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3日 星期一

陳亮恭/寂寞八旬老翁求收養的願望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名人堂電子報
2022/05/24 第24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陳亮恭/寂寞八旬老翁求收養的願望
陳亮恭聯合報
「尋求收養人:八旬孤獨老頭,身壯實,購物做飯,家務都自己去做,沒有慢性病,退休於天津科研單位,退休金六千元/月,不要去養老院,渴望有慈善愛心的人和家庭收養我,養老送終,死後不要骨灰。只求餘生善待。青年學生,打工青壯年收養,但有善愛心者均可。」

這是二○一七年底天津公車站的手寫小廣告,是一位寂寞獨居長者對改變生活的期盼。老先生走過中國近代的動亂,一九八四年太太過世後便獨居,一個兒子與他鬧翻移居加拿大,另一個兒子在當地醫院工作,極少聯繫,鄰居多忙著自己家庭,他孤單而缺陪伴,想出這個方法尋改變。

老先生不只一次貼出小廣告,直到這次因小廣告被路人分享至社群媒體才得到關注。老先生說,他先前在新聞看到,有位七十多歲長者,月退休金七千人民幣,透過找人收養最後能在北京養老,有人陪伴還出國旅遊,因而想仿效。廣告得到回響後,許多電話湧入,也有媒體採訪,多的是關懷與提醒,也有居心不良的詐騙,終究沒有合適的收養家庭。

老先生認為,他們這一代老人期盼與兒孫一起生活,政府也認定家庭是照顧老人的責任單位,但子女的工作可能在外地,許多女性結婚條件是不與公婆同住。二○一三年,大陸甚至還頒布《老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子女有贍養與探望父母的責任,企業應配合提供探親假,然而,越需用白紙黑字寫下的事越不會發生。

老先生感嘆社會變了,政府卻沒有發展出新的老人照顧方式,傳統價值思維帶來失望。他寂寞,害怕孤單死去,看著桌上枯萎的植栽,感慨老人常將時間用在花草,深怕植物少了水枯萎,沒人灌溉的老人卻枯萎得更快。二○一八年三月,老先生在家發生意外送醫不治,一如老先生預期,鄰居對他消失多日絲毫無感,社區管委會隔了半個月還不知老人死訊。

老先生對政府沒能開展新的養老模式不滿,將照顧全部交給子女,如同推卸政府責任。華人社會高齡照顧仰賴家庭與兒子,早在夏朝便有相關法令,漢朝更強化法律位階,也逐漸形成華人文化基因。然而,高齡與少子女化的現代社會加上全球化,農業社會建構的養老模式已不合時宜,但公部門政策要點仍在家庭照顧與在地安老,現代社會需要更多創新設計才能實踐,單純訴諸情感並不足以產生策略。

東漢董仲舒透過「存留養親」判例確認兒子照顧父母的絕對責任,即使犯罪監禁,若無其他兒子照顧,犯人必須先返家安養父母後繼續服刑。超高齡長壽社會是人類歷史從未出現的景象,除了單純訴諸情感方式,希望子女及鄰里擔起責任外,政府更需要發展出真實可行替代方案,支持現今薄弱的家庭照顧力量,高齡長者更需要審視個人與社會狀況,調整目標而非執著追求無法達成的暮年生活安排。

寂寞是主觀感受,缺少來自親友的社會關係與連結,即使表象上仍有人際往來,自覺寂寞狀態依然存在,不著痕跡地影響生活。這樣的感受在疫情期間更明顯,長者生活受到限制,往來親友或居家服務都停止,寂寞逐漸轉為焦慮、憂鬱與衰弱,逐步侵蝕健康與人生。(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漫步古城布拉加 映入眼簾景色如畫般迷人
自古以來布拉加為大主教的所在地與朝聖必經之地,每年舉行的聖週讓布拉加成為葡萄牙最受矚目之城市。城市的主教堂有一千年的歷史,還有其他的教堂與一座座的朝聖所,所以布拉加獲得了葡萄牙的羅馬之美譽。

老闆說你的表現 not half bad 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英文裡還有�茇ot half bad�迣o樣的說法,是英國人很愛用的一個片語:The proposal was not half bad. 注意了,not half bad並不是指很糟,而是�苫urprisingly good�苤A「意外地好、沒想到這麼好」的意思。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