,考量新冠嚴重度下降,感染者多數為輕症或無症狀個案,且本土疫情穩定,二月起防疫鬆綁未明顯影響疫情,為減少確診對民眾影響、減輕醫療端負擔,並與國際防疫調整方向一致,所以調整現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通報定義,由「確診均通報」改為「併發症(中重症)才須通報」。

新制規畫七天緩衝期

經過調整之後,若檢驗為新冠陽性,出現肺炎需氧氣治療或其他新冠相關併發症,因而住院或進入急診、死亡,醫事人員才須通報。0+n自主健康管理屬於建議性質,民眾自主進行,無相關罰則。同步規畫三月廿日至廿六日為七天緩衝期,採檢日在三月十九日的民眾及相關單位仍可進行通報等行政作業。

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

新冠確診不提供證明後,有關民眾確診請假,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明,軍人、公務人員、教師、學生與勞工等族群,皆可請「病假」,學生持快篩陽性證明,○日及次日起五日以內之病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勞工請假雇主不可扣發全勤獎金。

醫師職業工會呼籲,醫護從事高染疫風險工作,染疫後,應依照工傷辦法保障「全薪公假」。羅一鈞則說明,指揮中心已與專家討論,初步研擬醫療人員請假指引,採「支持性給假」,希望醫療院所可以給第一線醫護人員五天在家休假,若排班則避免第一線照護病患,近期將對外公布。

住院仍維持防護措施

雖大規模解禁,不過仍有四項醫療措施維持,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冠一號」由公費支出;住院需防護措施,經醫師評估維持,符合病例定義的住院者亦維持開立隔離治療通知書。喪葬方面的死亡喪葬慰問金及關懷金,也將調整適用對象。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天在行政院會表示,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保全醫療量能逐步恢復民眾正常生活,他同意指揮中心規畫,並指示教育部和勞動部說明及宣導,讓學生、教職員工和民眾明瞭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的請假別及規定,並鼓勵各類對象盡速接種疫苗。

 
TOP
確診死亡免盡速火化 可瞻仰遺容
記者鄒尚謙/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冠輕症「0+n」防疫鬆綁措施三月廿日上路,其確診者死亡「盡速火化」、「雙層屍袋」在歷經三年後,一併走入歷史,家屬終能好好送最後一程。第一線醫護人員分享,疫情嚴重時,因病程發展快速,許多確診者送進醫院後,家屬無緣見上最後一面,如今台灣走過這段時間,心中萬分感慨。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三月廿日調整確診者遺體感控措施,包括「免雙層屍袋」、「可瞻仰遺容」,但家屬在過程中仍須佩戴口罩,並避免直接碰觸遺體。

經歷過SARS、新冠疫情的新光醫院護理長黃一玲分享,疫情剛開始時,醫院收治的許多病患,病程發展快速,有些個案住進隔離室不久後便死亡,家屬都相當驚恐也無法接受,但也只能讓家屬透過隔離室的監控設備,做最後的喊話與告別。

「曾有一對母子一同住進隔離室,但媽媽重症離世。」黃一玲說,去年第二波疫情許多都是全家染疫,當時四十多歲男子與八旬母親因染疫住進隔離房,媽媽前期病況穩定,但過幾日就急轉直下,在兒子旁撒手人寰。礙於防疫措施,兒子沒辦法參加喪禮,心情悲痛。

黃一玲說,醫護同仁安慰他雖然沒辦法參加喪禮,但可以陪伴媽媽最後的時光,已經實屬難得,也幫助他透過手機視訊觀禮媽媽的喪禮。

黃一玲說,許多病患在隔離室病況不佳,家屬都相當焦急,醫護同仁也都會趁著發藥,透過手機讓病人與家屬視訊、說說話,盡可能的幫助家屬舒緩情緒。如今措施取消,這一路走來也看盡了許多人的淚水。

 
TOP
輕症免隔離 不能領勞保傷病給付
記者葉冠妤、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自三月廿日起,輕症改為「0+n」自主健康管理,免通報也免隔離。勞動部說,將配合居家照護指引的修正,屆時輕症確診者從廿日起不再具請領勞保傷病給付資格,僅收治醫院診療的重症者可請領。

勞保傷病給付請領金額,以事故前六個月平均投保薪資的五成計算,彌補因生病住院不能工作造成的薪資短少,從住院第四天起算,給付到出院為止。

勞動部原認定,勞保被保險人須因染疫「住院」診療,或收治於「集中檢疫所」或「加強型防疫旅館」才能申請傷病給付,但去年疫情爆發,指揮中心啟動居家照護,勞動部去年五月配合放寬條件,讓輕症或無症狀居家照護者能請領傷病給付。

不過,自三月廿日起,由於確診輕症不用隔離,也無須通報,勞動部勞動保險司長陳美女說,屆時將回歸傷病給付原本的請領規定,只有收治在醫院的確診者才具請領資格。勞動部近期也會配合居家照護指引修正,再發布函釋。陳美女強調,若在廿日前確診居家照護,仍可在五年內領取傷病給付,權益不受影響。

此外,輕症確診者在三月廿日後防疫險是否理賠?金管會保險局官員表示,依照法定傳染病防治法,法定傳染病要符合「通報」的要件,單從法規來看,輕症免通報非屬法定傳染病,有空間不理賠,但因屬衛福部的法規,還要再跟指揮中心確認。

保險局官員指出,除了要再向指揮中心釐清有關法定傳染病的定義外,也已請產險公會理賠小組研究,釐清法定傳染病規定與保單契約之間的關係,統整問題後一併向指揮中心確認,希望趕在上路前定案。

 
TOP
要聞
雲林議長收賄案 沈宗隆200萬元交保、達德執行長收押
記者蔡維斌/雲林即時報導聯合報

雲林縣議長沈宗隆疑向達德能源公司涉收賄案,涉案27名達德公司人員和議員,6人遭聲押,5人交保,今晚7時雲林地方法院開羈押庭,凌晨裁定達德公司潘姓執行長收押,其游姓妻子6萬元交保,沈宗隆議長200萬元交保、議員王又民50萬元交保、包商鍾慶郎100萬元交保、游姓助理(潘妻的姊姊)無保請回。

至於眾所注目的議長沈宗隆和議員王又民羈押庭,今晚約10時30分才開庭,蒞庭檢察官直至今天凌晨尚未走出法庭,法庭挑燈夜戰仍開庭中,許多議長家屬和親友都在庭外等候裁定結果。

