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釋囚換人質 以哈暫時休戰協議接近談成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1/22 第554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釋囚換人質 以哈暫時休戰協議接近談成
北韓射彈飛越沖繩上空 日相強烈譴責
北韓再射衛星 俄專家指導增成功率
越南開放電子簽拚經濟 台灣躍升第三大旅客來源國
斡旋釋放以色列人質 卡達:已進入談判最後階段
OpenAI政變 肇因「向錢看」
OpenAI逾700員工嗆跳槽 恐讓微軟整碗捧走
巴西將以務實態度 謹慎面對阿根廷新政府
美眾院中國委員會主席提案 阻外國勢力干涉選舉
印度澳洲2加2對話 籲遵守國際法劍指中國

焦點新聞
釋囚換人質 以哈暫時休戰協議接近談成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領袖哈尼雅廿一日表示,哈瑪斯與以色列接近達成休戰協議。法新社報導,以哈可能休戰五天,哈瑪斯將釋放五十到一百名人質,交換以色列釋放獄中數百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廿一日表示,遭哈瑪斯挾持的人質獲釋工作正取得進展。根據總理辦公室聲明,他對預備役軍人說:「我們正取得進展。我認為不值得說太多,即使是現在,但我希望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斡旋此事的卡達外交部發言人安薩里說,「我們正處於最接近達成協議的時刻」,並說談判已達到「關鍵和最後階段」。CNN引述卡達和以色列消息人士報導,協議最快可望在當地時間廿一日宣布。

哈瑪斯領袖哈尼雅的聲明並未提供休戰條件細節。哈瑪斯官員告訴半島電視台,協商聚焦在休戰時間、救援物資,以及雙方人質和囚犯的交換。

哈瑪斯官員瑞希克表示,以巴雙方均將釋放婦女和兒童,細節有賴居中斡旋的卡達確認。美國總統拜登廿日也說,「距離達成協議前所未有地接近」。

兩名消息人士向法新社透露,協議內容包括休戰五天,以軍將停止地面行動,以及限縮在南加薩的行動。

哈瑪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將釋放五十至一百名以色列及其他國籍的人質,但不包括軍事人員。約三百名巴勒斯坦人將從以色列監牢獲釋,包括婦孺。

以色列瓦拉新聞網報導,哈瑪斯要求以軍飛機在休戰期間完全停止在加薩上空飛行。BBC指出,以軍仰賴戰機和無人機在加薩進行空襲、偵蒐等任務,完全停止空中行動,將讓以軍難以進行情報蒐集和監控人質獲釋狀況,這項要求若屬實,恐成為雙方爭執的焦點。

CNN報導,休戰期間約四至五天,可能延長,哈瑪斯將釋放五十名婦女兒童人質。人質獲釋一人,以色列就會釋放三名巴人囚犯。休戰期間,以軍無人機每天在加薩北部會停止作業至少六小時。

哈瑪斯上月七日跨境突襲以色列,造成約一千二百人死亡,多數是平民,哈瑪斯還擄走約二百四十名人質,大部分是以色列籍。以色列報復轟炸哈瑪斯治下的加薩走廊並發動地面攻勢,加薩衛生部稱有超過一萬三千三百人喪命,包括五千多名兒童。

白宮表示,談判處於最後階段,但不願進一步說明,以免破壞成果。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范納十九日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說:「這類敏感談判直到最後一刻都有可能破裂,在雙方同意所有事項之前都不算定案。」

   
北韓射彈飛越沖繩上空 日相強烈譴責
東京22日專電/中央社
北韓21日晚間疑似朝日本沖繩方向發射彈道飛彈,日本發布全國瞬時警報系統(J-Alert)。這枚彈道飛彈隨後進入太平洋,日本也解除警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於北韓飛彈飛越日本國土上空,對國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予以強烈譴責。

防衛省表示,北韓疑似在日本當地時間21日晚間10時40分過後發射一枚彈道飛彈,在10時55分左右飛越沖繩縣上空,進入太平洋。日本政府隨後解除對沖繩縣發出的避難警報,沒有採取破壞措施,摧毀這枚飛彈。

