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OpenAI已和甲骨文(Oracle)簽下合約,未來五年內將採購3,000億美元的算力,金額遠遠超過OpenAI當前的營收水準。
其實OpenAI早在7月即宣布,已和甲骨文簽下合約,將提供4.5百萬瓩(GW)的資料中心運算容量,但並未透露合約金額。
甲骨文周三股價狂飆36%,創下1992年以來最大漲幅,市值衝上約9,330億美元,超過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成為全球市值第12大公司,緊追台積電(2330)(1.05兆美元)在後。
這波漲勢也讓甲骨文共同創辦人艾里森(Larry Ellison)一口氣暴增1,000億美元,一度超越馬斯克,登上全球首富。輝達(Nvidia)和亞洲供應商在內的AI概念股,也同步走揚。
甲骨文以資料庫軟體聞名,近年在火熱的雲端市場大發利市,並逐漸成為AI運算能力的重要供應商,直接和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雲端巨頭競爭。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OpenAI和甲骨文(Oracle)的合約將自2027年起生效,對雙方而言都是一場高風險的豪賭。OpenAI 今年6月才披露年營收約100億美元,還不到每年平均支出600億美元的1/5。甲骨文則把未來營收的一大部分押在單一客戶身上,且很可能必須舉債購買AI晶片,以支撐資料中心的運算需求。
甲骨文早在6月的文件中就暗示這筆交易,當時披露已簽下雲端服務協議,從2027年起每年將帶來超過300億美元的營收。隨著更多資料中心上線,甲骨文未來每年從OpenAI進帳的收入將進一步增加。
甲骨文周二表示,這類合約帶動該公司「剩餘履約義務」(RPO,尚待執行的訂單金額)8月底止的會計年度第1季攀升至4,550億美元,約是去年同期的四倍有餘。彭博估算,這數字大約是Google 的四倍,可見甲骨文的雲端業務成長率可望超越Google。
近來多家美國大型企業給投資人帶來對AI支出加速且可持續的樂觀理由。博通(Broadcom)上周也表示在AI領域爭取到一家大型新客戶,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客戶正是OpenAI。
摩根士丹利估計,從今年到2028年,用於晶片、伺服器和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支出將達到2.9兆美元。
多年來,OpenAI 一直依賴微軟獨家提供運算能力,但最近因對供不應求感到不滿,已獲准尋找新的合作對象。
據報導,甲骨文正和資料中心建設商 Crusoe 等公司合作,計劃在懷俄明州、賓州、德州、密西根州和新墨西哥州等地興建資料中心。
和微軟、亞馬遜、Meta 這些資金雄厚的科技巨人相比,甲骨文的負債相對於現金水位高得多。據標普全球市場情報,甲骨文為了跟上AI熱潮,支出已經遠遠超過現金。微軟的總負債對股東權益比率為32.7%,甲骨文則高達4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