【中央社雲林縣10日電】

雲林縣議長沈宗隆等人涉向達德集團收賄,檢方昨天傳喚相關人等,並認為沈宗隆等6人有串供之虞向法院聲押,法院今天裁定,沈宗隆等5人以6萬元到200萬元不等金額交保,潘姓前執行長收押。

達德集團在雲林縣設立風機發電,尋求沈宗隆及縣議員王又民、許留賓、黃文祥支持,協助達德集團向縣府取得相關公文,以工程款夾帶賄款方式,透過下包廠商、白手套,交付逾新台幣2600萬元。

檢方8日同步搜索縣議會等21個地點,並約談沈宗隆、王又民等27人到案說明。

檢方複訊後,認定沈宗隆、王又民及潘姓執行長、鍾姓包商、游姓姊妹等6人,違反貪污治罪條例、商業會計法等罪,且有串供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其餘人訊後分別諭知100萬元至15萬元不等金額交保。

法官在今天凌晨裁定潘姓執行長收押,其游姓妻子6萬元交保,而沈宗隆200萬元交保、王又民50萬元交保、鍾姓包商100萬元交保、游姓助理(潘妻的姊姊)無保請回。

沈宗隆步出法警室,與妻子李安倩相擁,同時向前來關心的親友揮手致意;他表示,感謝法官的寬容大度,由於全案仍在審理中,基於偵查不公開,不便多說。

沈宗隆表示,3天睡不到4小時,睡眠時間不足,返家第一件事要洗澡、吃藥和睡覺。

雲林縣府發布聲明表示,全案已向檢調說明,縣府尊重司法決不護短,將會全力配合檢調調查,杜絕不法情事;由於案件尚在調查階段,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相關細節不便評論。達德集團則說,針對檢調調查,尊重亦將全力配合。

 
TOP
觀察站/錢權糾葛 助長廠商走偏門
本報記者蔡維斌聯合報
達德能源公司從二○二○年預計在雲林沿海建造百餘座海、陸風電機組,一開工即遭地方抗爭,工程做做停停,幾經協調才重新展開;如今卻爆發雲林議會集體涉收賄案,不只暴露出綠能政策帶來政治惡鬥和分贓已跨越政黨和派系,國內綠電正待考驗之際,一隻大過一隻的綠能蟑螂,更凸顯當前能源政策還有許多漏洞待補。

繼台南市發生八十八槍重大案件牽扯光電背後利益糾葛之後,雲林縣又爆發議長和議員涉嫌收賄為綠能開發商修法,大開方便之門,當中牽扯的政治糾葛和利益混雜,不少綠能開發商也感到無奈。

一位光電廠商說,綠能是國家重大政策,但背後牽扯的政治糾葛,往往是開發商最頭痛的難題,黑道介入所為利益,最多花錢了事,但政治力介入,除了利益,更大的是對立,往往讓廠商難以招架,甚至可能因政黨惡鬥,令開發案半途流產,這更是助長廠商行偏道、走後門的一大原因。

達德公司是雲林最早進駐的綠能開發商之一,預計建造八十座離岸風機及六十座陸域風電,二○二○年在台西鄉動工第一座風機就橫遭阻力,甚至曾發生暴力抗爭,加上廢核、推動綠能是民進黨重要政策,但當民進黨在雲林選舉失利,原有的綠能專辦被撤除,夾在政黨中間的開發商更加為難。

開發商除投入地方公益,試圖取得地方認可,期能在中央、地方政策不同調的夾縫中,化解尷尬尋求一條可行之路,一位光電商說,他們何嘗不想正正當當做該做的,但現實環境似乎不站在他們這一邊。

雲林縣議會爆發業者行賄案,國民黨籍議長沈宗隆及不同黨派的議員均牽扯其中,對於才極力批評民進黨的台南光電是黑金的國民黨,如今黨籍議長也捲入綠電利益案,未來在綠電利益中如何與黑金畫清界線,朝野政黨都要接受檢驗。

 
TOP
風電開發 達德風波不斷
記者黃有容/台北報導聯合報
達德能源公司因疑向雲林縣議長沈宗隆及多名議員行賄遭調查,據了解,無論是陸域風場或離岸風場都牽涉其中,達德能源一直是在台風電開發商中最多狀況的業者,從麗威風場「出師未捷身先死」,到允能風場資金破洞喊賣,再到兩度滑樁事故,允能更延宕久未完工,如今又爆涉嫌行賄,不但屋漏,還年年下雨。

二○二○年,達德能源的麗威離岸風場本預計二○二二年商轉,民航局以飛安因素持反對理由,遭經濟部能源局退回電業籌設許可。達德能源遭經濟部切割,先期投資付之一炬。

二○二一年,達德稱允能風場因建設期間受到全球疫情衝擊,導致專案期程嚴重延遲,造成專案公司成本暴增百分之卅四,出現重大資金缺口,向經濟部申請引進新股東並進行股權調整,將百分之廿三權益賣給法國道達爾石油集團,外界一片譁然。

同一年,允能風場由海事工程公司馬商沙布拉能源進行單樁水下基礎安裝工程初期,發生滑樁事故,二○二二年初沙布拉能源宣布與達德終止合約,原因除沙布拉能源母公司財務出狀況,沙布拉能源也指控達德提供的土壤調查報告有問題,才造成滑樁,更於德國不來梅進行仲裁。二○二二年七月,允能風場在單樁式水下基礎施工安裝期間,再次發生滑樁意外。

另外,允能風場進度也嚴重延宕,允能二○二一年應完成全部風機,因疫情因素申請延期半年獲准;允能二期也有四十座風機,原定應在二○二一年完成半數風機或四十座水下基礎、二○二二年底完成全部風機,不過,到今年初都未達第一階段目標。

 
TOP
涉案4議員 地方元老跨黨派
記者蔡維斌、陳苡葳/雲林報導聯合報
雲林縣議會爆發跨黨派議員涉收賄案,不只議長沈宗隆是國民黨籍多屆議員元老,另三名涉案的議員許留賓、黃文祥、王又民在議會分屬不同黨團,幾乎都是地方元老級政治人物。

涉案議長沈宗隆是國民黨籍,曾任土庫鎮長、鎮代,是議會七屆元老,更擔任三屆議長,最近他在公開場合發表力挺朱立倫選總統的言論。

同為國民黨籍的涉案議員王又民,也是議會民意聯盟發起人兼總召,曾任二屆斗六市民代表、四屆議員。

另名涉案的無黨籍議員黃文祥,目前擔任議會誠信盟總召,曾任兩屆水林鄉民代表,也是議會四屆元老。

親綠的許留賓議員,曾任兩屆麥寮鄉民代表,轉戰議員成功,這次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獲得連任。民進黨雲林縣黨部表示,由於許留賓並非民進黨員也非民進黨團,不予評論。