防衛省官員表示,北韓發射的彈道飛彈可能是人工衛星。防衛省副大臣宮澤博行表示,「目前尚未確認衛星是否已經進入地球軌道,正在分析這次發射是成功還是失敗。」

日本放送協會(NHK)、全日本新聞網(ANN)報導,岸田在21日晚間11時55分左右進入首相官邸。針對彈道飛彈疑似通過日本上空,岸田表示,「今天,北韓利用彈道飛彈技術進行了一次發射,我方正在分析詳細過程,但至少有一枚飛彈飛越沖繩上空,進入太平洋。」

岸田表示,「即使發射的可能是人工衛星,但利用彈道飛彈技術發射顯然違反聯合國相關決議,是對我國國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影響的行為。」

岸田做出3項指示,首先是必須儘速確認飛彈通過的路徑下方,是否有墜落物造成任何損害,其次是繼續蒐集並分析北韓未來動向的相關情資,最後是與美國和韓國等相關國家合作,及時採取必要對應措施。

警察當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相關損害回報。沖繩縣石垣市和與那國町已經成立了應對小組,蒐集相關損害回報。沖繩縣政府表示,目前尚無飛彈在沖繩縣造成損失的資訊。

   
北韓再射衛星 俄專家指導增成功率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與日本表示,北韓在當地時間廿一日深夜向南方發射一枚飛彈,據信載運軍事偵察衛星。這是北韓今年第三度嘗試發射間諜衛星。

路透報導,日本政府廿一日透過全國瞬時警報系統向南方的沖繩縣居民發布緊急警告,稱北韓疑似已發射一枚飛彈,呼籲民眾採取避難。北韓廿一日告知日本,將在十一月廿二日至十二月一日之間發射衛星,南韓軍方已表示,將密切監視預告期首日廿二日凌晨的動態。南韓國防部廿一日稍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北韓今年兩次發射衛星都是在預告期第一天的凌晨,這次也可能採取類似模式。

北韓今年分別在五月卅一日及八月廿四日嘗試發射軍事偵察衛星,皆以失敗告終;第三次發射未依先前預告的在十月進行,而是廿一日才向日本通報將朝黃海和東海方向發射一枚運載太空衛星的火箭。

根據北韓通知,這枚「人造衛星」墜落地點可能在北韓西南部的黃海二處海域,以及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的太平洋一處海域,除日本海上保安廳對相關海域發出航行警報外,南韓海洋水產部也透過國立海洋調查院發布航行警告。

南韓與美國、日本的北韓事務代表稍早通話,強烈要求北韓立即中止使用彈道飛彈技術進行衛星發射工作,譴責此舉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並表示三國將密切合作,強化對地區威脅的遏制力,以及在安理會對相關議題的合作。

南韓國情院先前根據蒐集情資表示,北韓已接受俄羅斯技術專家指導,這次發射衛星成功可能性大幅提升。

南韓海軍表示,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已抵達南韓釜山市港口,用以擴大嚇阻北韓核子和飛彈計畫。

南韓海軍少將金智勳在聲明中說,卡爾文森號的抵達展現了韓美同盟「強大的聯合防禦態勢,以及因應北韓發展核子和飛彈威脅的堅定意願」。

   
越南開放電子簽拚經濟 台灣躍升第三大旅客來源國
河內22日專電/中央社
越南今年8月中旬開放電子簽證,台灣在9月超越美國成為越南第3大旅客來源國。台灣背包客大多肯定越南電子簽證政策,但有人在河內市旅行時不幸被計程車司機敲竹槓,提醒民眾留意。

越南8月15日對台灣開放電子簽證,旅客免去先前須委由業者辦理入境許可的高昂費用。台灣背包客Michael與Peter近日在河內市旅遊受訪時,對越南開放台灣申辦電子簽一事豎起大拇指。

Michael表示,今年5月規劃來越南旅行,當時詢問旅行社發現,光是取得入境許可的代辦費,就要新台幣6000元至1萬元,「當下有點傻眼,比我機票加飯店還要貴」,後來10月自己辦電子簽只花25美元(約新台幣785元)。

電子簽有助旅客省下大把銀子,帶動台灣旅客赴越。根據越南國家旅遊局統計,台灣旅客赴越人次於9月底超越美國,僅次於韓國、中國,成為越南第3大旅客來源國,至10月底累計近67萬台灣旅客人次到訪越南、年增8倍。

越南對台灣開放電子簽迄今3個多月,一開始民怨很多,包括無法線上刷卡、國籍被寫成「中國台灣」、審核通過卻沒給簽證、未能在承諾天數內核發簽證等種種問題,目前已逐步做出修改。

