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 星期一

【我的戶外日常】楊世泰/上山料理,下山吃飯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9/02 第5999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我的戶外日常】楊世泰/上山料理,下山吃飯
【青春名人堂】李奕萱/計程車司機的歷史課
 
 
 
心情札記
 
【我的戶外日常】楊世泰/上山料理,下山吃飯
文/楊世泰/聯合報
在PCT怎麼吃也吃不胖的日子。照片提供/楊世泰

原來山上是這樣開伙的

登山是一種讓生活回歸原貌的活動。人在山裡,得用最不費力又最節制的手段,去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說到底,就是吃飽、睡好、維繫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當日常被簡化到這個程度,會讓人更懂得知足,也更珍惜純粹、質樸、不過度裝飾的生活方式。

帶著這份體悟回到日常,我慢慢發覺,所謂「好好生活」不見得是吃好、穿好、出國旅遊看美麗的風景。為自己好好煮一頓飯、花點時間打掃,讓明亮的光線照進室內,甚至是好好地把衛生紙整齊地替換到面紙盒裡、隨手把物品歸位等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反而更能提醒自己何謂生活的本質,何謂簡單的幸福。

也正因如此,我開始意識到,許多記憶中難忘的味道,其實都來自山上那些再平凡不過的料理。那或許不是味蕾的初體驗,更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因為身處偏僻的深山,資源得來不易,況且是透過苦行才獲取的獎勵,總覺得滋味特別濃郁,也格外深刻。

玉山是我的第一座百岳,由此踏入登山的領域,所以在排雲山莊的晚餐理所當然是我意義上的第一頓山中料理。當時山屋還未改建成如今嶄新且豪華的模樣,仍是前一代稍嫌簡陋的石造平房。我很想再多補充一些室內外的細節,奈何這段十七年前的陳年往事,多半已經忘得一乾二淨,因為我才剛出發不久就犯了高山症,好不容易抵達排雲山莊後模模糊糊地睡著了。直到協作煮好晚餐,帶我上山的父親將我挖起來到屋外吃飯,我的神智才稍微清醒,因而能保留這段寶貴的記憶。

走出屋外,天色微暗,木桌上已擺滿剛煮好的大鍋飯菜,一字排開的氣勢讓還是菜鳥的我相當吃驚,原來山上是這樣開伙的?現炒的青菜、煎過的香腸,還有麻油雞湯用鋁製的臉盆分裝,在高海拔的低溫下冒著白色的熱煙,讓人垂涎欲滴。我在小歇後身體機能已恢復大半,食慾也跟著被點燃了,扒了一碗飯,又一碗飯,可能再一碗飯?我一聲不吭默默地將食物全送進胃裡,感受養分與能量逐漸驅散寒意與倦意的幸福感。毫無疑問,那是我此生吃過最美味的一頓山中料理。

後來習慣自組登山後便鮮少參加商業隊了,吃到臉盆菜的機會不多,在山上通常是自己隨意處理的粗食,純粹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因為我沒有將豪華食材背上山的熱情,也沒有任何想要精進料理的靈感與動力,多數時候我吞進肚裡的都是乾糧與泡麵罷了,使不上任何足以自誇的烹飪技巧。

但我很享受這樣的時光。委身在狹小的帳篷前庭煮食,周遭到處是散落的裝備和各種收納袋與塑膠袋,有點狼狽,但顧不了那麼多了,熱湯已經沸騰,咕嚕咕嚕的聲音響徹在幽暗寂靜的森林裡。趕緊打開鍋蓋,一陣水氣湧出短暫模糊了視線,接著映入眼簾的是還冒著氣泡的湯麵加蛋,透過頭燈的暖光照射,散發出晶瑩剔透的光芒。

寧願餓死也不會再吃一口

雖然單調平凡,但我每一次都能滿懷感激地吃個精光,因為我相信「唯一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但情況偶有例外,例如美國某一品牌的雞肉乾燥飯,由於在PCT步道上吃太多了,吃到反胃,讓我數度在飢腸轆轆的狀態下仍拒絕進食,「寧願餓死也不會再吃一口!」這是我對它最後的評價。