雲林縣府建設處回應,確實曾應議員要求修正部分法條,但因違反建築法規定遭中央駁回,仍依中央法規通盤檢討審照流程,絕無個別待遇。

 
TOP
焦點新聞
蛋荒擴大 蛋價不排除再飆升
記者彭宣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蛋荒持續擴大,根據農委會最新公布的雞蛋產銷資訊,產蛋雞量和雞蛋日生產量雙雙下降,其中本周產蛋雞約三○四六萬隻,相較於上周三○七九萬隻,少了卅三萬隻,每日產蛋箱數跌破十一點二萬箱,再加上前天彰化大城鄉有蛋中雞場因確診禽流感,八千多隻雞遭撲殺,缺蛋危機恐雪上加霜。

產蛋雞從今年開始,每周都在減少,也導致蛋價不斷飆漲,連帶影響末端餐飲、小吃、早餐店,一顆雞蛋零售價至少十五元以上,甚至愈來愈多餐飲、連鎖店停賣雞蛋、更換菜單。由於缺蛋狀況持續嚴峻,雞蛋產業也將於十八日再討論蛋價。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則緩頰,雞蛋產銷雙方近期都一直有針對雞蛋市況交換意見,但不一定會觸及價格。

全台鬧蛋荒,國內雞肉大廠卜蜂董事長鄭武樾昨表示,缺蛋是全球性的問題,預估要到天氣回暖才會緩解,但要真的不缺蛋,可能要等到中秋節前後。

鄭武樾表示,缺蛋主要的原因為禽流感,且不只是台灣,國外的狀況更嚴重,如美國有多達四十九州爆發禽流感,日本也撲殺了數千萬隻雞,事實上,台灣缺蛋量並沒有那麼大,缺口大約在百分之廿。

鄭武樾說,現在缺蛋聽起來很嚴重,主要是因民眾的恐慌心態造成了搶購潮、囤蛋潮,才會愈來愈缺,但在這個過度時期,民眾可降低食用頻率或尋找替代品,不要為了蛋做太多炒作,謾罵也解決不了全球性的問題。

針對近三周蛋價連漲兩次,創下歷史新高,鄭武樾表示,現在是明顯的供需不均,產量減少,蛋農也要生存,因此價格該漲就要漲,否則農民怎麼辦,何況台灣的漲幅已經比外國少。

但鄭武樾也說,目前蛋價已漲百分之十五,台灣飼料在政府壓抑下、各方對漲價反應十分激烈,預期接下來的上漲空間不會太多了。

至於缺雞現在是否在高峰?鄭武樾表示,是有缺,但不是缺很多,台灣進口雞肉比雞蛋方便,現在政府一直鼓勵進口,但國外也爆發禽流感,導致台灣要進口雞肉量變少。

農委會表示,蛋品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國產的豬雞鴨魚肉等都是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鼓勵國人多選用多元化的國產畜禽產品,同時,也會加強進口蛋品和調度國產雞蛋供應,滿足國人對雞蛋的需求。

 
TOP
經部抗旱計畫 估日增13.6萬噸水源
記者鄭□、劉柏均、吳淑玲、蔡容喬聯合報
南部水情吃緊,經濟部昨在行政院會提出「二○二三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盼日增十三點六萬噸水源,舒緩南部地區旱象。行政院長陳建仁指示,正值抗旱關鍵時刻,請國發會加速審議計畫,並請經濟部持續加強淨水場出水、區域調度、新增抗旱水井,為台灣枯水期提供穩定的保險水源。

台南本月一日減量供水、高雄前天起夜間十點後減壓供水,台中市長盧秀燕昨也在行政院會中表示中部水情很吃緊;她說,半個月前德基水庫蓄水量百分之八十,中市廿多個農田水利工作站全都無法充分供應水源而必須實施輪灌,建議中央將中部水情燈號由藍轉綠,藉此加強水源調度,提早因應。

盧秀燕還建議中央,除盡速核准烏日水資源中心計畫及經費,盡速產出再生水供工業使用以降低排擠民生用水,她也提醒政府核二廠二號機除役在即,台電水力發電又以中部為大宗,發電過程要注意水資源調配,以免用電問題解決卻反而缺水。

台灣前年面臨百年大旱,中部撐過史上最長的分區供水紅燈措施,但不到兩年,南部又近六百天沒有明顯降雨。陳建仁昨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水利署報告「近期水情展望與因應作為」。

經濟部表示,近期降雨少,各地水庫水位持續下降,正是水庫清淤最佳時機,行政院已協調國防部支援清淤;另為強化未來供水穩定,需要為枯水期增加穩定保險水源以減低對降雨的依賴,已規畫推動新竹跟台南海淡廠,建置各項多元水源。

至於台南轉橙燈、嘉義與高雄轉黃燈後,哪個縣市將是下一個轉為黃燈?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說,隨時監控水情,進入另一個燈號都會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會議討論;水利署長賴建信說,目前剛好是春耕需求,中北部水庫水位下降較快,距離枯水期結束還有相當長的時間,呼籲節水。

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轉述,陳揆表示,未來降雨不確定性仍高,目前各項節水及調度措施均是提前準備,可能會造成諸多不便,盼社會大眾多體諒,共體時艱配合政府抗旱措施,落實節約用水,全民齊心共度難關。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指出,市府已成立旱災應變中心,每月用水超過一千度大戶若於期限內無法節水一成則採鉛封措施管制用水,同時避免發生漏水或破管情形;市府說,樹谷園區本月一日啟動RO機台,永康科工區十三日啟用兩台RO機,並針對三處建築工地水量充足的地下水井進行再利用。

高雄市府則提供全市六處汙水廠放流水及五十二處建築工地地下水取水點,鼓勵民眾用於澆灌、洗車。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地下水取水點水質檢驗無虞,每日可產四千五百多噸水,六座汙水處理廠提供一點八萬噸放流水,水利局與中央合作增鑿的五十口抗旱水井四月二十日前陸續供水,每天預計可增十三點二萬噸水源。

 
TOP
二膽士兵失聯 金防部反駁投共說
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聯合報
金防部烈嶼守備大隊二膽守備隊陳姓上兵昨晨失聯,金防部地毯式搜索面積僅○點二八平方公里的二膽島未果;地方傳言陳可能游至距離約五公里的大陸廈門,但金防部表示,海象不好,且海水溫度過低,不太可能,該上兵的手機訊號顯示在大膽島周邊,正全力搜索,海巡署也已請陸方協助。

