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劉雲英/錢多事少離家近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2/30 第5832期
 
精彩內容
 
心情札記 劉雲英/錢多事少離家近
蘇惠昭/有時候花有時候鳥:蘇門答臘咬鵑
 
 
 
心情札記
 
劉雲英/錢多事少離家近
文/劉雲英/聯合報
錢多事少離家近。圖/Dago

有一段順口溜是這麼說:「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位高權重責任輕,老闆說話不用聽……」錢多、事少、離家近,這樣的鐵三角組合可能是每個上班族夢寐以求的good job,但並非所有人上輩子都拯救了銀河系,今生皆能如願以償。於是,有人尋尋覓覓,感嘆人浮於事,有人一年換二十四個老闆,情非得已。

筋疲力竭返家路上,突然悲從中來

朋友兒子自學成歸來在竹科任工程師,坐擁高薪,令朋友非常得意。可惜高工時讓這位年輕人無暇戀愛,年近四十才相親結婚,婚後馬上添丁,沒三年光景,小倆口鬧離婚,妻子抱怨自己像偽單親,從來都形單影隻,孩子也不太認得爸爸。朋友兒子滿腹委屈:「如此暴肝工作,無非是想給妻兒更好的生活。」即使身為婆婆也難斷家務事,她把問題丟還他們自行解決,兩人經深思熟慮,兒子毅然提辭呈,舉家遷往花蓮開了間小咖啡館,據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常常休館開車出遊。朋友倒是不以為意:「還好又給我添個小孫女。」沒了高薪,負擔豈不加重?我杞人憂天,朋友笑道:「高薪算什麼?錢夠用就好,一家和樂最重要。」

高薪算什麼?記得小妹也曾說過。她在一家大企業當財務經理,待遇優渥福利好,人人稱羨,某天她難得加班到午夜,筋疲力竭坐上計程車返家,突然悲從中來:「我單身,財富自由,要這麼拚命賺錢做什麼?」頓時萌生退意,不如趁現在身強體健,好好享受人生,翌日立刻向上報告,老娘從此不早朝。五十多歲,還不到退休年紀,任憑高層竭力挽留,小妹依然不為所動。我們揶揄她人在福中不知福,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大公司經理職位,她卻棄之如敝屣,偶爾加班又何妨?小妹淡然表示,這念頭潛藏已久,加班只是最後一根稻草。提早退休後,小妹成立超迷你旅行社,無資本額,不必申請許可證,客源只有我們五姊妹,年年規畫日韓自由行,口碑良好,回客率百分百。

有人捨棄高薪不足為惜,有人則把好康頭路當成燙手山芋。前些時候看到一篇網路文章〈無聊比忙碌還痛苦〉,煩惱者自稱沒什麼專長,經驗也不足,老闆給的待遇卻不差,只是有時會閒得發慌;他承認無生活壓力,所以不在乎這份單調無趣的工作,盤算著是否離職。此言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太不知足了。」「可以讓給我嗎?」有智者分析利弊得失,也許長期超輕鬆工作背後,隱藏著可怕的低成長風險,久而久之,自我競爭力就蕩然無存了;建議既然嫌事少、枯燥乏味、沒成就感,無法樂在其中,再加上每月發餉日都感到良心不安,那就開除老闆走為上策。

好夢由來最易醒,終究要回歸現實

至於離家近,三分鐘腳程堪稱最大的便利吧。上夜班的報社老同事當初考慮到地利之便,咬牙買下報社旁七層樓華廈,在家吃過晚飯再慢悠悠走去還綽綽有餘,三更半夜下班也只消走幾步路即到家。然而,因為距離太近了,住家常被當成中途休息站,時而有人按鈴打擾卻又不便拒絕。此外,出入常會遇到同事,即使休假也絲毫沒有放鬆感,出門買個菜更是不可蓬頭垢面、衣著隨便,好幾次見長官迎面而來她無處可躲,只好硬著頭皮打招呼。「諸多不便啊!」她說,我完全可理解。

很多年前我學孟母三遷搬到一所高職側門定居,後來小兒子決定念那裡,可以睡到自然醒,快打上課鈴再下樓也不遲。沒多久,他後悔了,深度表達不滿,放學過馬路就到家,失去與同學一路打打鬧鬧、邊走邊吃邊聊天的樂趣,更遑論發展出一段轉角遇到愛的青春戀曲……他把莫須有的罪名都扣在我頭上,語氣充滿怨懟,我當然也不甘示弱反擊,何以每年學校園遊會準備的食材和道具,全暫時堆放我們家?難怪大家都說「距離就是美」,保持安全距離絕對有必要。

你工作愉快嗎?對薪資可滿意?偶爾作白日夢有益身心健康,但好夢由來最易醒,終究要回歸現實。「錢多」,希望領錢領到手抽筋?天下沒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錢拿得才理直氣壯。「事少」,閒閒無事喝茶看報可是一點也不開心,八斗之才無用武之地,英雄也氣短。「離家近」,沒事還可開小差,但你甘冒這個萬一不幸被主管逮到、留下壞印象的風險嗎?算了,還是找份讓自己不會感到度日如年、如坐針氈的工作。別想太多,認真幹活吧!