又或者是食物太過稀奇古怪,讓人難以下嚥。1970年代的日本冒險家植村直己,在他記錄格陵蘭三千公里雪橇之旅的《極北直驅》書中,提及一種當地愛斯基摩人的傳統食物叫做「奇維亞」(原文Kiviaq),是特殊節慶才會端上桌享用的料理。做法是將數百隻小海雀,不經任何處理,包含內臟、羽毛、骨頭原封不動地塞進一頭海豹體內,縫合後以海豹油脂密封,接著放在岩石堆下保存二至六個月,待發酵完成後再剖開海豹取出。

食用方法更是難以想像。植村直己鉅細靡遺地描述,醃海雀奇臭無比,類似糞尿混合的味道,但滋味絕佳,順序是先由肛門吸吮類似優格的紅黑色汁液,接著拔掉羽毛後直接啃食皮肉和內臟,最後再一口咬碎鳥頭吸取腦漿。這道傳統料理被譽為發酵食物的「聖杯」,更名列世界十大惡臭食物排行榜的前三名,僅次於瑞典醃鯡魚和冰島鯊魚乾。由於實在太獵奇了,讓我對他整趟雪橇之旅的記憶只剩下怎麼忘也忘不了的醃海雀。

每次當我在山上餓得前胸貼後背時,我時常想起格陵蘭這道料理,自問如果眼前只剩下這種食物,而我不吃會死的話,有沒有勇氣將它吞下肚呢?答案我不是很確定,但一想到臭豆腐和皮蛋也名列十大排行榜內,頓時覺得我其實沒什麼資格批評人家的傳統美食,而曾讓我作嘔的乾燥飯,相較之下也不是太差的選項了。

也有很多味蕾的記憶來自下山後的犒賞。我結束戶外行程後常去一家日系連鎖餐廳吃定食,有天我點了一道沒吃過的鹽麴雞肉野菜鍋,口味有些清淡,但滋味飽滿有層次。喝了幾口湯,一股熟悉的味覺記憶被喚醒,我突然想起過世多年的奶奶。

幸福與快樂往往是當下能立刻感受到的情緒,然而有些負面情緒,例如惆悵與悲傷,總是需要一些時間才會從裂縫中釋放出來。我沒有在奶奶的喪禮流淚,可能是太年輕了,不懂死亡的重量,也不清楚該如何表達悲傷。但那鍋雞湯讓我在喧鬧的餐廳裡陷入一陣沉默,心裡忽然湧起一股五味雜陳的憂傷。

然而我其實無法確定這是不是奶奶料理的味道,因為爺爺是總鋪師,他的手藝比奶奶好,所以印象中我很少吃到奶奶親手做的飯菜。但無論如何,我透過那鍋雞湯牽引出關於奶奶的回憶是千真萬確的事情,而我相當感激並珍惜那份失而復得的味道。

我的味覺一向不算敏銳,對食物並不講究,而且習慣挑食。記憶力也不太好,看過的風景、走過的路,常常在腦海裡慢慢褪色。但透過登山,我得以將某些珍貴的事物封存起來,像是被安置在海豹肚子裡的小海雀,隨著日子一點一滴地發酵,醃製出令人難忘的風味。

【青春名人堂】李奕萱/計程車司機的歷史課
李奕萱/聯合報
前陣子寫故事,有角色在上海工作,我找了去過的朋友田調。朋友講著,突然建議:「你可以多搭幾趟計程車。」什麼?我一頭霧水,才知道朋友意思是,滿多司機以前在中國工作過。確實,計程車是個有趣的存在,一趟車程裡,素未謀面的司機與乘客,有機會發生這輩子永遠想不到的對話!這讓我想起,在北愛爾蘭,真的有種計程車司機,是專門來跟你聊歷史的!