金防部表示,昨天上午六時許,值星官集合發現陳姓上兵未入列,前往寢室查找也沒看到身影,部隊隨即廣播陳員集合,但陳都未出現,守備隊隨即集合全島人員搜索,並通報金防部。

據了解,陳姓上兵家住新北市,年約廿六歲,在金門服役已經超過三年,是伙房兵,有同僚透露,他平常表現正常,比較不喜歡往外跑,跟大家相處也如常,室友在凌晨還看到他的身影,不知道為何忽然消失。

陳父昨搭機從台北趕抵金門,全程表情嚴肅。陳父透露,兒子返台休假時,大多關在房間裡,最近也有打電話回來,不過沒看出什麼異狀。

陳沒有帶走任何槍械彈藥,僅有手機、錢包消失。軍方加強對大膽島、二膽島的全島及周邊海域搜索,但因為該處的暗礁很多,軍方也憂心受困其中。

漁民說,有看到漁船清晨靠近二膽島,疑有人接應登船,單位已調閱相關的雷達圖,釐清是否有船隻靠近;但海巡人員認為機會不大。

 
TOP
政治新聞
英媒:蔡總統將在紐約演說並接受智庫頒獎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9日報導,蔡英文總統將在紐約演說,並接受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頒贈的全球領袖獎。

報導指出,蔡總統本月過境紐約,30日將發表演說,並接受智庫頒贈的全球領袖獎。

據掌握,蔡總統月底出發訪問中南美洲友邦,來回分別過境美國紐約和加州,在加州停留期間,將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並在雷根總統圖書館發表演說。

麥卡錫本周對彭博資訊證實,將在美國與蔡見面,並說,這次會晤並未排除他未來訪問台灣的可能性,重申「中國管不了我去哪裡,以及我何時去。」

【中央社倫敦9日專電】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總統蔡英文3月30日將在紐約一場由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贊助的活動演講,並接受該智庫頒發「全球領導力獎」。訪問美國期間,蔡總統也將與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援引數名知情人士說法報導,蔡總統將在紐約演說並獲頒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全球領導力獎(Global Leadership Award)。這個年度獎項歷年受獎者包括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

根據哈德遜研究所官網,全球領導力獎表揚終身成就以及對促進民主、自由市場和經濟成長、創新、國家安全及強健公民社會有功並展現戰略領導力的人士。

「金融時報」近日發自華府和台北的報導指出,蔡總統將訪問友邦瓜地馬拉和貝里斯,行程包括在美國過境,預計4月初與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加州會晤,並應邀在加州雷根圖書館(Reagan Library)發表演說。加州是麥卡錫的選區。

報導發布後,中國駐美大使館表示,堅決反對美台之間「所有形式的官方互動」。報導指出,考量台灣方面對中國軍事回應的顧慮,麥卡錫「同意」與蔡總統在加州會面,而不是在台北。「金融時報」本月稍早的報導提到,蔡總統「說服」麥卡錫在加州會晤。

今年1月就任聯邦眾議院議長、共和黨籍的麥卡錫去年夏天曾說,有意在當選議長後訪問台灣。

麥卡錫近日證實將在加州與蔡總統會晤,但指出這不意味他未來不會訪台。他強調,「中國不能告訴我去哪裡、或者什麼時候去」。

哈德遜研究所婉拒對「金融時報」評論。蔡總統辦公室尚未就她在紐約的行程作出回應。

 
TOP
蔡總統將提名15大法官 民團批「災難」
記者林銘翰/台北報導聯合報
大法官黃虹霞、吳陳鐶、蔡明誠、林俊益等四人九月卅日任期屆滿,蔡英文總統日前核定成立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鄭文龍昨天表示,蔡總統提名一手抓,造成十五位大法官全部都由同一人提名,形同「總統大滿貫」,這在台灣會是個災難,呼籲政府,邀集各政黨代表、法律界及民間組成委員會進行提名。

鄭文龍說,前總統馬英九時代打亂交錯制度,蔡總統應面對並解決問題,「權力愈集中就愈獨裁」,建議蔡總統保有一席提名權,另外三席禮讓副總統賴清德、立法院長游錫□、反對黨提名,這在國外都是很平常的立法例。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表示,大法官如果全部都由同一位總統提名,未來可能會向提名的總統靠攏,進而產生無法制衡現象,希望各政黨不要再糾結過去是誰造成這樣結果,請蔡總統讓政府更符合民主憲政體制。

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指出,大法官任期的交錯制度遭破壞已有違憲之虞,應該回到民主制衡,不要讓大法官變成為執政黨辦事、解釋法規命令的工具。

 
TOP
兩岸、國際論述不足?侯友宜:外交、兩岸 新北有其角色
記者張睿廷、江婉儀、歐陽良盈、劉聯合報
地方頻頻拱新北市侯友宜選總統,侯友宜昨說,「不管在哪個角色,都是全心全力做好事。」至於被質疑兩岸及國際論述表態不足,侯友宜說,不要忘了新北市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不管城市外交及重大兩岸議題,新北都有其角色跟定位。

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昨被問及,二○二四若陷入三腳督,藍營敗選機率將大增,國民黨是否考量整合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連勝文說,他絕對是國民黨裡對柯文哲最有意見的人,但為了國民黨、為了台灣、為了下一代,即便再有意見,他都願意來跟柯文哲合作。柯辦發言人陳智菡說,「只要有共同理念、想法,為台灣好,讓人民安居樂業,都有合作的可能。」

新北市蘆洲湧蓮寺慈善公益大樓今日舉行動土典禮,侯友宜、蘆洲湧蓮寺主委陳宏昌皆出席,陳宏昌說,侯友宜如果出來選總統,當然會支持。陳宏昌曾代表國民黨連任多屆立委,是現任總統府資政。但陳二○一九年曾批時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整天打麻將、吃喝玩樂」,遭國民黨開除黨籍。

侯友宜昨說,不管是在哪一個角色都可以為國家、為人民做事,不分你我,這才是出來為公職服務不變的初心,就像陳宏昌雖已經離開政界,但仍勇往直前,不忘初心做好事情。

針對傳出新北廿九區里長聯誼會傳連署支持,侯友宜說,新北市有一○三二個里長,他在這裡長期並肩作戰,會從這個月開始里長基層座談會,通力合作,解決民眾的需要。

至於美國聯邦眾議長麥卡錫將與蔡英文總統見面,侯友宜說,任何政策或計畫一定要以台海穩定、區域和平為最重要原則,這是不變方向。

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表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不納入初選民調。侯友宜表示,相信黨有黨的步驟跟方法,要給予尊重,朱立倫有其角色,每人在自己的角色並肩作戰,只要能夠為國為民多做一點事,大家通力合作讓國家更安定。至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侯表示,郭非常優秀,大家一起通力合作,彼此並肩作戰。

