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海關總署昨(8)日公布最新外貿數據顯示,以美元計,8月出口額年增4.4%,為近半年最低增速。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對多國對等關稅落地後,大陸對美「搶出口」、「轉出口」效應似在減弱,正對出口形成壓力,估下半年外需走弱、高關稅環境,將使大陸出口增速進一步放緩。
數據顯示,大陸8月進出口總值5,412億美元,年增3.1%;其中出口3,218億美元,年增4.4%;進口2,194億美元,年增1.3%,貿易順差1,023億美元。累計今年前八月進出口總額4兆1,182億美元,年增2.5%;其中出口2兆4,518億美元,年增5.9%;進口1兆6,664億美元,年減2.2%,貿易順差7,853億美元。
界面新聞引述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8月出口增速回落除基數影響外,還受美國與越南、歐盟、日本等經濟體關稅上調影響,全球貿易增速放緩有關。南韓8月出口年增1.3%、進口轉負,顯示「搶出口」、「轉出口」現象退潮。雖然中美在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延長關稅緩衝期90天,但約41.3%的高關稅仍壓制對美出口,加之川普政府全球關稅上調,外需整體放緩。
大陸海關數據顯示,8月對美國出口316億美元,年減33.1%,而對東南亞國家出口571億美元,年增22.5%。累計今年1至8月,對美國出口2,829億美元,年減15.5%,對東南亞國家出口4,340億美元,年增14.6%。
值得關注的是,大陸8月鐵礦石進口重新突破1.05億噸,大豆進口創單月歷史新高達1,228萬噸,原油、銅精礦均實現增長。出口方面,汽車出口大增25%至76.3萬輛,稀土出口呈現量減價增特徵,出口價值較前月暴漲51%至5,500萬美元,反映中國大陸在稀土產業鏈的定價影響力。
路透引述分析稱,美國總統川普7月威脅對經第三國轉運的大陸商品加徵40%懲罰性關稅,讓市場關注大陸工廠能否持續找到美國買家。一旦關稅超過35%,出口將承受巨大壓力。由於房地產低迷與結構性改革進展慢,北京官員可能將重點放在與美談判以解決貿易戰,同時拓展大陸在其他地區的商業布局。
展望未來,王青表示,9月出口增速或下探至零附近,因「轉出口」、「搶出口」效應減弱,高關稅繼續壓制對美出口,加之外需走弱,第4季出口增速預料轉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