Michael指出,申請越南電子簽的工作天數為3天,他一開始將名字以空格隔開,3天後被退件,修改後第3天就成功取得電子簽。他希望越南可以考慮新增中文版的電子簽申請介面,對中文母語者會更友善。

和Michael結伴旅行的Peter表示,這是他第一次來越南,以前用想像的會覺得越南很落後,來了以後發現越南雖不如台灣某些地方繁華,但進步明顯可見,只有交通比較混亂,用路人不太遵守號誌。

越南近來加強打擊旅遊業者敲竹槓、海關人員索討小費等行為,但Peter與Michael仍不幸遇上。Peter回憶,在老城區採買後坐上一輛停在店門口的計程車,3公里路程被索取20萬越南盾(新台幣約260元),殺價後還是付了10萬。

為避免被當肥羊,民眾赴越旅遊最好使用叫車軟體,或請店家、飯店向車行叫車,發生糾紛時才有第三方機構可協助。根據目前行情,河內市計程車起步價及每公里續程費依車行、車型不同介於1萬至1.5萬越南盾不等。

   
斡旋釋放以色列人質 卡達:已進入談判最後階段
杜哈/安卡拉2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負責居中斡旋的卡達今天表示,釋放哈瑪斯(Hamas)扣押人質的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現在也是「最接近達成協議的時刻」。

法新社報導,卡達外交部發言人安薩里(Majed Al-Ansari)說,「我們正處在最接近達成協議的時刻」,談判已進入「至關重要的最後階段」。

以哈戰爭爆發以來,卡達一直居中斡旋,目標是讓大約240名以色列人質穫釋,以換取暫時停火。截至目前,已有4名人質在調停下獲釋。

安薩里在記者會中說,「我們非常樂觀,覺得非常有希望。我們也很盼望這項調解計畫可以達成人道休戰。」

他說,目前已「出現諸多不同版本的消息或說法,但是我們寧可等到協議有了最終決定再發布聲明。」

另一方面,路透社引述土耳其外交部消息人士說法報導,由數個穆斯林國家高階官員組成的一個小組將訪問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和其他國家,以推動加薩走廊(Gaza Strip)立即停火。

這個小組於本月稍早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和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召開峰會時成立。小組成員包括土耳其、卡達、埃及、約旦、奈及利亞、沙烏地、印尼、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的外交部長或代表,以及伊斯蘭合作組織秘書長。

消息人士指出,這個小組已開始與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進行會談,昨天到訪中國北京,接下來將轉往其他國家。

消息人士說,「促成儘快宣布停火,讓人道援助得以送到加薩,是這個聯絡小組的主要目標;在國際認可的規範架構內為兩國方案做出貢獻,則是小組的最終目標,希望讓巴勒斯坦人得以在自己的國家過著穩定、繁榮、安全的生活。」

由於土耳其總統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正訪問阿爾及利亞,土國外長費丹(Hakan Fidan)並未參與小組昨天訪問北京與今天訪問俄羅斯莫斯科的行程。

費丹昨天宣布將參加小組的後續行程。他稍早強調,伊斯蘭國家決定運用「所有可用的外交和人道手段」,以終結加薩的戰爭。

根據消息人士,小組明天將分別會見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

   
OpenAI政變 肇因「向錢看」
編譯梁采蘩/綜合報導/聯合報
開創生成式人工智慧熱潮的OpenAI董事會突襲開除執行長奧特曼,如今幾乎所有員工都要求董事會下台,否則就要追隨奧特曼跳槽微軟。究竟董事會與奧特曼為何決裂?這家打造ChatGPT、市值達八百多億美元的公司,最終將被微軟整碗捧走?

二○一五年,科技業大咖馬斯克、奧特曼、領英創辦人霍夫曼等人共同創辦OpenAI。金融時報報導,它以非營利機構形式成立,由董事會監管旗下諸多分支。這些創辦人想讓OpenAI專注研發,確保開發安全的通用人工智慧(AGI),成果與眾人同享,避免被谷歌等大企業壟斷。AGI是指具有自我學習和思考能力的人工智慧,能完成人類所能完成的任何智力任務。

非營利架構的董事會能有效抵抗外界商業壓力,提供發展中技術必要保護。然而OpenAI初期進展緩慢,二○一九年燒光了馬斯克等人捐的一點三億美元,這時奧特曼與馬斯克爆發路線之爭。馬斯克堅持非營利,由他來接管公司;奧特曼認為應轉型走傳統私營公司模式,融資、營利然後上市。

