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大陸官方以維護國家安全等理由,對公職人員的出國管控已擴大至級別較低的人員,一些幼兒園教師、醫生、政府承包商和國企員工也被要求上交護照。
據報導,河北省中部一所小學的王姓音樂教師說,她今年申請去馬來西亞,因為她的姐妹要去那裡留學,但校長拒絕這一請求。浙江省一名朱姓女護理師也稱,她若要出國旅行,需要經過四層審批,這些限制似乎表明,當局擔心即使是普通員工也可能攜帶敏感資訊或非法資金出逃。
事實上,大陸對部分國家工作人員的旅行限制已行之有年。自二○○三年起,高級官員或接觸國家機密的人員必須提前報備出國旅行情況。在許多城市,以「一般性出國考察、日常調研、交流學習」為目的的出國公務旅行已被禁止,公職人員即使因私人原因出國,也需要獲得批准。
當局給出的理由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打擊腐敗和削減開支,但限制的範圍正在擴大。一份地方政府通知顯示,浙江省沿海城市舟山附近六個漁村的全職官員被要求上交證件。在江西省的一個城市,一家公共衛生機構要求員工上報二○一八年以來的所有出國旅行情況。
在大陸南方一所公立小學任教語文的蒂娜,其工作合約裡有一條規定,「未經學校允許出國旅行,可能會導致解僱」。她質疑,「為什麼要把我們困在腳下這一片土地,而不是讓我們去見更多的世界?」
即便獲准出國旅行,有些單位會要求不得與任何「外方」會面,若遇到「反華勢力」,需向大陸駐外使館報告,回國後沒在一周內未交回護照,可能會導致五年內被禁止出境。
報導引述研究中國公務員制度的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劉冬舒指出,許多限制很可能並非源於中央明確的指令,但隨著中央政府對中層官員的審查加強,這些中層官員或許是在試圖避免任何可能引發麻煩的源頭。
劉冬舒提到,由於中美競爭關係,大陸社會對於外國變得更敏感。她觀察,雖然普通大陸人可能會抱怨對其自由的限制,但政府僱員不太可能進行太多反抗。
報導稱,其採訪的政府工作人員都表示,不會因為護照被收走而辭職。
朱姓女護理師表示,自己每年約人民幣廿萬元的穩定工資,遠高於她所在城市的平均水準,這足以抵消被剝奪的「情緒價值」,而且身邊很多其他員工也處於同樣的情況,「大家都死,也就還好,你知道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