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 星期一

張如欣/我的幸福指標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04 第5690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張如欣/我的幸福指標
何宗權/星光夢囈
施少閎/老相片有感
柏森/走之書──在〈慾望之翼〉下
黃克全/沉默之聲 68
 
 
 
今日繽紛
 
張如欣/我的幸福指標
文/張如欣/聯合報
高三那年,我有了愛慕的對象,他的名字叫陳志忠,是中華職籃幸福豹籃球隊的控球後衛。

陳志忠不論是轉換快攻,或是切傳到外線空檔,總能把握住三分球出手機會,吸引了我的注意。細究一番,才曉得這位身手敏捷的球員,綽號叫阿忠,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身高一百八十公分,長相俊秀,是籃壇後起之秀。這樣的條件好似我理想型男友,於是,我被阿忠圈粉了。

那時網路不普及,關於阿忠的消息多半來自報紙體育版,我將所有關於他的報導剪貼成冊,同學也會將雜誌刊登的阿忠照片剪下送我,我更進一步將其護貝當書籤。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我的偶像就在書本裡陪著我,那身著球衣、英姿煥發的容貌,常常讓人看得心花怒放。看久了,腦中浮現美好憧憬,想像考進同一所大學,在校園巧遇相識,與他手牽手……我臉頰泛紅,下定決心認真準備聯考,要考取國立師範大學,成為阿忠的學妹,然後當他的女朋友!原本迷茫的高三,在目標確立的那一刻起,有了新的希望與方向。

最終,阿忠的女朋友不是我,但考取國立大學後的我也遇見了嚮往的幸福。因為阿忠,我的高三有了一段懷抱美好,且鬥志昂揚的青春回憶。

「話題徵文:追星的日子」即將結束,新主題為「我能懂你」:

溝通是為了明白彼此的需求,亦讓雙方關係更加緊密。你曾因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瞬間與對方的心連上線嗎?歡迎來稿分享你的故事,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刊登順序前五名者,可獲得寶瓶文化出版的李羚榛《人類沒有很懂我:犬貓行為獸醫師帶你醫病也療心》。

文長350-50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我能懂你」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何宗權/星光夢囈
文/何宗權/聯合報
星光曾一度在越南南方的上空劃過,燦爛奪目,令人驚喜而嘆為觀止。

最亮麗的一顆星是七○年代鄧麗君兩度蒞臨越南西貢(今胡志明市)登台演出。莘莘學子們因此蹺課追星,一時萬人空巷,華人社會為之沸騰。當局需出動軍警駐守機場碼頭維持治安,場面之隆重,不啻在接待元首政要。

李小龍的《唐山大兄》不單打破了香港的票房紀錄,也令越南各大戲院人山人海,街頭巷尾總會看到模仿演練雙節棍的青少年,他們的手肘、膝蓋或額面,全是自打自招的累累瘀傷。

八○年代是越南船民投奔怒海追星的高峰期--啥星值得如此拚命?是美國國旗上的五十顆星星……

「聯合國難民公署」官員曾訪問船民:為什麼選擇美國?回答千篇一律:美國多星,多金也!

這就是今天美國(尤其是加州)看到的越南城「小西貢」。

「話題徵文:追星的日子」即將結束,新主題為「我能懂你」:

溝通是為了明白彼此的需求,亦讓雙方關係更加緊密。你曾因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瞬間與對方的心連上線嗎?歡迎來稿分享你的故事,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刊登順序前五名者,可獲得寶瓶文化出版的李羚榛《人類沒有很懂我:犬貓行為獸醫師帶你醫病也療心》。

文長350-500字內為佳,e-mail信件主旨註明作者、標題及「投稿我能懂你」字樣,全文貼在信件上,並附word(doc)檔,文檔內依序打上標題、作者名、作品全文,稿寄:benfenmonth@udngroup.com.tw

施少閎/老相片有感
施少閎/聯合報
人愈是上了年紀,對生老病死相關的議題愈發敏感,是面對現實?或是基於憂懼之心?

那日到第二市場吃小吃,戶外正展示著幾件放大的黑白老相片,其中一幅有許多孩童專注盯著野台布袋戲的相片吸引我佇足良久。看著那幅年代標示為一九五○的相片,遙想戲棚下一個個打著赤腳、穿著樸實的孩童,此刻若還健在,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先生老太太了吧。恍惚中油然升起一股奇幻謬想:啊,那是個我尚未降生的世界──人生短短幾十載,在時間長河中如光縫般驚鴻一瞥,前後盡是永無止境的黑暗,這樣的存在真是個奇蹟。

隨著步入中年,老病的陰影時隱時顯,令人惴惴不安,愈是耳不聰、目不明,愈想認真仔細地去看、去聽,去品嘗、體會這世界,對當下的人事物,愈是加倍地珍惜。有時看到那些坐著輪椅、在公園曬太陽的老先生老太太,會想,當他們凝望天空,感受著季節更迭,對自己曾經擁有的光輝歲月是否依然眷戀?