馬斯克後來退出,OpenAI在二○一九年轉型成立私營子公司募資賺錢,母公司OpenAI則維持非營利架構。微軟在這時投資了十億美元,其他知名創投基金也跟進。

從這點看,奧特曼拯救了OpenAI,讓公司撐到二○二二年底推出ChatGPT,就此一飛衝天。今年初微軟加碼投資一百億美元,獲得將ChatGPT整合進Bing搜尋引擎的授權,也幾乎將OpenAI的權利都買下。

但OpenAI內部理想派開始不滿奧特曼,認為他與魔鬼交易;為首的是首席科學家蘇茲克維,他也是董事會突襲推翻奧特曼的「四寇」之一。

理想派認為,OpenAI已不愁錢,但奧特曼仍激進募資,想從中東拿到千億美元生產AI晶片對抗輝達,並和蘋果合作研發AI硬體等。他們認為,現在應慢下腳步思考公共利益,不該偏離初心。

二○二三年,OpenAI董事會縮編到剩六人,蘇茲克維在內的理想派占四席,現實派的奧特曼與董事長布羅克曼占二席,為這場政變大戲埋下伏筆。而理想派發難,恐和微軟有關。

OpenAI與微軟協議設有霸王條款,規定所有技術授權在OpenAI實現AGI後將作廢,判斷是否實現的決定權則握在OpenAI董事會手上。換句話說,蘇茲克維可藉此掐住外部股東咽喉,一旦技術突破就切斷合作,作為防範AGI被科技巨擘濫用的最後防線。

外界猜測,微軟可能即將動作,包括全資收購OpenAI、改組董事會並驅逐蘇茲克維,化解這道條款。這迫使理想派決定先下手。

然而,奧特曼遭開除後,外界紛紛指責董事會專斷,微軟立即雇用奧特曼,加上幾乎所有員工表態與奧特曼同進退,逼得蘇茲克維廿日認錯。這場AI宮鬥,微軟恐成大贏家。

   
OpenAI逾700員工嗆跳槽 恐讓微軟整碗捧走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微軟延攬OpenAI前執行長奧特曼領導新的人工智慧(AI)項目,廿日股價漲幅達百分之二並創歷史新高。OpenAI則陷入危機,七百多名員工廿日簽署聯名信要求董事會找回奧特曼,否則可能一同轉投微軟,部分OpenAI投資人也傳正考慮對董事會採法律行動,不確定是否提告。

OpenAI以開發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知名。紐約時報廿日報導,董事會十七日突然開除奧特曼,指責他對董事會不夠坦誠,其後的周末上演企業角力,結果奧特曼、另一共同創辦人布羅克曼和三名OpenAI研究員,據報都會加入OpenAI最大金主、持股四成九的微軟。

擁有七七○名員工的OpenAI,則有逾七百人發表聯名信,表明可能跟隨奧特曼任職微軟,宣稱微軟已向他們承諾會提供職缺。據紐約時報消息,簽署信件者更包括OpenAI共同創辦人、董事之一蘇茲克維,他在社群媒體X表示,深切後悔先前參與董事會的決定。

OpenAI臨時執行長希爾說,將僱獨立調查員檢視奧特曼去職前後的細節,他也已和微軟執行長納德拉談過話。納德拉廿日向希爾喊話,稱微軟仍支持OpenAI、其使命和路線圖。但希爾爭取下屬信賴時恐面臨挑戰,多數員工都缺席十九日晚間與希爾的視訊通話。

路透廿日報導,部分OpenAI投資人正和法律顧問商討選項,擬對董事會採法律行動,擔心若OpenAI垮台,巨額投資恐血本無歸。

OpenAI是由非營利母公司掌控,初衷是造福人類而非投資人,康乃狄克大學法學教授邁爾斯解釋,OpenAI員工對董事會的壓力因此更勝投資人。

微軟似乎是連日OpenAI紛爭的大贏家,廿日股價上漲達百分之二,依目前程度可望增加近三百億美元市值。投資研究公司D.A. Davidson資深軟體分析師路里亞認為,微軟聘用奧特曼、布羅克曼,化危機為轉機,若能吸納更多OpenAI人才,可望接收AI關鍵開發路徑。

