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世界在我腳下】葉含氤/清晨的呈坎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7/23 第5724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世界在我腳下】葉含氤/清晨的呈坎
【話題徵文:我能懂你】陳妙瑜/我也是耶
【青春名人堂】騷夏/幾歲生日就送幾隻蝦
 
 
 
今日繽紛
 
【世界在我腳下】葉含氤/清晨的呈坎
文/葉含氤/聯合報
徽派建築一隅。攝影/葉含氤

二圳三街九十九巷

呈坎,一座黃山腳下的古村落。網路上流傳,呈坎唯一讓人詬病之處,是人在巷子裡走,總有村裡的婦人搭訕,問需不需要導遊?走一程外加講解約四十分鐘,索價二十元。

清早六點我走出民宿,摸不清東南西北地胡亂走著,我後方跟著一位婦人即來問:「要不要帶妳走一圈?」我初來乍到,確實需要有人跟我介紹這裡的大致狀況,畢竟這村莊有「二圳三街九十九巷」的獨特格局,沒人帶是會迷路的,就讓她帶我走。清晨時分遊客還沒進村,整座村莊靜悄悄的,路過田疇,可以看見早起的村民彎腰澆菜;走過民房,可以看見老人在院子裡刷牙漱口。此外,還三兩老人聚在巷口用方言閒聊家常。

呈坎的房子都是白牆烏瓦的徽派建築,是有人住的活村莊,其中有幾座明朝留下來的名人舊居與氏族宗祠。此地民居多為三層樓宇,風火牆高峻,加之巷道長而狹窄,走在巷裡,都是與天爭高的巍峨牆身,常常得仰頭九十度才能看見屋頂,恍如置身於峽谷之中。再加上這些街巷縱橫交錯,曲折迂迴,兩側民居高低錯落,徜徉在此間步移景異,如遊迷宮。

帶領我的婦人姓鮑,大約五十歲,是從外村嫁來的人。呈坎是一座很傳統的氏族村落,主姓「羅」,不誇張地說,在這裡隨處一問都是羅姓人。她領著我走,途中路過幾座特別的大院,約略地講述這是哪個古人的屋子……不過我們只是從外頭路過,因為時間還早,尚未開放參觀。我們緩步走在窄巷青石路上,兩邊緊鄰著房屋,圍繞在屋外的是約二十五公分寬的水溝,水是流動的,清澈的。呈坎的巷子極窄,有些僅容一人行走,若遇兩人迎面行來,則需錯身,因此在窄巷旁的水溝上,約五步距離,會多出一塊石頭,倘若兩人狹道相逢,其中一人可以站立在這塊石頭上,故稱「謙讓石」。鮑女士一面解說,一面站在謙讓石示範給我看。聽這名字,了解這石頭的作用,讓我對此地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這不僅僅是讓道,彷彿也提醒著人們,為人處世也該時懷謙讓。在這裡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塊懸空於水溝上的石頭,而是古人的生命智慧。

小山村蘊含大文化

自古以來,徽州雖地處偏山,但科舉及第者居天下之冠。他們對鄉里族人的要求,首要是讀書知仁義,藉由科考入朝為官,若時不我與名落孫山,則退一步從事商賈。不同他處的是,這些商賈皆秉持儒家道統,故徽幫商人又稱「儒商」。不論在廟堂為官,抑或在民間經商,徽州人士慣於將所獲得的錢財用來建宗祠,立私塾,回饋鄉邑,讓文脈與商脈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呈坎早在南宋時就頗為著名,朱熹曾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雙賢,指的是朱熹的友人——羅願、羅頌兄弟。羅願所撰的《新安志》,是安徽僅存的一本宋代志書。現在呈坎村裡,猶留有兩兄弟的宗祠,即文昌祠與文獻祠。

前一晚我來的時候,出租車司機告訴我:「呈坎是一座靠山的小山村。」但清晨走過這些門樓窄巷,覺得此地一點也不「小」,其蘊含的文化意義,很「大」啊。

鮑女士帶著我返回到我民宿附近的永興湖,這也是她解說的終站。我想起網路傳言,問:「妳們這行很競爭吧?」她無奈地回答:「是啊。有時真的會搶客人。」並說:「妳等一下逛時如果有人要給妳講解,就說已請人講過。」

告別後我在永興湖略走一圈。瞧時間差不多了,即返回民宿吃早餐。早餐很簡單,是老闆岳父煮的徽式澆麵,上頭蓋了個荷包蛋,不油不膩,味道真好,我吃得一點也不剩。說實話,比蘇式湯麵好吃多了,蘇州麵是甜口的,而徽州麵,不甜卻有韻。

我吃完後又出去閒晃,但左拐右繞,繞了十分鐘又回到民宿,都別說我一小時前才跟著鮑女士走過一趟啊!在民宿門口遇見為我煮麵的老先生,我尷尬地說:「迷路了,我要怎麼走去祠堂?」老先生木訥而誠懇,一手拿了把還沾著黃土的大鐮刀,大概正準備下田。他對我說:「我帶妳過去吧。」然後我跟著他又走到永興湖,他指著遠處十一點鐘方向說:「妳往那個小門走過去就是了。」