或許活到更高的年歲,看待生命將是另一番風景,另一層境界?想起約莫五十年前,當我還是個不少不更事的孩童,好幾次在與奶奶同睡的房裡,看過她從梳妝台旁的木櫃取出一個包袱,小心翼翼地解開,眼神柔和地端詳幾件折疊整齊的衣裳,彷彿在欣賞奇珍寶物一般。年長之後才明白,那是她為自己準備的「老嫁妝」(編註:即壽衣)。對奶奶當下的心境儘管無從得知,或許可以相信,面對生老病死,她早已了然於心,以平常心在看待一切,不然,如何能這般自在地關照自己的身後事呢?

長者面對生命的優雅身姿,經常令我沉吟、玩味再三。是否,在奶奶內心深處,對「那個國度」存著一絲嚮往,想像著當「那一天」來臨,可以穿得美美的翩然離去?不知此刻在天上的奶奶,穿著自己精挑細選的衣裳,是否歡喜?

人終將化為塵土,這是宿命。當肉身漸衰,雄心漸退,覺得自己已經將一生充分活過,生命的終結也許是一種祝福。認清它並學習以安然自在的平常心與幽默感自處,或許是最適切的態度吧。

柏森/走之書──在〈慾望之翼〉下
柏森/聯合報
孩子喜歡一切藏匿的,中間的中間

視野和光線必須越過物件

所形成的暗影當中,接近未知


孩子喜歡凝睇的皺褶

喜歡緩慢足以砌成

景色,石頭是靈動的

語言,在機械時代之前

沉於寂靜,當樹木還是樹木,一顆露水

透過年輪昇華成萬物的呼吸


藉由空氣傳遞非常非常細緻的呢喃

:萬萬千千的我們,夢見凝結


廣闊土壤中,植物

無數斷裂而生長晶瑩、堅實

隨後腐朽


當風吹起


在作為偉大詩歌以前,孩子學會鑄造

自己的時間,赤裸,乾淨,形成礦石


保留童貞的眼,既陌生又熟悉


搖搖晃晃,有時

彷彿穿透

感覺這瞬間

暮色逝去倒映

頭一次理解記憶為何


從相機觀景窗,孩子喜歡停格的捕捉

也喜歡在這之外的永恆


因為一無所知而完全擁有

「當然生命,最終朝向我走來。」


漾動的色彩

沒有修辭


孩子總有辦法

讓時間保持靜止,某種遙遠


某種毫不掩飾──觀測的天體

上面也有其他眠夢嗎?


繞著運行的不只有行星,產生迸裂

重新凝聚在一起,在偶然意圖之際,你的碎片

並且尋找到我的碎片,這裡有著奧祕


奧祕是愛

奧祕是純粹的

名詞:必須通過經驗


然而,一個跳躍,匯聚了朦朧

喚出寬大綿密的世界,孩子偏愛

能發出長音的大提琴聲

不可預料,一陣大雨,或在夜晚路燈

點亮的剎那


喜歡親身攫住的感受,此刻

我是那個孩子。

黃克全/沉默之聲 68
黃克全/聯合報
維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裡提出七個命題,最後第七個命題:「凡是可說的,就可說清楚,凡是不可說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不可說的是指什麼呢?譬如生命的意義這類的。

是的,面對生命,我們還能說什麼呢?恐怕唯有無言以對的沉默,才能模擬生命的渾淪於一二。

 
 
 
訊息公告
 
 
 
 
AI時代的勞動法挑戰與企業的法律義務
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工作可能被機器取代。企業在面對這種技術變革時,可能會考慮解僱無法適應新技術的員工。然而,這種解僱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以保護勞工的權益。

頑固型憂鬱症具家族遺傳性,一等親罹病風險增九倍?!
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李正達主任團隊研究發現,頑固型憂鬱症患者的一等親,大幅增加9.16倍罹患頑固型憂鬱症的風險,也增加了2至3倍得到其他精神疾病的機會,為首篇證實頑固型憂鬱症有基因遺傳風險的研究,並刊登於精神領域頂尖國際期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