1970年代,「黑色計程車」曾是北愛的重要交通工具,當時新教與天主教衝突頻繁,公車容易成為攻擊目標而經常停駛;於是計程車代替公車,一車擠上四到五人,載送民眾往來市中心。後來,隨著和平協議簽訂,社會漸趨安穩,黑色計程車則衍生出新的定位:說故事,司機兼任導遊,載觀光客前往重要歷史地點,講解被塵封的故事。

我去過北愛首都貝爾法斯特兩次,都在2021年,第一次停留時間不多,沒有搭到黑色計程車,第二次同行友人想嘗試,就報了名。預約日一早,司機開著黑色、外型復古的計程車駛進巷弄,操著濃濃的北愛口音,親切向我們招呼。

行程主要圍繞在和平牆。所謂「和平牆」並非一道牆,而是近百面牆的集合,隔離天主教和新教的社區。它的建造過程相當有機,從牆壁新舊、水泥或金屬,都可以看出加高、擴建的痕跡;牆面層疊覆蓋的塗鴉,喧鬧地張揚不同時代的情緒與理念。外人來看,和平牆可能有點可怕,令人聯想到柏林圍牆,但司機表示,這對當地人來說是一種保護,即便近年相對和平,居民依舊希望不要拆除——當時,和平牆周圍道路也仍設有閘門,每晚會準時關閉。

計程車駛過社區,司機時而說明歷史,如英國殖民的開始、兩方分裂的加劇,時而介紹路邊塗鴉,例如有蒙娜麗莎之稱的「槍手」,無論你從哪裡看,彷彿都正在被瞄準;又或是「國際牆」,上面畫著許多政治領袖,據說翁山蘇姬曾在上面,但因漠視緬軍對羅興亞人的暴行,就被塗掉了。司機也不吝分享人生經歷:新教徒的他出生於1969年六月,同年八月,雙邊衝突升高,英軍進入貝爾法斯特;十二歲時,街頭暴力如家常便飯,兩方民眾拉幫結派、互相攻擊;二十三歲前,他身邊已有許多親友受傷、遇害:「大家都認為自己在捍衛社區,把對方看作恐怖分子。」

在我們的探問下,司機坦承,那時他也是街頭的一份子,但現在,為人父的他已有不同想法:「我希望,我的孩子不需要把暴力看作常態。」

若來北愛觀光,只看表面,不見得會發現古典和現代交融的城市底下,曾發生多少傷痛;如今北愛人去倫敦、海外,也會熱心照顧同鄉,不分宗教。可是,這都不代表過去已經過去了:依然有很多孩子從小到大都在同樣宗教的社區、學校,上大學才能認識另一邊;司機也分享,他有個十五歲的女兒,有天偷聽女兒和朋友聊天,朋友說,她爸媽禁止她和天主教徒交往。

有些沉重的氣氛裡,我開玩笑問:「那你女兒可以嗎?」司機大笑,俏皮說:「我只希望他對我女兒好,如果不巧是天主教徒,我會咬牙忍受的(grin and bear it)。」這個充滿北愛風的答案,為這趟旅程做了最完美的收尾。

 
 
 
訊息公告
 
 
 
 
聯準會持續觀望降息 與川普衝突恐難免
美國聯準會面對總統川普不斷施壓,周三充分展現堅定的立場。政策制定者連續第四次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他們近半數在最新預測中暗示,由於預期通貨膨脹率再次上升,今年降息空間減少。聯準會基準利率目前處於4.25%至4.5%間。聯準會主席鮑爾傳達訊息時也堅定不移,稱聯準會有時間可以慢慢降息,並將堅持「觀望」態度,直到官員們更清楚川普政策會如何影響經濟。

CPO+光纖傳輸 下一波兵家必爭
隨著5G、生成式AI等新興應用迅速發展,對資料的傳輸量與傳輸速度要求也愈加提高,為了滿足高速低延遲的資料傳輸需求,運用共同封裝模組技術(Co-packaged optics; CPO)整合光電元件,使得晶片開發者獲得更多通訊頻寬,不僅能實現高速低延遲的資料傳輸,而且讓傳輸資料時所消耗的電力也大幅減少,符合當今全球低碳節能的要求,也正因為擁有上述之優勢的CPO,將成為下一代高速網通晶片的關鍵技術之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