蘇惠昭/有時候花有時候鳥:蘇門答臘咬鵑
蘇惠昭/聯合報
蘇門答臘咬鵑。今日登場/蘇惠昭

決定要去蘇門答臘的時候,我全部的身心其實只有一個目標,咬鵑!

我要去看蘇門答臘咬鵑,那幾乎像是一種情感銘印,在初看鳥的日子,在不斷翻賞各種鳥類圖片以致大腦備受刺激的過程中,那隻鳥的抹茶綠奶油黃加上眼周的天色藍裸皮,就等同指引迷津的蜜標,我像一隻巨大的熊蜂循著蜜標鑽入,被植入的影像從此如同定時響起的鐘,鐘一敲就是一陣強一陣弱的自我拷問:噹噹噹,到底何時才能見到蘇門答臘咬鵑本尊?噹噹噹……

這種必須看過方能安定魂魄的鳥,好比蘭花中的杉林溪盔蘭、奇萊喜普鞋蘭,又好比小說中的《百年孤寂》和《時間裡的癡人》,對我來說,不過一二三四。

背負輕省,必須感謝我的孤陋寡聞。

同時也感謝天,旅程終於塵埃落定,九天,六個人,而鳥導Dwi則是至今為止蘇門答臘的唯一,十年前來的人找他,十年後還是他,別無分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這裡的生態旅遊清淡,動物就是食物。

Dwi開出一張含括各種蘇門答臘特有種的名單,咬鵑之外,有兩隻八色鶇,幾種蛙嘴夜鷹,以及最貴重的,僅剩五十到兩百四十隻的蘇門答臘地鵑──哇靠,比台灣黑熊還慘。不過這需要強大的運氣,據說有人連去兩趟都沒遇到。

鳥點比我想像的還遙遠,桃園飛雅加達,雅加達飛巴東,抵達巴東後再搭七、八小時的暈車之路到葛林芝火山區。葛林芝火山是蘇門答臘最高火山3805公尺,我們要看的鳥大約在1800到2000公尺處。

而驚喜如強震來得猝不及防。第一天還在和施氏八色鶇奮戰之際,隊友忽然發現有隻鳥飛到面前樹上,以望遠鏡仰望,「咬鵑!」他大喊,咬鵑受到驚動飛至另一棵樹,六個人於是躡手躡腳展開追逐。蘇門答臘咬鵑比之前我看過的各種咬鵑都小一號,抹茶綠奶油黃天色藍裸眼配上鮮紅嘴喙,十年前看過的圖片和鏡頭裡的牠終於重疊在一起。

按下快門的那一瞬,有一種異常的平靜,幸福感衝向3805公尺。

扣掉四天交通時間,只有五天能看鳥,摃龜一天,其餘的四天,每天都看到蘇門答臘咬鵑,看牠飛竄於亂枝雜樹間,看牠飛降至地面捕食昆蟲,只要咬鵑出現,我就沒辦法管其他的鳥了。我不可能再來蘇門答臘除非沒看到咬鵑,這一生只有幾天的機會,我必須時而狼吞虎嚥時而細嚼慢嚥,屏氣凝神欣賞咬鵑的每一根羽毛,暫時收藏在海馬迴,再轉移到大腦皮質。

回民宿途中接到一位超級鳥人的line。

「我在蘇門答臘。」我說。

「看到地鵑了嗎?」果然是巷仔內的。

「看到咬鵑了。」我回答。

確實也看到蘇門答臘地鵑了,而且是一對。Dwi說在他的鳥導生涯中,一對同時現身,這是第三次,值得喝啤酒慶祝。

那晚我喝了啤酒,狠狠祝賀自己終於看到蘇門答臘咬鵑。

 
 
 
訊息公告
 
 
 
 
冬季血壓變化大 長者睡覺穿襪棉被覆腳很重要
由於人體血管在天冷時會快速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起伏,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等急症。年長者因為感官退化,對於體溫變化較不敏感,可能身體已經存在風險而不自知,直到昏迷倒下才警覺;建議外出時可戴毛帽遮住耳朵,晚上睡覺時穿襪子,並以棉被覆蓋雙腳。

加州致力於「防川普變卦」氣候規定
加州官員幾個月來一直致力讓該州環境與氣候政策「防川普」,以免前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兌現他的承諾徹底摧毀這些政策。加州是否成功,可能影響其他採用其排放規則的各州,並可能產生全球影響,因為該州的市場實力強迫汽車製造業者與其他公司遵循加州標準。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