   
巴西將以務實態度 謹慎面對阿根廷新政府
聖保羅21日專電/中央社
極右派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米雷伊當選阿根廷總統,由左派總統魯拉治理的巴西政府預料將以謹慎、務實和耐心態度與米雷伊打交道。

英國廣播公司巴西新聞網(BBC News Brasil)今天報導,米雷伊(Javier Milei)勝選的消息在巴西政府內部產生明顯的緊張和憂慮氣氛,部份是由於米雷伊和魯拉(Luiz In□cio Lula da Silva)之間的政治分歧,以及米雷伊針對魯拉的言論被巴西政府認為具冒犯性質。

在政治上,魯拉被標籤為一位左翼政治家,捍衛國家為促進經濟成長和造福最貧困人口的政策。米雷伊則擁護無政府資本主義,主張一種幾乎沒有國家監管的資本主義模式。

雖然如此,巴西政府評估,米雷伊上台後的行動將根據阿根廷國內的政治經濟和國際局勢進行調整。

巴西前外交部長、現任總統府特別顧問阿摩林(Celso Amorim)20日接受巴西環球新聞頻道(Globonews)訪問指出,巴西政府毫無疑問會採用實用主義,若彼此關係親密,事情當然會進展更順利,但意識型態不會構成障礙。

巴西駐阿根廷大使比泰利(Julio Bitelli)表示,他相信兩國之間政治和經濟關係的深度能夠克服魯拉和米雷伊之間的任何政治分歧。

報導引述巴西政府經濟團隊一名顧問指出,正因為巴西與阿根廷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預計兩國對彼此的產業政策不會突然發生變化,特別是汽車行業,巴西需要阿根廷製造的零配件,而阿根廷需要巴西繼續製造汽車來消費他們的產品。

根據這名顧問,儘管米雷伊在競選期間發表批評巴西和魯拉的言論,巴西應對米雷伊正在組建的新政府團隊,以及阿根廷新總統對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與歐盟之間貿易協定談判的態度保持謹慎。

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的協定自1999年以來一直在談判,經過了20年,才在2019年完成貿易協議,1年後完成政治與合作談判。目前正在審查條款細節以供雙方未來簽署。

歐盟今年3月提出在協定中擴大所有簽署國的義務,對可持續性和氣候變化承諾,並對未能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氣候目標的國家進行制裁的補充條款,使得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談判陷入僵局。

巴西認為歐盟的環境要求太過份,提出反建議,預計雙邊談判將在今年底前完成,但隨著米雷伊當選阿根廷總統,可能危及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之間協定的達成,因為米雷伊在競選期間曾表示南方共同市場令人討厭,並主張阿根廷退出。

阿摩林表示,如果米雷伊兌現諾言,讓阿根廷退出南方共同市場,巴西將不得不重新定義在該地區的戰略,但最大的輸家將是阿根廷自己。

阿摩林和比泰利都認為,魯拉政府必須對米雷伊政府有點耐心,靜觀其變,才能知道米雷伊在競選期間針對巴西的言論是否會在上任後成為事實。

此外,同樣是極右派的川普(Donald Trump)如果在明年的美國大選中獲勝,理論上可給予米雷伊更多的國際支持,讓他加劇對巴西的批評。在競選期間,米雷伊已將自己定位為美國和以色列的盟友,而不是中國和俄羅斯。

   
美眾院中國委員會主席提案 阻外國勢力干涉選舉
華盛頓21日專電/中央社
美國明年11月將舉行總統、國會暨州級選舉,為防外國勢力干預,眾議院中國委員會主席蓋拉格今天提案,將修正現行法律漏洞,阻止外國資金資助州級與地方投票議案。

共和黨籍的眾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今天與民主黨籍眾議員波特(Katie Porter)連袂提出「阻止外國干預投票議案法案」(Stop Foreign Interference in Ballot MeasuresAct),欲修正現行法律關於外國資金的漏洞。

蓋拉格透過新聞稿指出,目前法律禁止外國實體捐款給美國政治人物或競選活動,卻允許他們捐款給州級或地方投票議案,干涉美國重要政治程序,形成漏洞。

蓋拉格說:「這部常識性法案將關閉這個漏洞,阻止美國敵手利用外國資金與影響力,腐蝕我們的政治程序。」

波特呼應表示,選舉是為了讓美國人民的聲音被聽見,而非外國利益。聯邦選舉法律允許外國政府與企業挹注大筆資金來影響州級與地方投票議案,民主與共和兩黨都同意,這類腐敗不應存在美國政治之中。