連勝文說,朱立倫過去說開大門、走大路,就是告訴大家,絕對不會重蹈二○二○年的謬誤。

連勝文也說,藍營內部確實有人質疑,因為郭台銘四年前離開國民黨讓許多人害怕,擔心最後郭若無法出線會再離開,畢竟國民黨無法承受二度傷害。

【記者程遠述/台北報導】監察院前院長王建□日前宣布參選總統,主張兩岸和平統一。王建□昨在直播節目受訪時表示,如對岸武統爆發戰爭,對不起台灣人民,因此若當選,第一年就會邀各黨派討論,和對岸進行和平統一的談判。

 
TOP
賴清德提「誠信條款」 綠基層反彈
記者蔡晉宇、林縉明、程遠述、陳弘聯合報
民進黨中執會前天通過黨主席賴清德提案,不建議現任議員參選本次立委,外界質疑是民進黨版「大局條款」,引發綠營基層反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昨天表示,難道民進黨不重視世代交替嗎?他質疑民進黨此案是要操作選戰議題,綠營民代過去「落跑」班班可考,將來也會一起檢視。

民進黨新聞部主任張志豪說,不建議現任議員參與本次立委選舉屬於原則性宣示,會送交提名策略小組協調時參考,國民黨不要刻意扭曲民進黨中執會通過的「誠信條款」原意,反觀國民黨,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北市議員徐巧芯、游淑慧等人蠢蠢欲動,想落跑參選其他公職,國民黨應好好面對自己的初選制度是否公平、公正?

不過,有意參選高雄第二選區立委的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黃秋□說,中執會通過的提案只是原則性宣示,未明文規定禁止,不應箝制黨員參與初選的權益,很多優秀立委也是從議員做起,應讓民意做出選擇。

民進黨高雄二選區現任立委邱志偉表示,黨中央通盤了解全台狀況後,經黨主席說明及黨內最高決策討論通過,身為黨員應遵守黨決議。當選議員四個月不到就表態爭取立委提名,造成觀感不佳,地方也直言「當初若不選議員,爭取立委提名才理直氣壯。」

已表態參選立委的民進黨縣議員陳明達說,黨中央做出此決策對現任議員造成困擾,但不會改變他的決定,因為黨中央是不建議、非禁止,他會照自己步調走,選個好日子去登記初選;若黨的決策跟人民有落差,讓人民做決定。

 
TOP
社會新聞
陳宗彥涉貪嫖 廉政署證實未通報
記者王聖藜/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在台南市政府民政局長時期涉貪、涉嫖,台南地檢署第一次簽結案件有無通報其時的台南市長賴清德,至今成謎。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昨天追問處理流程,台南地檢署有無向當時台南市長賴清德通報?廉政署長莊榮松證實,檢察官沒有通報。

陳宗彥案簽結疑雲震撼政壇,引發吃案、內部簽呈是否洩密等執法爭議,台南地檢署重新分案調查,高檢署的行政調查報告尚未公布。

曾銘宗表示,陳宗彥案已重啟偵查,是要查三個月、六個月還是一年?曾並問法務部長蔡清祥當年刑事簽結的是哪一位檢察長?蔡清祥先以未看見案卷為由未正面回應。

曾銘宗追問,是哪一位檢察長簽結陳宗彥,報紙已刊登很久了,簽結的案子是過去式,理由合不合理?如果蔡清祥到了立法院還說不知道,「真的不可以也不適合」。

蔡清祥隨後自幕僚手中拿取資料,表示簽結「陳宗彥案」的檢察長是張文政,蔡說,行政調查完畢後,該公開的就會公開;重啟刑事偵查的時程,要由承辦檢察官決定。

曾銘宗質疑,當年案子簽結後,台南地檢署有無向賴清德通報?莊榮松表示,「台南市政府沒有接到檢舉通知」。

曾銘宗說,檢察官是不是看到「賴市長」就不敢通知?如果檢方當年通報,陳宗彥就不會一路高升到內政部政次、行政院發言人,要求法務部盡速提出調查報告。

對此,民進黨昨天沒有回應。

 
TOP
警方威力掃蕩 黑幫春酒急喊卡
記者李隆揆、石秀華、楊正海、江婉聯合報
黑幫接連在五星級酒店高調辦春酒,行徑囂張,行政院長陳建仁昨天在院會指示警政署,要求各級主官務必親自督導,採取有效對策遏止,並擴大盤查黑道經常聚集處所,持續行政查察,偵搜不法行為。同時指示法務部,轉請高檢署通令檢察官,加強檢肅組織犯罪,展現政府維護治安決心。

北市警局前晚全市擴大臨檢,強勢臨檢黑幫經營圍事或依附的酒店、夜店等營業場所,昨天起再威力掃蕩黑幫一周。警察局長張榮興說,「黑白兩道勢不兩立」,未來對黑道春酒或大型聚會,絕對不允許類似行為再發生,將強力執法約制名車或辣妹等炫耀行為。也呼籲飯店業者配合警方維護社會治安。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指出,北市絕對強力執法,公權力絕對不容挑戰,已請台北市警察局一定要強力處理,維護台北市治安,不容許黑道肆意的猖獗、肆意橫行。

曾擔任警政署長的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把預防的治安環境做好,減少犯罪溫床在新北孳生,對所有幫派分子在新北活動,強力取締不手軟,並結合檢警調通力掃蕩,連根刨起。

竹聯幫旭仁會、明仁會及天道盟太陽聯盟接連辦春酒,不僅跑車、辣妹比排場,還高調在網路炫耀,引發社會觀感不佳,各界撻伐;警政署前晚下令掃蕩,並通報各縣市警察局,要求把手段拿出來,「有黑幫還要辦的,最好想辦法取消」,列警局長KPI績效。

