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經捷運站出口,看見兜售芒果的小販掛起布條,寫著「人生可以不甜,但芒果必須甜」。只能說創意是有,但合理性不多。老闆試圖創造琅琅上口的行銷金句,結果語意徹底變成一種「咒衰」,實在也太觸霉頭,好歹要寫「就算人生不甜,幸好芒果很甜」吧,文字病讓我忍不住氣噗噗寫上臉書與眾友抱怨。
明明向來沒有買水果的習慣,完全不是TA(目標受眾)。老闆表示:「不買就算了,囉唆那麼多,還放上網路公審。」(設計對白)
人人皆道台北居大不易,物價水漲船高,水果更是金貴。說來慚愧,文字工作一做十多年,稿費全無長進,完全看不到年薪百萬的鄉民車尾燈。總覺阮囊羞澀,水果被我歸類為生活中的奢侈品,飯當然是要吃的,水果卻未必要買。唯一例外,就是久久回一次娘家,方能享受水果自由。
兒子是我跟先生雙方家族的第一個孫子,老人家寶貝得很。每次返鄉,媽媽必定把家裡上上下下打掃得亮晶晶,洗刷刷媲美無塵室,冰箱裡牛奶、豆漿、多多一應俱全,夏天冰鎮綠豆湯冬有暖心紅豆粥,看是要吃營養的還是吃心情愉快的,任孫挑選。為了讓金孫歡歡喜喜,菜市場的水果只要夠甜、夠漂亮,不管(在我看來)多麼天價,媽媽總是眼都不眨一下地買回來。
晚餐後的水果拼盤是重頭戲。她喜歡問我們要吃什麼,先讓我們經歷一番選擇困難,最後直接全出。「全能估價王」無庸置疑是SOP裡頭不可或缺的一環,平日裡少買果子(ku□-ts□)的我哪有概念,無非就是等媽媽炫富般宣布一斤多少的正確答案,全場適時報以驚呼(情緒價值給到滿有沒有),好讓她眉開眼笑喜孜孜地輕撥瀏海,不經意流露出小小得意地說上一句:「想吃就買!」霸氣收尾。
某天夜裡滑Threads,看到網友形容回娘家的日子,就是吃光冰箱所有的藍莓,隔天再帶走所有的蘋果,突然覺得喉頭一緊。不是新冠後遺症,只是想起母後三年,日子有苦有甘,人生卻已再無這樣扮演女兒賊巧取豪奪娘家水果的全糖光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