法案獲得包括眾議院外委會印太小組主席金映玉(Young Kim)在內等7名跨黨派眾議員連署支持;民主黨籍參議員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亦計劃近期在參議院提出對應法案。

陸天娜指出,不應讓外國政府與企業影響美國法律與民主,允許外國公民資助投票議案的法律漏洞相當危險,必須迅速解決。

美國預計明年11月5日舉行選舉,除將選出新任總統、副總統外,也將改選聯邦眾議院全體議席、34席參議院席次、13州州長與地方首長。

根據蓋拉格辦公室,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去年一致認定,上述漏洞應為立法行動首要領域之一。

蓋拉格辦公室舉例,一間加拿大電力公司曾在緬因州斥資2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億9729萬元),對一項可望為該公司帶來100億美元獲益的傳輸計畫投票議案進行選民遊說工作;2018年時,也曾有澳洲礦業公司花費近30萬美元,試圖影響蒙大拿州一項公投結果。

   
印度澳洲2加2對話 籲遵守國際法劍指中國
新德里21日專電/中央社
印度與澳洲昨天舉行2加2部長級對話,今天深夜發布聯合聲明,重申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呼籲相關國家遵守國際法,勿以武力或恫嚇手段,企圖單方面改變現狀。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Jaishankar)、國防部長辛赫(Rajnath Singh),20日與來訪的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及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舉行了第2屆印澳2加2部長級對話(India-Australia 2+2 MinisterialDialogue)。

根據印度外交部今天深夜發布的聯合聲明,雙方部長援引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強調自由航行與飛越權的重要性,包括在東海與南海。

部長們也表示,各國有必要採取安全且專業的行為,確保區域的和平與穩定,強調應依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解決爭議,勿使用武力或恫嚇手段,企圖單方面改變現狀。

聯合聲明也對具爭議海上地物的軍事化、危險運用海巡及民兵船隻、干預他國沿岸資源開發等行為,表達嚴重關切,呼籲「南海行為準則」(Code ofConduct)儘快生效。

雖然部長們沒有點名任何國家,但相關文字顯然是針對中國。

另一方面,蘇杰生今天也與黃英賢舉行了「印澳外長架構對話」(India-Australia Foreign Ministers'Framework Dialogue),並在會後召開記者會。

蘇杰生在記者會上表示,印澳關係正在成長與深化,具體事例包括印澳經濟合作協定生效、兩國最近舉辦首屆峰會及總理互訪、相互增設領事館、簽署勞工流通協定等。

他重申,兩國作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成員,將依據UNCLOS共同維護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自由、開放、包容、繁榮與法治,支持航行自由,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與領土完整。

黃英賢也在記者上說,澳洲與印度願與其他國家合作,打造及維持一個和平、穩定、繁榮、以及主權受尊重的印太地區,強調「戰略平衡」(strategicequilibrium)對區內所有國家都有利。

在全球性議題上,兩人也談到以哈衝突。蘇杰生重申「兩國模式」是衝突的唯一解方,黃英賢則呼籲哈瑪斯(Hamas)釋放手中人質,以色列遵守國際法,保護平民。

面對有關澳洲與中國關係的提問,黃英賢回應,澳洲瞭解中國在全球的地位與重要性,澳洲會依據國家利益與中國接觸,與中國「在可合作的領域合作,必須表達異議時表達異議。」

   
盤點六大「台版宮崎駿景點」超好拍 「神隱少女」湯屋、龍貓隧道都在這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部部都是經典,不只劇情總是觸動人心,動畫中的風景也各個如詩如畫、唯美動人,讓不少宮崎駿粉絲極欲將所有可能的取景地走訪一輪。不過其實不必出國,台灣就找到不少相似度超高的景點,因此我們本次就針對「全台宮崎駿景點」進行觀測,一起來看看台灣有哪些「宮崎駿系」景點吧!

Forgive me, but…提反對意見第一句話特別重要
與對方意見不同、必須提出糾正案時,是最容易引發矛盾的時刻,所以,開場的第一句話就要格外注意,低姿態、以退為進,適時加入一些肯定,便有機會讓人繼續聽下去。如Forgive me, but...這五種句型,都很適合在提出反對意見時作為開場。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