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趟中緬新通道(重慶—臨滄—緬甸)國際鐵路班列5月23日從重慶果園港魚嘴車站緩緩駛出,將以公鐵聯運方式抵達緬甸曼德勒,較傳統路徑節約20天左右,物流成本降低20%左右。新華社報導,這是大陸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最新進展之一。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複雜嚴峻形勢下,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卻跑出「加速度」。
4月21日,陸海新通道中老(中寮)鐵路(甘肅敦煌—萬象—曼谷)首發;4月2日,陸海新通道中緬印(重慶—緬甸仰光—印度洋)班列首發;3月26日,陸海新通道中越(重慶果園港—越南河內)班列首發……
「今年以來,陸海新通道實現首發班列20餘趟,拓展出重慶、寧夏、甘肅、湖南等地與老撾(寮國)、越南、緬甸、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協國家間多條物流新線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說。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由中國大陸西部省份與東協國家合作打造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各西部省區市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通達世界各地,比經東部地區出海所需時間大幅縮短。
「2017年通道開行之初僅1條線路,如今運行線路迅速拓展,已至107個國家(地區)的319個港口。」劉瑋說,今年1至4月,重慶經陸海新通道運輸3.7萬標箱,貨值人民幣63億,分別同比增長12%和22.2%。
這條新通道何以亮點頻出?陸海新通道高度契合西部地區與沿線國家的開放發展需求—對內,破解西部地區國際物流難題,助推中國大陸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對外,為沿線國家(地區)創造發展新機遇,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
年初,一批寧夏枸杞原漿首次搭乘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向南抵達廣西欽州港,再經海運成功出口到加拿大,比傳統江海聯運線路節約30多天。
依託陸海新通道,西部企業也可以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產業格局。在陸海新通道的支持下,重慶小康工業集團在印尼投資1.5億美元,建立汽車製造基地。疫情發生後,陸海新通道又提供了穩定高效的供應鏈保障。
此外,透過陸海新通道,泰國糯米、馬來西亞榴蓮、越南巴沙魚、柬埔寨香蕉等東南亞特色產品更為快捷地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