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同學會後,才知道缺席的月娥和素儒住在養老院了。老一輩的人喜歡在家養老與子女同住,享受含飴弄孫的幸福,卻又擔心增加年輕人經濟和照顧的壓力,左右為難,因而「在家養老」不一定符合長輩理想的晚年生活。
素儒和月娥都是中年喪偶,獨立撫養兒女,如今子女都各自成家,卸下擔子後,思考到底適不適合獨居,琢磨未來的生活方式,要過得自在舒適,真的需要認真規畫和選擇。
素儒個性獨立、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她選擇住在養生村。群組裡經常PO文分享,養生村的設備完善,環境群樹蒼翠,活動空間寬廣,是群居又能享有獨處,擁有自由自在的空間,頗令人羨慕。
到北部旅遊,順道去看素儒,果然是心寬體胖,趙飛燕快變成楊貴妃了。我開玩笑說是來考察的,她笑得像朵花:「在這裡不會孤單,飲食、醫療有專業照顧,我是來long stay的。」喜歡學習新事物的她,唱歌、捏陶、寫書法、打球,維持靈活的體力和腦力。來這裡是生活與養生,怪不得有人形容是「度假般的養老」。
月娥住彰化,忙完三個女兒的婚事後,太累而中風了,同側手腳無力,幸好沒有語言障礙,女兒請了外籍看護陪伴照顧。一段時間後,月娥常抱怨看護沒煮飯,看護則表示阿嬤吃完就忘記,各說各話。最後只好安排到八卦山下的養護中心,住附近的女兒可以隨時來看她。
那天,我前往探望月娥,她驚喜又開心,捧著我送的玫瑰花聞了又聞。當我走進大廳,著實嚇了一跳,大廳內約有一兩百個病人,一律插鼻胃管來取代餵食,院方說對吞嚥困難的長輩,安全又好照顧。可是月娥咀嚼能力沒問題,也得插鼻胃管,頓時一股辛酸湧上心頭。
我用輪椅推月娥進房間,發現四人一間,每個人只有一張床和桌子,而且以布簾區隔,幾乎沒有個人隱私可言。心想,才六十多歲的月娥要在此養老、終老,好嗎?
進入少子高齡社會的台灣,人生下半場無論獨居、在家養老或到養老院,都要深思。要活到老,也要活得健康,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無憂地迎接晚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