竹聯幫至堂首當其衝,原訂今晚在中山區「鉅星匯」餐廳辦春酒,席開四十桌,經中山警分局派員約制,撂話祭出強勢手段,昨天已緊急取消。

警政署認為,黑幫小規模聚會是他們的事,但公開辦大型春酒和壽宴,刻意擺場面,社會不容許,挑戰公權力,警察辦案再多,辛苦都抹殺。

 
TOP
經濟新聞
2月證交稅收 終結連13黑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9)日公布2月稅收956億元,其中證交稅實徵122億元,終結連13黑,轉為年增11%,雖有交易天數影響,但觀察上市櫃日均成交值逐月回升,財政部認為台股可望迎來曙光。

財政部統計處專委梁冠璇表示,2月稅收956億元,年增24.6%;前二月稅收2,724億元,年減2.7%。累計稅收創新高的包括綜合所得稅、贈與稅、營業稅、房屋稅等四稅目。

梁冠璇表示,由於農曆春節落點差異,今年2月工作天數較多,多數稅目單月稅收皆成長,例如證交稅,或是海關代徵的營業稅、關稅等。

2月股市交易天數較去年多三天,證交稅入帳122億元,年增11%,由黑翻紅;但累計前二月證交稅191億元,年減32.9%,是金融海嘯後同期最大減幅。

梁冠璇指出,從上市櫃日均成交值來看,今年1月為2,271億元,2月上升到2,807億元,成長23%,3月至今日均成交值為3,175億元,再成長13%,呈現逐月攀升,ChatGPT熱潮帶動半導體、IC設計等AI概念股量能,為台股迎來曙光。

前二月創高的綜所稅,累計實徵804億元,年增5.9%,主要受惠於利息所得扣繳稅款增加,推測應是央行升息所致;另外前二月營業稅775億元,年增6.9%,主因國內產銷活動穩定。

而前二月遺產稅、贈與稅與去年同期比較,億元以上大額稅款案件分別增加七件、一件,使累計稅收年增率分別逾38%、17%。

貨物稅持續受到汽柴油降稅影響,但進口車買氣不錯,挹注稅額,2月車輛類貨物稅年增1.8倍,主因有大批進口車到港,前二月車輛類貨物稅則年增逾36%。

對照小客車奢侈稅,2月、前二月分別進帳約3.4億元、4.2億元,皆創歷史同期新高。

被視為地方重要財源的娛樂稅,2月年增26%,反映元月過年期間民眾休閒娛樂,當中以KTV、職業表演(例如演唱會)增加稅額較多,其次則是遊樂園、電影。

 
TOP
荷蘭晶片設備銷陸禁令 加嚴
編譯季晶晶、記者李孟珊、尹慧中/經濟日報
面對美國施壓,半導體製造設備巨擘艾司摩爾(ASML)的母國荷蘭準備擴大限制部分晶片製造設備出口,從原先規範用於先進製程的極紫外光(EUV)機台,延伸到部分成熟製程用的深紫外光(DUV)設備,阻止大陸獲得關鍵半導體技術,最快今年夏天揭露細節。

業界預期,荷蘭有意擴大管制的設備多用於成熟製程產能擴張,因申請出口許可需要時間,預料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擴產腳步將再度延宕,在半導體市況下行之際,可能有助於緩解聯電、力積電、世界等台灣晶圓代工廠營運壓力。

荷商艾司摩爾掌握全球EUV與DUV設備半壁江山,攸關半導體生產,美中科技衝突擴大後,美方已要求荷蘭管制EUV設備輸陸並拍板實行,後續不斷傳出白宮與荷蘭官方持續就延伸管制範圍至DUV的訊息。如今,荷蘭官方宣布政策方向如市場預期,重點聚焦避免半導體用於威脅國家安全的軍事國防項目。

綜合外電報導,荷蘭外貿部長施萊納馬赫(Liesje Schreinemacher)8日發給國會議員的信函顯示,荷蘭政府擬提議限制DUV設備出口,「荷蘭認為,基於國家和國際安全的理由,有必要盡早控制這項技術」,新規定預計會在夏季前公布。

她說,企業若要出口這項技術,就必須申請許可,這項「精準手術」只會納入能生產最微小、最強力晶片的高度精密系統,這封信並未直接提到中國大陸、也未提到艾司摩爾,但點名將受影響的一項技術是DUV微影系統,這也代表現有的最尖端微影設備出口管制,將進一步緊縮。

艾司摩爾則表示 ,這些措施預料「不會對2023年或更長時期的財務展望產生重大影響」,但最先進的DUV系統需要申請出口許可。艾司摩爾的EUV設備2019年已不得出口到大陸。

施萊納馬赫8日接受「電訊報」訪問也說,新禁令下,還是有許多更低階的設備可以銷往中國大陸,無需取得許可,包括製造汽車、冰箱、電話和風力發電機所需晶片的設備。她也主張歐盟國家應採取與荷蘭一致政策,以展現歐盟的團體性。

 
TOP
兩岸新聞
人大今選國家主席 習料將連任
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聯合報
大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會今日上午將選舉出大陸國家主席、國家副主席和國家軍委主席。估計大陸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順利連任國家主席、國家軍委會主席;前政治局常委、常務副總理韓正將「循王岐山模式」當選國家副主席一職,並享受正國級待遇。

二○一八年三月十七日在大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中,有二九七○位人大代表出席。最終計票時顯示,習近平在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選舉均獲得全部二九七○張贊成票,沒有一張棄權票、沒有反對票,全場報以熱烈掌聲。估計今日上午的選舉,出現相同場景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外,韓正預估將被選舉為大陸國家副主席。去年十月,在中共廿大卸任政治局常委的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韓正,可望接替王岐山擔任大陸國家副主席,仍享受正國級待遇,協助習近平處理外事工作。

六十八歲的韓正在去年被選為山東省全國人大代表,當時外界就已預期韓正可望循「王岐山模式」擔任大陸國家副主席,協助習近平處理外事工作,排名在七常委之後,仍然享受正國級待遇。

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在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第一次會議上,已被推選為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將接替栗戰書擔任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共政治局委員、原天津書記李鴻忠擔任此次大會秘書長,預計將任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副委員長。

 
TOP
王滬寧:堅定不移爭取和平統一
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聯合報
即將接任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昨日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台灣代表團審議時表示,大陸進一步掌握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要堅定不移爭取和平統一前景,堅定不移促進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

據央視新聞報導,王滬寧昨日上午在聽取陳雲英等代表發言後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形成「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大陸進一步掌握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

王滬寧稱,要全面貫徹中共廿大精神,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他強調,要堅定不移爭取和平統一前景,堅定不移促進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堅定不移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堅定不移團結台灣同胞攜手致力民族復興,共同創造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