在呈坎,迷路只是個開始,那一整天,我在這村裡迷航好幾次。

【話題徵文:我能懂你】陳妙瑜/我也是耶
文/陳妙瑜/聯合報
在候診室等待,撩起褲管探看不舒服的膝蓋,旁坐婦人關心:「妳也是膝蓋問題來找醫師的啊?」點頭尚未及回話,她就說:「我也是耶。」

她說膝蓋已復健大半年,最近又多坐骨神經痛。這豈不是和我一模一樣?只是順序顛倒,「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鳴瞬間萌生。我跟她說先是肩痛,接著坐骨神經痛,現是膝蓋半月板破損……

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就因肩旋轉肌破裂展開長期復健,失去運動與出遊的日子諸多不便,陽光始終照不亮內心焦慮。身體時好時壞,現在腳也出狀況,親友都擔心我是否快憂鬱了。

身體髮膚沒能維護好,很慚愧自己何以搞成這樣?無奈。「非常沮喪,身體一直出狀況,處處受限,足齷齪(台語,ak-tsak,意指心情煩躁)!」心有戚戚,我點頭如搗蒜:「對、對!果然只有病友才了解。」

她又說:「直到找到好醫師,漸漸療癒,才終於有光明希望的感覺。」是啊,這正是我持續勇敢的原因。

未曾想過素昧平生的兩人,因醫病而能秒懂彼此心情。

話題徵文:我能懂你

(此為主題,非文章標題,標題請自訂;徵稿至2024年9月底)

溝通是為了明白彼此的需求,亦讓雙方關係更加緊密。你曾因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瞬間與對方的心連上線嗎?歡迎來稿分享你的故事,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文長350-50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我能懂你」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青春名人堂】騷夏/幾歲生日就送幾隻蝦
今日登場/騷夏/聯合報
火鍋店門口的紅布條寫著:幾歲生日就送幾隻蝦。每次經過我都會疑惑,假設是一位四十不惑的壽星,一盤四十隻的蝦,要在一餐吃完,是不是有點為難健康?

我想是自己想多了,這是單身者思維,這個送蝦的活動一點也不瞎,在社會預期的設定裡,四十歲應該有家庭兒女,四十隻蝦端上桌不是除以一,通常會有兩個人以上一起當分母,如果是一個慶生而進行的聚餐,當然更不會是單獨一人,至少會有家人或朋友。想想,真是合理又聰明的生日行銷。

生日這個「梗」,好像永遠都會有話題,同一天生日有哪些名人,還有生日書、生日泰迪熊玩偶等商品。我的社群編輯同事有次想要推一本格言日曆書,竟然發了宏願,幫大家查生日那天的專屬格句,果然創下當年互動數最高貼文。不過也苦了自己,一天高達千則留言湧入,而「小編」畢竟也是真人,需要吃飯睡覺,最後一共花了三天,才回完兩千多則網友留言。

流行怎麼樣慶生,不同世代有微妙差別,除了切蛋糕、吃大餐,我念小學的時代風行帶「乖乖桶」分享給全班同學。乖乖桶軟糖的味道,應該是兒時生日回憶,小學時期的幾位好友,生日多半落在學期末、考完期末考的那幾天,生日通常就會和期末同樂會一起辦,然後一路歡樂放暑假,期末考卷發了都忘了帶回家。

大學到出社會流行KTV約唱歌慶生,如果沒有,一個人唱歌替自己慶生也不是不行,但櫃台服務人員的確會覺得你很可疑,只能撒謊說朋友等一下會來,結帳時多付一份人頭費。

有人說生日是刷一種存在感,是社交的展現,看過有人在社群自我簡介寫著「不喜過生日」,我想這是軟體的問題,因為各種通知真的很打擾,三天後你的朋友誰誰誰過生日了。本人若是壽星,會因為吵到別人感覺非常抱歉。而不喜歡過生日,在我的解讀裡,應該是不喜歡和不熟或沒好感的人一起過生日。畢竟是生日,還要耗費心神社交真的很累,所以在公司該不該舉辦部門慶生是個微妙的命題,如果同事感情好,慶祝當然沒問題,但在這場域多數只有表面上感情好,還要強迫聚在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吹蠟燭、切蛋糕、許願,那慶生的幾分鐘會不會比較像凌遲?社恐人慶生好尷尬,還是化成生日禮金最實際。

到底我有沒有吃到四十歲的蝦呢?實情是,火鍋店倒了。這教人有點悵然,但想想與其被生日行銷綁架,我更在乎自己的生日過得沒有負擔,自在地去黑白切點一盤自己吃得完的香腸熟肉,實施四十不惑的人身自由。

 
 
 
訊息公告
 
 
 
 
善用壽險傳承資產 有眉角
資產傳承並非專屬於高資產族群,一般民眾都可以透過壽險來傳承,享有其獨特的功能性,例如:合法節稅、隱私性、破除特留份、資產保全、壽險槓桿特性…等,達到更好的傳承效果。然而,規劃時須特別留意保單關係人,指要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安排,免得賠了夫人又折兵。

爸爸看暑假:以父母為主,不幫孩子做什麼!
你準備如何度過今年暑假?多數媽媽會覺得不能浪費這兩個月,幫孩子報名暑期班、夏令營或計畫了各式各樣的旅遊,不過親職專家醜爸說「暑假應該以父母的需求為主,不用特地幫小朋友做什麼!」提供你不一樣的角度來思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