 
TOP
國際新聞
尹錫悅當選周年 北韓再射飛彈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合參)九日表示,北韓九日下午約六時廿分,從其南浦市一帶向朝鮮半島西部海域發射一枚短程彈道飛彈,是北韓今年第四次以試射彈道飛彈挑釁,上次是二月廿日,相隔十七天。

北韓這次射彈適逢尹錫悅當選總統一周年。尹錫悅的保守派政黨「國民力量」主張對北韓強硬。

南韓軍方指稱,這次射彈的軌跡,和北韓最近頻頻發射的三種短程飛彈有所不同,尚在分析其他相關參數。南韓軍方說,將與美方保持密切合作。

有分析認為,平壤九日射彈可能針對美韓預定自十三至廿三日舉行的「自由護盾」大規模聯合軍演。北韓官媒「朝中社」七日曾報導,平壤將緊張升高歸咎於美韓聯演。北韓領袖金正恩胞妹、「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金與正同日亦嗆聲,他國擊落北韓試射飛彈的任何舉動,將被視為宣戰。

為進一步加強美韓同盟應對能力,聯演期間將實施代號為「雙龍」的聯合登陸演習、代號為「柚木刀」的聯合特戰演習和代號「勇士護盾」的野戰演習等廿多項演習;聯合野外實兵機動訓練規模亦將提升至過去「鷂鷹」聯演水準。

針對平壤可能做出的挑釁,美國最近也高調秀肌肉,部署包括B–1B及B–52H戰略轟炸機、MQ–9「死神」無人機和一艘核動力潛艦在內的軍事資產至朝鮮半島。知情人士指稱,美韓亦討論三月派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尼米茲號」與一艘配備「戰斧」巡弋飛彈的核動力潛艦到南韓。

 
TOP
美情報總監:習近平新任期恐更強硬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八日對國會議員表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第三任期,會持續推動統一台灣,並更強硬對抗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此外,北京認為穩定對美關係,最為符合中方利益。

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八日公布年度威脅評估報告,海恩斯等情報首長赴聯邦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作證。海恩斯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經濟、科技、政治和軍事等方面持續挑戰美國,依然是美國應處理的優先要務。

海恩斯表示,隨著習近平展開第三任期,中共會持續推動統一台灣,破壞美國影響力,離間美國與盟友,並推動某些有助於其威權體系的國際規範。

針對緊張的美中關係,海恩斯表示,北京依然相信,避免與美國關係惡化並維持對美關係的穩定,最為符合中方利益;此外,維持對美關係穩定,有助緩解大陸和其他國家的關係倒退。

海恩斯表示,習近平面臨國內外諸多挑戰,需要一段冷靜期,讓中方有機會緩過來;大陸的快速經濟成長期已終結,結構性問題開始浮現,例如人口老化、經濟不公、過度依賴投資和抑制消費等問題。

報告提到,中方面臨的挑戰還包含,台灣和其他國家對於北京高壓手段的抵制情緒不斷升高。

情報部門評估,北京今年將持續對台灣施壓,且提供統一誘因;對美台往來做出反應,更強硬反對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此外,中方將增加去年以來的行動次數,例如跨越台海中線以及發射飛彈穿越台灣。

委員會副主席、共和黨籍參議員魯比歐詢問,中方是否可能利用TikTok形塑入侵台灣正當性,且宣傳美國不應介入兩岸衝突的輿論,聯邦調查局(FBI)局長雷伊表示同意,並稱對美國來說公私分明的鐵律,在中共眼中並不存在。

此外,報告提到,當美國中央政府部門已形成警戒心態,中方轉向耕耘美國地方政府和議員,希望透過他們的力量改變美國對中政策。

根據報告,構成美國威脅的包含中國大陸、俄羅斯、伊朗、北韓和氣候變遷等。

情報部門研判,俄烏戰爭已成雙方都沒有決定性優勢的消耗戰,無法取得領土優勢的俄羅斯總統普亭可能會決定繼續打下去,拖上數年。大陸將持續與俄國合作,不顧俄國侵略烏克蘭引發的國際反彈。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Pandemic Woes Lead Met Opera to Tap Endowment and Embrace New Work 疫情重創 大都會歌劇院動用老本 轉攻當代歌劇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為您建立以簡馭繁的思考邏輯,解讀會計、財務、金融等趨勢走向,掌握財經專業脈動!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讀紐時學英文
2023/03/10 第42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紐時周報精選 Pandemic Woes Lead Met Opera to Tap Endowment and Embrace New Work 疫情重創 大都會歌劇院動用老本 轉攻當代歌劇
Defenses Carved Into the Earth 深掘地表之下的防禦工事
紐時周報精選
 
Pandemic Woes Lead Met Opera to Tap Endowment and Embrace New Work 疫情重創 大都會歌劇院動用老本 轉攻當代歌劇
文/Javier C. Hernández
譯/陳曉慈

疫情重創 大都會歌劇院動用老本 轉攻當代歌劇

Hit hard by a cash shortfall and lackluster ticket sales as it tries to lure audiences back amid the pandemic, the Metropolitan Opera said that it would withdraw up to $30 million from its endowment, give fewer performances next season and accelerate its embrace of contemporary works, which, in a shift, have been outselling the classics.

疫情期間,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試圖喚回觀眾,卻面臨現金短缺與票房慘澹的雙重打擊,如今表示將從捐款基金提領3000萬美元、減少下一季演出,並加速推出票房已逐漸超越經典歌劇的當代作品。

The dramatic financial and artistic moves show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andemic and its aftermath continue to roil the Met, the premier opera company in the United States.

財政與演出內容上的重大轉變,顯示疫情及其後果持續撼動這座美國頂尖的歌劇機構。

"The challenges are greater than ever," said Peter Gelb, the Met's general manager. "The only path forward is reinvention."

大都會歌劇院總經理蓋爾伯表示:「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前進的唯一途徑是改造。」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ry to dip into their endowments only as a last resort, since the funds are meant to grow over time while producing a steady source of investment income. The Met's endowment, which was valued at $306 million, was considered small for an institution of its size. This season it is turning to the endowment to cover operating expenses, and to help offset weak ticket sales and a cash shortfall that emerged as some donors were reluctant to accelerate pledged gifts amid the stock market downturn. As more cash gifts materialize, the company hopes to replenish the endowment.

非政府組織通常將動用捐款基金當成最後手段,因為這類基金是為了隨著時間成長,成為投資收入的穩定來源。大都會歌劇院的捐款資金價值約3億600萬美元,就這個組職的規模而言算少。大都會歌劇院決定在這一季提領捐款基金支付行政開銷、彌補慘澹票房,及應對股市下跌期間部分捐款人無意加速認捐導致的現金短缺。歌劇院期許在捐款逐漸落實後,捐款基金能獲得補充。

To further cut costs, the company, which is giving 215 performances this season, is planning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performances next season by close to 10%.

大都會歌劇院這季共推出215場表演,為了進一步撙節開支,計畫下一季將減少近10%場次。

The Met's decision to stage significantly more contemporary operas is a remarkable turnabout for the company, which largely avoided newer works for many decades because its conservative audience base seemed to prefer war horses like Giacomo Puccini's "La Bohème," Giuseppe Verdi's "Aida" and Georges Bizet's "Carmen."

大幅增加當代劇碼是大都會歌劇院一大政策改變。數十年來,大都會歌劇院極少上演當代作品,這是因為保守的主要觀眾群似乎較偏愛經典劇碼,如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威爾第的「阿伊達」與比才的「卡門」。

But as the Met staged more new work in recent years, that dynamic has begun to shift, a change that has grown more pronounced since the pandemic: While attendance has been generally anemic, contemporary works including Terence Blanchard's "Fire Shut Up in My Bones" last season and Kevin Puts' "The Hours" this season drew sellout crowds.

但近年來,隨著大都會歌劇院推出更多當代歌劇,情況已有所轉變,疫情以來變化更加顯著:儘管總體票房欠佳,幾齣當代歌劇的門票卻銷售一空,包括上一季布蘭查德的「焚燒的火困在我骨中」與這一季普茲的「時時刻刻」。

From now on, Gelb said, the Met will open each season with a new production of a contemporary work.

蓋爾伯指出,從今以後,大都會歌劇院每季演出都會以一檔新的當代歌劇製作揭開序幕。

Gelb said that the company's change in strategy was possible in part because major stars ar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performing music by living composers.

蓋爾伯表示,歌劇院改變政策,部分原因可能在於大明星們愈來愈有意願演出在世作曲家的音樂。

 

 
Defenses Carved Into the Earth 深掘地表之下的防禦工事
文/Marco Hernandez、Josh Holder
譯/陳曉慈

深掘地表之下的防禦工事

Near one of the deadliest front lines of the war in Ukraine, a vast complex of trenches, traps and other obstacles has sprung up in recent months.

在俄烏戰爭其中一條最致命的前線附近,由壕溝、陷阱與其他防禦工事構成的綜合設施,近幾個月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The fortifications were built by Russia to slow Ukraine from trying to take Popasna, a town Russia captured in May. They are just a tiny part of an immense Russian defensive network spreading across Ukraine, a New York Times analysis of satellite radar data shows.

這是俄國建造的防禦系統,意在延緩烏克蘭收復波巴斯納,這是俄國去年五月占領的城鎮。紐約時報對衛星雷達資料的一項分析顯示,這不過是俄國遍及烏克蘭全境廣大防禦網的一小部分。

These structures could buy Russia crucial time to mobilize and train additional troops to regain momentum in the war. But Ukraine may test Russia's ability to hold these positions over the winter.

這些工事能為俄國爭取寶貴時間,動員並訓練更多部隊以重振戰場上的氣勢。但今年冬天,烏克蘭也許將考驗俄軍是否有能力守住這些陣地。

Trenches are not new to Ukraine. Trench warfare has long been a feature of the battle in eastern Ukraine for the Donbas region. Ukrainians fight from their own trenches on their side of the line near Popasna, where Russians are waging an intense campaign to dislodge Ukrainian troops from the city of Bakhmut.

壕溝對烏克蘭不是新鮮事。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壕溝戰長久以來都是戰鬥的特點。在接近波巴斯納的防線,烏克蘭人在己方的壕溝中作戰,俄羅斯人則持續發動強烈攻勢,試圖將烏軍驅離巴赫姆特。

But the pace and the scale of Russian construction over the past couple of months is unmatched.

然而俄軍過去幾個月所建構的戰壕系統,建構速度與規模都與之前大不相同。

The fortifications show how Russia's military is trying to set up more robust, defensible positions against Ukrainian pressure, often with the help of natural obstacles like rivers.

這些防禦系統顯示,俄軍為了應付烏軍壓力,正試圖構築更堅固、防禦力更高的陣地,且經常借助於如河川等天然屏障之力。

Last November, Ukraine recaptured a large amount of territory in the south, including the regional capital of Kherson, pushing Russian forces across the Dnieper River. The river serves as a natural barrier, and Russia has built an enormous series of defensive obstacles south of the river to discourage Ukraine from crossing it.

去年11月,烏克蘭在南部收復了包括地區首府赫松市在內的大面積領土,迫使俄軍退至第聶伯河彼岸。俄軍以河流作為天然屏障,於河川以南建造了大量連串防禦工事,防止烏軍渡河。

Among the defenses are miles-long rows of concrete pyramids known as dragon's teeth and deep ditches called tank traps. Both are designed to slow Ukrainian vehicles and force them into preset positions where Russian forces can target them.

其中包括數列長達數英里、外號龍齒的巨大混凝土錐,以及名為戰車陷阱的深層壕溝。兩者皆是為了遲滯烏克蘭戰鬥車,迫使他們移動至俄軍能瞄準的特定位置。

Russia is also building miles of trenches, and pillboxes — small structures for their troops to shoot from.

俄國也正在建造長達數英里的壕溝以及碉堡,這是一種小型建築物,讓俄軍能躲藏射擊。

The fortifications could slow Ukraine's army — but they are effective only if manned correctly.

這些工事的確可能拖延烏軍,但只有在正確操作下,才能發揮功用。

If the positions are unmanned, they are useful only if there is an orderly Russian retreat,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actical operations to conduct, said Philip Wasielewski, a fellow at the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瓦謝萊夫斯基指出,若無人駐守,這些工事唯有在俄軍有組織撤退時才派上用場,而這是最難執行戰術行動之一。

 

 
訊息公告
 
用信任凝聚團隊力 新世代團隊的「信任領導」
團隊力的培養,除了是領導者必修課,也能提昇個人在團隊工作時的溝通能力,能適切適時表達自身的意見,及運用包容性的溝通技巧,傾聽他人並在相同的價值觀脈絡下理解他人的溝通內涵,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協商方案促成共識。

醫療險理賠 新服務幫大忙
壽險公會為了讓民眾享有便利的醫療理賠服務,針對健康險、傷害醫療、失能等保險金給付,推出「醫起通」服務,讓民眾節省申請診斷證明書、副本收據等費用,而且不必為了跑醫院而請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